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器人視界|微型機器人 助力精準醫療
目前,雖然還無法實現超物種變身,但是人工智慧系列產品已取得一系列驕人成果。後疫情時代,零接觸的市場剛需將以機器人為主的人工智慧系列產品推上更高的舞臺。另一方面,使用微型/納米機器人進行手術可能會到達無法通過導管或侵入性手術到達的身體區域,從而可以對組織進行採樣或將治療有效載荷深入患病組織。微型機器人外科醫生的使用可以幫助減少侵入性手術,從而減少患者不適和術後恢復時間。
-
國內首臺心臟介入導管手術機器人明年進入臨床 | 讓機器人做心臟...
這臺名為「提香」的機器人由梅奧心磁歷經兩年多時間研發而成。 心臟介入手術機器人導航系統「提香」 陳博士表示,機器人替代醫生介入心律失常手術,不僅可以減少病人和手術團隊的輻射損傷,降低手術人員的勞動強度,也能大幅縮短手術操作技術的學習曲線,從而緩解看病難現象,大幅下降醫療成本
-
Nature子刊封面:哈佛和索尼聯合研發的微型手術機器人
該項手術對於醫生的技術和操作要求非常之高,主要受限於人手在手術操作過程會不可避免的出現極其輕微的震顫或者抖動,因此全世界只有少數外科醫生會操作。相比於人的肌肉,機器人有著更高的精度和穩定度,更加容易操作,因此,用於外科手術的機器人近幾年得到了大力發展,尤其是顯微外科手術機器人,包括眼科手術和神經手術等。利用遠端操作設備,放大機器人的微小動作到人手的較大動作,可以極大的提高手術過程的精度。
-
這家企業的微型手術機器人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評通道
國內首創,微創穿刺及實時手術導航雙功能華科精準Q300是一款國內首創的神經外科微型手術機器人,可以輔助醫生快速、精準、安全進行腦外科手術,甚至可在急診或病房執行緊急手術,從而節省術前準備時間,縮短臨床幹預時間,為腦出血病人進行抽血引流,產品還同時具備微創定位穿刺和開顱手術實時導航雙功能。
-
把心交給「達文西」——機器人心臟手術有何優點?
專家簡介:李軼江,教授,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是原德國弗萊堡大學心臟中心心血管外科醫師,弗萊堡大學醫學院博士導師,德國漢諾瓦醫科大學分子醫學科研博士,心臟外科學臨床博士,同時擁有德國心臟外科專科醫師執照和德國重症醫學專科醫師執照。
-
這家企業的微型手術機器人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評通道
近日,由華科精準(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神經外科導航定位系統(型號:Q300),獲批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通道,成為華科精準繼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磁共振實時監測顱內雷射消融系統之後的第三款國家創新醫療器械。
-
主管大夫建議我們接受達文西機器人心臟手術,到底靠譜不?
首先我們這裡說的達文西機器人,不是我們看到的美國大片中的具有獨立智能的獨立行走的機器人,而是擁有四根機械臂能否輔助外科醫生手術的機器及系統,我為什麼把它分成機器和系統呢,因為手術過程中,外科醫生並沒有站在手術臺上,而是在操作臺上,外科醫生的手術動作均通過達文西機器系統處理後指示機械臂進行360°的動作,因此,理論上應該成為達文西機器人系統。
-
微型機器人能手術治病 但也可能被恐怖分子利用
摘要:據外媒報導,近日,ETHZ(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EPFL(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合作研發了一款趣味十足的微型醫療機器人。微型機器人的用途如此廣泛,對各行各業都有重要的作用,未來的潛力也是不可小覷的。
-
科技賦能微創外科手術:從規範到微創,最後就是人工智慧
你會見證世界人口從僅12億左右演變到如今的近76億;你還會見證外科手術從「一無所有」到「人工智慧」。隨著科技的進步,醫療衛生系統已經不僅僅滿足於通過機器解決掛號繳費等初級問題。大數據、機器人、人工智慧等最新的科技手段,正越來越多地融入到醫療服務的各個關鍵環節,從健康體檢、疾病篩查診斷,到簡單的治療,甚至已經延展到了外科手術等醫療衛生服務的核心。
-
科技賦能微創外科手術:從規範到微創,最後就是人工智慧
你會見證世界人口從僅12億左右演變到如今的近76億;你還會見證外科手術從「一無所有」到「人工智慧」。隨著科技的進步,醫療衛生系統已經不僅僅滿足於通過機器解決掛號繳費等初級問題。大數據、機器人、人工智慧等最新的科技手段,正越來越多地融入到醫療服務的各個關鍵環節,從健康體檢、疾病篩查診斷,到簡單的治療,甚至已經延展到了外科手術等醫療衛生服務的核心。
-
心臟醫生大白話:心臟支架如何放進心臟的!看完您就清楚了!
剛做完手術,這一上午真夠累的,穿著近30斤的鉛衣,站上幾個小時,真是一個體力活!看來幹什麼都得身體好!在回病房路上,一個家屬問王醫生,你們這支架咋放進心臟的?心臟支架怎麼放進去,估計是很多人好奇的一件事情,覺得不開刀,怎麼就能把支架放進心臟。心臟支架技術雖然要求高,但道理還是比較簡單的,為了減少大家對支架的神秘感及畏懼感,王醫生帶您走進心臟支架。術前準備我們就省略了,全身的血管都是和心臟間接相連接的,因為心臟要供給所有組織器官血和氧。
-
摺紙風格的微型機器人可以開啟外科手術機器人的新時代
使外科醫生使用工具,並在小切口中插入了微型攝像頭來進行手術,這使得手術過程對於患者和醫生而言都更加安全,振工鏈工業自動化平臺。近來,外科手術機器人開始出現在手術室中,以允許外科醫生一次以比傳統技術更大的精度,靈活性和控制力來操縱多個工具,從而進一步為外科醫生提供幫助。但是,這些機器人系統非常龐大,通常佔用整個房間,其工具可能比其操作的脆弱組織和結構大得多。
-
陳根:外科微型手術機器人,還有多少種可能
文/陳根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微創腹腔鏡手術,即外科醫生使用工具和插入小切口的微型攝像機來進行手術,使得手術對病人和醫生都更加安全。隨著技術的進步,外科機器人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手術室裡,外科機器人能夠協助同時操作多種工具,比傳統技術更精確、更靈活、更具控制性,從而進一步協助外科醫生。然而,這些機器人系統非常龐大,通常佔據整個房間。
-
職「味」:寵物醫生張家銘 一年為300多隻寵物開刀手術
寵物醫生張家銘今年34歲,從事寵物醫生這個職業已經有10個年頭了,僅去年一年時間,他就曾為300多隻寵物進行開刀手術。 記者見到張醫生時,他正在給一隻住院的比熊做身體檢查。「它剛動完手術十多天,還沒徹底恢復呢。」他告訴記者,這只比熊出了車禍,不僅腿部骨折,腹部也被汽車輪胎壓出腹壁疝,它剛到寵物醫院時,身體狀態十分虛弱。「給狗狗動了手術,看著它一點點好起來,我覺得特別開心。」
-
心臟外科手術百年傳奇|心臟|手術|醫生|外科醫生|布萊洛克|-健康界
在大量的手術實踐後,醫生提出了外科手術的兩個「金科玉律」:手術刀觸及的器官必須靜止、手術視野清晰無血。而在心臟上動刀子,恰恰是這兩個原則的悖論。心臟與生俱來的跳動,可以說是我們生命的象徵,然而這在當時的外科醫生眼裡,卻是無法逾越的障礙。心外科手術的發展停滯不前,人們對心臟的了解也所知甚少。而無法觸及的「禁區」,自然會讓人們心生敬畏。
-
「投融資」血管腔內介入手術機器人公司奧朋醫療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
獲取最有價值行業趨勢信息日前,位於張江科學城的血管腔內介入手術機器人企業上海奧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朋醫療」)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融資金額將主要用於啟動人體臨床試驗、軟硬體研發投入、CE認證等三方面。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2期:鍾南山團隊研發智能咽拭子機器人,咽拭子採集質量不劣於人工
該標準將由科大訊飛專家作為項目負責人與全球各國專家共同制定,這也是中國首個牽頭制定的ISO/IEC人工智慧國際標準項目。打破國外廠商壟斷!工業機器人:快倉複合機器人引起業界關注——助力全球「無人工廠」建設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日前在上海開幕。上海本土人工智慧核心企業——上海快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快倉」)攜最新研發的一款複合機器人亮相大會,受到業界高度關注。
-
...82期:鍾南山團隊研發智能咽拭子機器人,咽拭子採集質量不劣於人工
上海本土人工智慧核心企業——上海快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快倉」)攜最新研發的一款複合機器人亮相大會,受到業界高度關注。這款機器人具備協作機器人及移動機器人的雙重功能,可更好服務於「無人工廠」,滿足企業柔性製造、智能製造需求。
-
微型驅動系統構建醫療機器人創新生態
隨著大數據IoT、AI、雲計算的發展,「人工智慧+醫療」進入了快車道,也促進了智能醫療機器人市場不斷擴大,智能醫療機器人行業持續湧入創新型企業完善產業生態,行業賽道將進一步優化細分。醫療機器人涉及的門類較多,一般認為醫用機器人是一種可用於外科手術、醫學培訓、康復治療和殘障人士輔具等醫療領域的智能服務機器人。每一種醫療機器人產品,都有獨特的技術和市場以及產品定位。
-
老人天生「翻轉」心臟 多病垂危 專家一站式手術找回「心寬氣順」
老人天生「翻轉」心臟 多病垂危 專家一站式手術找回「心寬氣順」 2020-09-11 22:29:15上海市胸科醫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9月11日電 (陳靜 姚君)心臟畸形、主動脈狹窄、心房擴大、房顫、高血壓……顧老伯的這顆「岌岌可危」的心臟在上海專家的勇敢挑戰、妙手施治下,重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