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大年初一,《流浪地球》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一路逆襲,一騎絕塵,成為中國票房史上黑馬之一,並被稱之開啟了中國科幻元年!2019年已經過去,讓我們盤點這個夢尋跡幾何?
21部科幻片貢獻27%票房,4部國產科幻片貢獻10%!
根據電影票房網站(58921.com)數據,國內院線全年上映537部電影,票房最低的不足萬元,最高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達到49.34億元,全年總票房達到642.66億元,較2018年增長了5.4%。在537部電影中,超過2000萬元票房的科幻電影有21部(可能還有一些稱為科幻,但票房較低,沒有被關注),共貢獻了179億票房,佔國內總票房的27%。
四部國產科幻片票房貢獻68.7億元,佔比10.5%。其中,《流浪地球》46.5億元,《瘋狂的外星人》22億,《上海堡壘》1.21億元,《被光抓走的人》0.70億。這四部電影,《流浪地球》就佔了科幻片票房的26%,比重超過四分之一。
其他17部外語片,除《海市蜃樓》來自西班牙、《寶萊塢機器人2.0》來自印度外,其他均來自美國。美國科幻片15部電影貢獻了110億票房,《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斬獲42億票房,《蜘蛛俠:英雄遠徵》、《大黃蜂》、《驚奇隊長》票房在10億之上。
國內硬科幻剛開了一個好頭,但很快被關上了門!
開年,《流浪地球》給國內科幻片開了一個好頭。繼此之後,幾部上映的科幻片大舉科幻題材熱點,但從科幻電影嚴格意義上,《瘋狂的外星人》、《被光抓走的人》只是設定了一個科幻的背景,在劇情和場景與非科幻片並沒有什麼差別。唯一讓大家期待的是《上海堡壘》,並給予了厚望,《上海堡壘》也大蹭《流浪地球》熱點。
按理說,這部片子在《流浪地球》的烘託下,應該能夠取得一定的票房。正所謂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上海堡壘》豆瓣評分為全年科幻片最低分,僅為2.9分,甚至被稱為史詩級大爛片,導演在劇本、選角等各方面打了一手爛牌,將剛剛燃起的中國科幻熱迅速潑了一遍冷水,以至於網上說:「《流浪地球》打開了中國科幻片的大門,《上海堡壘》把門又一次的關上了,還加了把鎖,把門給焊上了。」
《上海堡壘》給國內電影界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訓課,其實科幻電影的門檻不低!
科幻系列仍是票房的常青樹!
儘管國內四部科幻片票房冰火兩重天,但經典外語科幻系列片仍是票房的長青樹。2019年,各路科幻系列片輪番登場,在21部電影中有12部是系列片,復聯、蜘蛛俠、星球大戰、死侍、X戰警、變形金鋼、終結者、黑衣人系列,包括印度的《寶萊塢機器人》系列,票房合計104億元,平均8.74億元。
從觀眾評價看,21部科幻電影豆瓣評分平均為6.5,評分超過7.5的科幻電影5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獨佔鰲頭,嶄獲各方面評價最高分,以8.5分榮獲2019年評分最高的科幻片,參與評分的71萬人中五星佔比高達47.7%,在全球票房榜也位居榜首,嶄獲27.9億美元,給復聯繫列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流浪地球》豆瓣評分位居第2,7.9分,參與評分人數高達136萬人,五星佔比32.9%,無疑是2019年最受關注的科幻片。憑藉國內的票房業績,《流浪地球》在2019年全球票房前20榜單中佔據一席,以6.9億美元位居第12名,可以說是開創了國內科幻電影的新紀錄!緊隨第3的是《蜘蛛俠:英雄遠徵》,7.8分,國內票房收入14億人民幣,全球票房12.3億美元,位居全球榜單第四。
12部科幻系列片豆瓣評分平均6.7,略高於整體平均值。但數據也顯示,近年國內對科幻系列片可能有些審美疲勞,《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在國內僅錄得1.42億票房,豆瓣評分也僅達到6.5分。在2019全球電影票房榜前20名中,也僅有《復聯4》、《蜘蛛俠2》、《驚奇隊長》、《星球大戰》四部入榜。
四部叫好不叫座、不容錯過的科幻片!
2019年,國內兩部硬科幻電影,一部《流浪地球》意外火、另外一部《上海堡壘》意外冷,復聯繫列、星球大戰系列紛紛迎來終局,其他系列片可以說是乏善可陳。
儘管如此,2019年還是有幾部科幻片雖然沒有靚麗的票房業績,但也給我們帶來了驚喜,這些並不落俗套的科幻,也許多年之後,就像《銀翼殺手》那樣會重新奠定其在科幻電影史的地位。
1、再創蒸汽朋克經典:《掠食城市:致命引擎》
蒸汽朋克電影(一種復古情節的科幻)向來是小眾人群,代表作是《機器人9號》,色調一般是低沉的。《掠食城市:致命引擎》是2019年最早上映的一部科幻片,由《指環王》、《霍比特人》原班人馬打造,豆瓣評分6.4,票房僅有4900萬元,但這些無礙於這部科幻所散發了出的新蒸汽朋克光芒。如果你想體味一下蒸汽朋克的感覺,不妨再看看這部電影。
2、再現太空探索經典:《星際探索》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7.0,甚至位居2019年科幻片第10位次,但票房比《掠食城市:致命引擎》更慘,只有2000多萬。大陸譯名《星際探索》這個名字起得確實不好(臺灣中文譯名叫《星球救援》、香港中文譯名《星際任務》),有點像紀錄片,更與之前各類的星際類電影衝突,老感覺這是一個舊片子,讓人沒有買票進電影院的衝動!
這部電影從內容看確實不是那麼吸引人,甚至有些拖沓,但從太空場景設計上,橫跨地球、月球、火星、海王星,硬核科技感很強,有些場面具有教科書級的意義。看這部電影,不要去看劇情,重點要看場景。
3、開創電影技術新時代:《雙子殺手》
李安應該是第2次拍科幻,上一部是2003年的《綠巨人》,全球票房2.45億美元,國內也給予較高評價。時隔十多年,《雙子殺手》第二部票房僅為1.73億美元(國內票房2.32億元,其實不錯),但其成本卻高達1.38億美元,虧本7500萬美元,但這並不妨礙其成為2019年裡程碑式作品,之所以如此,還是要點讚李安創新使用若干最新技術,120幀、人物數字複製、3D等等,讓人耳目一新,但劇情確實老套、拖沓。這部片子,如果換個劇本,可能大不一樣!
4、再續時間旅行經典:《海市蜃樓》
在21部科幻電影中,豆瓣評分排名第四是西班牙科幻片《海市蜃樓》。雖然國內票房僅錄得1.09億人民幣,然而豆瓣評分高達7.8分。此片屬於時間旅行科幻類,但更多是懸疑片,喜歡硬核科幻的可以略過。
2019年,不管是不是科幻元年,但已經為我們打開了科幻的另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