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樹唱《送別》為什麼哭了 《送別》歌詞及故事來源

2020-11-24 閩南網

     最近,樸樹在錄音棚開唱《送別》,當音樂緩緩響起,樸樹唱著唱著突然失控大哭,一度哽咽失聲。

  樸樹那麼灑脫,那麼酷,仿佛早已看透一切。他平和,也炙熱。他是不曾改變的少年,永遠不會打敗。樸樹,你怎麼了?

  樸樹說:一生能寫出這樣的歌詞,死而無憾。

  《送別》是一首怎樣的歌呢?

  弘一法師在俗時,有年冬天,大雪紛飛,好友許幻園站在門外喊出李叔同和葉子小姐,說:「叔同兄,我家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說完,揮淚而別。

  李叔同看著昔日好友遠去的背影,在雪裡站了很久。隨後,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內,讓葉子小姐彈琴,他便含淚寫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人到了某個年紀會突然懂得一首歌。其實生活就是不斷「送別」的過程。

  樸樹,44歲了。他的一生也經歷過太多離別了。

  音樂博主@耳帝點評:這不是一個完整的表演,因為他泣不成聲,他曾說此生若能寫出這樣的歌那死而無憾。我不知這首歌對他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他只說感覺生活像煉獄,而最後,突然碰到的話筒引起了一個短暫的嘯叫,仿佛是麥克風在代替強忍的他哭出了聲…

  這條微博下面的點讚轉發評論已經超過10萬,網友的聲音裡,少了苛刻,多了寬容和心疼。

  對於這段視頻,更多人表達:「因為是樸樹,所以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這並不是樸樹第一次在現場大哭。12月9日的鄭州演唱會上,樸樹唱《我愛你,再見》時,毫無預兆地戛然而止,仰著頭崩潰大哭。

  今年4月的一天,《獵戶星座》按時上線了,經歷了長達14年的煎熬和等待之後,樸樹終於發行了他的第三張新專輯,可在那天下午,他卻把自己一個人關進酒店房間,嚎啕大哭了好久。

  因為很多都沒達到樸樹的預期,他非常憤怒,極度悲傷。幾個小時後,演唱會首站演出開始,樸樹勉強從酒店房間走出來到現場,他站在臺上,唱到《且聽風吟》的時候,忍不住又哭了。

  當時的這一哭,讓樸樹上了熱搜。可歌迷們心裡清楚,這不是什麼炒作營銷,這是真的樸樹,這是樸樹的「真」。

  執拗、敏感、細膩、脆弱……這些孩子般的特質,如今依舊清晰地保留在樸樹的身上。

  鄭州演唱會上,樸樹曾略帶失落地說:以前我一直在尋找一條回去的路,可最近發現根本沒這條路,即使有,也都不一樣了,所以要一直往前走。

  樸樹對音樂的追求,到了近乎偏執的程度。在音樂面前,無異於苦行僧。

  從出道之日起到現在,樸樹這一路走得任性,也走得很慢,一直和某些快節奏的東西保持距離。

  那幾年,幾乎哪裡都能見到樸樹,因為一句「生如夏花之絢爛」,泰戈爾的詩集都跟著成了暢銷書。

  但那過後,他突然隱匿。在事業、名氣如日中天之際,毫無徵兆地消失在公眾視野裡。

  「我不愛過這種生活,掙再多錢有什麼用呢?真的,它不能帶給我快樂……」

  15年的夏天,樸樹帶著《平凡之路》回來了;接著是《在木星》與《好好地》。還陡然出現在《跨界歌王》的現場,和王子文合唱《那些花兒》。特別正直,特別樸樹說:因為我最近,需要一些錢……

   

   

  有人說樸樹走過的地方,空氣中都會飄過一種不快樂。

  對於這12年,他的看法很簡單:命運有自己的時間表。

  「是老天爺讓我等了12年才等到可以做唱片的狀態。它真不短,它很殘酷。」他在文章《十二年》中寫道:「我們是不是非要那麼急迫不可?」

  他很喜歡李叔同的《送別》,他說過如果是他寫的,哪怕寫一首,死了也甘願。他願意在生命中等這麼一首歌。

  就像他喜歡的導演侯孝賢,為了一個鏡頭,去等一場風,一片雲。

  如今,樸樹44歲。

  成熟原本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樸樹是,我們也是。我們來到這人世間,磕磕碰碰受了傷、燙了疤,長出繭,心尖上厚厚一層。七分的痛透過這厚厚的死皮只感到了三分,十分的歡喜要到心裡也被擋去了部分。但總有一些人,執拗地掀走死皮磨去角質,露出血粉色的新肉。

  我們試著在「歸來仍是少年」的樸樹身上,找到我們遺失的少年心氣。但當聽懂《送別》,聽懂流著淚唱《送別》的樸樹,只想拍拍那些故作堅強的肩膀:「人到中年卻還活的像個少年一定很不容易吧?」

  樸樹的眼淚,是每個成年人在深夜才敢訴說的脆弱;樸樹的《送別》是藏在我們心裡不敢碰的故事。

  誰不是一邊不想活又一遍努力活著?對樸樹來說是,對你、我來說都是如此。

  謝謝樸樹,把脆弱唱給我們聽。因為我們心底也有一個想笑又想哭的人生。

原標題:一首《送別》,樸樹沒唱完便失控大哭

責任編輯:曹瑞

相關焦點

  • 《送別》歌詞完整版由李叔同創作 樸樹唱到泣不成聲
    網友們紛紛留言,有人盤點了樸樹過往曾經「送別」的友情、愛情甚至相伴幾十年的金毛犬,他曾經經歷的各種離別。網友們在全球各個角落,陪著樸樹一起流淚。記者 張娜 《送別》在杭州寫下李叔同含淚而作  樸樹喜歡《送別》不是秘密。他曾在公開場合不止一次說過:一生能寫出這樣的歌詞,死而無憾。
  • 44歲的樸樹唱《送別》崩潰大哭,讓人心碎!
    -----《送別》相信這首歌,每個人都再熟悉不過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次樸樹上熱門,都讓人覺得傷感。這次,在《大事發聲》的錄製現場,他把自己唱哭了。《送別》被放在最後,唱之前他說,「有的時候覺得生活就像煉獄一樣,特別難熬,但在音樂裡面的時候,即使唱最悲傷的歌也是享受。」
  • 樸樹唱送別泣不成聲 網友:人到中年卻還活得像個少年 ……
    樸樹唱送別泣不成聲 網友:人到中年卻還活得像個少年 …… 2017-12-16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樸樹唱《送別》淚灑錄製現場,他為什麼會哭泣?
    樸樹哭了。在《大事發聲》的錄製現場,唱到「情千縷,酒一杯,聲聲離笛催」時,他突然就哭了。看樸樹這段歌唱,坦白講,很感動。先拋開歌曲本身不談,單就是看著樸樹在那裡唱,靜靜地、慢慢地歌唱,會給人一種很安穩的感覺。
  • 樸樹唱得泣不成聲的《送別》 背後有這位平湖人的故事
    最近,樸樹在某節目現場,演繹華語經典歌曲《送別
  • 李叔同填詞的《送別》已傳唱百年,竇唯唐朝樂隊改編,樸樹唱哭了
    不但在《我是歌手》中韓磊翻唱過,樸樹更是唱哭了自己,這或許就是真正的「經典永流傳」。弘一大師李叔同,一定是近代名人中繞不開的人。他不但是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也是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
  • 「天之涯 地之角」把樸樹唱哭的《送別》背後是怎樣的故事?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 惟有別離多去年樸樹錄製《大事發聲》現場,唱到《送別》這首歌的時候,在唱《送別》之前他說,「有的時候覺得生活就像煉獄一樣,特別難熬,但在音樂裡面的時候,即使唱最悲傷的歌也是享受。」他一邊享受著,一邊哽咽著。樸樹愛極了這首歌。他甚至說過,「一個人一生能寫出這樣的詞,真可以死而無憾。」這究竟是怎樣一首歌呢?
  • 當樸樹唱起《送別》時,那個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的少年哭了!
    ——《送別》李叔同當年,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他聽到了《旅愁》。這是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曲調寫出了的一段歌詞。於是,李叔同取調了這首歌,並寫出了這首家喻戶曉的歌曲——《送別》。之後,這首《送別》也被許多歌手重新填詞過,樸樹就是其中一位。樸樹對於《送別》這首歌有著一些別樣的情感。在樸樹的音樂生涯中,他特別希望自己能做出一首像《送別》這樣的歌曲。當年,他在節目《大事發聲》的現場,演唱了這首歌曲。
  • 李叔同、樸樹《送別》的歌詞分別是什麼?
    李叔同、樸樹《送別》的歌詞分別是什麼?時間:2015-05-25 21:51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李叔同、樸樹《送別》的歌詞分別是什麼?- 李叔同《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灑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 那麼多人翻唱了「送別」,可是最愛的還是這一首吧?
    小編有個漂亮女兒,從出生到現在3歲了,1200個夜晚,我幾乎每天都要唱著這首歌哄她入眠,想想若沒有這首歌,女兒怎能安睡····為什麼要唱這首歌,而不是一首童謠,就連妻子也感到意外。其實也是機緣巧合,女兒剛出生時,有一次患上感冒,整夜啼哭,看的人實在心疼。
  • 樸樹唱《送別》哽咽大哭,為何他的歌總會戳中我們的淚點
    他在一個音樂節目錄製現場唱《送別》哽咽大哭的視頻,看哭了很多人。雖然這視頻裡,樸樹除了唱歌,還是一如既往的沉默。但他在麥克風前眼淚顫動畫面,還是讓人忍不住動容。我們願意被他感動,我們願意被他弄哭。為什麼?因為他活出了我們心中最理想的模樣。他真實。魯豫說,這是樸樹身上最迷人的地方。
  • 樸樹唱哭的歌,是今宵最美的詞
    這段歌詞來自《送別》,我想,這是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的一首歌,最近樸樹在《大事發聲》上翻唱這首經典的《送別》。當時的樸樹將這首歌唱到一半便泣不成聲,那不是一個完整的表演,他說,此生能寫出這首歌那便死而無憾。而樸樹口中的這個人就是——李叔同。
  • 樸樹唱的一首《送別》推薦給大家,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首歌的背景故事 李叔同在寫《送別》這首歌詞時,還有一段動人故事。弘一法師在俗時,「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許幻園的;有年冬天,大雪紛飛,當時舊上海是一片悽涼;許幻園站在門外喊出李叔同和葉子小姐,說:「叔同兄,我家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
  • 「來時莫徘徊」 樸樹為何唱弘一大師的《送別》時泣不成聲
    有一個畫面在我記憶裡定格了多年,錄製現象一貫沉默寡言的樸樹唱,一開始他還笑問大家:「《送別》會唱嗎」?所有人都笑了。隨後樸樹像自言自語般感嘆了一句:有時覺得生活就像是煉獄一般。現場安靜下來,人們似乎都被這句話給戳了一下,接下來樸樹開口起了那首送別。
  • 樸樹罕見更新微博 曾唱《送別》現場失控大哭
    樸樹說:一生能寫出這樣的歌詞死而無憾《送別》是一首怎樣的歌呢?弘一法師在俗時,有年冬天,大雪紛飛,好友許幻園站在門外喊出李叔同和葉子小姐,說:「叔同兄,我家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說完,揮淚而別。這並不是樸樹第一次在現場大哭12月9日的鄭州演唱會上,樸樹唱《我愛你,再見》時,毫無預兆地戛然而止,仰著頭崩潰大哭。
  • 送別——李叔同
    《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音樂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奧德威是「奧德威藝人團」的領導人,曾寫過不少藝人歌曲。 李叔同留日期間,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於1914年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 悲欣交集 送別人生——歌曲《送別》的前世今生
    後來,我專門找來林海音先生的小說《城南舊事》再讀一遍,心裡頭反覆出現的,依然是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詞。1、《送別》作詞:李叔同作曲:John Pond Ordway演唱:亞洲天使童聲合唱團送別亞洲天使童聲合唱團 - 天使在唱歌一、夢見家和母親是的,我說的是歌曲《送別》。
  • 悲欣交集 送別人生——歌曲《送別》的前世今生
    後來,我專門找來林海音先生的小說《城南舊事》再讀一遍,心裡頭反覆出現的,依然是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詞。這真是一首堪稱偉大的歌曲,很短小,卻深深刻印在幾代人的心頭;她從美國漂洋過海到日本,再經過李叔同先生從日本帶回中國,於1913年填寫中文版的歌詞,到今天已經107年的時光流逝,這旋律,這歌詞,卻歷久彌新,傳唱不衰。我對李叔同先生感到無比親切:是因為他考取南洋公學學生時候使用的筆名,居然是李廣平。
  • 最感人的送別古詩,樸樹每次都唱哭,句句感人肺腑
    肯定是太多了,這樣的詩為何能存留在你的心中,肯定就是要說這首古詩的魅力了,那麼今天要說的是,最感人的送別詩,樸樹每次都唱哭,句句扎人肺腑。說到這裡,大家想必已經知道這首詩是什麼了吧,樸樹的歌大家也肯定聽過,絕對是很受歡迎的,大家都知道他是沒錢了,就去參加唱歌節目,這人就是耿直,樸樹的演唱會呢,也是爆滿的,聽過這首歌,和被唱哭的人,想必都是有故事的,不然怎麼會被送別給弄哭了呢。
  • 九日送別翻譯 王之渙九日送別翻譯
    古時候關於送別的古詩也有許多,《九日送別》便是其中一首。那麼大家知道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九日送別》  唐·王之渙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