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傳統力量弘揚文化自信 海內外專家齊聚嶽麓書院紀念朱張會講850年

2020-12-20 紅網

11月4日上午,「張栻朱熹與儒家會講傳統——紀念朱張會講8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開幕。

湖南大學校長段獻忠教授致辭。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陳來教授致辭。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院長肖永明教授主持研討會。

張浚張栻思想研究會會長、嶽麓書院原院長陳谷嘉教授致辭。

紅網時刻11月4日訊(記者 孫潔 通訊員 夏金龍 向松陽)850年前,著名理學家朱熹不遠千裡,偕弟子從福建崇安來到長沙,與嶽麓書院主教張栻講學論道兩月有餘,留下了千古佳話——「朱張會講」。二十一世紀,來自美國、德國、日本和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的70餘名海內外專家學者再赴嶽麓書院,延續會講傳統。

11月4日上午,「張栻朱熹與儒家會講傳統——紀念朱張會講8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開幕,湖南大學校長段獻忠教授,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陳來教授,中華朱子學會常務副會長、華東師範大學朱傑人教授,張浚張栻思想研究會會長、嶽麓書院原院長陳谷嘉教授在開幕式上致辭。會議由嶽麓書院院長肖永明教授主持。

「朱張會講」開創了中國書院史上不同學派之間會講的先河,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段獻忠校長表示,重視和加強嶽麓書院傳統文化學科發展、實現嶽麓書院現代復興,對湖南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他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學術交流,營造更為濃厚的學術氛圍,要將學術研究成果轉換為人才培養中的優勢,培養更多高素質、創新型的一流人才。

陳來教授說,過去五年來,中央對繼承弘揚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已經確立了系統的理論、政策和路線。嶽麓書院在新世紀以來快速發展壯大,學術成果顯著、學術氛圍濃厚,在中南地區乃至全國高校中都是非常突出的。「朱張會講」和嶽麓書院發展帶給我們的啟發就是,學術研究、學科發展不能離開學術交流。

朱傑人教授表示,「朱張會講」體現的學術精神始終激勵著中國學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朱張會講」正是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自信以及中國學者的文化自覺。今天我們紀念「朱張會講」,就是要強化文化擔當意識和責任感,繼承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的學術精神。今天的嶽麓書院是所有學人非常嚮往的地方,不只是在湖南、在中國有影響力,而且已經走向世界。

此次國際研討會由中國哲學史學會、朱子學會、張浚張栻思想研究會、湖南大學嶽麓書院主辦,嶽麓書院哲學系、歷史系承辦,旨在紀念「朱張會講」,繼承和弘揚儒學的會講傳統。

研討會為期兩天,70餘名與會專家學者將圍繞儒家會講傳統的淵源與流變、書院會講傳統與宋明理學、朱張會講與朱張交往、張栻朱熹與湖湘學派及宋明理學、張栻朱熹與書院制度、朱熹或張栻思想研究等六大議題展開深入討論,並通過大會報告和分組討論的形式交流經驗、分享研究成果,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

相關焦點

  • 走進嶽麓書院丨會講,新世紀的文化復興
    「『朱張會講』精神引導著嶽麓書院的學術發展和文化交流,如何繼承這種辯論講學的傳統,重現學術交流的盛況,是實現嶽麓書院當代復興的重要方面。」11月22日,嶽麓書院院長肖永明如是說。 距朱張會講過去832年,1999年的7月11日,嶽麓書院發生一起引起轟動的大事。在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陽明、清代國學大師王先謙登壇講學的地方,嶽麓書院設立「千年論壇」,著名學者餘秋雨登上講壇。
  • 「走進嶽麓書院」會講,新世紀的文化復興
    「『朱張會講』精神引導著嶽麓書院的學術發展和文化交流,如何繼承這種辯論講學的傳統,重現學術交流的盛況,是實現嶽麓書院當代復興的重要方面。」11月22日,嶽麓書院院長肖永明如是說。距朱張會講過去832年,1999年的7月11日,嶽麓書院發生一起引起轟動的大事。
  • 「朱張會講」850周年 這是真正的學術盛況
    2017年10月27日,星期五,農曆九月初八。時光荏苒,朱張會講開講已850周年。 「朱張」會講 飲馬池水立涸 一本名為《嶽麓書院》的書中記載朱張會講,在介紹飲馬池時,說南宋乾道年間朱熹來嶽麓書院講學,前來聽講者不計其數,聽講之人所騎的馬,將池塘的水都喝光了(史稱飲馬池水立涸)。
  • 吳仕釗:秋色秋聲嶽麓書院
    自上世紀八十年嶽麓書院經由湖南大學管理和修復以來,書院延續了千年的學術研究傳統,成為了全國書院中承繼其傳統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譽為「千年學府」。這也是我一定要到嶽麓書院去沾點靈氣的原因之一。一個人走進書院,沒有熟人,沒有打擾,可以靜靜地看,可以慢慢的想。
  • 嶽麓書院何以傳承千年?
    其中,有一座在歷史的風浪中屢遇劫難而不斷重生,歷經千年而書聲依舊,它就是地處麓山之下、湘水之畔的嶽麓書院。回望蒼茫的歷史煙雲,這座書院何以能傳承千載而弦歌不輟?這一現象蘊含著中華文化長盛不衰的基因密碼,值得我們每一位華夏兒女深深思索。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 嶽麓書院講壇第400期暨紀念船山誕辰400周年特別會講:王船山與中國...
    紅網時刻10月21日訊(通訊員 夏金龍)10月22日(周二)下午,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舉行嶽麓書院講壇第400期暨紀念船山誕辰400周年特別會講。會講主題為「王船山與中國古代思想的傳承和發展」,由嶽麓書院朱漢民、章啟輝、陳力祥、楊柳岸等四位老師主講。
  • 紀念孔子誕辰2571年 嶽麓書院舉辦庚子祭孔大典
    今天上午,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文廟內鐘鼓齊鳴,庚子年祭孔大典在此舉行,今年仍沿用孔廟祭禮中規格最高的「釋奠禮」,紀念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71年。》,共同向至聖先師及書院古代教育傳統致敬,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洗禮。
  • 嶽麓書院舉辦庚子祭孔大典 紀念孔子誕辰2571年
    人民網長沙9月28日電 (匡瀅)弘揚尊師重道精神,引導學子見賢思齊。9月28日上午,湖南大學嶽麓書院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在文廟舉行,紀念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71年。大成殿前,全體與祭人員莊嚴肅立,懷至誠至敬之心向孔子像行鞠躬禮。
  • 「中國傳統文化與通識教育研討會」在嶽麓書院舉行
    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通識教育緊密結合,實現良性互動?1月2日,由復旦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和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傳統文化與通識教育研討會」在嶽麓書院舉行,來自復旦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同濟大學、湖南大學的二十餘位專家學者齊聚嶽麓書院,圍繞相關主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討論。 開幕式上,嶽麓書院院長肖永明教授代表嶽麓書院致歡迎辭。
  • 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 嶽麓書院舉行祭孔大典
    今日上午,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文廟內鐘鼓齊鳴,庚子年祭孔大典在此舉行,今年仍沿用孔廟祭禮中規格最高的「釋奠禮」,紀念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71年。 》,共同向至聖先師及書院古代教育傳統致敬,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洗禮。
  • 嶽麓書院:承朱張之緒,取歐美之長
    1917年,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校長賓步程將「實事求是」作為校訓,並高高懸掛在原嶽麓書院講堂的門簷之上,在教育理念上實現了從傳統實學向近代科學的飛躍,為心心念念傳道濟民的湖湘士子在與「歐風美雨」的較量中提供了新的思想基點。
  • 千年嶽麓書院:有多少名人偉人從這裡出發
    (小標題)朱張會講:開啟書院學術自由之風千年以來,嶽麓書院的教師中集中了大批傑出的教育家,其中不乏朱熹、張栻、王陽明這種頂尖高手。文化學術活動一直是嶽麓書院辦學的主流。朱熹、張栻所建立的教學與學術會講體系,更是確定了這座庭院的文化學術傳播方式。
  • 千年嶽麓書院:有多少名人偉人從這裡出發
    朱熹、張栻所建立的教學與學術會講體系,更是確定了這座庭院的文化學術傳播方式。「會講」,是不同學派或持不同見解的學者就一些學術問題展開的學術討論。就現有史料看,南宋書院史上最早的「會講」,當屬朱熹、張栻嶽麓之會。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徽州婺源人,南宋著名理學家。和張栻一樣,屬二程的四傳弟子。
  • 千古佳話「朱張會講」-光明日報-光明網
    【中華文化溯源·嶽麓書院】     11月4日,「張栻朱熹與儒家會講傳統——紀念朱張會講8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開幕,來自美國、德國、日本和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的70餘名專家學者赴會
  • 千年學府正青春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讓「經世致用」之才脫穎而出
    「我到13個省區市考察時欣喜看到,大家認真細緻落實防疫措施,爭分奪秒復工復產,全力以赴創新創造,神州大地自信自強、充滿韌勁,一派只爭朝夕、生機勃勃的景象。」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2021年新年賀詞,讓湖南大學師生倍感振奮。這13個省區市中就包括,2020年9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2020年9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湖湘文化的重要地標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考察調研。
  • 秉承應天書院精神 弘揚應天書院文化
    2016年10月,商丘師範學院將文學院與歷史學院合併,組建人文學院(應天書院),正式打出應天書院的品牌,意在秉承應天書院精神,弘揚應天書院文化,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擔當。1整合應天文化研究隊伍為研究、傳承、弘揚應天書院文化,2016年11月7日,商丘師範學院「應天書院研究中心」成立,學院把「漢梁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莊子與道家文化研究中心」三個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整合在一起,集中專業骨幹研究力量,共同研究、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應天書院文化。
  •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不負時代重託 不負青春韶華
    朱漢民感慨,總書記對嶽麓書院培養人才的傳統非常感興趣,在赫曦臺上特別點了朱熹和張栻《登赫曦臺聯句》中的一句——「懷古壯士志,憂時君子心」,並說,這證明朱張當時不僅關心學問,還關心國家大事。 講堂簷前有一塊「實事求是」匾額。「總書記問是誰寫的,我說是我們的老校長賓步程1917年寫的,並確定為學校的校訓。當時青年毛澤東寓居在書院半學齋。」
  • 嶽麓書院舉辦己亥年祭孔大典
    新湖南客戶端9月28日訊(記者 易禹琳 通訊員 向松陽 攝影 黃沅玲)今天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70周年紀念日。上午9:28,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文廟禮樂和鳴,嶽麓書院己亥年祭孔大典在這裡舉行。大成殿前,全體與祭人員莊嚴肅立,懷至誠至敬之心向孔子像行鞠躬禮。
  • 嶽麓書院:千年弦歌不絕
    這在當時也許只是一次高水平的學術會講,但餘波千年不絕,開書院會講之先河,比淳熙二年(1175)朱熹和陸九淵兄弟的鵝湖之會還早了8年。    學術的自由,為嶽麓書院的千年輝煌提供了可能。    好,我們把鏡頭推到那一天,1167年9月8日,從福建崇安啟程的朱熹抵達長沙。他在當時已經頗有名望,聽說他要到嶽麓書院講學的通告,迷弟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一時輿馬之眾,飲池水立涸」。
  • 理學·湘學·嶽麓書院——嶽麓書院國學院院長朱漢民談嶽麓書院的學術傳統與教育傳統
    以後,其他理學家反覆仿效,推動了理學思潮與書院教育的全面結合,出現了「南宋四大書院」。同時,嶽麓書院也成為不同學派的理學家開展學術研究與講學活動的重鎮。南宋乾道三年,朱熹訪學嶽麓書院,與張栻會講「《中庸》之義」。此外,真德秀、魏了翁等皆曾在嶽麓書院研究和傳播理學,推動了理學思潮的發展。記者:嶽麓書院與湘學是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