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兩大「魔咒」刷屏 會是2020年A股反向指標嗎?基金經理這樣認為

2020-12-0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公募兩大「魔咒」刷屏,會是2020年A股反向指標嗎?基金經理這樣認為…

摘要

【公募兩大"魔咒"刷屏 會是2020年A股反向指標嗎?基金經理這樣認為】開年不到一個月,A股市場上傳說中的兩大「魔咒」就開始刷屏。由於基金在A股頂部比較好賣,因此就有公募基金「百億魔咒」之說。此外,被視為A股投資的另一反向指標「88魔咒」也在最近現身。(券商中國)

  開年不到一個月,A股市場上傳說中的兩大「魔咒」就開始刷屏。

  在2019年賺錢效應的助推下,基民認購基金跑斷腿,2020開年半個月內,百億基金、爆款基金頻頻出現,由於基金在A股頂部比較好賣,因此就有公募基金「百億魔咒」之說。

  此外,被視為A股投資的另一反向指標「88魔咒」也在最近現身。根據天風證券國金證券的數據,股票型基金整體倉位已突破九成。基金倉位已達極致的現象被一些市場人士認為是A股投資的反向指標。

  這兩大魔咒在2020年真的能奏效嗎?

  白馬股高位引來百億魔咒?

  在2019年賺錢效應的助推下,基民認購基金跑斷腿,2020開年半個月內,百億基金、爆款基金頻頻出現。2020年1月8日,交銀內核驅動混合正式發售,首次募集規模上限60億元,結果是交銀內核驅動混合的認購資金半天就突破百億元,觸發比例配售。1月13日,更是出現銀華科技創新、泓德豐潤三年等三隻新基金一日售罄。

  A股市場向來有公募基金行業的「百億魔咒」,大意是新發基金在上一階段賺錢效應支持下,認購資金或募集規模頻頻達到一百億,可視為A股市場階段性見頂的徵兆。由於基金在A股頂部比較好賣,公募基金的「百億魔咒」也因此在網上刷屏,因基金的「百億魔咒」事關A股投資,一時間成為許多股民熱議的話題,尤其是當前市場實際上正處於白馬股被公募基金扎堆持有,進入一個相對高位的時期,核心資產能否繼續帶動A股市場向上走也存在一定的疑問。

  基金好做不好發,基金好發不好做,是公募基金行業的一個普遍現象。基民通常在A股市場處於市場底部時選擇贖回基金,或無視新發基金;而在A股市場股票大幅拉升後,基金取得較好收益後,基民開始跑步入場,新發基金一日售罄、百億基金熱銷現象頻頻出現。

  2020年初刷屏的百億魔咒,與2018年初基金熱銷的局面類似。這是因為2020年初的基金熱銷拜2019年所賜,而2018年初基金的熱銷,則是因為2017年的公募基金在A股市場取得不錯的表現,但2018年初基民跑步入場後,結果就被2018年的A股嚇到了。

  數據顯示,因2017年股市的結構性行情,公募基金賺錢效應凸顯,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分別盈利2120億元和786億元,合計盈利規模達到2900億元。當年的易方達消費行業以65.18%的年內收益率排名第一,國泰網際網路+基金業以63%的年內收益率緊隨其後,排名第三的嘉實滬港深精選,也取得超過50%的年內收益率。

  隨後,2018年開年一個多月內,爆款基金頻頻出現,在2018年初,興全合宜基金首募規模327億。華夏穩盛、華安紅利精選的規模分別為78.17億和50.23億,此外,匯添富價值創造、中歐時代智慧、交銀施洛德持續成長等公募基金產品規模也都在20億以上。

  但基金熱銷乃至「百億」的出現,似乎成為A股市場的一個魔咒。2018年幾乎是A股市場股民、機構最難的一年,甚至社保基金都不能避免虧損,要知道社保基金在2015年、2016年、2017年都取得不俗的正收益,但在2018年卻虧損了2.28%。

  基金高倉位運作?「88魔咒」有些牽強

  除了「百億魔咒」,令投資者有點擔心的還有「88魔咒」,所謂88魔咒的大意是,偏股基金倉位達到88%以上之後,A股市場大致上會面臨壓力,階段性見頂回調的概率比較大,也就是說,偏股型基金的倉位成為了A股投資的反向指標。

  天風證券一份基金風格配置監控周報顯示,截至2020年1月10 日,普通股票型基金倉位中位數為90%,偏股混合型基金倉位中位數為87%。此外,國金證券1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股票型基金整體倉位已突破九成。

  上述公募基金的高倉位,真的會引發「88魔咒」,預示市場走跌嗎?一些市場人士認為,這一數據比較牽強,並不具有太多參考意義,因為公募基金保持高倉位運作已是常態化現象。

  「通常在判斷沒有系統性風險的情況時,公募一般都會保持高倉位運作。」華南地區的一位市場人士認為,公募的高倉位並不意味著基金經理對市場非常樂觀,即便2020年的A股市場變得更差,基金經理也不大可能顯著降低倉位,而可能是通過結構性調整的方式來應對市場。

  安信基金的一位基金經理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倉位的波動取決於對市場大勢的判斷,但無論是價值投資、趨勢投資還是技術分析,長期能通過及時減倉來迴避系統風險的,鳳毛麟角。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從長期效果來看都是在做無用功。這意味著倉位的高低參考意義不大。

  許多基金經理已經注意到過去幾年的市場中,有部分年份的指數萎靡不振甚至下跌,但卻出現幾個板塊有不錯表現,若抓住結構性行情,高倉位運作亦能完美勝出。2011年的A股市場尤其明顯,雖然A股指數下跌超過20%,但一部分高倉位運作的基金卻完美跑贏市場,取得了不俗的正收益,與此同時,另一部分高倉位在此期間虧得一塌糊塗,而一些低倉位的基金也因為抓錯板塊,同樣呈現出大幅虧損的局面。

  鵬華基金一位負責人也認為,倉位並不是基金業績優劣的關鍵,也不代表基金經理判斷指數的走勢、抑或是市場賺錢難易度,核心因素是結構性,因此維持高倉位已經是比較普遍的操作策略。

  百億基金魔咒、88倉位魔咒雖然顯得有些勉強,但基民喜歡在A股市場高位搶購基金卻是不爭的事實。因此,2020年的A股市場雖然未必如恐慌者所言的市場見頂、掉頭向下,但2020年的投資想要複製2019年的市場,恐怕有些難。

  南方基金權益研究部總經理茅煒認為, 2019年是結構性牛市,但與公司業績的關聯度並不大,市場具有一定的主題性因素,主要指數和行業也都經歷了一輪較為充分的估值修復行情,因此預計2020年企業盈利對市場影響將更加突出,公募基金在2020年的投資將更加重視業績和個股選擇。

  顯而易見的是,基金經理對2020年的A股也非常小心,雖然基金熱賣、高倉位運作,但將更加重視個股研究選擇的能力,個股選擇也就意味著投資的難度在2020年逐步加大。

  後市展望>>>

  野村東方國際證券高挺:2020年滬深300看漲至4400點

  長江策略:A股春季躁動行情行至中段 2014年再現?

  國君策略李少君:春季行情延續 把握低估值的困境反轉龍頭

  戴康:商譽減值壓力不改「冬日暖煦」 關注個股「反轉」機會

  海通策略荀玉根:牛市中的春季攻勢不變 最終發展為牛市三浪動力

  點擊查看>>>1月A股市場投資指南 王牌機構最新解盤 頂尖高手解盤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責任編輯:DF358)

相關焦點

  • 戰況膠著 公募「冠軍魔咒」會重演嗎
    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11個交易日,公募基金的冠軍爭奪戰也逐漸白熱化。截至12月15日,農銀匯理工業4.0靈活配置混合以高達131.22%的年內收益率暫居業績榜首位,而農銀匯理基金旗下2隻產品以及廣發高端製造股票A也以超120%的收益率緊隨其後。但與此同時,有關公募「冠軍魔咒」也再度被提起。
  • 明星基金難逃「冠軍魔咒」
    2020年,農銀匯理基金的趙詣包攬了主動權益類產品業績前三,他管理的三隻基金年回報率分別高達166.57%、163.49%和154.88%。 趙詣並非第一個如此風光的基金經理。 2019年,廣發基金劉格菘也曾包攬主動權益基金前三,成為公募基金界最火的人。 在冠軍光環照耀下,劉格菘管理的基金在2020年急速膨脹。
  • 基金最大風險是買錯股票而非倉位太高 A股市場沒必要對88魔咒過於...
    所謂「88魔咒」就是指,當基金的倉位水平達到88%左右的時候,A股市場往往會出現大跌,基金倉位成了股市的「反向指標」,其核心意義在於基金倉位達到一個頂峰後,繼續加倉股票的空間變小,減倉空間變大,下跌概率變大。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88魔咒在2012年以前的市場中,頗有參考意義。
  • 晨星:A股頂尖基金經理是如何投資的
    她於2005年底加入晨星資訊(深圳)有限公司,負責晨星(中國)基金評價與研究體系的搭建與完善。   對於在A股市場「掘金」的基金經理,晨星和王蕊也有長期觀察和研究。她總結認為,如果基金經理始終圍繞著「發現好公司」去構建股票組合,同時堅持自己擅長的領域,那麼他的長期業績就會領先。「為什麼很多基金經理這麼多年下來能夠領先?我覺得他們始終賺的是業績增長的錢。」她說。
  • 2020券商資管公募揭榜,來看冠亞軍基金經理深度復盤
    截至2020年12月31日,Wind數據顯示,在成立半年以上的116隻權益類券商資管公募基金(以下簡稱「權益基金」)中,財通資管價值成長以87.47%的年內回報奪冠,緊隨其後的是2020年3月剛剛成立的東方紅啟動三年持有,年內回報為78.66%。此外,另有24隻權益基金年內回報超過50%。
  • 2020公募基金大盤點,幹了這7件大事!
    農銀匯理基金經理趙詣包攬公募基金業績前四,他管理的農銀匯理工業4.0混合基金全年斬獲166.57%的收益率,登頂公募基金2020年業績冠軍,同時也創出近5年公募基金冠軍業績的最佳紀錄。「買股票不如買基金」理念推動之下,居民資產繼續向權益基金轉移。
  • 公募基金的產品經理是做什麼的?
    來源:金融小夥伴來源:知乎 作者:金融小百科本文已獲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最近,有同學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募基金招聘產品經理,有些招聘信息看重數理背景和研究能力,有些看起來又有點像市場部的。」那麼,公募基金產品經理到偏研究還是偏市場?主要是負責什麼?和基金經理工作界限又是什麼?
  • 年度排名懸念再起 公募基金「貼身肉搏」
    「科技、光伏、新能源汽車都屬於比較好的長期賽道,長期市場空間比較大。」以光伏行業為例,鄭澄然認為,板塊今年漲幅比較大,主要反映了業績漲幅的因素。對於業績增長確定性比較強的龍頭公司來說,伴隨產業周期向上時,企業業績高速增長,有望獲得市場樂觀預期所帶來的估值提升收益。
  • 2020券商資管公募揭榜,來看冠亞軍基金經理...
    時值年初,券商資管公募冠亞軍基金亦已鎖定,明星基金經理異口同聲:「不擇時、看長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Wind數據顯示,在成立半年以上的116隻權益類券商資管公募基金(以下簡稱「權益基金」)中,財通資管價值成長以87.47%的年內回報奪冠,緊隨其後的是2020年3月剛剛成立的東方紅啟動三年持有,年內回報為78.66%。
  • 2020年公募冠軍被提前鎖定 要抓牛基!先讀懂新生代基金經理愛買些啥
    回顧往年公募冠軍者,趙詣可謂年輕。有趣的是,從當年創下公募基金年度收益220%的王亞偉,到2020年的趙詣,公募年度冠軍寶座上的基金經理正在年輕化。  在不少基金業內人士看來,伴隨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的持續擴容,很多時候經驗豐富的老基金經理管理的資產規模高達幾百億元,已很難獲取超額收益,一批新生代基金經理,憑藉個人比較鮮明的風格,較小的管理規模反而更容易捕捉超額收益。
  • 部分中小型公募基金經理離職率超20%
    在行業頭部效應愈發明顯的趨勢下,中小型基金公司受離職潮的衝擊更為嚴重。7家公募基金經理離職率超20%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以年初的基金經理總數為基數計算,今年共有華潤元大基金、金信基金等7家公司的基金經理離職比例超過20%,多為中小型基金公司。
  • 被公募基金低配的銀行股 未來還有多大的吸引力?
    基金經理的上述操作,似乎成為險資等機構的反向指標。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國內一家超大型基金公司旗下銀行主題基金在三季度期間申購環比增長約6倍,同時從二季度的淨贖回變成三季度的淨申購,該銀行主題基金七成以上的投資者皆為機構。
  • 我的公募基金投資策略
    私募普遍規模都不是很大,收取管理費有限,私募基金經理主要收益靠業績提成,這樣奮鬥精神十足,業績有持久性。而公募基金只有管理費收益,基金經理無業績提成,就算與私募同等業績,基金經理得到的獎金遠遠不如私募基金經理,公募基金激勵制度問題,導致基金經理動力不足,還會導致優秀基金經理跳槽而影響基金業績。二、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都有優缺點,抉擇的時候根據情況靈活運用。
  • 權益基金大爆發 2020公募基金閃耀資本市場
    對於公募基金來說,2020年是一個歷史性的「超級大年」。數據顯示,2020年公募新基金髮行數量和規模均創出歷史新高,尤其是新發基金規模超3.1萬億,助推公募基金規模節節攀升,11月底創出歷史最高值——18.75萬億。其中,權益基金成為最亮眼的明星,全年新基金髮行超2萬億,創出歷史新高;偏股混合型、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都超過了40%,更多基金經理管理規模超百億。
  • 公募基金規模大躍進 基金經理們如何回應靈魂拷問?
    文|《財經》記者黃慧玲 實習生 張世晨編輯|陸玲即將過去的2020年,公募基金行業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至12月16日,今年以來成立新基金1355隻,平均每天有3.7隻基金問世,合計募集規模達到3.04萬億元。
  • 最具資金話語權公募基金經理接受上海證券報問卷調查 明年投資何處...
    基金經理對2021年回報率的預期  最具資金話語權公募基金經理接受上海證券報問卷調查  明年投資何處去?公募能否繼續牛?  在連牛兩年之後,2021年公募基金的高收益能否延續?  對於2021年的宏觀環境,近五成的基金經理認為中國經濟將延續復甦態勢,內外需均會顯著回升。在大類資產配置上,權益資產仍是基金經理們的首選,超過七成的基金經理看好明年A股市場的表現。  不過,基金經理們對明年A股市場的表現並沒有表現出過於樂觀的態度。
  • 公募基金年末排名大戰懸念迭起,年度冠軍花落誰家?基金經理透露...
    冠軍基最終花落誰家仍頗具懸念,接下來為數不多的交易日,重倉股表現成為公募基金2020年度重要決勝因素。有基金人士提醒,公募基金的投資者更應關注長期業績,在評估基金經理的業績時,選用合適的基準指數並拉長評估的時間期限尤為重要。但是毫無疑問的是,作為「冠軍候選基」,TOP10的動向廣受關注。2021年的投資策略將如何變化?展望明年權益市場,投資機會在哪裡?
  • 向上2020,公募基金進入大時代!
    2020年,公募基金是個豐收年,增收又增量,折射出行業發展進入黃金時代。這是政策扶持、民眾理財需求旺盛及公募行業砥礪前行共同作用的結果。年末,我們一起回眸公募基金經歷的:向上2020!// 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漲57% //2020年公募基金再創佳績。
  • 公募「頂流」+成長「新銳」,這隻基金未來投什麼?_騰訊新聞
    公募基金圈流傳著「冠軍魔咒」,即上一年業績奪冠的基金經理,第二年大概率「平平無奇」。但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總經理劉格菘打破了這一「魔咒」。鄭澄然表示,當時主要是基於兩方面考慮:一是光伏的基本面發生變化,行業增長的確定性比較高;二是優質公司的性價比較高。根據對公司和產業鏈上下遊的研究,公司投研團隊認為,彼時市場擔憂行業需求受疫情衝擊,光伏板塊的優質公司估值水平顯著低估,性價比較高,因此在市場情緒悲觀時增加了配置。
  • 冠軍基金經理來了!趙詣、陸彬「巔峰對話」:2021年A股怎麼賺錢?
    2020年主動權權益基金業績排位戰最終收官,最終結果也正式出爐。兩大主要類別的冠軍「閃亮登場」:混合型基金冠軍為2020年業績達到166.56%的農銀匯理工業4.0,其基金經理為趙詣,而股票型基金冠軍——滙豐晉信低碳先鋒基金經理陸彬,該基金2020年獲得了134.41%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