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說好的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一年夢尋如何?

2021-01-04 2100年的銀河

2019年大年初一,《流浪地球》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一路逆襲,一騎絕塵,成為中國票房史上黑馬之一,並被稱之開啟了中國科幻元年!2019年已經過去,讓我們盤點這個夢尋跡幾何?

21部科幻片貢獻27%票房,4部國產科幻片貢獻10%!

根據電影票房網站(58921.com)數據,國內院線全年上映537部電影,票房最低的不足萬元,最高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達到49.34億元,全年總票房達到642.66億元,較2018年增長了5.4%。在537部電影中,超過2000萬元票房的科幻電影有21部(可能還有一些稱為科幻,但票房較低,沒有被關注),共貢獻了179億票房,佔國內總票房的27%。

2015-2019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億)

四部國產科幻片票房貢獻68.7億元,佔比10.5%。其中,《流浪地球》46.5億元,《瘋狂的外星人》22億,《上海堡壘》1.21億元,《被光抓走的人》0.70億。這四部電影,《流浪地球》就佔了科幻片票房的26%,比重超過四分之一。

2019年四部國產科幻片

其他17部外語片,除《海市蜃樓》來自西班牙、《寶萊塢機器人2.0》來自印度外,其他均來自美國。美國科幻片15部電影貢獻了110億票房,《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斬獲42億票房,《蜘蛛俠:英雄遠徵》、《大黃蜂》、《驚奇隊長》票房在10億之上。

國內硬科幻剛開了一個好頭,但很快被關上了門!

開年,《流浪地球》給國內科幻片開了一個好頭。繼此之後,幾部上映的科幻片大舉科幻題材熱點,但從科幻電影嚴格意義上,《瘋狂的外星人》、《被光抓走的人》只是設定了一個科幻的背景,在劇情和場景與非科幻片並沒有什麼差別。唯一讓大家期待的是《上海堡壘》,並給予了厚望,《上海堡壘》也大蹭《流浪地球》熱點。

按理說,這部片子在《流浪地球》的烘託下,應該能夠取得一定的票房。正所謂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上海堡壘》豆瓣評分為全年科幻片最低分,僅為2.9分,甚至被稱為史詩級大爛片,導演在劇本、選角等各方面打了一手爛牌,將剛剛燃起的中國科幻熱迅速潑了一遍冷水,以至於網上說:「《流浪地球》打開了中國科幻片的大門,《上海堡壘》把門又一次的關上了,還加了把鎖,把門給焊上了。」

《上海堡壘》豆瓣評

《上海堡壘》給國內電影界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訓課,其實科幻電影的門檻不低!

科幻系列仍是票房的常青樹!

儘管國內四部科幻片票房冰火兩重天,但經典外語科幻系列片仍是票房的長青樹。2019年,各路科幻系列片輪番登場,在21部電影中有12部是系列片,復聯、蜘蛛俠、星球大戰、死侍、X戰警、變形金鋼、終結者、黑衣人系列,包括印度的《寶萊塢機器人》系列,票房合計104億元,平均8.74億元。

從觀眾評價看,21部科幻電影豆瓣評分平均為6.5,評分超過7.5的科幻電影5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獨佔鰲頭,嶄獲各方面評價最高分,以8.5分榮獲2019年評分最高的科幻片,參與評分的71萬人中五星佔比高達47.7%,在全球票房榜也位居榜首,嶄獲27.9億美元,給復聯繫列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流浪地球》豆瓣評分位居第2,7.9分,參與評分人數高達136萬人,五星佔比32.9%,無疑是2019年最受關注的科幻片。憑藉國內的票房業績,《流浪地球》在2019年全球票房前20榜單中佔據一席,以6.9億美元位居第12名,可以說是開創了國內科幻電影的新紀錄!緊隨第3的是《蜘蛛俠:英雄遠徵》,7.8分,國內票房收入14億人民幣,全球票房12.3億美元,位居全球榜單第四。

12部科幻系列片豆瓣評分平均6.7,略高於整體平均值。但數據也顯示,近年國內對科幻系列片可能有些審美疲勞,《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在國內僅錄得1.42億票房,豆瓣評分也僅達到6.5分。在2019全球電影票房榜前20名中,也僅有《復聯4》、《蜘蛛俠2》、《驚奇隊長》、《星球大戰》四部入榜。

四部叫好不叫座、不容錯過的科幻片!

2019年,國內兩部硬科幻電影,一部《流浪地球》意外火、另外一部《上海堡壘》意外冷,復聯繫列、星球大戰系列紛紛迎來終局,其他系列片可以說是乏善可陳。

儘管如此,2019年還是有幾部科幻片雖然沒有靚麗的票房業績,但也給我們帶來了驚喜,這些並不落俗套的科幻,也許多年之後,就像《銀翼殺手》那樣會重新奠定其在科幻電影史的地位。

1、再創蒸汽朋克經典:《掠食城市:致命引擎》

蒸汽朋克電影(一種復古情節的科幻)向來是小眾人群,代表作是《機器人9號》,色調一般是低沉的。《掠食城市:致命引擎》是2019年最早上映的一部科幻片,由《指環王》、《霍比特人》原班人馬打造,豆瓣評分6.4,票房僅有4900萬元,但這些無礙於這部科幻所散發了出的新蒸汽朋克光芒。如果你想體味一下蒸汽朋克的感覺,不妨再看看這部電影。

2、再現太空探索經典:《星際探索》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7.0,甚至位居2019年科幻片第10位次,但票房比《掠食城市:致命引擎》更慘,只有2000多萬。大陸譯名《星際探索》這個名字起得確實不好(臺灣中文譯名叫《星球救援》、香港中文譯名《星際任務》),有點像紀錄片,更與之前各類的星際類電影衝突,老感覺這是一個舊片子,讓人沒有買票進電影院的衝動!

這部電影從內容看確實不是那麼吸引人,甚至有些拖沓,但從太空場景設計上,橫跨地球、月球、火星、海王星,硬核科技感很強,有些場面具有教科書級的意義。看這部電影,不要去看劇情,重點要看場景。

3、開創電影技術新時代:《雙子殺手》

李安應該是第2次拍科幻,上一部是2003年的《綠巨人》,全球票房2.45億美元,國內也給予較高評價。時隔十多年,《雙子殺手》第二部票房僅為1.73億美元(國內票房2.32億元,其實不錯),但其成本卻高達1.38億美元,虧本7500萬美元,但這並不妨礙其成為2019年裡程碑式作品,之所以如此,還是要點讚李安創新使用若干最新技術,120幀、人物數字複製、3D等等,讓人耳目一新,但劇情確實老套、拖沓。這部片子,如果換個劇本,可能大不一樣!

4、再續時間旅行經典:《海市蜃樓》

在21部科幻電影中,豆瓣評分排名第四是西班牙科幻片《海市蜃樓》。雖然國內票房僅錄得1.09億人民幣,然而豆瓣評分高達7.8分。此片屬於時間旅行科幻類,但更多是懸疑片,喜歡硬核科幻的可以略過。

2019年,不管是不是科幻元年,但已經為我們打開了科幻的另一扇窗!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後,次年在哪裡?
    2019年,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流浪地球》和寧浩的《瘋狂外星人》同檔上映,內地狂攬七十億票房,再度催生科幻電影熱潮,緊隨其後的《太空堡壘》雖掌聲與板磚橫飛,但是創作市場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總算多少讓人瞟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曙光。同樣在這一年,中國首個以「科幻」為主題的電影周——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年末落地江蘇南京牛首山。
  • 《流浪地球》為什麼引發「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大討論
    2019年的春節檔,由於《流浪地球》的出現,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已經到來的聲音逐漸佔據輿論市場,從國家級媒體到地方媒體,以及各種自媒體和粉絲,都紛紛發出自己的聲音。這五部電影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是根據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改編而成。網友順藤摸瓜,又發現了八十餘部立項的科幻電影。恰如2019年大家都呼喊著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來了一樣,當時的輿論界首次提出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說法,認為2015年將是中國科幻元年。以2014年為界往前回溯,第一個遇到的重大事件,毫無疑問是三體的誕生與傳播。
  • 影評丨《流浪地球》會不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2019-02-07 13:2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評論員 石天星大年初一,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觀眾們一再確認,這是一部真正的中國硬核科幻片,甚至預測它在中國科幻電影史上將佔據裡程碑意義——"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什麼是硬核科幻片?
  • 繼《流浪地球》後中國科幻片未來 2019開啟國產科幻元年
    ­  為什麼流浪地球會引起大眾的矚目呢?這要談及到中國電影以往的類型,以往,中國的科幻影視總不會是單一的元素,他們會拌著「愛情」「驚悚」 和「搞笑」這類的元素,硬性科幻電影的市場並沒有被眾人所熟識,而此時《流浪地球》的出現,無疑是為這個不熱鬧的市場敞開了大門。­  有人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影視交給廣大觀眾的成績單,可這份成績的背後的其他國產優秀科幻影視作品,你又知道多少呢?
  • 《上海堡壘》:中國科幻電影,生於2019年,死於2019年?
    既《流浪地球》之後,又一部中國科幻電影在院線重磅上映。近幾年隨著國內市場的逐漸發展和豐富,各種類型片呈現百花齊放的盛況。然而,作為電影工業的集大成者「科幻類型」,卻一直處在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位置。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國科幻片長期還在探索階段,沒有形成自己鮮明的風格和特色。
  • 中國科幻電影如何突破瓶頸期?
    2019年,科幻電影《流浪地球》46億的票房神話,在國內掀起了一陣科幻影視熱。自去年年底至2020年9月,先後有B站、騰訊影業和Netflix聲稱將把劉慈欣的科幻巨製《三體》改編成動畫/電視劇集。在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吳巖在發布《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時也表示:「中國科幻產業平穩向上發展。
  •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的科幻電影走向何方
    2019年春節,《流浪地球》橫空出世,46億,創造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奇蹟。不少人將2019年稱為中國科幻元年,很快一股科幻熱在中國影視圈瀰漫。以科幻為名的項目越來越多,都夢想它可以成為第二個《流浪地球》。
  • 「回顧2019」中國電影都發生了什麼?!
    截止今日,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642.66億,同比增長5.4%。行業洗牌讓中國電影正面臨著一個必須要扛住的陣痛期,如何生存下去是所有電影公司以及電影從業者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從《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9.56億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49.73億,國產動畫電影逐漸擺脫了低幼的形象,受到了全年齡層的喜愛,證明了「國漫的巨大市場潛力。04 科幻電影元年2019年是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 從《流浪地球》看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
    2019年的春節,一部國產硬核電影刷爆螢屏,憑藉過硬的口碑和精美的影視製作,在各大社交平臺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作為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成為我國電影發展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它不但創造了中國科幻電影史上從無 到有,還打破了以往好萊塢科幻電影 在中國科幻電影市場上的壟斷地位。 從某種意義上講,《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 【2019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尋回和樹立中國文化自信
    【2019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尋回和樹立中國文化自信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9年06月18日 17:47 A-A+   當下,無論是從數量和票房,中國市場圍繞科幻電影的消費都出現了逐步增長的趨勢。2018年,科幻電影的票房整體佔比已超過20%,數量已增至年均30部左右。  「2019年可以說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關鍵節點,由於《流浪地球》的帶動,2019年中國含科幻標籤的電影票房,將會首次超過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票房,預計全年國產科幻電影的票房佔比將達到61.6%。」
  • 搭建「科幻谷」,打造科幻電影之都
    以牛首山為基地,搭建國際化「科幻谷」  近年來,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幻電影和科幻產業發展,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發展,加快產業集聚引領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電影產業發展道路。去年首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的舉辦,迅速搶佔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歷史性機遇,讓南京成為中國以科幻電影為核心、全面發展科幻、影視、科技跨界融合產業的科幻電影之都。
  • 科影融合助力創作 國產科幻電影如何打造下一個爆款?
    「敬畏而感動」……2019年,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後即引發觀影熱潮,叫好又叫座。近日,在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中國科協科技傳播與影視融合辦公室揭牌,加上今年8月發布的「科幻十條」,一系列舉措,引發行業廣泛熱議和新期待:未來,國產科幻電影將會迎來怎樣的發展?在科影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才能打造出下一個爆款?
  • 流浪地球驚喜亮相 劉慈欣:中國科幻電影正式起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定於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近日在北京、南京、成都等12個城市舉行了提前觀影活動,原著作者兼監製劉慈欣1月20日在北京觀影后認為,「中國的科幻電影正式起航了
  • 電影《火星異變》橫店開機 科幻實力派雲集開啟太空探險
    《流浪地球》「開元」尋信心 《火星異變》匠心造「硬」科幻實力派《流浪地球》「開元」尋信心 《火星異變》匠心造「硬」科幻實力派當2019年《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元年後,國內科幻題材影片便緊鑼密鼓相繼推出。但早在2018年,《火星異變》製片團隊就意識到科幻題材電影在國內的缺失。
  • 「科幻十條」,大力助推科幻電影發展
    2019年被稱為「國產科幻片元年」。但自《流浪地球》後,科幻電影並無新的佳作。   今年8月,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被稱為「科幻十條」,大力助推科幻電影發展。「科幻熱」的背後,是市場的供需矛盾,也是專業人才的極度緊缺。
  • 「科幻電影」用英語怎麼說?
    說到科幻電影,就不得不提那部,號稱「開啟中國電影科幻元年」的《流浪地球》了。故事中:為了逃脫即將被太陽吞滅的危險,人類帶著地球踏上旅程。這個腦洞還真的是格外的大。不過想來也是,我覺得科幻電影向來拼的就是腦洞,看的主要就是震撼,要不然怎麼叫科幻電影呢,就像《復仇者》、《海王》等許多大片主打的不都是震撼嗎?說到這裡,忘了問你:你喜歡科幻電影嗎?知道科幻電影、特效等詞用英語怎麼說嗎?一起來看看吧!
  • 《流浪地球》:中國硬科幻電影下的「軟」思考
    在電影上映期,《流浪地球》的後期特效被誤認為來自美國好萊塢特效團隊製作,其實不然。電影75%的特效都來自中國本土特效公司,這是一部中國科幻電影的探索,從側面看,這樣的誤解也是對這部電影後期最好的評價。反「好萊塢」而行,捕捉中國味道美國好萊塢大片可以說是世界科幻電影的巔峰,其中孕育著影迷們崇拜的英雄角色:蜘蛛俠、超人、大黃蜂、鋼鐵俠、漫威系列等。
  • 「科幻十條」扶持政策推出,中國科幻電影還要過幾道關?
    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近日,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若干意見》提出了對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10條政策措施,被稱為「科幻十條」。
  • 科幻電影,湊熱鬧不如打基礎_娛樂頻道_中國青年網
    2019年被稱為「國產科幻片元年」。但自《流浪地球》後,科幻電影並無新的佳作。  今年8月,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被稱為「科幻十條」,大力助推科幻電影發展。「科幻熱」的背後,是市場的供需矛盾,也是專業人才的極度緊缺。面對科幻片,華語電影人應該如何努力呢?  王紅衛  資深電影監製、編劇、策劃。1991年至1995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1996年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 2019年全球科幻電影名單
    科幻片是電影行業的一個非常受歡迎的類別,很多人都喜歡看科幻片,裡面種種超越現代的科技往往讓人非常的嚮往,覺得非常酷炫。那麼今天就按上映時間先後順序給大家羅列一下2019年的科幻電影都有哪些。 《大黃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