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音樂人的獨立音樂生態該怎麼做?「看見音樂」從版權服務切入

2021-01-08 36kr

觀察一下36氪做「創業服務生態」這件事情:最先從啟動成本較低的媒體做起,提供資訊;而後切到創業這件事最核心的一些需求,比如融資;最後再延伸到包括孵化(氪空間)、數據工具(氪指數)等線上線下各式各樣的服務。所有東西圍繞著一個群體,叫創業者。

而這套邏輯其實是完全可以應用在其他領域的,比如獨立音樂。脫離唱片公司的獨立音樂人其實和創業者非常相似。事實上從去年到今年,我也接觸到一批嘗試圍繞音樂人做獨立音樂生態的網際網路公司,但各家的具體切入點不盡相同。

月初在上海聊到的看見音樂也是其中一家,他們的切入角度是:版權和發行。

數位化的版權管理和發行系統

看見音樂成立於 2013 年,創始人沈佳之前在土豆待了 7 年,負責過原創播客管理、操辦過土豆映像節。親歷了視頻網站版權規範化的幾年之後,沈佳認準了音樂內容的價值也會在持續的版權規範化後顯現出來。

創立兩年來,看見音樂基本上兩條線同時並行。表層是音樂人平臺和音樂媒體,包括線上雜誌「獨立志」、獨立音樂排行榜 ING 榜等;底層則是一套獨立音樂的版權管理、分發系統。

表層的產品首先要解決音樂人的推廣需求。音樂人能在平臺上擁有自己的主頁,進行音樂推廣、和粉絲互動、音樂和演出的發布甚至售賣等。媒體部分則是針對獨立音樂愛好者的內容需求,吸引更多獨立音樂愛好者的關注,最終還是服務於音樂人的推廣需求。

而底層的版權管理和發行系統,其實才是看見音樂整個業務線裡最重要的一塊。

這套系統的運作機制大概是這樣的:音樂人將作品委託給平臺,平臺幫音樂人做 UPC、ISRC 等認證編碼,規整素材,通過已經建立起的渠道網絡去自動發行,系統收集數據、結算和偵測版權。看見音樂花了兩年把全球排名前一百多家的音樂渠道、流媒體服務都談了一遍,籤約並對接了雙方系統。

音樂人向看見音樂上傳作品之後,可以自主選擇所需要上架的渠道,比如 Spotify、KK box 或者 iTunes 等,平臺會幫助音樂人發行、上架,並且會把各平臺上相應的數據返還給音樂人、提供工具幫助分析,最後幫音樂人換匯並結算版稅收入。

這些事情,獨立音樂人自己動手的話,會耗費很多精力,尤其當他要同時維護多個平臺,管理上架、協議、催款、結算等細節。「一些音樂人使用滾石或索尼等大型唱片公司的發行服務,但這些服務普遍抽成很高、服務一般,也沒有數據能返回給音樂人。」沈佳提到。實時數據對音樂人來說越來越重要,包括手中年齡、地域、興趣詞等,能夠指導音樂人的創作或者運營。

在這套系統上沈佳其實不想收費,但是音樂人反倒希望他收費。「音樂人不是網際網路人,你不收費他們覺得不知道你要幹嘛。我們很尷尬地收了錢。」

這套系統目前主要還是幫音樂人把歌發向海外渠道,沈佳提到國內的渠道今年開始陸續在談判、接入。音樂人向國內的音樂服務上架音樂相對不那麼繁瑣,而且各大音樂服務商也都有各自的獨立音樂人服務計劃。這一塊不容易切,要靠版權池的量級和含金量來撬動。

要成為「新人和新音樂的入口」

往國外發行華語音樂的尷尬在於受眾太少,絕大部分可能還是在國外的中國人。而中國人想聽歌的話,可能也用不著去 iTunes 付費下載或者去 Spotify 忍受廣告,他們會利用國內的音樂服務獲取歌曲。

目前平臺上一個比較好的案例是音樂人姚欣蓓,看見音樂幫她做了三個多月後,她大概獲得了接近兩萬的版稅收入。對於獨立音樂人的版稅收入來說,這已經不算低了。

「其實在做版權發行的時候,收入他們倒沒有那麼在意,他們最在意的第一是推廣、第二是數據。」獨立音樂人們目前絕大多數收入都來自演出。他們希望的是擴大知名度、影響力,最終通過演出變現。

沈佳看好在接下來的幾年,隨著整個音樂市場的版權亂狀逐漸被肅清,版稅還是能幫助音樂人獲得一層穩定的收入。哪怕是比較薄的一層。「老實說我們在做一套很未來的事情,從現在開始把整個版權系統建設成一個基礎設施。」沈佳說。

而比較厚的那一層,還是演出。無論對音樂人還是看見音樂來說都是。目前看見音樂還沒有在演出上做任何事情,沈佳認為當版權系統吸引來了足夠多的音樂人,解決了他們的推廣、發行需求之後,再幫他們解決演出方面的需求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沈佳稱目前有兩位好聲音系藝人籤了看見音樂,10 月會有北京、上海兩場演唱會,在上海也會將有一場中型音樂節推出。

目前看見音樂整個平臺上有兩萬多個音樂人註冊,平臺上每個月大概新增接近 1000 個。但是平臺上還沒有影響力非常大的音樂人。「指標性的藝人還在搶,有些音樂人已經冒出頭了,要搶他們就比較難。」沈佳稱平臺上一些新藝人冒頭後很快就被籤掉,例如陳粒、程壁等。

比較讓沈佳驚喜的有兩件事。第一是,原本是為個體音樂人打造的這套系統,一些沒有專門的團隊對接發行業務的中小廠牌也開始用上了。第二是,在做海外發行時他們接觸了很多海外代理商和廠牌,而後者表達出了將版權委託給看見音樂進入中國的意願。「因為他在中國找不到特別專業、合規的版權代理發行機構。」

目前看見音樂剛剛和一些海外版權機構達成合作,主要來自德國、法國和美國。「有些版權進來我們也嚇到了,比方貓王、Bob Dylan、BB King 的一些作品。」

至於燒得興起的巨頭們會不會也圍繞獨立音樂人做這樣一套系統?沈佳說:

「版權代理機構必須中立才能發行覆蓋最大化。受制於競爭格局,巨頭做全球化發行沒有太大價值,比如騰訊音樂是不會願意授權給 KK Box 的。僅僅是在國內賺取一層利潤之後轉售給對手的話,又會吞噬音樂人一層利潤,而且目前他們更不願意轉售版權給國內對手。如果忽略競爭格局,我覺得這個也不是錢能馬上砸出來的,需要時間去一家一家談判、對接後臺等。」

如果一切順利,沈佳對看見音樂的預期是,成為「新人和新音樂的入口」。「道理和36氪成為『創業』的入口是一樣的。先把所有事情變成一種最基本的服務,這是行業未來價值的根本,其他都是必定會來的長尾。這是一件很遠的事情,不是兩年賺錢的事情。」

看見音樂之前拿過一筆 IDG 領投的融資。

可愛的創業者,如果你或你的朋友的項目希望被 36 氪報導的話,請狠戳這裡,:)。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在線音樂產業盛會開幕,30%獨立音樂人從未獲得版權收益成...
    獨立音樂是音樂產業的有生力量,在中國具有巨大發展空間。由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國家版權貿易基地(上海)、看見音樂、星球發行聯合主辦的上海國際獨立音樂季日前正式拉開帷幕。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近期發布的全球音樂報告顯示,獨立音樂在全球流媒體平臺的份額不斷攀升,尤其在中國更是席捲各大選秀綜藝和線上音樂平臺,逐步成為新晉流量擔當。然而在一組媒體調查中,約30%的獨立音樂人表示幾乎從未獲得過版權收益。作為中國音樂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獨立音樂人的版權有效保護與獨立音樂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
  • Livehouse與酒吧、在線音樂公司、獨立音樂人的關係
    Livehouse志在為中國獨立原創音樂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土壤,而酒吧則志賺錢,無論是夜店還是清吧,賺錢是他們核心述求。在經營之道上,二者也有實質差別,Livehouse經營之道更多的是圍繞為獨立音樂人們提供更舒適的表演環境,與此同時也是在為用戶提供更有共鳴的現場音樂視聽環境;而酒吧的經營之道則完全市場化的圍繞用戶需求展開,用戶喜歡什麼、想要什麼就重點提供什麼。
  • 版權之爭後,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的「戰火」燒到獨立音樂人、直播...
    騰訊音樂移動月活增長停滯,環比下滑根據招股書信息披露,騰訊音樂收入主要來源於在線音樂服務和社交娛樂服務兩部分。在線音樂服務收入(Online music services)包含了訂閱服務、單曲和數字專輯、廣告、版權轉授等。社交娛樂服務收入(Social entertainment services and others)則包含直播打賞、會員費和智能設備銷售等。
  • 音樂創作之外,獨立音樂人如何學會版權保護?
    複雜模糊的版權購買合同細則、音樂人的維權困境......種種事件暴露出的歌曲著作權問題不僅超出了「吃瓜群眾」的理解範圍,也是每位獨立音樂人創作路上難以避免的坑。如今,疫情又導致線下演出收入完全歸零,音樂人可太難了。
  • LAVA店鋪音樂一站式服務促進公播音樂版權規範,推進音樂生態建設
    2020年9月6日上午9:30,由北京版權保護中心、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主導構建,行政司法協同、多方參與打造的基於「版權鏈與天平鏈的可信數字版權生態」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發布會,集中展示了區塊鏈技術在版權產業三大領域的最新應用成果。
  • 科技賦能,上海「看見音樂」在線平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音樂服務...
    「過去中國音樂、戲曲往往以演出或唱片形式向外傳播,而我們希望通過數位音樂領域的技術創新,更多渠道地向世界傳播和推廣中國文化。」「看見音樂」創始人沈佳說。  「看見音樂」以全球音樂發行為核心業務,管理全球940萬首音樂版權,服務全球7500家音樂公司,合作超過45萬名音樂人,向全球300多個渠道發行音樂。
  • 抖音發力音樂生態:版權為王 哪些合作方有望受益?
    在該版本中抖音在音樂功能方面做了多處更新,最主要的是增加了「聽全曲」功能,此外,還做了一個能顯示歌詞的和曲子進度的簡易版播放器。由於部分歌曲並未獲得版權方授權,絕大部分能聽的歌曲分為抖音音樂人創作的歌曲,以及與抖音達成了版權合作的供應商。5G時代短視頻井噴,BGM(Background music)成為標配。抖音視頻音畫同步的特性決定了配樂在其產品中的不可或缺。
  • 音樂人如何獲得理想收入?從星曜|看見計劃看酷狗音樂人扶持生態
    在此背景下,4月23日,作為擁有4億月活躍用戶的在線音樂巨頭,酷狗音樂也新推出了一項旨在提升音樂人曝光,豐富音樂人變現渠道的音樂人直播計劃 ——"酷狗音樂人·星曜|看見計劃",讓他們追逐理想的同時,也能獲得理想收入。
  • 在線音樂競爭開始比拼生態 但沒有版權依然寸步難行
    扶持原創已經迫在眉睫,而在這次產業秩序重塑過程中,在線音樂平臺成為重要角色。  QQ音樂在去年推出平臺開放策略,這一策略的發布有望讓獨立音樂人的種種尷尬得到一站式化解,能為獨立音樂人及優質原創音樂作品,提供全面的生存發展空間。
  • 獨立音樂人「乘風」,網易雲音樂「破浪」
    文 | 符瓊尹編輯 | 江宇琦從今天起,喜歡獨立音樂的人也許會發現,他喜歡的平臺和音樂人開始開展了合作——6月19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獨立音樂廠牌聯盟——獨立音樂聯合體Indie Works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自製節目、音樂節、Livehouse
  • 騰訊音樂生態戰略背後,數位音樂時代新浪潮已到來
    摩登天空旗下大波浪樂隊×李大奔、馬賽克樂隊×滿舒克、痛仰樂隊×黃旭和海龜先生樂隊×BeWhy四組藝人分別合作推出的 「樂隊X說唱」聯名單曲,將陸續登陸TME旗下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等平臺。此外,TME還將對該計劃輔以全產品鏈矩陣宣發,全方位助力獨立音樂人發展。
  • 看見音樂創始人沈佳:新貨幣網絡—音樂版權的全球分發與結算
    看得見音樂是一家網際網路的音樂公司,我們致力於使用技術去打造高效的音樂服務鏈條,為這個行業做三件事,第一是降低行業的運作成本;第二是幫這個行業獲取更高的收入;第三是為這個行業提供透明的數據。我們在創業的前幾年,主要專注於在做的是音樂的全球發行和音樂服務鏈的創新。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課題就是看得見音樂的主營業務—星球發行,星球發行主要在做的就是音樂版權的全球分發。
  • 打破流量困境讓更多音樂和音樂人被看見,「2020抖音看見音樂計劃...
    「2020抖音看見音樂計劃」上線以來,熱度持續飆升,音樂人和用戶的熱情徹底引爆了這個夏天。據抖音官方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參賽歌曲數量及累計播放量分別超過了5萬首和601億次,視頻點讚量達22億,參賽音樂人累計漲粉更是突破了3458萬,更多優質音樂和音樂人因此被真正看見和喜歡。
  • 狂補版權短板,或牽手環球音樂,網易雲音樂能撕掉「網抑雲」標籤嗎?
    當時為了牽手環球音樂,騰訊音樂、太合音樂(旗下有百度音樂)、阿里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競相出價,環球的授權費也由最初價值不過三四千萬美元,到最激烈的時候最高出到3.5億美元現金,加1億美元股權,出價最少的賣家手裡也攥著2.4億美元現金。獨立音樂人爭奪戰版權爭奪難佔上風,網易雲音樂能做的只有出奇制勝。拆招之一便是差異化,利用自己擁有16萬原創音樂人的優勢開展精耕細作。
  • 抖音音樂品牌化 開啟抖音音樂人計劃
    從《芒種》到《你的答案》,從《少年》到《舊夢一場》,如今抖音已經助力多首歌曲火爆平臺、出圈全網,吸引更多音樂人到平臺上傳歌曲,以及更多音樂版權方與其合作,通過一步步積累到當下立足音樂領域,也正是抖音「天時」的另一部分。      地利方面,抖音也是隨著不斷發展,完善了自身的短視頻+直播優質娛樂內容生態,才形成了一片能夠服務音樂產業的土壤。
  • 如果沒有版權優勢,QQ音樂該往哪尋找突破口
    原標題:如果沒有版權優勢,QQ音樂該往哪尋找突破口版權競爭日益激烈,但僅靠版權優勢,QQ音樂也很難有爆發性增長了,甚至不排除未來版權優勢不再明顯。因此,未來如何能從其它業務方向尋找下一個爆發點,再次拉開與其它平臺的差距。
  • 高品和看見音樂達成合作,共同打造商用音樂服務全鏈條
    近年來,商用音樂版權日益受到重視,正版音樂的使用場景也隨著MCN、短視頻、Vlog、公播的蓬勃發展迅速擴大,不論是風格多樣的音樂,還是不同場景的音效,都被廣泛應用於廣告製作、內容創作中。近日,國內領先的數字版權內容服務商高品與新概念的全球音樂服務公司看見音樂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基於音樂音效的版權分銷、定製和授權等合作開展業務。
  • 網易雲音樂和抖音組CP,扶持優秀音樂人和原創音樂出圈
    網易雲音樂和抖音將各自發揮在線音樂平臺和短視頻平臺的優勢資源,助力音樂人和優秀作品在雙平臺獲得加倍傳播效應,以「音樂+短視頻」的宣發新勢能,為用戶帶來更加豐富的娛樂體驗。雙方將聚焦創作、曝光、收入、作品管理等音樂人關心的問題,助力音樂作品快速出圈,並切實提高音樂人收入,讓優秀音樂人和作品被更多人看見、聽見。
  • DNV音樂攜手樂人音樂開展海外音樂版權引入與運營
    ,未來雙方將以豐富的音樂合作經驗,開展海外數位音樂版權引入以及國內獨立音樂數字版權運營等業務,通過專業的音樂授權運營管理,提高優秀獨立音樂人及其作品的傳播度,推動獨立音樂創作生態的健康成長。中國音數協音促會發布的《2018中國音樂產業報告》則顯示,過去十年來音著協的版權許可收入首次超過2億元,同比增長17.2%。一直以來,歐美發達國家版稅分配的頻度和透明程度,成為音樂人穩定的收益來源和激勵其繼續創作的持續動力,而版稅收益在中國音樂人的收益構成中,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近日,國家版權局啟動「劍網2019」專項行動,將進一步推動音樂作品轉授權合作。
  • 大公司資訊|騰訊音樂:騰訊音樂人獲最佳版權實踐獎,月亮沙龍第九期...
    其中,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TME)旗下騰訊音樂人平臺繼續成為眾多音樂人的首選,並成為64.4%的音樂人的主要數位音樂收益來源,較去年的45%再度提升。不僅如此,在音樂人服務、平臺滿意度的調研中,騰訊音樂人平臺也獲得了最多音樂人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