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前兩天坐網約車,看到司機居然開著三個手機,同時在三個平臺上接單,感覺挺不好的,而且也存在安全隱患。」日前,讀者吳女士致電新安晚報表示,最近發現不少網約車司機開多個手機接單,希望有關部門予以重視。記者日前進行了探訪,發現確實如此。而合肥運管部門對此也表示了關注,並將進行調查評估。
市民反映:
多平臺接單存安全隱患
合肥市民吳女士經常乘坐網約車上下班,她告訴新安晚報記者,最近發現不少司機面前擺多個手機,同時在幾個平臺上接單,感覺很不好。「開好幾個手機,難免會手忙腳亂,我覺得這樣不安全。」
「現在很多網約車司機都是高峰期看哪個平臺獎勵多就接哪個,司機為了賺獎勵,多個平臺接單可以理解,但這怎麼判斷司機是不是疲勞駕駛呢?」吳女士說。
同時,合肥市民胡女士也告訴記者,近期確實發現不少這樣的在多個平臺接單的現象,她說,合肥早有規定要求「一人一車一平臺」,希望能嚴格按照規定來執行,「這對於我們乘客來說,安全才有保障。」
採訪中,也有不少司機告訴記者,一些司機多平臺接單,損害了規範經營的司機利益,「而且也給乘客帶來很多的安全隱患。用其他平臺接單,萬一在營運過程中出現事故或糾紛,到底算哪個平臺的責任,恐怕也扯不清。」
記者調查:
有司機同時上三個平臺
對於讀者們反映的情況,記者也進行了實地調查,確實發現有的司機面前擺放著好幾部手機,同時打開接單,叫單聲此起彼伏。網約車司機劉師傅說,「我有三個手機,一個裝的滴滴,一個裝美團,還有個接首汽,高峰期的時候叫單聲響個不停,我都忙不過來。」
司機張師傅也告訴記者,隨著越來越多的打車平臺進入合肥市場,開多個手機接單的現象正逐漸增多。為了多賺錢,他通常都會準備幾部手機,多註冊幾個平臺,「像美團、易到,這些平臺我都會註冊,這樣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接單量,另一方面還可以選擇裡程數多的乘客,有篩選地接單。」
部門回應:
將儘快實現規範化管理
那麼,網約車司機同時多平臺接單,有關部門如何處理呢?記者就此採訪了合肥市相關部門。
合肥市運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合肥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第二十二條規定,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的車輛,不得同時接入兩個或以上網約車平臺從事經營。「但《實施細則》未明確規定相關法律責任。」該負責人表示,《實施細則》第二十二條制定的初衷是為了理清和明確網約車平臺責任,前期著眼於加快推進網約車合規化進程,儘快實現網約車規範化管理。
專家說法:
多平臺接單存安全隱患
安徽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王雲飛表示,網約車司機用多個平臺接單,違反了合肥市目前的相關條例,司機和乘客的安全問題無法保障。相關部門應該督促網約車平臺要求司機遵守管理規定,同時也應該儘快明確相關法律責任。有些司機接入的平臺甚至不具備服務資格,這也為司機和乘客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網約車司機在營運過程中,應該遵守相關法律規定,不能打法律的『 擦邊球』。」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淨化網約車行業發展空間促平臺提升內功》建議中提出,應從全國政策層面明確一人、一車、一平臺。他表示,如果未規定一人、一車、一平臺,司機為多個平臺服務,在疲勞駕駛的狀態下出現事故,無法劃清主體責任歸屬,不僅給乘客安全帶來隱患,也為賠付責任的劃分帶來困難。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