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樓十幾米遠,小區建立體停車庫,業主擔心尾氣、噪音汙染

2020-12-19 齊魯壹點

建立體停車庫供小區業主使用,這本是好事,但離濟南市銀豐山莊小區4號樓只有十幾米,這讓不少很揪心。他們擔心停車場建好後會影響居住環境。建設單位工作人員表示:擬建停車庫位於小區外部,並非小區內,無需徵求業主意見。

業主:立體車庫建在樓前,噪音、尾氣汙染誰來管?

張明(化名)家住銀豐山莊小區4號樓,「前段時間,小區門口貼出通知,說要建立體停車場。可是這個停車場離我們居民樓僅一路之隔,如果真的建了停車場,汽車尾氣、噪音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

26日,記者來到銀豐山莊小區。立體停車場選址位於該小區北門東側,該地塊眼下是一處地上停車場,施工單位會在此用途基礎建設為立體停車庫,現場有幾名工人正在平整土地。該地段位於4號樓的正北門,兩者之間隔著一道欄杆圍牆和一條小區主幹路,直線不足二十米。

對於立體停車場的建設,小區內居民的反應各不相同。其中反對意見最大的莫過於距離該處停車場最近的4號樓業主們。「停車場雖能解決停車問題,但建好之後,來來往往停車的,肯定會有噪音,而且尾氣汙染也是我們擔心的一個問題。」一番權衡利弊,立體停車庫尚未開工建設,但張明已經預見它給自己未來生活帶來的煩惱。

「說建就建,是不是也應該徵求業主意見。」張明等業主稱,樓前要建停車庫,但並未有見到正式的規劃公示,也並沒有向距離擬建車庫最近的4號樓業主們徵求意見。

不過,4號樓以南的不少單元樓業主則對此表示支持。「還是有必要建停車場的,小區路邊停車太隨意了,也很不安全。」6號樓的一位業主說,小區車位供不應求,導致了眾多車輛停在路邊,存在交通、消防安全隱患。

建設方:車庫建在小區外,無需徵得業主同意

小區物業在小區內張貼的「銀豐山莊停車管理應急預案」,也證明了這部分業主所言非虛。該「應急預案」開篇便介紹了此方案執行的現實背景——「小區現有車輛約900輛,每天外來車輛約50輛,現有車位797個,隨著業主車輛不斷增加,車位不足,導致路面亂停亂放嚴重」。

「物業說,施工單位是小區開發商,並非他們。」得知建設立體車庫,張明等業主曾第一時間聯繫物業。記者詢問時,也得到了類似答覆。

「目前正在向主管部門申報審批手續。」26日,銀豐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停車場項目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該項目建設嚴格按照主管部門批准的用地範圍進行建設。

小區北門張貼的公示上介紹:為解決銀豐山莊及周邊辦公實際停車需求,銀豐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在歷陽大街以南、銀豐山莊小區以北、自來水廠以西的濟南規劃交通設施用地上建設停車場。

公示還介紹道:項目總建築面積為4389.06平方米,總停車位190個,擬對銀豐山莊業主租售165個,其餘25個作為周邊辦公及小區方可臨時停車使用。

對於宋先生等業主所提出的「事先未徵求業主意見」一事,該工作人員表示,擬建停車庫的用地並非在銀豐山莊小區內部,而是位於小區外部,因而也無需徵求小區內業主意見。

在現場,擬建停車場土地雖然與4號樓距離不遠,但該小區為封閉式小區,其外圍樹立了一圈欄杆圍牆;在該停車場停車後,進小區須經小區北門。

「我們會根據主管部門的意見,進行施工」。問及項目公示等程序,該工作人員說。

住建部門:施工單位已上交相關材料

根據《濟南市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審批管理辦法》,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審批實行市、區兩級管理。市靜態交通建設管理辦公室負責編制規劃、制定計劃、綜合協調、政策研究、督查督辦。區政府作為轄區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審批的責任主體,負責建設審批的組織實施。

「建設單位已經上交了相應材料。」濟南市市中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工作人員稱,經核查,銀豐山莊北門處的立體停車庫建設項目手續齊全。

此外,該工作人員介紹,在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內建設公共停車設施,其停車設施建設方案應徵得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但該處用地並不在小區內」。

「這個項目建設遭遇到『鄰避效應』,相關部門應該對業主增加信息公開度,讓市民免除擔憂。」法律專家李友震認為,該處建設立體停車庫本身是為了解決公共停車問題,是一項民生工程,「既然是為了解決民生問題,那麼也就應該更加公開透明,讓公共參與了解」。

據悉,「鄰避效應」是指居民因擔心公共設施建設(如垃圾中轉站、停車庫、變電站等)對身體健康、環境質量和資產價值等帶來負面影響,從而激發嫌惡情結,滋生「不要建在我家旁邊」的心理,採取強烈情緒化的反對和抗爭行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傑)

相關焦點

  • 小區建的立體停車庫,租一年多少錢?已有報價
    鄭州一些小區也加快動作,籌劃建數百個立體停車位鄭州市中原區湖光苑小區近期也在籌劃建設立體停車庫。4月9日,河南商報記者探訪發現,在該小區籌劃建設的立體停車庫是下沉式,在佔地一個車位的空間內,向下開挖兩層,地下能垂直容納兩輛車,加上地面容納一輛車,空間能有效利用。
  • 小區裡停車很困難 立體車庫卻閒著
    而就在小區最南邊,就有一個建於2006年的立體車庫,5月24日中午,記者在小區4號樓前看到了這個立體車庫,幾乎與樓一樣長,大約有四五十米長,十幾米寬,從外面看上去像是一個板房。東側的入口是一個車庫門,旁邊的牌子上寫著「四層平面移動式停車設備」,在車輛出入口旁邊,還有一個供駕駛員出入的側門,在車庫最西側同樣有這樣的兩個門。  不過,據小區居民回憶,這個車庫從來沒有使用過。
  • 小區公建造成汙染 大連20戶業主聯名上書
    該公建頂部的鐵架令居民擔心。攝影記者孫振芳  李先生今年76歲,3年前用畢生積蓄在旅順開發區華通和平海岸小區二期19號樓買了一套房,打算安享晚年。可一紙公示卻攪亂了他的生活——樓前要建洗浴中心。「守著鍋爐房和大煙囪,這哪是我們買房時想住的環境? 」為守護家園,他和現有業主「聯名上書」相關部門。  李老先生的煩惱  由於該小區的業主來自全國各地,多為想在旅順養老的老年人,所以絕大多數還未入住。據李老先生統計,目前17、19、20號三棟樓的業主只入住了不足二十戶,入住率不足10%。
  • 萬江小區緊挨環城路噪音大 業主盼開發商建隔音屏
    記者在1棟10樓測試的結果  近日,東莞萬江信鴻瀾岸小區業主報料稱,由於靠近環城西路,不少小區業主不堪交通噪音影響21日,記者走訪獲悉,該小區在一個多月前剛交樓,小區1棟和7棟約200餘戶業主,距離環城西路最近,影響最大,實測噪音普遍在65分貝以上。業主們希望能在環城西路一側建隔音屏,降低噪音汙染。東莞市城市綜合管理局回應稱,環城路先於信鴻瀾岸花園項目規劃建設,該路段噪聲問題應由項目開發商自行解決。對於解決的進展,截至記者發稿時止,開發商尚未回復。
  • 業主在地下車庫車位私建升降停車設備遭物業起訴拆除
    京華時報記者趙思衡攝  鄒先生夫婦為解決停車難題,在小區地下車庫內的自家車位上加建了兩個立體車位。小區物業北京萬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科物業)認為,立體車位影響了其他業主通行,訴請法院判令拆除。昨天,朝陽法院開庭審理該案。
  • 濟南石榴園小區立體車庫閒七年 物業「毀綠」添車位
    閒置的立體停車庫  歷城區華信路27號的石榴園小區有立體停車庫,小區業主卻不願將車停進去,反而擠滿了小區的道路。一邊是立體車庫閒置近7年未使用,一邊是越來越多的私家車無處停放。  【記者調查】  車位緊張,立體車庫閒置  4月20日,記者來到石榴園小區,這是一個新建的封閉式小區,共有6棟居民樓,一位業主告訴記者,原本綠化帶還寬,有十五六米,現在綠化帶已經被「瘦身」了,近6米寬的綠化帶被清理後變成了停車位。
  • 地鐵冷卻塔距離小區20米
    地鐵冷卻塔距離小區20米  過百名業主聚集要求拆除,地鐵公司相關負責人實地體驗,雙方未達成一致意見  社區身邊事  羊城晚報訊 記者林世寧、實習生賀宗富報導:前晚8時許,因不滿地鐵公司在離小區不到20米處架設冷卻塔帶來的噪音與廢氣汙染,工業大道北光大花園和榕風景100餘名業主聚集要求拆除冷卻塔
  • 小區路面滿噹噹 立體車庫卻是空蕩蕩
    他說,還有業主甚至把車停到對面經十路的路邊,「那地方不用交錢啊」。據了解,伴雲居區域內兩棟樓住戶有700多輛車,但是地下車庫的停車位只有200多個,缺口非常大。小區物業濟南新實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王先生告訴記者,小區裡車位確實比較缺乏,路面其實並沒有劃停車位,但是不少業主就直接把車輛停在路面上,經常把消防通道都佔了。而且就算沒地方停車,也沒人願意掏錢租車位。
  • 高層住宅哪些樓層的噪音最大?看一看你家的噪音汙染怎麼樣?
    在城市中居住,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噪音汙染,前面我有一篇文章《「噪音房」誰買誰鬧心!城市中哪些房子的噪音汙染最嚴重?》也提到了,業主如果不想長期居住在「噪音房」中,最好遠離臨街的房子、鐵路軌道、菜市場、KTV、商業廣場、大型公眾娛樂場公交站點等旁邊的房子。
  • 濟南文匯花園立體車庫建了6年多利用不起來
    小區實行「人車分流」? 業主和廠家提出利用立體車庫的建議,不過並不能得到所有業主認同  到底如何才能使立體車庫的價值發揮出來呢?將立體車庫利用起來,一直是文匯花園小區業委會在思忖的事情。  ■相關連結  省城住宅小區內立體車庫利用率普遍不高  石榴園小區:因噪音太大一直閒置,已打算拆除  石榴園小區是省城較早建成立體車庫的小區。立體車庫為倉儲式,然而目前立體車庫卻完全閒置。物業工作人員表示,已經打算拆除。
  • 報建門檻高 廣州建立體停車庫審批手續跟蓋大樓一樣
    報建門檻高 廣州建立體停車庫審批手續跟蓋大樓一樣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何生廷  2019-11-21 去年10月1日實施的《廣州市停車場條例》明確鼓勵安裝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如今廣州的立體停車設備實際情況如何?
  • 立體停車場.手機劉總講述現在的停車問題
    停車難問題困擾著不少城市居民尤其是核心區的老舊小區居民。因為用地緊張、空間不足,一些小區已經沒有條件增加地面停車位,為了解決居民停車問題,就向上挖掘空間,修建了由機械輔助的立體停車庫。
  • 業主擔心不安全還有噪音
    華商報訊(記者 于震 實習生 郭雪婷)小區裙樓商鋪欲經營一家大型農貿市場,業主們考慮到安全、噪音、衛生等問題,對此意見很大。 在業主帶領下,記者看到,商鋪內一處面積超大的玻璃頂天井底下,有一處正在搭建的鋼架結構樓梯,可以由商鋪內直接通向小區中。在商鋪最深處,一道寬2米、高約3米的卷閘門處於關閉狀態,據業主介紹,卷閘門打開便是小區地下車庫,「原本大門位置是牆體,不知道施工是否合規?」
  • 4年選址200多個僅建成6個 昆明立體停車場推進艱難
    工人新村小區是一個老小區,由於空間狹窄的限制,小區周邊幾乎沒有公共停車場,停在路邊又會被交警罰款,停得太遠又不方便。老舊的宿舍區根本無法停下一輛車,狹窄的過道甚至無法讓兩個人並排而行。業主說,在工人新村小區停車基本是靠「搶」,晚上回來晚了根本沒車位,只能停在小區過道上。
  • 小區要建垃圾房 業主:反正不能建在我家樓下
    前日,蘇坡中路的一住宅小區內,20多戶業主代表和開發商因為垃圾房的修建地發生激烈爭執。臨近兩棟樓的業主強烈反對,有業主甚至向開發商提出退房。開發商也很頭疼:「我明白業主的心情,誰也不願垃圾房建在自家樓下,那小區的垃圾房該建在哪?」
  • 西安曲江·紫汀苑小區樓下欲開大型農貿市場 業主擔心安全、噪音等...
    小區裙樓商鋪欲經營一家大型農貿市場,但業主們考慮到安全、噪音、衛生等問題,因此意見很大。王先生說,業主們認為,這樣的施工會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不僅是建築安全上,也增大了小區外部人員進入小區內的可能性,「業主們多次向物業反映,但沒有明確回復……」
  • 噪音汙染徹夜難眠 武漢一居民樓掛滿「吵」字
    夏先生:航拍的時候,我們就看到小區很多居民都掛上了「吵」字,大概有1000多面,對很多人來說,這個噪音真的是難以忍受。12月4號,下午3點多,復地悅城業主夏先生對記者說,楊泗港高架橋青菱段通車以來,他們忍受噪音超標長達一年。無奈之下,部分業主自發網購了長寬一米左右的條幅,印上一個大大的「吵」字,懸掛在自家窗臺上。
  • 智能立體車庫試解停車難題
    究其原因,一是技術不先進,設備不智能,用戶體驗不方便;二是土地不好找,沒有地方建。而在濟南高新區有一家智能裝備公司,將世界先進的德國立體車庫技術和裝備引進來,能上天、可遁地,存車、取車超快捷。這是因為很多立體車庫存在技術瓶頸,使用壽命短,安全性能低,噪音很大,存車、取車時間長,用戶體驗很不方便。」郝延濱介紹,德國擁有世界先進的立體車庫技術和設備,相關專家一直專注於立體停車庫(地上立體停車庫、地下立體停車庫及全自動停車庫)的經濟分析、方案設計、論證及運用。華德公司引進了德國的技術和設備,不僅提升了立體車庫的使用舒適度,還使立體車庫成為一道城市景觀。
  • 開發商在地下車庫挖2米多深坑 業主擔心安全
    從地下車庫中不斷運出的泥土,讓居住在金茂紫庭3號樓的業主很納悶,等他們到地庫查看才發現,開發商準備擴建車庫,已經在地庫向下挖了2米多。新城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稱,已叫停無手續施工。業主:深挖地庫改造停車位是否安全?
  • 立體停車選址_2020年立體停車選址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消息刊發後,不少市民打來電話表示,增加停車位非常必要,但不應因此破壞綠化、減少市民休閒場所。對此,市園林局副局長李洪建說,初步選定的290處停車場場址中,有10處是綠地、廣場,但綠地、廣場只能建地下停車場,他們將配合規劃部門逐一審核,保證綠地面積不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