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西方古典音樂的魅力

2020-12-16 sunnykiss小沐

在世界音樂的藝術文化長河裡,西方音樂作為重要的一支,獨具魅力。西方古典音樂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很大,商場、餐廳等各種場所的背景音樂,甚至突然響起的手機彩鈴等,都有可能是西方古典音樂。一部成功的電影或是電視劇更是少不了美妙的音樂,而古典音樂在這方面佔有極大的優勢,常常被用作為影視劇的背景音樂,使音樂和故事相互交融,並與劇情達到完美融合。

不同風格的曲子蘊含著作曲者所要抒發的不同的情感,聆聽古典音樂的時候,不同的曲子會給我們帶來不同的情感體驗。當我們欣賞維瓦爾第的協奏曲《春》的時候,音樂通過獨奏小提琴和樂隊之間的對比,表現出春天蓬勃的朝氣,營造出一個「春天來了,鳥兒歡唱,欣喜若狂,來把春報。」的美妙意境。

在現實生活中,有時候會有孤獨、憂鬱、困惑和傷感的情緒。這時,憂鬱哀傷的曲子很容易觸動心弦,如柴可夫斯基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序曲》,就是以莎士比亞的同名悲劇為題材,描寫了情侶羅密歐與朱麗葉因為兩個家族的世仇而不能結合的悲劇故事。序曲以奏鳴曲式寫成,引子出現兩個主題:嚴峻而陰鬱的聖詠旋律,立即把我們帶進中世紀的氣氛當中去,同時它也代表了勞倫神父的形象;弦樂器哀訴的音調,預示了故事的悲劇性結尾,這首曲子讓人內心泛起莫名的哀傷和惆悵。

「音樂始於詞盡之處」,也許有些感情是無法用語言和文字表達,而只能依靠音樂來詮釋。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給人完全不同的音樂感受。命運的叩門聲緊迫而沉重,音樂籠罩在陰霾中,威風凜冽的命運動機佔了先鋒。聽者眼前不斷浮現狂風怒號、濁浪排空的場面,一艘破舊的大船,在風雨交加的大海中飄搖,甲板上站著一個頭髮花白但神情堅毅的紳士,迎著風浪的擊打,身子隨顛簸的船上下起伏,沒有惶恐,沒有絕望,只有錚錚傲骨在與暴風驟雨作殊死搏鬥。作品用音樂表現了貝多芬的誓言:「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他絕不能使我屈服。」表現了主人公和命運之間驚心動魄的搏鬥,充滿了力量與動感之美。

欣賞西方古典音樂的時候,也不能忽視聽者的心境。樂曲的意境觸動了聽者的心境,而聽者的心境則是體會樂曲意境的基礎。儘管「意境」與「心境」是兩個抽象概念,但它們卻始終貫穿於各種欣賞活動中,並且只有將兩者緊緊交融在一起,才能使音樂真正成為溝通人類心靈中最深邃、最不可言傳的情感、思緒、意念、感覺的一種特殊語言。

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的確,經常欣賞好的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靈。西方古典音樂常被人稱做是西方經典音樂,之所以被稱為經典,是因為它久盛不衰、百聽不厭,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有助於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和精神文明的境界。其中,情感和道德的力量是西方古典音樂能夠長久不衰的兩大原因。音樂是感情的表達、靈魂的體現。當一個人欣賞一首優秀的音樂作品產生強烈的情緒時,就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他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心靈也就可以得到淨化。西方古典音樂的靈魂塑造之美,首先在於自身的魅力。古典音樂的基本理論和作曲技巧都獨具特色和魅力,它的旋律起伏變化、迂迴曲折,在動靜、高低、快慢、張弛對比的旋律組合運動中,激起人們感情的波瀾。例如,貝多芬的鋼琴曲《命運》所帶給人的靈魂深處的震撼,驅走了軟弱、憂鬱和絕望,使人們堅強、勇敢地面對生活,不向命運屈服;而《第九交響曲》則體現了貝多芬深邃的思想和他在嚴酷的封建禁錮主義之下,仍然堅定不移地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的崇高境界。聽這些曲子給人以震撼,激發人們的鬥志,它教人們的心靈向真、向善,達到崇高境界,激勵著人們不斷追求真理,塑造人類美好的靈魂,這也是西方古典音樂的偉大之處。

許多偉大音樂家都有曲折的人生經歷,他們非凡的經歷、高尚的情操,也無時不激勵著人們。貝多芬的一生就充滿坎坷和苦難,他的童年是灰色的,他的父親酗酒成性而又專橫武斷,貝多芬從四歲起就在父親的強迫下坐在鋼琴前一練數小時或無休止地練習小提琴。青年時,一連串的不幸纏繞著他:深愛他的母親去世;與貴族小姐的戀愛屢遭失敗;他的耳疾加重,嚴重威脅著他的整個生活和事業,絕望時他甚至想到了自殺。不過,貝多芬最終從死亡的陰影中走了出來。貝多芬的勤奮、自尊、堅強的意志、對音樂和生活的熱愛,以及崇高的人生信念,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另一位音樂家莫扎特短暫的一生也充滿坎坷和艱辛。他的許多作品是在苦澀的逆境中完成的,但作品的總體風格卻是明朗樂觀、積極歡樂的。他自己曾說:「我的舌頭也嘗到了死亡的滋味,而我的音樂創作仍然是樂觀的。」莫扎特教會我們樂觀、向上,堅信人間充滿陽光。當一個人痛苦或是快樂、空虛或是充實、絕望或是充滿希望時,都應該聽聽西方古典音樂。它是如此神奇,讓人擺脫凡塵俗事的羈絆,靈魂得到解脫和圓滿。

西方古典音樂經過了幾百年時間的洗禮,依然散發著迷人的芬芳,在世界範圍內廣為流傳,不同時代、不同性別、不同民族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美,並引起心靈的共鳴。當我們聽莫扎特的《G大調弦樂小夜曲》時,總能被它那陽光明媚、跳躍的輝煌而燦爛的音樂所感動,使人迸發出一股力量,湧生出生活的熱情;當我們聽維瓦爾第的《春》時,總能感覺到春天的氣息、陽光的明媚、空氣的清新和春天田野的勃勃生機;當我們聽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時,一股大海的氣息就會撲面而來,使人時而靜神凝思,時而又思緒翻滾,給人以精神上的享受,並觸動你心靈的某根神經;孟德爾頌的藝術歌曲《乘著歌聲的翅膀》是流傳最廣的一首,每次欣賞這首歌曲眼前總能浮現出一幅溫馨而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圖景;而我們在欣賞孟德爾頌標題性序曲中最具代表的《仲夏夜之夢》時,大自然的神秘,玲瓏剔透而又朦朧奇幻的意境讓我們置身於一種神話般的幻想。

此外,古典音樂對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還有治療保健作用。比如,在運用古典音樂治癒心理疾病時,醫師通常會大量使用抑鬱、悲傷、痛苦、憤怒和充滿矛盾情感的音樂來激發被治療者的各種情緒體驗,幫助患者儘可能地把消極情緒發洩出來,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曾有專家這樣說過:消化不良時,聽巴赫的音樂有助於消化,增進食慾;失眠的時候,聽舒伯特的音樂可以治療失眠;聽莫扎特的音樂,甚至可以治療關節炎。我們相信,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音樂在醫療中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是什麼讓西方古典音樂擁有如此大的魅力呢?答案很簡單,因為這是人類藝術的結晶,是人類思想的升華。它優美的旋律、高超的創作技法、深邃的創作意境,是人類內心想要表達的共同語言,它是跨越時空和種族界限的。西方古典音樂正以其獨特的魅力,散發著耀眼的光芒,使全世界熱愛和平、熱愛生活的人們感受著、體味著、眷顧著、並深深地愛戀著。

相關焦點

  • 淺談中國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的結合
    那麼在具體的音樂中兩者是如何有機融合的,現就這一問題淺談以下兩點:   一、西方古典音樂在中國流行音樂中的運用   1.在歌曲的前奏部分融入古典旋律   每一首歌曲在開唱前均有一段不同的旋律,而在中國的流行音樂中往往會引用西方古典音樂中的某一旋律作為前奏
  • 淺談中國古典音樂
    淺談中國古典音樂2001年12月06日13:18:00 四川新聞網    請給個喜歡中國古典音樂的理由先,好的。  對民族古典音樂的寵愛,還緣於我對中國古文化的興趣。我能從音樂中發現古典小說的影子,而當我 讀一些在壓韻、平仄、措辭等方面都極佳的詩中絕品時,我又能體會到蘊涵其中的 音樂節奏美。   我收藏的磁帶中有一盤粉紅色的民族經典樂曲之古箏版,古色古香的。
  • 讓南通市民感受古典音樂的魅力
    此次音樂會呈現了弦樂四重奏這一傳統的室內樂演奏形式,讓通城觀眾近距離欣賞高水準演奏的同時感受古典音樂的獨特魅力。 上海交響樂團成立於1879年,其前身是上海公共樂隊,後改名為上海工部局樂隊,曾有「遠東第一樂隊」之譽。1956年正式定名為上海交響樂團,並逐步發展成為上海的一張「城市文化名片」。
  • 西方古典音樂真的比中國古典音樂高級嗎?
    西方古典音樂相對來說概念清晰,界定明確,就是大量的職業作曲家創作的作品與音樂形式。這其中並不包括民間音樂。 中國古典音樂的概念是相當模糊的。如果套用西方的界定範疇,中國缺少作曲家這個職業,而留存至今的大量的民間音樂作品與形式,又難以劃入「古典」的範疇。
  • 談古典音樂的魅力
    談古典音樂的魅力古典音樂的內涵是激人奮進,曲雅意美。但我認為:學音樂要先學習古典音樂。 我平日裡尤其注重把一些古典音樂、傳統音樂注入教學中。 是的,很現實的一個問題:古典音樂的嚴肅,現在的人已經不欣賞了,而不欣賞的癥結所在是興趣問題,根本沒興趣來接近它們,豈能知曉古典音樂的魅力!愛聽「古典名曲」的樂迷呢?他們會說:古典音樂的旋律好聽、耐聽。儘管流行歌曲中也有許多旋律動聽的,但真正耐聽的並不多,熱了一陣就膩味了,不像古典名曲,越聽越有味,越覺得內涵豐富。
  • 《西方古典音樂》:鋼琴老師備課資料,古典音樂百科全書
    編輯推薦:本書稿是「愛樂系列」叢書第九本,是寫給音樂愛好者的一本西方古典音樂的入門書。本書擇優選收了西方古典音樂史上二百二十餘位作曲家的三千餘部名作,將這些作品從易到難分別納入四大階梯,以便入門者拾級而上。大部分作品附有簡明扼要的解說,以期對讀者有所啟發。
  • 科學網—沉浸在西方古典音樂中
    同時,他也願意藉助廣播、電視、報刊、書籍、講座和展覽等各種機會和方式,把西方古典音樂介紹給更多的人。 與西方古典音樂結緣 作為《話說長江》《再說長江》《話說運河》等大型電視專題片的編導、總編導,李近朱對西方古典音樂的痴迷與精通常常被人們當作業餘愛好。但殊不知,一直從事電視工作的他,有著長達九年的音樂專業學習經歷。
  • 淺談古典吉他在音樂表現中的創造性
    【序】       很多彈古典吉他的朋友都談到過吉他的音樂表現,對於演奏者來說如何正確理解創作者或改編者意圖,達到表現音樂的完美境界至關重要。下面想談談自己多年以來對音樂的理解,和對古典吉他音樂表現的創造性的認識,花了一個多月時間構思,一個星期的時間編寫了這一系列感受,在此奉獻給大家僅作參考,不到之處請多多包涵。
  • 以舒伯特《鱒魚》為例,看西方音樂的魅力
    西方音樂是人類音樂文化的重要分支,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因其國家、民族、地域不同,展現出與傳統音樂文化完全迥異的別樣音樂藝術風格,加上其自身的發展,使西方音樂文化在浩瀚的人類音樂海洋中獨樹一幟,以自己獨特的魅力,展現出極高的藝術價值
  • 港媒:西方古典音樂,在華持續升溫
    香港《南華早報》1月11日文章,原題:中國對西方古典音樂的愛好持續升溫香港管弦樂團本周日將在珠海演出。屆時將上演莫扎特的《唐璜》序曲及《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K.297b》等。這場名為「愛上古典浪漫」的音樂會表明,中國人對西方古典音樂的欣賞正持續升溫且日漸成熟,尤其是在年輕人當中。上海出生的香港管弦樂團首席圓號江藺說,中國聽眾的欣賞力提高如「直上雲霄」,在一定程度上可與喝上乘葡萄酒相提並論。中國人對西方音樂的鑑賞力已變得日益老練且遠比以前更微妙。
  • 小提琴家呂思清:古典音樂魅力長存
    □ 文/圖 本報記者 趙琳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從東方元素到西方經典,《梁祝》的動人,勃拉姆斯的深沉,德沃夏克的包容,斯文森、維尼亞夫斯基的歡騰……1月13日19:30,濟南省會大劇院音樂廳座無虛席,世界級水平的小提琴演奏盛宴——呂思清小提琴獨奏音樂會在這裡上演。
  • 淺談發現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
    淺談發現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在民族音樂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流行音樂中民族音樂的因素來更好的弘揚民族音樂。流行音樂中有哪些民族因素,又如何運用這些因素,這些因素對民族音樂的教學將起到怎樣的作用。他以古箏、柳琴、笙等創作的《往生》既古典又流行,不僅體現了現代的音樂審美理念和創作手法,而且還體現了民族樂器所具有的豐富的表現力,堪稱傳統與流行的完美結合。馮小泉、曾格格夫婦作為流行歌手也作為民族器樂演奏家,他們更是把民族樂器與流行音樂結合得天衣無縫,簫、笛子等民族樂器幾乎成為他們既時尚又唯美的音樂的主要文化特徵。
  • 淺談西方油畫藝術的魅力,世界名畫裡風華絕代的人物油畫欣賞
    原標題:淺談西方油畫藝術的魅力,世界名畫裡風華絕代的人物油畫欣賞 油畫藝術也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一面鏡子,映射出每個民族不同的風格和面貌。作為古典寫實的油畫,歐洲人有雄厚的寫實造型即素描造型的基礎。油畫發展初期的歷史條件奠定了古典油畫的寫實傾向。
  • 【魅力校園】古典時期音樂小講堂
    古典時期音樂小講堂親愛的同學們,之前我們對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家有過一些了解,那你們知道古典主義時期的發展歷史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古典主義殿堂,了解一下它的早期發展過程吧!古典主義時期是西方音樂史的第五個分期,是從1750—1800年,包括前古典主義和維也納古典主義樂派。
  • 古典音樂的魅力
    聊起古典音樂,大概現代年青一代沒有多少人喜歡聽,更沒有多少青年人聽得懂。音樂無國界,&34;是公認的古典音樂之父,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大音樂家,海頓的音樂集尊貴、優雅、安靜、詼諧、幽默於一身。古典音樂旋律好聽,音樂層次感分明,樂器音色豐富細膩,欣賞古典音樂這完全取決於每個人的文化素質、音樂喜好、知識境界、精神層次、藝術修養等,古典音樂作為高雅藝術的代表,備受人們崇敬,因為古典音樂擁有非常精緻細膩與充沛飽滿的激情,如果小時候就浸染薰陶其中的人,自然而然就能陶冶出高雅、紳士般的個人氣質,一個人聽的音樂是高尚、優雅的,他的言談舉止、形象面貌會更有風度,說出的話也是溫文爾雅、體貼入微,做事也是彬彬有禮
  • 你是否聽到了西方作曲家音樂就說是古典樂?
    想必大家在生活當中都時常會聽到關於古典音樂的一些消息,雖然我們不怎麼了解,或者說了解的比較少,但是古典樂在我們心裡大概還是有一定的地位的吧。我們廣大音樂愛好者對西方音樂史了解的較少,但凡聽到了有一定深度的音樂作品都把它歸為「古典樂」,但其實西方音樂在這一方面也是劃分著幾個時期的。
  • 巴黎聖母院是西方古典音樂的大熔爐
    巴黎聖母院是西方古典音樂的大熔爐原文作者 / Ivan Hewett翻譯 / 楊靜怡原載4月16日《電報》雜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巴黎聖母院15世紀建造的管風琴Stephane De Sakutin / 法新社圖片巴黎聖母院令人心悸的熊熊大火將世人的目光鎖定在這個偉大的宗教建築上,它不僅是最重要的哥德式建築遺蹟之一,更是一個古典藝術的寶庫。
  • 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的碰撞
    1、古典音樂其實作為一個學習音樂的人來說,很多的人都會接觸到古典音樂,特別是科班出身的很多人都是學習的古典音樂,但是在中國的話就學習的也有民樂,中國傳統音樂而不是像西方的古典音樂,中國的戲劇,號子,山歌等這些都是中國傳統音樂的代表
  • 「文藝大講堂」第76期7月7日預告:淺談交響樂欣賞與創作
    「文藝大講堂」第76期7月7日預告:淺談交響樂欣賞與創作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8-07-02     來源: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淺談西方實踐形態的音樂美學
    本文從理性主義美學、感性主義美學、形式美學和現代美學的發展過程,簡述了西方實踐形態的音樂美學。  音樂學作為一個學科,從1885年奎多.阿德勒的《音樂學的領域、方法及目標》出版才基本成形。音樂美學的名稱,最早出現在舒巴爾特死後出版的《論音樂美學思想》一書。真正的音樂美學著作的出現是在19世紀下半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