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考研進清華和高考進清華有什麼區別?」這個話題上了知乎熱搜榜,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一部分獲得高贊的回答,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知友Steve
高考進清華,小姐姐會說:
考研進清華,小姐姐會說:
無論是高考進清華念本科還是考研進清華念研究生,都牛。如果本科不好,考研進清華在某些人眼裡叫逆襲。但無論哪個階段進的清華,都還需要繼續努力,後面的路還很長。
知友:匿名用戶
高考進清華的學生自然是天賦極高而且非常努力,兩者缺一不可,無人可以否定。但是,考研進入清華的學生(不包括保研,保研有另一套算法)基本400+才可能通過初試,數英政專課程量遠遠比高中多比高中難且大部分靠自學,那麼考研能憑本事進清華的無論是雙飛還是普通一本或211,985都是付出了巨大努力並且天賦並不低,大器晚成罷了。
知友:孫小喵
區別是高考進清華:學霸啊 哪個省的?
考研進清華:本科就是清華的嗎?本科哪裡的啊?清華生源這麼差了嗎?
知友:清北君
高考進入清華大學:通過對近年來高考情況分析,一般省份的考生想裸分考入清華大學,需要進入到全省文科或理科前100名,甚至前50名。這個難度有多大,自己想想就明白。在高中階段普通的學霸,也是沒有可能考入清華大學的。考研進入清華大學:清華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來源渠道主要包括保研和考研,保研的人數佔了很大一部分(包括本校和外校),本校的就佔了總數的50%左右。真正通過考研進入清華大學的人數少之又少。
知友:遺鷗er
科以人重科益重 人以科傳人可知。無論考研還是高考進的清華,你需要做的就是超越清華這個頭銜,而不是永遠活在這個頭銜之下,甚至靠著這個頭銜鬼混。
知友:塵埃落定
園子裡以實力說話,不管是哪方面的實力,只要你有某一方面的實力,指的是那種硬核實力,別人沒有的,你有,且可以完全碾壓的,那麼你就能得到欣賞、讚許和佩服,而不太在意你的出身和背景。最終還是實力決定論。
知友:Iridescent
第一,高考進清華和考研進清華對一個人觀念的影響和塑造是不同的。高考生其實還是孩子,剛剛才從法律意義上成年,甚至還有很多在進入大學前尚未成年,他們從未接觸過社會。因而,這些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形成,換句話說,他們完全就是一張白紙。
因此,本科教育的影響會更加基礎和深刻。可以說,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基本觀念,就是在本科階段形成的。所以,高考進清華,清華對他的烙印會更加深刻。他們對於清華的認同感也會更強。同理,我在復旦的本科經歷對我也留下了深刻印記。考研進清華,由於大多數學生的各種觀念在本科已經定型,所以來到清華以後,他通常會面臨一種衝擊—一種與自己過往觀念和習慣的衝擊。有的人會接受清華的改造,有的人繼續保持自己原來的特點。大家不一而足。
所以,總的來說,高考進清華和考研進清華相比,清華對於學生的影響和塑造會有差異。第二點,我想談談很多回答中所討論的難度對比問題。從競爭者數量的角度,毫無疑問高考進清華的難度更大,因為你是跟全省最優秀的學生在一起競爭。但是我們也要考慮考生自身的狀態跟環境的因素。
高考的時候,大家都在為高考而努力學習,沒有外部環境的幹擾因素,你可以心無旁騖,義正言辭的去學習。高考就是高三考生的全部意義所在。而考研就大不一樣了。在大學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路徑選擇,尤其在名校,考研的人是非主流的(大多數出國/保研/工作)。
因為,你周圍的環境是非常多元和充滿誘惑的。在這樣的環境中,如果一個人還要心無旁騖的瘋狂學習,重複高三的節奏,那真的需要超強的自控能力和強大的意志力。更別提清北考研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
以我的經歷,我想告訴各位以清華為目標的高考考生和考研考生: 不論你是高考進清華還是考研進清華,清華都可以給你提供足夠的資源。真正重要的是,你進了清華以後,是否能夠在清華這個平臺上繼續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標。不論高考進清華還是考研進清華,都絕對遠非終點,而僅僅是你人生的新起點。不論高考進清華還是考研進清華,都不要讓清華成為你人生的最高點。這也是我時常告誡自己的。
知友:楊思遠
我覺得高考比考研難得太多了。我本科是北航,碩士考到清華。我覺得我這個層面水平的對此深有體會。我高中算是一所「超級中學」吧,因此我也遇到了很多有清北實力的人。我們高考前有一個「清北班」,大概五十號人,晚上在樓下單獨自習。
這個班最後大概30左右考上清北吧,但很遺憾我沒考上。其實這些人裡面有兩撥人,一撥是參考平時成績,我認為鐵定進清北的(概率90%以上);一撥是可以憑著概率進清北的。
我認為我進清北的概率在20%~25%左右。高考的時候,有幾位我認為概率90%以上的人意外發揮失誤,掉到了一堆top3高校裡面去,也有幾位平時差一些的同學考入了清北。至於我則靠著概率進了北航。雖然當時心裏面很不甘,但後來我發現我還是挺喜歡北航的。等到考研的時候,就變成了我大概覺得自己90%概率考入清華。
而且這個過程遠比高考輕鬆,甚至還有很大的容錯空間。考研的和高考的到底有什麼區別?提這個問題的人,心中其實都有一種渴望被認可的感覺。清本確實是一個很令人羨慕的經歷。但我覺得對於考研的同學而言,與其獲得他人的認可,不如獲得自己的認可。即使我是清華最差的人,我也將努力提高清華的水平下限。時刻得記住,行勝於言。
知友:四毛八
這兩批人接觸到的清華的文化是不同的。
高考進清華的,一進來要接受入學教育+軍訓,在這期間,大部分人對清華的校史和一些精神會有相對印象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比如「又紅又專」、比如「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等等。本科生也未必是主動接觸的,但他們從入學教育以來,潛移默化的接觸這些信息四年時間。
但考研進清華的人多半在入學教育上會相對少一點,或者說,研究生進清華之後,不僅僅是屬於清華的,更是屬於某個院系某個實驗室的,所以,給老闆幹活應該是更迫切的事情。
知友:阿玲高考數學
考研考進清華和本科就讀於清華,這兩者的差別是非常大的。如果你是考研考進清華的話,那你去上課的時候或許就會發現很多地方你會不適應了。
比如說,老師的教學方式你不習慣、老師講的課外知識你get不到或者是舉的例子你也不太清楚。最後這一堂課上下來,可能你整個人就是懵的狀態,心情也不會很好。
而且你還會發現自己和清華大學的本科生的差距其實是很大的,比如說在英語、課外實踐等方面,如果你不奮起追趕,可能差距還會越來越大。但如果你是本科就讀於清華的話,你會比考研的同學早至少四年時間接觸到更加優秀或者是更加寬泛的學習知識,你的起點也會比他們的高很多。
(以上內容整理自知乎,侵刪!)
#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