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物管理師山下英子《斷舍離》:認清自己,喚醒流通的生命氣息

2020-12-12 渝美人在線

「放手一個無用之物,就騰出一點空間。處理一件多餘之物,就減少一份負擔。減少一次浪費,就恢復一分精氣神。然後,翻開人生新篇章。」——《斷舍離》山下英子

山下老師所講述的「斷舍離」不僅僅是處理廢品雜物和清理身體上的負擔,更重要的是從精神上給自己帶來人生煥然一新的力量。

這種精神上的斷舍離,大多數人很難做到,但它實實在在地一直貫穿於我們的生命的始終,「斷舍離是在充滿閉塞感的人生長河裡喚醒『流通』的生命氣息」。

1、學會甄別,不適合自己的要捨棄

山下老師說,斷舍離,不是要求人們隨意的「棄」,而是把「舍」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舍」即為「出」,用人體學來比喻的話,也許會更容易理解。

假如一個人長時間進食但是不排便,也就是長時間便秘,不難想像他的心情多麼糟糕。

人作為生物,一定要遵守規律——攝取食物;消化後吸收營養轉化為能量,再排出廢物——新陳代謝。新陳代謝,就是所謂的「生命機制」。

進,則出。出,則進。然後,再出。

這一簡單的生命機制隱藏著巨大的力量:左右人生。

提升「人生的新陳代謝機制」,回歸本真,讓生活更上一層樓。

在你進行取捨時,要留下對自己有意義,留下能夠找回自己健康美麗的空間的量就好,而不是隨意地棄,這個「舍」,是針對你的內心而言。

不只是物質上的舍,更重要的是內心的舍,比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等。

2、放手就是獲得,不要覺得遺憾,更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

山下老師舉了個例子,她曾經和公婆一起居住,準備處理不需要的雜物時,總被他們嘮叨「太可惜了」,不讓她扔掉。

她不禁感嘆,想要的東西得不到,人會難過,但是想扔的東西扔不得,會更痛苦。

很多人都很難做到「快刀斬亂麻」,比如分手後的戀人的聯繫方式,對方的物件,曾經的執念,一直以來的不好的性格,不正確的價值觀,等等。

在我們漫漫的人生裡,大部分人的經歷是吃了虧,走了彎路,受到了教訓才能知道曾經的觀念,走的路是錯誤的,甚至有些人一直抱著不撞南牆不死心的想法。

這時候,要學會「放手」,放手就是獲得。

不要去在意他人的眼光,你的人生你自己做主,如果確實那個人已經給你造成了憂鬱,那件事已經給你帶來了困擾,就要學會「斷舍離」。

如果你總是活在別人的目光裡,那麼你的人生永遠都生活在孩童時代,永遠都沒有長大。

正如山下老師說,「別的東西姑且不說,至少自己的東西自己要做主」

《斷舍離》從出版至今,已經銷出400萬冊,影響了全球人,就連林依晨、舒暢、楊瀾、張德芬等知名人物都是這種方式的踐行者。

斷舍離,斷的是限制,是不適合的過去,得到的卻是更適合我們,更幸福、更精緻的人生,這是一個錘鍊我們心智的過程。

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建議大家都去踐行一下斷舍離。因為它會在不經意之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驚喜。

相關焦點

  • 山下英子《斷舍離》:認清自己,喚醒「流通」的生命氣息
    ——《斷舍離》山下英子有人說,心情不好的時候,去理理髮,因為感覺理完髮後的自己和從前不一樣了;有人說,煩悶的時候,整理下房間,看著整潔的房間覺得心情瞬間舒暢了;這些簡單的清理雜物是我們生活中的斷舍離,因為清理了一些不舒服的東西,暫時獲得了心理上的某種滿足
  • 山下英子:斷舍離是人生的新陳代謝
    掀起全球「斷舍離」熱潮的作者,曾是全職主婦的山下英子,短髮幹練,總是一身素雅套裝,說起話來雲淡風輕,卻一直在跟鍋碗瓢盆的家務較勁。山下英子曾說,「斷舍離」是她一生傷痛的歷練、大徹大悟後的結晶。 整理完自己,山下英子開始精煉斷舍離哲學。開始,她只是邀請附近的主婦們,在家裡客廳分享討論,後來授課的場地越來越大,最終成為專業整理師到日本各地開講。事實上,已是一個註冊商標,山下英子也成為了註冊「斷舍離」三個字商標第一人。
  • 山下英子:中國的傳統文化啟發了我對斷舍離的思考
    帶著這樣的問題,整理生活遊學團的小夥伴們與《斷舍離》的作者、日本著名雜物管理師山下英子老師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領悟「斷舍離」的真諦。通過這次遊學,我們了解到更多關於山下英子的人生故事,從而更能深刻地理解「斷舍離」。
  • 山下英子斷舍離:751斷舍離法則,讓你的生活更加整潔美好
    不知道大家在這首歌中是否聽出了「自己」,疲於考各種各樣的證件,想要在職場中"技多不壓身」;為了維繫所謂的圈子,犧牲大量的時間在飯局酒桌;年初自信滿滿定各種目標,年底一復盤基本都沒有完成;自己就像狼狽的中年人,沒有看到日子一天天變化,壓力反而像肚子一樣,一天天變大。每天時間沒有多一分也沒有少一分,而自己的欲望卻在不斷膨脹。
  • 山下英子談斷舍離: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和決斷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斷舍離》一書中提出的靈魂反問:「如果明天就是生命的終點,如何更好地活在當下?」什麼是斷舍離?山下英子說:「斷舍離」其實是一種行動哲學,是在這個物質過剩的年代裡自我解脫的深刻智慧。山下英子在書裡說道:我們身處在一個物質過度泛濫的時代,在社會,家庭,自我這幾個關係責任上,而造成了自己捨不得丟棄物品的現象。就像我們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因為滿減,我們會去買我們不需要的東西來湊數。
  • 山下英子談斷舍離: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和決斷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斷舍離》一書中提出的靈魂反問:「如果明天就是生命的終點,如何更好地活在當下?」山下英子說:「斷舍離」其實是一種行動哲學,是在這個物質過剩的年代裡自我解脫的深刻智慧。……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和決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如果能用斷舍離的觀點去審視周圍的事物,做好人與物之間的關係選擇決斷,我們就能在重大問題上做出更好的抉擇,從而獲得更加美好的人生。」
  • 山下英子《斷舍離》:通過家居整理之法,講述人生整理之道
    第一次聽到「斷舍離」,以為是一個佛學的名詞。大概和「愛別離」、「求不得」一樣,屬於「人生七苦」那一掛。後來看到書才知道,這是日本雜物管理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一種「人生整理觀念」,它已經在日本盛行多年了。山下英子的《斷舍離》原著2009年出版,
  • 山下英子:生活中如何做到「斷舍離」?
    山下英子,「斷舍離」創始人、雜物管理諮詢師,現居住地:日本關於山下英子顛覆百萬人生活方式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概念「斷舍離」創始人,雜物管理諮詢師。斷舍離的第一步接受正在品嘗痛苦的自己山下英子的童年,在父母關係不和與緊張的家庭氣氛中度過。小時候的山下,總因為這種緊張氣氛而感到難受和害怕。
  • 山下英子《斷舍離》:除了肉體生命,人類還有社會生命與精神生命
    看完了《斷舍離》這本書,這本書講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就如書名一樣,就簡單3個字而已。但是,山下英子結合了自己幾十年的生命體驗在裡面,所以這本書,能夠那麼火,因為書中的理念,其實就是作者山下英子本人的一種親身經歷的生命的體驗,這是她向內求的結果。 在書中,山下英子說她是受了瑜伽的啟發,然後覺悟到斷舍離的。
  • 專訪山下英子:生活中如何做到「斷舍離」?
    山下英子,「斷舍離」創始人、雜物管理諮詢師,現居住地:日本關於山下英子顛覆百萬人生活方式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概念「斷舍離」創始人,雜物管理諮詢師。斷舍離的第一步接受正在品嘗痛苦的自己山下英子的童年,在父母關係不和與緊張的家庭氣氛中度過。小時候的山下,總因為這種緊張氣氛而感到難受和害怕。
  • 山下英子《斷舍離》讀書筆記
    圖片/網絡文字/山下英子《斷舍離》一、導語《斷舍離》是日本山下英子創作的家庭生活類著作,主要講述了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人生的種種苦惱,總混雜在我們對物品的執著中,山下英子通過參透瑜伽「斷行、舍行、離行」的人生哲學,並由此獲得靈感,創造出了一套通過日常的家居整理改善心靈環境的「斷舍離」整理術。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內心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裡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
  • <斷舍離>最近被山下英子洗腦了
    日本的住宅面積普遍偏小,所以激發了主婦們的收納能力,近年來流行起來的「斷舍離」,也是日本的山下英子提出的理念。今天給大家發的是廚房收納術,總結了幾個頗有特色的廚房空間供我們借鑑學習。冰箱邊、櫥櫃邊都可以掛上收納架,讓雜物在豎向鋪開,遠比在平面上鋪開顯得整潔的多。3.置物架一定要多。不管是木架還是玻璃置物架,歸置好不但不會亂,反而是一種生活氣息的裝飾。4.每個抽屜、柜子都要有固定的分類,東西用完及時放回,才能長期有效的保證廚房整潔。
  • 山下英子的《斷舍離》使「自律女王」陳數,在艱難時光裡獲得重生
    山下英子所寫。《斷舍離》和山下英子山下英子出生於東京,是點福利時概念「斷舍離」思想的創始人,《斷舍離》這本書在中國如此暢銷,實屬她的意料之外。山下英子一開始推行宣傳自己思想是用《斷舍離》逃避現實的學員子女士山下英子的一位學員朋子女士:朋子小姐在30年前嫁給丈夫時,是逼不得已,在剛結婚時就覺得和丈夫相處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為了孩子,仍然和丈夫繼續著這段婚姻
  • 山下英子:人生困惑,先從斷舍離開始
    而後她反駁道,用這些空洞的東西熬的雞湯她咽不下。我笑道,還有實際操作類,建議讀讀《斷舍離》。初遇《斷舍離》,是在某視頻上看到陳數推薦這本書,當時我也只認為它是一種家居收納術。等到我閱讀完,才發現它不止是這一點吸引了陳數,其背後還蘊藏著人生哲理。
  • 山下英子《斷舍離》經典語錄,改善你的生活,減少欲望,豐富內心
    最近,網上很流行"斷舍離"的生活方式,那麼,什麼是斷舍離呢?斷舍離是通過立足當下和新陳代謝原則,梳理自己與物品的關係,先從觀念上認識現狀,停止自我否定,構想居所具體布局,然後通過雜物整理了解當下自己的真實需求,進一步構築令自我愉悅的生活狀態。
  • 山下英子《舍》:​放棄對雜物的執念,才能收拾內心的糟亂
    ——山下英子《舍:做減法的勇氣》,是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最新作品。中文翻譯書籍今年5月出版,全書正文共9.8萬字,242頁,定價45元。這本書通過六個章節向我們講述了,如何在工作、社交、情感和思維等方面進行斷舍離,消除不需要、不合適、不愉快的雜物,實現自立、自由、自在。
  • 山下英子《斷舍離》的進階書《自在力》
    我常常在頭條看到一些人描述自己假期想旅遊卻受到家務羈絆而不得留在家裡的;想離開現在的不靠譜的伴侶卻又下不了決心決斷的;想辭職去追求自己的詩和遠方卻不敢輕言放棄的;在頭條收益不多眼看就要破千粉卻突然被關小黑屋而焦慮不安的……今天的好書推薦就跟條友們推薦山下英子的《自在力》一書,相信讀完
  • 山下英子:什麼是「斷舍離」
    內容簡介:  身邊的雜物越堆越多,卻怎麼都丟不掉,因為「捨不得」、「好可惜」;  不斷地買新東西,怎麼都停不了手,因為「萬一沒有……」、「總有一天會用到」;  想把屋子收拾乾淨卻遲遲不肯行動,因為收拾「很麻煩」、「費時間」;  ……人生的種種苦惱,總混雜在我們對物品的執著中,作者山下英子通過參透瑜伽
  • 好書至少讀一點——《斷舍離》
    今天分享山下英子的《斷舍離》。斷舍離並不是單純地處理雜物、拋掉廢物,而是在充滿閉塞感的人生長河裡喚醒「流通」的生命氣息。 很多人聽說過《斷舍離》,認為是放棄物慾,不適合的送給別人或者丟掉,壞了的東西丟掉。只保留自己需要的東西,讓家裡有寬敞的空間。實際上,要斷舍離不僅是物品,還有抽象事物。最近我一直在反思去年立的flag沒有實現,今年年初立的flag依然沒實現。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帶你3分鐘讀完山下英子的《斷舍離》
    先申明一下,我是對書本和文學很尊重的人,從來不喜歡看梗概、精讀本等縮減原著的東西,但今天想要帶大家三分鐘讀完山下英子的《斷舍離》,是因為這本書,真的只需要3分鐘讀完,太多贅述了!!!不過因為這本書的定位就是工具型書本,所以也能接受,所以我把故事、概念解釋(因為真的很簡單的概念)、作者牢騷去掉,提取出了精華,直接給大家提煉斷舍離的原則。1.「斷」「舍」「離」其實是三個分開的步驟。簡單而言,從結果上看,就是把自己不經常會用的東西統統扔掉,保持家裡乾淨整潔的第一要義,不是收納,而是斷舍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