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保險業罰單超800張 人保壽險領兩張百萬罰單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罰單降4成 人保壽險領兩張百萬罰單

新京報記者 潘亦純

保險業2019年罰單超800張,虛列費用等成被罰主因,華海財險虛擬退休返聘人員套取費用

 罰單降4成 人保壽險領兩張百萬罰單

臨近年末,2019年保險業受監管處罰的情況也逐漸披露。根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12月24日,多個、多級監管機構共向保險業發出了超800張罰單,罰款總金額已突破1億元。其中,百萬大罰單至少6張,有的連收兩張百萬級罰單。虛列費用等成保險業收罰單主因,有的甚至虛擬退休返聘人員套取費用。

不過,與2018年全年,保險業總計被開出超1400張罰單,共計罰款約2.4億元相比,今年保險業被處罰的情況顯然已經有所好轉。

此前,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系教師楊澤雲對新京報記者分析稱,處罰數量和罰款金額雙降,部分因去年「最嚴監管年」的威懾力,也有監管回歸常態的原因。

虛列費用等成保險業收罰單主因

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在今年7月4日表示,近幾年來,由於多種原因,我國保險機構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也出現了盲目擴張的亂象。亂象集中表現在公司治理薄弱、違規資金運用、產品創新不當、銷售誤導、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等方面。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保險業收罰單的原因也大多集中在上述方面,例如編制虛假資料、虛構業務套取費用等,這類行為更多發生在財險公司,近年來,財險公司車險業務競爭激烈,一些中小財險公司為了獲取車險業務,只能用高昂的手續費從中介渠道中購買業務,但監管對車險手續費及佣金支出的比例又有所限制,一些公司鋌而走險,通過虛構業務等方式,套取手續費。

例如吉銀保監罰決字〔2019〕8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就顯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中華聯合財險松原中心支公司在營業費用項下列支業務宣傳費合計251.37萬元,其實際用途與會計憑證所記載的經濟事項不符,最終,該中心支公司被停止接受機動車輛保險新業務三個月。

此外,還有個別險企甚至為了套取費用,虛擬退休返聘人員,臨銀保監罰決字〔2019〕3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就顯示,查實華海財險臨沂中心支公司下屬的郯城支公司通過虛擬52名退休返聘人員,2019年上半年違規列支費用246.51萬元。

陽光人壽工作人員欺騙投保人被禁業2年

值得關注的是,欺騙投保人、誇大解釋保險產品收益、誇大解釋保險產品責任範圍、誘導投保人不如實回答回訪問題等損害投保人利益的不法行為也是今年監管處罰的重點。

今年9月12日,銀保監會就對時任陽光人壽呼和浩特中支工作人員王雅君進行處罰,原因包括欺騙投保人、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等,該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王雅君向投保人銷售保險產品時,告知投保人產品期限為5年、承諾保單年收益5.5%,但產品實際期限為「至100周歲保單周年日」,保單收益為不確定。同時,2016年至2017年,王雅君還向投保人贈送黃金和金幣,最終,王雅君面臨禁止進入保險業2年的處罰。

楊澤雲認為,保險機構及其個人的不誠信行為,不僅僅使得某一個保險機構或個人遭受處罰,更使得整個保險行業聲譽和美譽下降,從而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

百萬大罰單至少6張,人保壽險領兩張

一般而言,受罰的企業或個人,大多數會被處以警告、罰款等常規處罰措施,罰款金額一般在幾萬元、幾十萬元不等,但新京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保險業罰單中,也不乏罰款金額超百萬元的罰單,華夏人壽、華貴人壽、人保壽險、華海財險等多家險企均領百萬罰單,其中,人保壽險今年更是領了兩張百萬罰單,原因包括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使用經備案的保險條款等。

今年10月10日,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發布一份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人保壽險深圳市分公司因存在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等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對其處以罰款98萬元,並對相關責任人員合計處以罰款9.5萬元,總罰款金額高達107.5萬元。

這並非是人保壽險深圳分公司今年以來領到的首張百萬罰單,深圳銀保監局3月28日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就顯示,人保壽險深圳分公司因存在未按規定使用經備案的保險條款;編制虛假資料等行為,該分公司及相關責任人總計被罰140萬元。

此外,今年1月4日,華貴人壽因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等三項違法行為,公司及管理層人員合計被罰130萬元。

今年2月21日,四川銀保監局公布的一項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中華聯合成都中支、中華聯合簡陽支公司因存在編制或者提供虛假的報告、報表、文件、資料等多項違法行為遭到監管罰款,金額分別達80萬元及30萬元,相應業務的負責高管總計被罰款45萬元,總計罰款達155萬元。

6月26日,華海財險也因存在車險業務虛列費用、聘任不具有任職資格人員擔任公司高管、違規銷售投資型保險產品華海康盈等違法行為,總計罰款金額高達187萬元。

今年12月5日,華夏人壽因產品說明會存在欺騙、隱瞞的行為,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給予或承諾給予客戶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超出公司經營區域銷售保險產品等違法違規行為,被罰103萬元。

18人丟了工作,華海財險總經理被撤銷任職資格

值得關注的是,相關被罰企業或個人除了被罰款、禁止進入保險業之類的懲罰外,還有不少企業的管理層人員因為相關違規行為而丟了工作。據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僅今年1-5月,監管就撤銷任職資格18人次。

例如在上述提及的6月26日華海財險收到的罰單中,時任華海財險總經理姜南就被撤銷了任職資格。

今年6月17日的一張罰單顯示,時任中華聯合財險本溪中心支公司總經理王新玉,因對「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經營期間,中華財險本溪中支將相關貨物運輸險業務虛構為代理業務套取費用」違法行為負有直接責任,遭到撤銷任職資格的處罰。

早先的今年4月18日,四川銀保監局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提到,經查,2016年,人保財險南充市分公司存在編制、提供虛假的報告、報表、文件和資料的違法違規行為。劉××時任人保財險南充市分公司副總經理,對該行為負有直接責任。因此,對劉××警告並罰款10萬元,同時,撤銷高管人員任職資格。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另有陽光農業相互保險、人保壽險深圳分公司、陽光人壽綿陽中心支公司等多家險企分(支)公司相關高管因對公司出現的違規行為負責,遭到撤銷任職資格處罰。

除高管受罰外,還有一些險企因違規行為,開展新業務也受到相應影響,特別是在車險、農險領域。

例如上述提到的吉銀保監罰決字〔2019〕8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華聯合財險松原中心支公司就因違規行為被停止接受機動車輛保險新業務三個月。

今年5月10日,黑龍江銀保監局公布的一項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也顯示,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梅裡斯營銷服務部由於虛假理賠,被責令停止接受種植險新業務1年。

更嚴重的,還有公司被吊銷了營業許可證。例如,哈爾濱市道裏區鑫蘋果汽車裝飾商店因存在利用業務便利為其他單位或個人謀取不正當利益問題,被黑龍江銀保監局吊銷《保險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

那麼,監管是如何衡量處罰力度的?一位接近監管的保險業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受罰公司的違規行為,到底給投保人造成多大的利益損失也是處罰力度考量的一個標準,如果造成的損失比較小,處罰力度就相對輕一些,如果相應的違規行為對投保人造成巨大的損失,處罰就會特別嚴格。「當然,也不排除其他因素會對處罰力度有所影響,比如受罰公司是否積極處置等。」

該保險業人士還表示,一般而言,每個地區、每一個局都有自己的執法裁量權,有些地區執法偏嚴的話,就會對相關公司或個人進行頂格處罰,有的地區以督導為主,可能會在標準範圍內就低處罰。

相關焦點

  • 7月保險業罰單掃描:罰金超1400萬元 業務造假成「重災區」
    監管高壓態勢的持續下,保險業7月罰單數量與罰金環比「雙升」。8月2日,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以監管下發的處罰時間為準,銀保監系統今年7月對保險機構和從業人員共開出113張罰單,罰款金額超1400萬元。其中,在被罰主體中,保險中介機構較為突出;而保險機構在材料和業務上造假套利這一亂象,也已然成為「重災區」。
  • 年內保險業罰單達422張 生命人壽「黑客」事件曝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在上述罰單中,諸如「不實列支費用」、「違規套取費用」、「財務數據」不真實、銷售誤導等頑疾仍是保險監管處罰的重點。而近期比較重的處罰是中國人保財險佛山市分公司、平安財險佛山市分公司,因通過中介機構套取資金且 「違法金額巨大,情節嚴重」,兩者在廣東佛山被責令停止接受車險新業務三個月。
  • 人保健康再領74萬元罰單 涉違規使用保險費率等「四宗罪」
    來源:新浪財經9月2日消息,山西銀保監局連續公布三張罰單,對人保健康總公司以及兩家分支機構進行處罰。其中,人保健康總公司因存在未按規定使用經備案的保險條款費率的情形,被責令改正並處罰款20萬元;人保健康山西分公司因存在對投保人隱瞞與保險合同有關的重要情況、未按規定使用經備案的保險條款費率、財務數據虛假記載的違法違規行為,被責令改正並處罰款32萬元;人保健康太原中支因存在未經批准設立分支機構的行為,被責令改正並處罰款22萬元。
  • 繆建民掌舵下的人保:A股夢圓、高管頻變、踩雷有點多
    另外,2019年10月,人保集團原監事長林帆到齡退休,由中國進出口銀行原副行長黃良波接任;11月,中國太平財險總裁於澤調任人保集團副總裁;該集團法律總監兼法律合規部總經理李祝用升為副總裁。而除了集團層面外,近年來,人保集團旗下各子公司的人事調整也在持續進行,人保財險、人保壽險、人保健康三大子公司高管變更大戲相繼開演。
  • 一周保險資訊:10月保險業85張罰單,罰款1200萬,重疾新定義修訂
    其中,太保壽險原保費收入1936.18億元,同比降1.87%;太保財險原保費收入1250.11億元,同比增14.04%。截至9月末保險業保費收入3.7萬億元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公開指出,截至2020年9月末,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3.7萬億元,同比增長了7.2%,預計全年保費規模將超過4.5萬億元,「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基本能夠實現。
  • 「保險業長子」人保集團,邁入羅熹時代!
    據相關媒體消息,9月8日上午,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羅熹接任中國人保黨委書記,擬任董事長。至此,自7月10日中國人保原董事長繆建民履新招商局集團董事長後,董事長一職空置近兩個月的中國人保迎來新帥。公開資料顯示,羅熹出生於1960年12月,年近60歲。
  • 人保財險意外換帥:罰單頻頻集團收權?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得的一份人保集團幹(2019)8號內部文件顯示,集團公司決定,謝一群兼任人保財險副董事長、總裁職務,免去林智勇人保財險副董事長、總裁職務。任免職時間自2019年2月起算,落款時間為2019年2月23日。   據了解,此次換帥在公司內部亦非常突然。落款時間前兩天,林智勇還曾代表人保財險參加銀保監會車險業務監管談話。
  • 今年50張券商罰單已超去年全年
    原標題:今年50張券商罰單已超去年全年   今年以來證監會及各地證監局對券商違規行為重拳出擊,監管機構開出的券商罰單約
  • 轉型深處人保集團換帥 保險巨頭面臨的變革挑戰
    人保財險實現淨利潤249億元,同比增長53%;實現規模保費4317億元,同比增長11%。與此同時,繆建民對人保壽險的改革成效有所顯現。2019年,人保壽險實現淨利潤31.7億元,同比增長356%;營銷員人力同比增加59%,達到39萬人,初具中型險企規模。
  • 銀保監會開出下半年首張罰單 被處罰機構為利安人壽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銀保監會開出下半年首張罰單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韓宋輝)23日,銀保監會開出下半年首張罰單,被處罰機構為利安人壽。處罰決定書顯示,2017年3月20日至3月30日,利安人壽通過線下填寫投保單、線下收繳保費、業務管理部手工錄單的方式銷售「多利寶終身壽險(投資連結型)」,涉及保費20097.3萬元。
  • 銀保監會2019罰款額超億 2020開年持續嚴監管趨勢
    (原標題:銀保監會2019年合計罰款金額超億 2020年開年持續「嚴監管」趨勢)
  • 湖南劍指保險中介亂象 一次性開出12張罰單
    一次性開出12張罰單 湖南劍指保險中介亂象 長沙晚報訊(全媒體記者 劉瓊萍)2019年,中國銀保監會加大對保險中介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記者昨日從湖南監管部門獲悉,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原快樂購物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機構和相關個人共收到12張罰單。北京聯合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湖南泛華保險代理有限公司、鼎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也受到處罰。 被罰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編制提供虛假材料、財務數據不真實、未按規定製作客戶告知書、利用業務之便牟取非法利益、未經許可從事對應的保險中介業務等。
  • 第三方支付經歷「冰與火之歌」 年內收到超80張罰單
    作為網際網路金融最具的代表性的細分賽道之一,第三方支付在過去幾年裡,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帶動之下,儼然已成為最主流支付方式之一。根據易觀數據,從2013年到2017年,第三方支付移動端交易規模保持著高速增長,複合增長率高達202.6%。
  • 利安人壽領銀保監會下半年首張罰單 合規經營任重道遠?
    下半年銀保監會第一份罰單,落到了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安人壽」),銀保監罰決字〔2020〕52號顯示,利安人壽存在以下違法行為:2017年3月20日至3月30日,利安人壽通過線下填寫投保單、線下收繳保費、業務管理部手工錄單的方式銷售
  • 一天內被貼N張罰單?一張罰單到底能「無敵」多久?
    停的久吃了多張罰單還能理解但是同一天內被貼了不止一張罰單又該怎麼解釋呢?但是也別得意的太早,豁免期是有期限的,你知道被貼了罰單後我們可以「無敵」多久呢?具體要分兩種情況01第一種是時間上的同一種違章的一張罰單的時效性是24小時,24小時內只會罰一次。
  • 內蒙古銀保監局連開5張罰單 劍指農險承保理賠違規行為
    內蒙古銀保監局連開5張罰單 劍指農險承保理賠違規行為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23 19:45:04
  • 時隔兩月迎來新掌門,中國人保開啟「羅王配」時代
    首先是支柱業務——財險板塊,2020年可謂是人保財險的「水逆」之年,先是遭遇近八年「最差」開局,而後旗下多家分支機構頻收罰單。另外,今年以來,人保財險頻被信保業務推上熱搜,先後捲入23億服務費糾紛、關停助貸險部門風波。而今年上半年,人保財險信保保費收入為43.18億元,同比下降59%,承保虧損逾29.5億元。
  • 利安人壽接年內第12張罰單,虧損已成常態,高層迎人事變動
    《每日財報》注意到,這已經是利安人壽今年收到的第12張罰單了。除頻收罰單外,近十年以來,利安人壽的業績一直不盡如人意,虧損已成常態,2020年第一季度再度虧損1.57億元。此外,利安人壽即將經歷的高管變動也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目前三大股東各提名兩位董事,結合利安人壽近年的股權變更及發展情況來看,這樣的經營決策模式,或將給公司未來的經營治理埋下隱患。
  • 海峽保險連收大額罰單;車險改革正式施行;嚴查人身險「六不」行為
    (中國網)海峽保險年內連收大額罰單,成立4年累計虧損近4億元近日,海峽保險及相關負責人接到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下發的91萬元巨額罰單。日前,還因虛構中介業務套取手續費接到福建監管局下發的28萬元罰單。業務方面,自2016年8月成立以來的4年裡,海峽保險連年虧損。
  • 上海銀行不良貸款率三連升,2020年收15張罰單內控管理面臨挑戰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0年末,上海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22%,較2019年末上升了0.06個百分點。根據此前財報顯示,上海銀行2018年的不良貸款率為1.14%。近三年以來該行不良貸款率呈明顯上升趨勢,資產質量面臨下行壓力。此外記者注意到,2020年上海銀行成為收監管罰單的常客,全年共獲15張罰單,其中包括一張千萬級別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