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結合《末路狂花》,分辨何為真正的女權主義

2020-12-09 百家號

作為一部以兩位女性做主角的經典公路片,《末路狂花》自1991年上映以來,一直被當做女權主義電影的典範。該片講述了塞爾瑪與路易斯一對閨蜜,在生活與工作之餘計劃攜伴出遊,不想旅行途中突發意外,二人為求自保開槍殺人。其後經歷了被路人欺騙與警方的步步緊逼,最終無路可走、開車躍下懸崖的故事。

女權主義,顧名思義,是一種以女性權利為主導的思想潮流。縱觀世界文明史,女性經歷的壓迫與歧視漫長而古老。這種僅僅因天生性別而產生的不平等對待激起了一部分婦女群體的不滿和反抗,之後發展為鬥爭行為與吶喊——最初的女權主義運動便由此誕生。

一開始的女權運動是『婦女解放運動』,目的是將廣大女性從存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乃至家庭這種私人領域的壓迫中解放出來。隨著時代推移,人權思潮傳遍世界各地,女性已逐步告別過去身負枷鎖的艱難環境,『解放』一詞看似不再適用。但實際上,如今女權主義呼籲的兩性平權與公平對待,本質仍是對女性作為人類應享有的基本權利的喚醒。

女權主義標示

與任何一種擁有龐大人群基礎的思想運動相同,女權主義的呼聲中也不免夾雜了一些雜音。現今社會,為女性權益挺身而出的群體之中,出現了兩種不甚和諧的主張:其一便是為人詬病已久的『中華田園女權』,其不願放棄男權社會中物化自我、索要物質的『特殊待遇』,同時又打著女權的名號,要求社會的平等尊重。而第二種,則是將身為女性所受到的一切攻擊、經歷的悲劇都怪罪於男性,怪罪於不公正的社會現狀。這種廣泛獲得支持的所謂女權主義實際上是對自身應付責任的推卸,是『偽女權主義』思想。

並不真實的女權主義

《末路狂花》的女主角塞爾瑪與路易斯,前者是一名家庭主婦,整日被丈夫『奴役』驅使,還要忍受他的自以為是;後者則是餐館女侍應,相較於塞爾瑪初期的懦弱猶豫,更顯得勇敢果決。在她們這場悲劇性的旅程中,有兩個男性角色為劇情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在酒館外試圖強暴塞爾瑪的無名男子、以及與塞爾瑪共度春宵,又騙去她們錢財的皮特。

在電影開頭出場,引發整個故事的無名男子無疑是相當一部分男性的縮影。他將塞爾瑪與自己跳舞曲解為對性關係的渴望,把她的反抗掙扎當成欲拒還迎的表現。這種無視女性根本意志,憑男性力量施以強迫的行為,顯然代表了此類男性對女性的不尊重與歧視。而隨後趕來將其射殺的路易斯與之形成對比,展現了女性的抗爭與自我維護。逃離酒館之後,二人繼續旅程的路上,第二位男性角色登場。

皮特飾演騙走二人財物的罪犯

一直以來,影評人都願意將皮特的戲份解釋為男性對女性的欺騙與玩弄,認為其表達了物化女性的狀況和情感關係中女性較低的地位。但若仔細分析,實際是塞爾瑪的輕信於人、疏於戒備,才導致錢財被盜。這種將女主角本身的疏忽怪罪於『男性對女性的欺騙』,實在混淆了此二者的性質,在不知不覺間,構成了『偽女權主義』的思想。

留戀於依靠他人的生活方式自然不妥,妖魔化男性群體的行為更是過猶不及。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喚醒了自由意志,意識到維護個人權益的重要性。對於長期經受壓迫歧視的女性來說,這更是一個舉起平權旗幟,創造公平社會的機會。但作為公眾,在支持女權主義的同時也要進行思考:女權所爭取的是女性身為人類應享有的基本權益,是與男性相同的機會,更是在不可忽視的性別差異的基礎上所能達成的真正的公平。

平權不是黑白不分的完全相等,女權也不是女性至上的無理要求。在千萬種呼聲中找到真正為女性發出的聲音,才是女權主義運動腳踏實地的重要一步。

相關焦點

  • 《末路狂花》這部影片,被認為是一部典型的女權主義電影
    《末路狂花》這部影片,被認為是一部典型的女權主義電影《末路狂花》家庭主婦塞爾瑪生活很不如意天她和同樣孤獨的女友餐廳女招待路易斯商量去別墅度周末散心。平常被丈夫管束不得自由的塞爾瑪給丈夫留了字條臨行,塞爾瑪帶上了一把槍,這個冰冷的鐵傢伙似乎給這次快樂出遊帶來了一絲隱隱的不安。
  • 《末路狂花》:當代娜拉出走後……
    1991年,雷德利希特導演了電影《末路狂花》,這部電影給了兩個離家出走的人額外的選擇:在美國西部的荒野中飆車,衝出懸崖,飛向天空。《末路狂花》是一個大的票房,票房,票房,票房,票房,票房,票房,票房,票房,票房,票房。
  • 《末路狂花》:男權女權不應對立
    《末路狂花》是以女性為主題的公路電影,原本果斷穩重,隨後變得膽怯畏縮不前的路易斯,和原本膽小懦弱且衝動,隨後變得奔放活潑頑強不羈的塞爾瑪,兩個鮮明而始終個性互補的形象組成絕佳冒險拍檔。與此同時,《末路狂花》的女性主題,也將「女權」這一多年來被社會頻繁提及的詞彙融合到電影之中,「女權被剝奪」似乎也成為很多觀眾的第一觀感。我想借這部電影,來談一談女權與男權。即便「男權至上」是多數人認為的社會現狀,但我認為,男權女權二者不應對立看待。
  • 《末路狂花》:女人間的英雄本色
    《末路狂花》是一部以公路電影的類型為形式的女性主義電影。傳統的公路電影,結伴而行的多半是一男一女的情侶,要不然就是氣味相投的哥兒倆,因為只有男女之間的愛情和男人之間的友情被允許出現在這種陽剛味重的,以冒險為主題,以男性觀眾為主要對象的影片中。然而該片的出現,肯定了電影中「另類」旅行拍檔的可能性。路易絲(蘇珊·薩蘭登飾)是一家咖啡館的女招待,她整天忙忙碌碌,很想外出旅遊。
  • 觀影《末路狂花》,沒有返程的旅途,是最好的歸宿
    《末路狂花》以理想化的女權主義思潮,最偉大的女權主義電影,最美的公路片之一。兩位女性最後縱身一躍的豪氣,令所有男性汗顏。生命的價值不在於壽命的長短,而在於活著的每一刻的質感,飛蛾撲火前內心或許也是充滿了興奮和激動。
  • 《末路狂花》女人有多少次可以被欺凌
    「而美國的女性角色卻長期局限於被禁錮的境地,直到19世紀40年代逐漸發展的爭取婦女選舉權全國性運動的興起、20世紀60年代美國婦女與轟轟烈烈的民權運動相結合投身於政治和社會變革運動的崛起及之後成立的美國婦女組織,美國女性解放意識的崛起才促成了其角色的轉型和過社會價值理念的真正踐履。」
  • 永不凋零的女權之花
    時年54歲的雷德利·斯科特在《末路狂花》中寫實描繪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美國男權社會,但同時也為影片賦予了《虎豹小霸王》般盪氣迴腸的浪漫情懷。可謂生活與藝術的完美結合。2010年的法國電影《尚塔爾和末路狂花》就是對它的效仿和致敬。
  • 影史經典佳作,每個女生都值得一看的《末路狂花》,不自由毋寧死
    影史經典佳作,每個女生都值得一看的《末路狂花》,不自由毋寧死電影是一門藝術,藝術是一個可以表現作者思想的一個載體,所以在很多電影中,我們都能清楚地看到導演們對於自己心中一些思想的表達。今天小編就想給大家介紹一部極具思想的電影,這是一部由兩個女性為主角的公路片《末路狂花》。這部電影曾經多次被認為是女權主義思想的一部代表作,也是影史上的一部經典佳作,在我看來,這是每一個女生都值得一看的。在片中表達出了一種「不自由毋寧死」的氣派,讓人眼前一亮,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
  • 公路電影中的「另類」《末路狂花》:玫瑰雖凋零,卻揮不散芳香
    電影《末路狂花》海報《末路狂花》導演雷德利在經典公路電影路途反映人生的內核之上,增加了新的內涵:女性主義。女性主義是為了結束促進女性階層平等而發起的社會理論與政治運動,而《末路狂花》正是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出發,用塞爾瑪和路易斯的一段旅程為女性平權振臂吶喊。
  • 重溫經典之《末路狂花》
    今兒是來重溫《末路狂花》的哦~《末路狂花》這部豆瓣評分高達8.7的女性題材的影片,曾經入選「百年經典影片」。影片主要講述了酒吧服務員路易斯和家庭主婦塞爾瑪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旅行且在暫短的旅行中發生了一系列顛覆傳統的事情。塞爾瑪是一名家庭主婦,她的丈夫是典型的大男子主義。
  • 《末路狂花》:沒有返程的旅途,或許是最好的歸宿!
    真想不到擅長拍科幻片、史詩片和黑幫片的雷德利·斯科特老爺子還有如此細膩的內心,拍出來女權主義的經典之作《末路狂花》。準確的說,《末路狂花》是一部公路電影的外殼,女權主義的內核。影片講述了名為塞爾瑪和路易斯的一對好朋友一起外出旅行的故事。
  • 《末路狂花》之感,最好的旅途是不歸路
    這是末路狂花裡最最重要的一個標誌性鏡頭,也成為女主人公路易絲和塞爾瑪的命運分水嶺。只有友誼,才是真正後天的東西,注重的人的性情相投。我渴望這世界上真的存在一種牢不可破的友誼,我渴望一群趣味相投的女朋友可能甚至多於對於愛情的憧憬。所以,當我看到末路狂花時,恩,我更願意把它的片名譯作她倆的名字Thelma & Louise,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形容那種感受,就仿佛在茫茫人海中,你突然發現你心目中幻想了千萬遍的女神,竟然分毫不差的出現在你面前。
  • 《末路狂花》女人要追求的自由到底是什麼呢?
    單純從故事的角度,這個《末路狂花》電影本可以更好的。我其實特別不願意把這當做女權主義或者女性主義的電影,但很遺憾,它就是。作為一個女人,我對所有強烈表達女權的東西都沒有一絲一毫的好感。這是平凡的兩個人由一念之差的差池犯下了罪而在命運的不眷顧中一步一步走向無可奈何的末路的故事。可以說是歧視女性,一貫被壓抑慣了,一出來玩就一條路蠢到底,是警告婦女還是活在男人們的保護下最好?特別是中途出現的那枚求婚戒指,更是編劇對女人們智商的挖苦。 這種以爛為爛,本就無論男女,是大多數低智商罪犯的必經之路。
  • 《末路狂花》時隔多年仍然璀璨
    《末路狂花》是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蘇珊·薩蘭登、吉娜·戴維斯主演的公路冒險電影。雷德利?斯科特作為風格多樣且深諳影像結構之道的導演,在《異型》、《銀翼殺手》、《角鬥士》與《美國黑幫》等影片中淋漓展現了其成熟而風格化的視聽構建。
  • 荔枝娛評|《小姐》:女權主義不該和同性戀者劃等號
    女權主義的基本假設是,女性是一個受到壓迫和歧視的群體。大多數女權主義影片的套路是,女性是如何受到男權壓迫的,而影片中的女性主角是如何通過自身努力從某種程度上顛覆或者破壞了這一社會秩序。女權主義影片的開山鼻祖《末路狂花》就講述了兩位被迫通過犯罪方式反抗男權的女性,如何最後走上了不歸路。
  • 《花木蘭》中的女權主義
    女權主義不僅存在與自由主義這種西方主流思潮的合作,還受到社會主義、生態主義等多元化思潮的影響,形成了諸如社會女權、生態女權等派別,同時,部分女權主義者的訴求和行動較為激進,形成了激進女權派;部分女權主義者汲取心理分析理論資源,形成了心理分析女權;部分女權主義者深耕文化領域,則形成了文化女權主義。
  • 《末路狂花》:你知道有多少女人在受人欺負?
    《末路狂花》是一部91年的老電影了,但至今仍有不少影迷翻看,還有年輕時帥爆的布拉德皮特。也讓兩位女主演蘇珊-薩蘭登與吉娜-戴維斯雙雙獲得奧斯卡影后提名,被公認為向男權社會發出控訴的女性主義電影傑作。與一般的公路電影相比,這部影片最獨特的地方便在於女性主義色彩十分濃厚,使這部影片成為了影史上女權主義的一代經典。女性在全世界範圍內是一個受到歧視、壓迫和不尊重的社會群體,有壓迫就會有反抗,於是便產生了女性主義。
  • 當代中國「女權」汙名化的困境,早已被這部29年前的電影揭開
    「女權」,是「女性主義」(Feminism)的通俗說法,通常與追求女性精神覺醒、獨立人格、自我意志、本體意識、性別平等聯繫緊密。真正的女性主義者,在學習知識、掌握專業能力、獲取經濟獨立、擺脫對男性依附、走出社會物化的刻板標籤後,決然不會將「男性」視作對立的敵人。
  • 《直美與加奈子》:微注水日式《末路狂花》
    不管是被女性親友反抗家暴奮而殺夫的過激劇情吸引,還是源於對內田有紀一連串地出演家暴相關題材的好奇,或者是僅是想看下劇集中被截圖大傳特傳的「中式女權觀點」和中式日語的熱鬧,《直美與加奈子》都以冬檔日劇中最獨特的氛圍,吸引了一批對此感興趣的觀眾。
  • 末路狂花|女性的自我意識覺醒,與「厭女症」的意識萌發
    在這部公路電影中,兩人在自我意識徹底覺醒以後,開始真正享受旅行。(小流氓牛仔由彼時還是小鮮肉的布拉德皮特扮演。嗑顏ing……)她們換下度假長裙,穿上了無袖緊身衣和牛仔褲。戴上雷鵬,跨進雷鳥敞篷車。在她們身後,天空遼闊,黃塵飛揚,她們一路向南,踏上末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