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臧克家題句勖勉莘莘學子
1986年在濟南「臧克家詩歌研討會」會場門外,臧克家與鄭曼夫婦(中),詩評家吳歡章(左一)、金樂敏(左二)、孫光萱(右一)和作者合影此乃世紀詩翁臧克家(1905—2004)在他那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中的名句。壽至九九的詩翁,雖於七年前羽化登仙,但他老人家的詩文精品與音容笑貌,將永遠活在人們的心間…… 猶記丙寅1986年4月下旬,春意漸濃,81歲的詩翁、作家臧克家應邀由京來濟南出席「臧克家詩歌學術研討會」,又給泉城平添了許多詩情畫意。
-
臧克家《有的人》一詩賞析
近幾天,有人問我如何寫政治詩,說實在我也寫不好,解釋也不夠。於是我找到臧克家《有的人》一詩及有關解釋予以轉載,以饗讀者。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山東濰坊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筆名少全、何嘉。
-
泉城歡晤臧克家 - 新民晚報 數字報紙
1986虎年4月下旬,春意漸濃,八十一高齡的詩人、作家臧克家應邀來濟南出席「臧克家詩歌學術研討會」,又給泉城平添了許多詩情畫意。當時57歲的我,有幸偕滬上吳歡章、孫光萱、葛乃福、潘頌德、金樂敏等詩評家,應邀躬逢盛會。 研討會開幕那天上午,碧空如洗,春風和煦,陽光明麗。
-
臧克家口語詩
提起口語詩,不能不提起臧克家,儘管他還有許多詩不是口語詩。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生於山東濰坊諸城,2004年2月5日去世於北京,活了99歲,其夫人鄭曼活了90歲。他應該是當代壽命最長的詩人,也是當代壽命最長的詩人夫婦。是中國詩歌學會首任會長,《詩刊》首任主編,被譽為中國現實主義新詩開山詩人。他與毛澤東的詩交更是無人能比,可以說是新中國最風光的詩人。先讀讀先生的4首詩吧。
-
父親臧克家和毛主席的詩緣
在詩歌的園地裡,已經顯露了百花齊放、百鳥囀鳴的春天來臨的跡象,西南的詩人們,明年元旦創刊《星星》詩雜誌;《人民文學》、《長江文藝》都準備來年初出詩專號;詩歌在全國報刊上都刊登得很多。這是一個歡騰的時代,歌唱的時代。熱情澎湃的詩歌的時代是到來了,《詩刊》因而誕生。
-
人物 | 臧克家:愛國詩人
1929年入國立青島大學補習班,發表新濤《默靜在晚林中》。1934年畢業於國立山東大學中文系。在校期間,在新詩創作上得到聞一多、王統照的鼓勵與幫助。1932年在《新月》4卷7期發表第一首詩作《難民》。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烙印》出版。接著又出版了《罪惡的黑手》《運河》兩本詩集和長詩《自己的寫照》。1936年參加中國文藝家協會臧克家是中國現實主義新詩的開山人之一。
-
詩人臧克家與黃陂
黃陂縣楹聯學會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應運而生,準備辦一個刊物,名曰「古蕾新葩」。請誰題籤,頗費琢磨。我跟林家義提出請臧克家刊名的想法,他問我:「有把握嗎?」我搖搖頭說:「只能試試。」我心裡打鼓,沒底。他說:「你寫封信去吧。」恐寫信石沉大海,我請彭繼良先生代為說項,他說不用顧慮,臧老很平易近人,說明來意即可。
-
勞動創造奮鬥——青春勵志故事:臧克家
耳濡目染 少年播撒詩的種子 臧克家從小生活在一個充滿詩意的環境裡,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很愛詩,家庭文化氣氛很濃。他的祖父特別喜歡詩,尤其是白居易的詩。時常用湍流的熱情,高聲朗誦起《長恨歌》來,接著又是《琵琶行》。然而,生活中並不總是充滿詩情畫意,更多的是冷酷與痛苦。8歲時候臧克家的生母去世了。
-
中華好詩詞|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大夫傷於讒,故作是詩也。」◇賞析:此詩是一首政治諷諭詩,譏刺周王為讒言所惑,終竟招致禍亂,同時痛斥了進讒者的厚顏無恥。3七步詩兩漢: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賞析: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殘害弟弟,表達了對曹丕的強烈不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鬥爭和詩人自身處境艱難,沉鬱憤激的思想感情。
-
百杖齋詩評|洗澡、流汗、葬埋,臧克家超短詩21字話三代
中國現代精短名詩賞析(9)臧克家《三代》▓ 馮亦同臧克家 IC photo三代臧克家 孩子在土裡洗澡; 爸爸在土裡流汗; 爺爺在土裡葬埋。詩中的用詞十分簡單、樸素;三代人的稱謂「孩子、爸爸、爺爺」分別充當三個分句的主語,「洗澡、流汗、葬埋」三個動詞分別作謂語,刻劃出三種不同的「人生狀態」;而作為狀語的「在土裡」,則是他們共同的活動場所,一連重複了三次,構成了全詩中最有份量、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
臧克家老人為《南星》詩刋題刋名
———臧克家1997年重慶塗山詩書社,在主編姚益強先生的提議下,決定將該社更名為「南星」詩刋社。擴大發行量,給詩歌愛好者,提供一個更廣闊的平臺。並取得」重慶市報刊登記證(內)066號」的刋號。刋名取好了,誰來給刋名題字呢?當時,我們重慶不乏有許多著名書法家,如許伯建,魏宇平,在詩歌界,書法大伽有的是。
-
臧克家故居
直到1958年前後,隨著農村規劃建房,這12戶人家陸陸續續或拆舊蓋新,或按照規劃建房,「前宅子」這個大宅院便不復存在了,現僅殘一段2米長的東院牆南端的石頭牆基。文革後,諸城縣政府一直有重建臧克家故居的計劃,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落實。九十年代末,在臧家莊西南一華裡的龍骨澗,發掘出巨型鴨嘴龍化石。
-
《光明日報》上的臧克家足跡
● 1954年7月14日,刊發臧克家的詩《我用小聲念著你的名字——紀念巴勃羅·聶魯達五十壽辰》,其中寫道:你站在人民行列的前頭,/吹著那有力的詩的號角,/不管這聲音從什麼地方發出,/整個的世界都能夠聽到。
-
中華好詩詞|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創作背景:諷刺的對象前人大致上有二說:《毛詩序》以為是刺在位者無禮儀,鄭箋從之;《魯詩》則認為是妻諫夫,班固《白虎通義·諫諍篇》承此說。後一說雖然有何楷、魏源、陳延傑諸家的闡發,但究竟由於所申述的內容與此詩所顯露的深惡痛絕的情感不吻合,故為大多數說詩者所不取,而從毛序鄭箋之說。◇賞析:《相鼠》大約是《詩經》裡罵人最露骨、最直接、最解恨的一首。
-
臧克家與鄭曼
臧克家先生一九二九年歲末,發表《默靜在晚林中》一詩,此時他二十四歲。一年之後,祖父去世周年祭日,他寫下《祖父死去的周年》,發表於青島《民國日報》「青島」副刊: 《祖父死去的周年》 在祖父死去周年的今日, 用淚絲把傷心往事串起, 珍重的掛在冰冷的墳頭, 這是苦澀中僅有的祭禮。
-
臧克家舊體詩作的歷史與藝術定位
臧克家先生由於他新詩的成就及影響,已經到達足以規範一個時代的詩觀、詩風的高度(我曾有文論及「五四」以後新詩發展中的「臧克家道路」),因此,他寫舊體詩就更引人注目,也自然地成為「兩棲詩人」中的代表性人物。他的存在,就是當代詩歌史的重要部分,就是對詩歌史中某些偏頗的修正與補充。研究他的舊體詩,對研究「兩棲詩人」這種特殊的文學現象的生成、詩人的藝術品質等諸多問題,都具有典型意義。
-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賞析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鳥鳴澗朝代:唐代作者:王維原文: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⑶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空:空寂、空空蕩蕩。空虛。這時形容山中寂靜,無聲,好像空無所有。⑷月出:月亮升起。驚:驚動,擾亂。山鳥:山中的鳥。⑸時鳴:偶爾(時而)啼叫。時:時而,偶爾。
-
新詩賞析 | 艾青:春
魯迅這番話,可以幫助我們讀懂艾青的這首詩。詩人一想到龍華桃花,情感的激流立即奔騰起來,他連個標點符號也不給,一口氣把桃花的深沉背景大大渲染了一番。這些似斷非斷、似噎又連的詩句,讀著會讓人喘不過氣來。在這裡,詩句的形式節奏成了詩人內心節奏的最好體現,我們仿佛看到他強忍著悲痛,故作沉著地報告了一個春訊,然後稍一頓挫,便從反面拉開了鬱憤的閘門,任什麼也綰束不住了。
-
揭秘郎平與詩人臧克家的忘年交
信息 揭秘郎平與詩人臧克家的忘年交 2016-08-23 11:13:20來源:重慶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光明日報》上的臧克家足跡-光明日報-光明網
● 1954年7月14日,刊發臧克家的詩《我用小聲念著你的名字——紀念巴勃羅·聶魯達五十壽辰》,其中寫道:你站在人民行列的前頭,/吹著那有力的詩的號角,/不管這聲音從什麼地方發出,/整個的世界都能夠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