後疫情時代中拉共建「一帶一路」大有可為

2020-12-12 今日中國

  2020618日上午,西南科技大學在線舉辦題為「後疫情時代中拉共建『一帶一路』的挑戰與思路研討會」。與會專家就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的中拉關係、中資企業在拉美的機遇與對策、「一帶一路」倡議在拉美的落實和推進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西南科技大學副校長陳朝先在致辭中指出,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拉美地區確診數量仍然在快速增長,防控能力脆弱和防控意識薄弱使拉美地區疫情令人堪憂。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倡議在拉美地區面臨嚴峻挑戰。 

  陳朝先說,在後疫情時代,如何繼續推進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拉美地區的發展,是當前應該予以考慮的兼具現實性和前瞻性的問題。 

  在此次研討會上,專家們對疫情衝擊下的中拉關係進行了深刻分析。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所長宋均營認為,抗疫合作鞏固了相互信任,雙方守望相助,特別是中方大力援助,包括抗疫物資援助和供應、抗疫經驗分享、派遣醫療隊等在當地受到好評,多國政要公開表態支持。不僅如此,拉美與中國除了傳統經貿關係外,此次疫情還呈現出新的增長點,如5G、大數據為基礎的數字經濟,電子商務等。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原參贊兼駐拉丁美洲國家組織副代表、中國前駐厄瓜多大使蔡潤國認為,中拉經貿合作已有相當雄厚的基礎,在高新科技領域也顯示出實力。例如在巴西,美麗山二期電力工程獲得好評。不僅如此,疫情發生後,對診斷新冠病毒起了很大作用的中國雲計算和人工智慧技術,被墨西哥、哥倫比亞、智利、巴西等國多家醫院引進。「雲會議」軟體、硬體系統幫助醫療專家跨洋溝通,獲得良好評價。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學院副院長王磊建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資企業要主動學習跨文化知識,了解拉美文化,主動融入當地,服務社區。 

  專家們一致認為要進一步推進中拉合作。西南科技大學拉美中心副主任陳才認為,疫情對拉美經濟和社會產生巨大衝擊,「一帶一路」在拉美的推動無疑面臨巨大的挑戰,但同時產生了新的機遇:拉美眾多國家2019年社會亂局未定,又面臨新冠疫情,經濟形勢嚴峻,社會問題突出,急需外來投資和貿易增長緩解國內政治經濟危機。「一帶一路」倡議秉承共商、共建和共享的理念,是拉美國家拉動投資、促進貿易,緩解國內危機的可靠的「公共產品」。 

  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鄭東超指出,數字絲路可以成為下一步中拉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著力點,可將數字絲路打造為中拉經貿合作實現轉型升級的重點領域。這既符合推動全球均衡發展的需求,也符合中拉關係發展的現實需求。為此,他總結了四點有利條件:一是數字絲路建設順應了世界科技發展;二是拉美經濟亟需發展新動力;三是中拉雙方在構建數字絲路方面具有高度互補性;四是疫情加速助力「無接觸」經濟發展。 

  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王磊也非常贊同鄭東超的觀點,他指出,健康絲路貼近民生,直接服務中拉各國民眾,贏得民意支持。而數字絲路可以克服中拉地理距離等方面的一些不便因素,為拉美提供切實的幫助。 

  「中拉合作的當務之急是共同抗疫,加強防疫合作。」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拉美所所長楊首國認為,這一點應在共建「一帶一路」上有更多體現。基建的短板在拉美此次抗疫中更加凸顯,應繼續把加強互聯互通作為重點,尤其要抓住機遇推動新基建領域的合作。同時,他認為在此次全球抗疫中,民心相通的基礎越紮實,合作就越順暢。 

相關焦點

  • 中國駐馬來西亞使館官員:中馬共建「一帶一路」大有可為
    中國駐馬來西亞使館官員:中馬共建「一帶一路」大有可為 2016-03-10 12:11:4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義大利學者:後疫情時代中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將得到進一步加強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殷欣):近日,來自義大利多所高校的學者舉行網絡研討會,就「一帶一路」倡議的進展和後疫情時代中意兩國如何開展「一帶一路」合作的議題展開討論,同時正式啟動由義大利教育、大學和研究部撥款資助的「一帶一路」研究課題項目。
  • 「柬中共建一帶一路富有成效」
    他表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提高了柬埔寨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柬埔寨創造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2016年6月,柬埔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在金邊皇家大學成立,佔達利·尼克擔任中心主任。「柬埔寨有句諺語:『花朵需要授粉才能結果,樹木需要澆水才能成長。』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共建『一帶一路』對柬埔寨的重要性。」
  • 中拉共建「一帶一路」碩「果」累累
    新華社北京4月28日電(記者安陽)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5日-27日在京舉行。中國政府在論壇期間強調願意進口更多國外有競爭力的優質農產品、製成品和服務,促進貿易平衡發展。已經結出累累碩果的中拉農副產品貿易有望藉此契機收穫更多甜蜜果實。
  • 「一帶一路」為中拉合作錦上添花(專家解讀「一帶一路」)
    事實上,早在中拉合作被納入「一帶一路」框架下之前,中拉已在基礎設施領域展開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如2016年中國企業投資的牙買加南北高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圓了該國近半個世紀的夢想;在中國金融機構的支持下,中國企業承建了厄瓜多的多條公路和多座水電站等。
  • (1831)【「一帶一路」百家論壇】《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白皮書全文約26000字,除前言、結束語外,共包括八個部分,分別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取得新進展、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攜手應對全球人道主義挑戰、支持發展中國家增強自主發展能力、加強國際交流與三方合作、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展望。
  • 中國同斯裡蘭卡穩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項目
    「譜寫合作發展的新篇章」 ——中國同斯裡蘭卡穩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項目 斯裡蘭卡《每日鏡報》日前報導說,在中國企業修建的中部高速公路完工後,從康提到科倫坡的路程將縮短到兩個小時以內。 「未來之城正冉冉升起」 科倫坡港口城項目是中斯「一帶一路」建設的標誌性項目之一。
  • 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展現青春風採
    中國交建供圖  共建「一帶一路」為青年人提供了廣闊的發展機遇。在一個個中企海外項目中,中國青年建設者們腳踏實地、勇挑重擔,在攻堅克難中與企業同風雨、共成長,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在奮鬥中展現青春風採  徐工巴西質量管理部副部長王平市——  「更好地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  本報駐巴西記者 朱東君  7月末,王平市參加了為期兩天的
  • 「一帶一路」高校聯盟探討後疫情時代國際交流與合作
    新華社蘭州11月27日電(記者張文靜)27日,「一帶一路」高校聯盟多個成員單位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圍繞「後疫情時代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新模式探索」等主題進行探討,為不同高校吸引和借鑑先進經驗提供新思路。
  • 大使隨筆:中烏共建「一帶一路」正當時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喜迎各國嘉賓。應習近平主席邀請,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也將再度赴華,同各方賓客一道,共商「一帶一路」建設大計。 回顧這兩年,我們欣喜地看到,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中烏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新引擎」,推動雙方各領域合作駛入了「快車道」。2018年,中烏貿易額達64.3億美元,同比增長35.2%,中國保持烏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
  • 張耀軍: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會重複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如何把共建「一帶一路」所彰顯的開放精神、博大胸懷和大同理念體現在具體的項目和言行中,是一項重要的政治要求。
  • 人民日報聲音:繪好共建「一帶一路」工筆畫
    在全球攜手抗疫、維護世界經濟穩定背景下,「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基金的設立為共建「一帶一路」搭建了一個創新、專業、開放的基金合作平臺,也彰顯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智慧和力量去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與會各方就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達成廣泛共識,取得豐碩成果。
  • 人民要論:古絲綢之路與共建一帶一路
    ■共建「一帶一路」秉持古絲綢之路形成的絲路精神,符合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因而具有重要現實依據和現實動力。共建「一帶一路」作為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將不斷為自己開闢前進的道路,直至到達成功的彼岸。 古絲綢之路包括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是自古以來聯繫東方與西方、貫通亞非歐及拉美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主要通道。
  • 【直擊】周三大講堂 | 深耕七載 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
    「周三大講堂」,區域開放司統籌協調處處長陳懷海和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政策研究處處長趙坤,分別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和「從國際視角看共建『一帶一路』」為題作專題報告。「深耕七載,春華秋實,『一帶一路』建設成果豐碩。」陳懷海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帶動全球互聯互通不斷加強,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等建設持續穩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引領效應持續釋放,經貿合作水平持續提升;共建「一帶一路」支持多元化投資,鼓勵國際產能及第三方市場合作,目前我國已與14個國家建立了第三方市場合作機制。
  • 共建「一帶一路」既要低頭攻堅也要高調發聲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活力青年智庫主席 楊志紅新冠肺炎疫情讓全世界再次認識到,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裡,世界成為一個共同生態圈、命運共同體是不爭的事實。
  • 「老外有話說」「一帶一路」:疫情衝擊下南美洲經濟重振的機遇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了全世界,拉丁美洲也未能倖免。其中,巴西的公共衛生系統遭受了極大考驗,而阿根廷的經濟則逐漸開始顯現疫情衝擊的苦果。這些讓本就在發展過程中問題頻現的拉美各國的發展前景有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 中國駐哈大使:中哈合作「亮點頻現」 共建「一帶一路」煥發勃勃生機
    中新社努爾蘇丹12月6日電 (記者 文龍傑)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張霄近日同哈巴爾電視臺、哈國家電視臺、哈通社等媒體及知名網絡博主舉行年終視頻見面會時表示,今年中哈兩國永久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不斷深化,雙邊合作成果豐碩、亮點頻現,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正以嶄新的面貌煥發出勃勃生機。
  •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新範式》:講述「一帶一路」倡議的時代意義...
    如果說作者第一本書《一帶一路:聯動發展的中國策》主要著眼於「一帶一路」提出的時代背景、著力方向、運行原則,以及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動發展的動因與前景、初步成就與經驗的話,那麼,近作《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新範式》,則更多地著眼於「一帶一路」建設對於區域合作、經濟全球化的特殊影響,著眼於「一帶一路」對國際秩序重構、國際關係變革乃至全球治理體系轉換的時代價值和歷史意義。
  • 「重磅」「疫情後時代」的中國與世界
    「疫情後時代」的「一帶一路」建設如何實現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上述命題已不僅是長遠戰略,而是成為了亟待「破題」的當務之急。思想引領時代,智慧迸發力量。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主辦、藍迪國際智庫承辦的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智庫研討會採用線上視頻形式召開。
  • 光明日報評論員: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發表主旨演講指出,中國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