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歷史文化名人館不完全地圖

2020-12-10 衡陽日報社官網

  唐群英故居。

  王船山故居。

  羅帥故居。

  王船山出生紀念地。

  彭玉麟故居。

  蔡倫紀念館。

  歐陽凝祉故居。



  追尋先賢足跡 衡陽歷史文化名人館不完全地圖

  文/晚報記者 羅宇雯 圖/晚報記者 王翟

  一座城市的人文厚度,不僅因為有深厚的人文歷史,同時因為有那些燦若星辰的名人先輩。衡陽的人文厚度,正因為有了那些高山仰止的先賢,有了被銘記的歷史根系。

  如今,我們瞻仰先人遺蹟,從保存的的細枝末節或飽含血淚與深情的字裡行間中,去感悟他們的歷史光輝。王船山、夏明翰、唐群英、羅帥他們的光芒穿越浩如煙海的歷史,仍然耀眼。

  本期,記者稍稍梳理了衡陽現存歷史名人館,以期與讀者一同分享、緬懷、感悟、體會、敬仰   

1、衡陽縣

  王船山紀念館湘西草堂

  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農,號姜齋、又號夕堂,湖廣衡州府衡陽縣(今湖南衡陽)人,晚年隱居於形狀如頑石的石船山,學者遂稱船山先生。明末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著書立說達三百多卷,因此成為湖湘學派代表人物。

  王船山故居又稱湘西草堂,坐落在衡陽縣曲蘭鎮湘西村石船山附近,系王船山1675年間所購置的。現基本保持原貌。屋前匾額有趙樸初親筆寫的「湘西草堂」四字。湘西草堂現珍藏有王船山晚年著書立說稀貴的文獻史料和生活起居文物。

  王夫之晚年在此居住17年,發憤著述,終老於斯。王夫之逝世後,其故居幾經變易,至乾隆六十年(1795),由王夫之的曾孫王其旋設法收回,加修;鹹豐辛酉(1861),把田收回,飼產復完。自此,湘西草堂得以保存。

  1981年,當地政府對草堂進行全面修復。湘西草堂橫列式平房,前出廊;一進三間,中為堂屋,兩側廂房;懸山頂,蓋小青瓦,為湘南一般民居建築風格。門額題「湘西草堂」,門聯為「清風有意難留我;明月無心自照人」;前廊樹石碑兩通,分別為清宣統二年(1910)衡永郴桂兵備道保護草堂告示和衡陽縣人民政府保護草堂的通告。

  堂屋內正中懸王船山畫像及船山自撰聯「六經責我開生面,我自從天乞活埋」,畫像上懸掛清道光年間兩江總督陶澎題寫的匾額「高山仰止」。

  湘西草堂右前方半公裡許有一楓樹,名「楓馬」,王船山生前常在此讀書;左行1公裡許有前故居敗葉廬,5公裡以外大羅山下有船山墓廬。1956年7月和1983年10月,王船山故居、王夫之墓均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夏明翰故居

  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湖南省衡陽縣人,無產階級革命家、革命烈士。夏明翰故居位于衡陽市衡陽縣洪市鎮禮梓村餘家組,是首批衡陽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衡陽市黨員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湖南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紅色旅遊景區。

  夏明翰故居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80餘年。主要由夏明翰故居和明翰紀念廣場兩部分組成,故居內陳列著夏明翰烈士的銅像、詩稿等近400件文物,還收集了郭沫若、何叔衡等知名人士為夏明翰題寫的輓聯和詩詞。

  夏明翰故居為典型的清代湘南民居建築,150平方米,大院坐北朝南,土磚木結構,除北邊外外牆青磚砌築,北邊為土磚牆。大院二進六廂,共有房屋45間,面積2316平方米。夏明翰曾經生活過的3間房屋在東南第二進廂房。

  故居分為四個部分:一是故居管理所,佔用房屋7間,為陳列館式建築風格;二是夏明翰生平事跡陳列展覽部分,佔用房屋12間;三是明翰精神書法陳列展覽部分,佔用房屋5間(其中堂屋1間);四是夏明翰舊居復原陳列展覽部分,佔用房屋19間。 

 2、珠暉區

  彭玉麟故居

  彭玉麟(1816-1890年),字雪琴,號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陽縣(今衡陽市衡陽縣渣江),生於安徽省安慶府(今安慶市內)。清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書畫家,人稱雪帥,晚清重臣、「中興四大名臣」、「湖南三傑」之一。

  退省庵又名彭玉麟故居,位于衡陽江東文化風光帶,是衡陽市的著名景點。「退」「 省」二字是彭玉麟獨具特色的人生觀的集中體現。退省庵是同治八年(1869年)春回到老家衡州後修建的。彭玉麟「以渣江舊居久荒圮,於府城東岸作草樓三重自居」,亦號「退省庵」(今杭州西湖亦築有退省庵),「皆自建,不煩公費」。最早的退省庵有三棟,現在僅存前棟,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

  退省庵門前,掛著一副對聯:「水得閒情,山多畫意;門無俗客,樓有賜書。」這是彭玉麟所撰寫的對聯,寥寥數語,文情並茂。

  正堂正中央的牆上,掛著一幅六尺長的彭玉麟畫像。左邊牆上掛著關於退省庵的簡介,右邊是彭玉麟生平的簡介。退省庵最有意思的景點是一尊塑像。彭玉麟正在盡情揮墨,梅姑在一旁磨墨,青梅竹馬,多麼美滿的畫面!彭玉麟一生只愛梅姑一個,是史上最痴情的高官。梅姑離世後,彭玉麟悲痛欲絕,之後為他心愛的女人畫了十萬幅梅花。 

 歐陽凝祉故居

  歐陽凝祉(1786~1869),譜名安黎,原名鰲,字柱六,號滄溟,又號福田,清湖南衡陽縣金溪廟人,為曾國藩嶽父。

  歐陽故居是歐陽凝祉在衡陽城內的居所。曾國藩入仕後,為歐陽凝祉謀得蓮湖書院山長一職,並尋得該宅,將嶽父全家遷居於此。曾國藩在衡陽訓練組建湘軍水師時,亦常在此小住。

  故宅為清代湘南民居建築,磚木結構,座東朝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後有小院和雜房。佔地面積6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餘平方米。

  2004年衡陽市委市政府撥專款對其進行保護性維修,2005年2月初完工。維修後的清代民居,既保存了歷史本來面貌,又呈現出古樸典雅之美。根據當時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徵集一批與之相關的生活、生產用具,以復原陳列之手法,按照各廳室的特性陳列有不同的生產和生活用具,再現晚清時期衡陽民眾的生活風貌及民情民俗。客廳內的太師椅、博古架、字畫,構造出一種儒雅的氛圍;書齋的書架、圈椅、文房用品,突現出封建社會那種「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理念;臥室配以鎏金雕花床、大櫥櫃等,表現出主人的尊貴身份與地位;樓上設閨房、繡房、琴室畫齋等,體現出當時將未婚女子的住所安排在庭院深處或樓上的那種「男女有別」的思想觀念。 

 3、衡山縣

  唐群英故居

  唐群英(18711937年),是中華民國的締造者之一,女權運動領袖、女權主義先驅、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辛亥革命功臣、中國同盟會第一個女會員。投身辛亥革命,為推翻帝制、建立民國立下奇功。首倡女權,為中國婦女解放運動作出了卓越貢獻。她被譽為「創立民國的巾幗英雄」,曾授勳「二等嘉禾章」。

  唐群英故居地處湖南省衡山縣橋鎮,佔地面積1400平方米,2004年列為省人民政府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唐群英故居地處湖南省衡山縣橋鎮,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黃泥村。唐群英故居村佔地面積1400平方米,在唐群英誕辰130周年之際,縣人民政府於2001年對故居進行了全面維修,恢復了「是吾家」書屋,配套設施有詩碑廊、櫻花園、銅像和唐群英生平事跡陳列館、藏書房、臥室等。於2002年5月被湖南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列為省政府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幾年來唐群英故居作為名人故裡、人文景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外開放,前來參觀的有全國各級領導和知名人士、社會團體、學生等共接待遊客97000人次。


  4、耒陽市

  蔡倫紀念館

  蔡倫(?-121年)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宦官。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製成了「蔡侯紙」,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蔡倫紀念館位於湖南省耒陽市中心的蔡侯祠內,佔地總面積16000平方米,由4個展室和有關蔡倫的文物及1個手工造紙作坊組成,1987年正式開放。展出內容包括蔡倫生平、蔡倫發明造紙、紙的發展和蔡倫遺蹟4個部分。

  紀念館有關蔡倫的文物有蔡侯祠、蔡子池、蔡倫墓、寶鼎等。蔡侯祠原為蔡倫故宅,宅毀,後人在其宅基上建祠,歷代有人修建,今祠為清代重修。祠為磚木結構,分前、中、後3棟。位於蔡侯祠前的蔡子池長180米,寬57米,傳為當年蔡倫回家鄉傳授造紙術時用來浸泡紙漿的池子。

  蔡倫墓位於蔡侯祠西南百餘米處,1981年重修,墓室高2米、長4米、寬2米餘,墓碑為郭沫若手書,此墓為蔡倫衣冠冢。寶鼎置於六角亭內,為人們祭祀蔡倫時燒紙錢之爐。

  5、衡東縣

  羅榮桓元帥故居紀念館

  羅榮桓(1902-1963)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勳,中國十大元帥之一。羅帥故居紀念館位于衡東縣榮桓鎮南灣村,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湖南省文明旅遊風景區。由羅帥故居、羅帥銅像廣場、羅帥生平業績陳列館和羅帥辦公室、臥室復原陳列室等景點組成。羅帥故居建於1914年,建築面積540平方米;羅帥生平業績陳列館建於2002年,建築面積約1200平方米,陳列面積6100平方米,共分為五大部分展出羅帥各個時期的珍貴照片和歷史文獻資料。

  羅榮桓元帥銅像廣場佔地面積80畝,共分為三級,銅像矗立於第三級廣場的正中央。銅像座基上鐫刻著由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寫的「羅榮桓元帥銅像」。


  6、雁峰區

  王船山出生紀念館

  王船山出生地紀念館位於雁峰區回雁峰西側半山腰,紀念館主體佔地面積101平方米,簷高4.42米,為青磚黛瓦古色古香的仿明清建築。

  紀念館採用中國傳統的對稱式古典建築形式,上為正房、中為庭院、下為山門;山門、正房入口掛有楹聯三幅、匾額二塊,廳堂及兩側廂房共懸掛有字畫5幅;正房中央是一座王船山半身塑像,右側廂房布展的是明清時期的雕花木床、木椅及帶補丁的蚊帳、被褥等船山先生的臥室家居用品;左側廂房則陳列有木屐、雨傘、油燈等物品及王船山畢生著作《船山全書》和後人研究船山思想的部分作品。

返回衡陽全搜索首頁>>

-----------------------------------------------------------------------

相關焦點

  • 衡陽歷史文化名人館不完全地圖 - 衡陽日報社官網_衡陽全搜索
    追尋先賢足跡 衡陽歷史文化名人館不完全地圖   文/晚報記者 羅宇雯 圖/晚報記者 王翟  一座城市的人文厚度,不僅因為有深厚的人文歷史,同時因為有那些燦若星辰的名人先輩衡陽的人文厚度,正因為有了那些高山仰止的先賢,有了被銘記的歷史根系。  如今,我們瞻仰先人遺蹟,從保存的的細枝末節或飽含血淚與深情的字裡行間中,去感悟他們的歷史光輝。王船山、夏明翰、唐群英、羅帥他們的光芒穿越浩如煙海的歷史,仍然耀眼。
  • 衡陽有哪些歷史名人:人才輩出、佛道並存
    衡陽有宗教聖地衡山,有蔡侯祠、石鼓書院、湘西草堂、天子墳、杜甫墓、錫巖仙洞、退省庵、歐陽故宅等名勝古蹟,有羅榮桓元帥故居、夏明翰故居、毛澤建墓、歐陽海墓等革命紀念地,有蔡倫、王船山、夏明翰、羅榮桓、曾熙等歷史名人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
  • 值得每一位衡陽人了解的衡陽歷史文化特色及價值
    作為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衡陽的文化積澱深厚,文化特色明顯。與其他地方的歷史文化一樣,衡陽的歷史文化呈現都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樣的;不是單調的,而是豐富的;但眾說紛紜的文化現象,必有綱目之別,主次之分。歷史文化的脈絡,必有主線。衡陽歷史文化的主線是什麼呢?
  • 衡陽市有哪些歷史名人?給衡陽與中國歷史,帶來過哪些貢獻?
    ,還有許許多多的歷史名人。令人咋舌的政界「大佬」在古時,尤其是唐宋以來,江浙一帶名人文士輩出,是有名的文化中心。而毗鄰江浙的衡陽在這方面也是不遑多讓。到今天,石鼓書院不僅是衡陽歷史文化的象徵,也為衡陽旅遊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除了李寬,還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人,他就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
  • 湖南衡陽歷史名人墓巡禮
    衡陽具有豐厚的文化積澱,歷史上名人輩出。王夫之、陳士傑是明清之際聞名全國的人物,堪稱湘人的驕傲;毛澤建是人民領袖毛澤東為中國革命犧牲的六位親友之一;歐陽海則是離我們最近的一位英雄。1、王夫之(王船山)王夫之墓王夫之(1619—1692),湖廣衡陽
  • 資料性著述《中國姓氏起源考與歷史名人》在衡陽首發
    自2003年以來,潛心於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歷時十三載,撰成《中國姓氏起源考與歷史名人》一書,凡140餘萬字。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胡秀華多年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在中國姓氏文化方面卓有建樹。
  • 從名人生死地圖看文化中心興衰
    文化離不開人,從名人的出生和死亡地點,我們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文化中心的興衰。下面這則五分鐘的視頻揭示了人類文化中的名人在過去2600年的生死軌跡。德克薩斯大學的藝術史學家Maximilian Schich和他的團隊使用Google知識庫Freebase,找到了12萬名人的出生和死亡記錄,這些人在生前足夠知名,他們的出生和死亡的時間、地點才得以被記錄下來。
  • 安徽名人館
    安徽名人館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濱湖新區,從遠古、秦、漢、唐、宋、元、明、清到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匯聚了八百多位安徽名人及特色文化風採。初步計劃展出安徽名人超過800位,其中重點展示100多位。除了安徽籍的名人外,在安徽留下重要足跡的人物也會展出。有巢氏、姜子牙、曹操、包拯、朱元璋、李鴻章、陳獨秀在安徽歷史中,留下了許多重要人物的足跡,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在安徽名人館內集中「亮相」。
  • 南京江寧鄉賢名人館,假期想尋訪「名人」足跡就來這裡吧~
    江寧鄉賢名人館,位於南京市江寧區橫溪街道龍鄉雙範精品民宿村,佔地面積480平方米,建築面積726平方米,以「弘揚廉潔廉政,傳承家風家訓」為宗旨,通過「紅色教育」「家風傳承」「誠信文化」「廉政學習」「書香廉韻」五個展廳
  • 韓愈只是衡陽的過客,十幾天的行程卻對衡陽影響這麼深!
    至此,整個唐代,無數文人騷客在古城衡陽留下自己的足跡,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或傾心南嶽之獨秀,或感嘆湘水之浩蕩,他們將之幻化成一篇篇瑰麗的詩賦,流傳千年,如今也早已成為這座城市時空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唐代所有與衡陽有過交集的名人中,韓愈只是衡陽的過客,十幾天的行程卻對衡陽影響這麼深!!
  • 安徽名人館簡介_合肥在線
    安徽名人館將安徽歷史和文化精髓相融合,通過聲、光、電的完美融合,展現史前至現代安徽歷史上的傑出人物,體現安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美好形象。整個場館仿漢唐風格,融徽建特色於一身。一層是由蠟像館(在建)、3D影院、臨時展廳、互動體驗廳、國學講堂、數位智庫等組成,在展示過程中融合了視覺、聽覺等高科技因素,給人完美的文化享受。
  • 掌上地圖館 | 中國傳統地圖的發展(下)
    ↑ 點擊上方「中國測繪學會」可快速關注我們導語:中國地圖文化館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投資興建,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以地圖和地圖文化為特色的公益性文化場館。中國地圖文化館把「普及地圖知識,傳播地圖文化,宣傳國家版圖,展示地圖成就」作為建館的宗旨。
  • 建起「紙上名人名士館」 紹興名人圖傳出版
    《鑑湖越臺名士鄉——紹興名人圖傳》一書,日前已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148位名人匯聚一冊,千餘幅圖片穿插其間,圖文並茂,全面、系統地展現了紹興名人文化。一覽此書,猶如進入一個紙上的名人名士館。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作序,他期望通過紹興名人館和本書,更好地向全世界展示紹興文化、中華文明的豐富內涵和價值取向,使包括紹興文化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潤世界人民,為夯實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作出紹興貢獻。紹興名士之多,嘆為觀止。毛澤東稱之為「鑑湖越臺名士鄉」。
  • 建起「紙上名人名士館」紹興名人圖傳出版
    《鑑湖越臺名士鄉——紹興名人圖傳》一書,日前已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148位名人匯聚一冊,千餘幅圖片穿插其間,圖文並茂,全面、系統地展現了紹興名人文化。一覽此書,猶如進入一個紙上的名人名士館。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作序,他期望通過紹興名人館和本書,更好地向全世界展示紹興文化、中華文明的豐富內涵和價值取向,使包括紹興文化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潤世界人民,為夯實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作出紹興貢獻。紹興名士之多,嘆為觀止。毛澤東稱之為「鑑湖越臺名士鄉」。
  • 掌上地圖館 | 西方近代地圖發展(上)
    ↑ 點擊上方「中國測繪學會」可快速關注我們導語:中國地圖文化館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投資興建,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以地圖和地圖文化為特色的公益性文化場館。中國地圖文化館把「普及地圖知識,傳播地圖文化,宣傳國家版圖,展示地圖成就」作為建館的宗旨。
  • 中新網丨衡陽鐵路博物館將於年內開館 老物件記錄廣鐵百年歷史
    摘要:6月19日,正在籌建的衡陽鐵路博物館收到一批老鐵路人珍藏的鐵路老物件,預計今年內,衡陽鐵路博物館完成建設、布展及開放。據介紹,衡陽鐵路博物館是在原衡陽鐵路管理局舊址進行改建,建築分兩層,共有四個展廳和四個專業展室。
  • 錢文忠講述「上海文化地圖」,還有五位文化名人也化身「雲導遊」
    摘要:音頻節目《城市文化地圖》上線。 疫情之下,「雲遊覽」正成為遊客們一瞥城市風光的途徑之一。近日,蜻蜓FM與高德地圖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聯合推出的音頻節目《城市文化地圖》在雙平臺同時首發上線。首批節目包含六座城市,表演藝術家王剛、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主持人華少、作家葉兆言、作家朱文穎、歷史學者譚伯牛這六位「土著」文化名人,紛紛化身「雲導遊」,一一講述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等城市最負盛名的10至20個景區。圖片由蜻蜓FM提供其中,上海文化地圖的講述者是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
  • 流雲的雲:王船山對衡陽來說意味著什麼?
    而在網上、在報紙、在廣播電視,「王船山」也成了一個熱詞,專題報導、宣傳視頻、網絡互動等異彩紛呈,猶以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衡陽日報社《一位思想家的思想地圖》大型系列報導和衡陽廣播電視臺的《天地大儒王船山》專題最為搶眼,厚重、深刻、鮮活,讓這位生前寂寂、死後也讓人可敬卻不可知的思想家,真正走進人們的心裡,真正感受到了其思想與文化的魅力。
  • 湖南衡陽:「文化衡陽、雁行中國」衡陽文創聯盟今日成立
    1月12日上午,以「以文化賦新城市」為主題,衡陽市文化創意產業聯盟成立大會暨首批戰略合作項目發布式在衡陽國家高新區898創新中心舉行。衡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健宣布市文化創意產業聯盟正式成立、揚帆遠航。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張霞講話,副市長龔學餘主持成立大會。市直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本土文創領域「頭部企業」、相關行業協會和新聞媒體、新媒體代表等共同觀禮見證聯盟成立。
  • 黃飛鴻落選廣東歷史文化名人 徒弟林世榮則入選
    黃飛鴻落選廣東歷史文化名人 徒弟林世榮則入選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3日 22:58 來源: 來源:南方網  中新社佛山六月二日電 (孫建駒 曾令華) 記者二日從廣東南海區西樵鎮政府有關部門獲悉,日前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廣東省地方志辦公室等聯合主辦的「廣東歷史文化名人巡禮圖片展覽」,黃飛鴻落選廣東歷史文化名人,而其徒弟林世榮(綽號「豬肉榮」)則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