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物無聲!思政課如何講得有滋有味

2020-12-17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12月11日訊 「小朋友,誰能到講臺上來誇誇我們的家鄉。」清水塘小學二(四)班學生在思政課教師王江玲的帶領下,既領略了祖國的美麗景色,又明白了想要留住青山綠水,應該先學會保護他們……昨日,2020年湖南省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立德樹人」教學風採競賽拉開了序幕,全省有45名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相聚長沙,參與本次高中組、中學組、小學組的思政賽課,共同探討如何在課堂上將思政教育做到「潤物無聲」。

12月10日9點整,清水塘小學,隨著上課鈴聲的響起,黨員教師易貝執教的內容為《四通八達的交通》。競賽課開始了,「同學們,你們家裡有哪些交通工具?」「電動車。」「越野車。」「小轎車。」……清水塘小學三(2)班的學生在易貝的引導下迅速進入狀態,紛紛舉起小手回答問題。整節課,易貝老師充分發揮智慧教學的優越性,從旅遊城市到疫情防控,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越來越美好,這都離不開我們偉大的祖國。

在易貝看來,對於學生來說,思政課不能局限在課堂上,應該貫穿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她給記者舉了個例子,比如看到同學摔跤要主動去扶,看到地上有紙屑要主動去清理……這些都是最好的思政教育。

當記者問到「這次賽課對於你來說最難的是什麼」時,易貝笑了笑說:「可能是和學生互動吧。」她說,小學生是備課中最不可控制的一點,老師是無法想像到孩子們知識領域的寬度,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思路去進行準備。為了這次賽課,她還特地複習了中國地理,了解更多的市政內容,更是做了很多種假設。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楊斯涵 黃京 實習生 黃宇歸

相關焦點

  • 潤物無聲!看他們把思政課講得有滋有味
    清水塘小學二(四)學生在思政課教師王江玲的帶領下,既領略了祖國的美麗景色,又明白了想要留住青山綠水,應該先學會保護他們……今日,2020年湖南省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立德樹人」教學風採競賽拉開了序幕,全省有45名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相聚長沙,參與本次高中組、中學組、小學組的思政賽課,共同探討如何在課堂上將思政教育做到「潤物無聲」。
  • 人民論壇:把思政課講得有滋有味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要求,把思政課講到學生心坎上,讓思政課不僅「有意義」更「有意思」,是每一位思政課教師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如今這個時代,注意力是一種寶貴的資源,而這也就決定了,思政課教師要有受眾意識。
  • 人民日報:把思政課講得有滋有味 讓有意義的內容有意思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要求,把思政課講到學生心坎上,讓思政課不僅「有意義」更「有意思」,是每一位思政課教師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 擦亮中小學思政課「親切的面孔」
    擦亮所有學科課堂獨有的「思政課感染面孔」,讓親近動作豁然而貫通。中小學思政課堂無處不在,不囿於一室之內。或辯論擂臺,或才藝展示……只有在思政課的育人目標和不同學科的教學任務充分融合的狀態下,同步吸引學生,才有可能喚醒學生們主動的「親近動作」,進而讓兩種施教目標相貫通。
  • 用匠心打造高校思政課 把「有意義」講得「有意思」
    &nbsp&nbsp&nbsp&nbsp思政課的「三入八講法」&nbsp&nbsp&nbsp&nbsp在天津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副院長李朝陽的課常常引發學生們的思考。
  • 講好「阿拉寧波」味道的思政課
    近日,在浙江省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行的該院第二批思政課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授牌儀式上,寧波市北侖區白峰街道黨建辦副主任沈麗麗對寧波職院思政課教學「雙循環」模式的實踐效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從2016年開始,寧波職院就開始探索並構建「雙循環」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該模式是指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和基地實踐教學指導促進的循環,理論課教學中的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融合提升的循環。
  • 理直氣壯辦好思政課
    原標題:理直氣壯辦好思政課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就如何辦好新時代思政課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進一步明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其作用不可替代。
  • 高中思政課成必修 杭師大附中校長陳利民第一課講「自信」
    認同感基於潤物細無聲的文化自信。隨著思政課在中小學階段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應該怎麼把理論為多的課程上到學生心裡?開學初,杭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陳利民以「不忘初心少年夢,砥礪前行中國心」為主題給學生上了一堂課本外的思政課。  「離學校不遠的良渚古城遺址今年申遺成功,中國文明的曙光在5000年前從這裡升起。」陳利民認為,引領學生們堅定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從「文化自信」開始。
  • 這是思政課,也是「交響樂」 山財大邢慧榮:願做學生和思政課間的翻譯
    漸漸地,「邢老師的課大家爭著往前排座」,成為了一個傳統。11月1日,在邢慧榮開設的思政課上,2017級美術學專業的高舒淇再次搶到了「第一排第一個位置」。整個上課過程中,除了例行的翻閱課本,她沒有低過一次頭,她的眼睛追逐著邢慧榮,隨時準備接住邢慧榮拋出的問題,「因為回答邢老師的問題得靠搶」。
  • ​孟彩雲:把講好思政課當成終身追求的事業
    我的發言《我願用一輩子上好思政課》得到了王國生書記的充分肯定,他對我們廣大思政課教師努力工作表示很欣慰,並從真信、真教、真用等方面做了點評,聽後心裡很踏實。結合自己的體會和感悟,我現將學習收穫總結概括分享給大家。關於真信。
  • 思政課:讓有信仰的人來講信仰
    原標題:思政課:讓有信仰的人來講信仰「思政課教師如何將思政課上成『有溫度的課』,一是思政課教師要有信仰和情懷。古人說得好,『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思政課要解決學生的理想信念問題,必須要讓有信仰的人來講信仰,才能講得敞亮、講得深刻、講得透徹。
  • 陝西高校「大練兵」激活思政課堂
    但思政老師們點子多、事例鮮活、講解生動,我們就漸漸喜歡上了思政課。」西安交通大學崇實書院學生王耀說。隨著我省高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學生和王耀一樣感受到了「思政魅力」,期待著下一節思政課帶來的「觸動」和「驚喜」。
  • 「思政課大講堂」在雲南景谷縣開講
    景谷教體系統「思政課大講堂」開講了。供圖為推動雲南普洱市景谷中小學校思政課堂建設,9月9日,景谷教體系統「思政課大講堂」開講了。授課教師用質樸的語言、鮮活的案例,全面、立體地闡述了如何做好一名好老師,如何治學育人。通過學習,教師們紛紛表示,授課教師講的講課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堅定了他們「辦好思政課,講好思政課」的信心與決心。
  • 3·18講話一周年,重溫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提出的「六要」
    那麼,什麼樣的思政課教師才能勝任習總書記的這一要求和期望呢?或者說思政課教師怎樣才能成長為符合黨和國家所寄予厚望的標準的教師呢?對此,總書記提出了「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六項要求,為思政課教師的成長指明了方向,並給出了路徑。一年後的今天,仍有必要對這六項要求做深入思考。
  • 思政課舞臺講!大連藝術學院原創舞臺劇《夢想·青春》首演
    劇中第一幕,圍繞雲端思政課,講述大連藝術學院的學生在新冠疫情期間,結合自身專業,用實際行動抗擊疫情的動人故事;第二幕,講述一位來自浙江安吉貧困村的大學生,在學校領導與老師的教育與引導下,積極響應習總書記建設美麗鄉村的號召,樹立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的信念,畢業後選擇回到老家,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故事;第三幕,通過一堂排練廳裡的思政課,講述老師用親身經歷和革命精神教育學生,學生如何在藝術實踐中鍛造出過硬本領的故事
  • 以學理性增強思政課的實效性
    以學理性增強思政課的實效性 2019-04-16 來源:《中國教育報》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孫代堯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教師,參加座談會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
  • 福建江夏學院:引入中國好故事 講好大學思政課
    2020年1月13日,福建江夏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了以「講好中國故事 上好思政示範課」為主題的教學競賽,將這些優秀故事資源引入思政課,在講好中國故事中講清馬克思主義道理,在真實、生動、親切的敘事情境中激發大學生的情感和思想共鳴,收穫他們發自內心的關注和認可。  本次教學競賽是馬克思主義學院「博思」杯教學競賽的第六屆。
  • 把握思政課線上教學的四個特性
    疫情期間,思政課堅持「停課不停學」,開展了大規模線上教學,教育部牽頭組織「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課」,各地區協力開發「疫情防控」專題思政公開課,各學校也自行開展戰「疫」思政課,這些探索開闢了思政課教學的新場域新模式,為疫情防控奉獻了思政課力量。其中,教育部組織的首場思政大課直播吸引全國高校的學生在線觀看,相關網站、客戶端、社交媒體總訪問量高達1.25億人次。
  • 光明日報:在思政課中追求真善美
    原標題:在思政課中追求真善美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如何才能讓高校思政課春風化雨、富有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
  • 一堂優質思政課的發現之旅
    「你講你的課、我走我的神。」類似的尷尬,不止在年輕的孟雪身上上演。「思政課不好上!」這,幾乎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員的共識。有人把原因推給課程本身,認為較之其他課程,思政課理論性強,很多內容側重於講道理,很難像其他專業課程那樣,讓學員有「現學現用」的獲得感,自然缺少「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