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學本科生在邊緣智能計算領域取得研究進展

2020-12-18 中國教育在線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深港微電子學院2017級本科生管子義、李凱在邊緣智能計算人工智慧領域的算法設計和晶片設計方向取得研究成果,分別以「A Video-based Fall Detection Network by Spatio-temporal Joint-point Model on Edge Devices」和「A Reconfigurable Multiple-Precision Floating-Point MAC for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為題,在歐洲設計自動化與測試會議(Design, Automation & Test in Europe Conference,DATE 2021)發表會議論文。其中算法設計相關論文是南科大本科生首次在DATE會議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

  DATE會議與國際設計自動化會議(DAC)、國際計算機輔助設計會議(ICCAD)是EDA領域水平最高的三大國際主流會議,是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推薦的計算機體系結構與高性能計算方向頂級國際學術會議,該會議每年文章投稿量近千篇,錄取率僅24%。

圖1:基於時空關節點模型的視頻跌倒檢測系統

  兩篇文章的研究均主要由南科大本科生完成,其中算法設計文章第一作者為管子義,相關研究在深港微電子學院教授餘浩課題組指導下完成。老人跌倒問題是老年人醫療保健的主要威脅之一,自動跌倒檢測系統的開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該研究在邊緣設備上視頻理解系統取得突破進展,顯著提升了老人跌倒檢測系統的準確率與穩定性。

圖2:基於可重構加法器樹的10輸入處理單元體系結構

  晶片設計論文中,深港微電子學院研究助理教授毛偉為論文第一作者,李凱為第二作者。該研究提出了一種用於高性能計算的多精度浮點運算處理單元,基於高效SIMD架構可重構架構大大降低硬體成本和指令交互過程,提高了運算速度和數據的處理能力。該運算處理單元可以廣泛應用在科學計算和機器學習訓練中,解決處理器在進行多精度數據的處理過程中的瓶頸問題。

相關焦點

  • 南方科技大學項曉東課題組在量子弛豫時間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材料系」)講席教授項曉東課題組與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單位合作,在量子弛豫時間的研究方向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A Direct Measurement Method of Quantum Relaxation Time」為題發表在我國頂級英文科學期刊《國家科學評論》 (National
  • 南方科技大學盧海舟團隊在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理論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教授盧海舟團隊在三維霍爾效應理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Theory for the Charge-Density-Wave Mechanism of 3D Quantum Hall Effect」為題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發表。
  • 武漢科技大學在高比能鋰硫電池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近日,武漢科技大學耐火材料與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張海軍教授領導的「先進材料研究團隊」在高比能鋰硫電池研究領域取得進展,研究成果「Defective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Modified Separators with
  • 青島大學在智能彈性導電纖維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教授曲麗君課題組在智能彈性導電纖維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教授曲麗君課題組在智能彈性導電纖維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Stretchable Conductive Fibers of Ultrahigh Tensile Strain and Stable Conductance
  • 廣州大學本科生取得科研重大突破,頻頻登上SCI期刊!
    近年來,廣州大學實施教學設施開放共享,實驗室和科研平臺等面向本科生開放,大力拓展本科生參與科研的渠道和方式,鼓勵本科生積極參與開放實驗教學、參加科學研究和自選實驗課題的研究,培養本科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今年上半年,學校本科生在科研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
  • 上矽所:「計算電化學」設計電池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劉建軍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多年來聚焦「計算電化學」設計電化學儲能材料研究領域,形成計算局域結構(表/界面結構、配位結構)電荷轉移能力表徵電化學活性的特色方向,結合「材料基因」的理念設計高性能電化學儲能材料。近日,該科研團隊在「計算電化學」設計鋰氧氣電池正極材料和金屬有機電極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 青島科技大學在超級電容器負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因此,開發高性能負極材料就成為本領域的熱點和難點課題。 近日,青島科技大學中德科技學院李鎮江教授、趙健副教授等團隊成員在超級電容器負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以青島科技大學為唯一通訊單位,分別以「Oxygen-vacancy Bi 2O 3nanosheet arrays with excellent rate capability and CoNi 2S 4nanoparticles immobilized on N-doped graphene nanotubes as robust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high-energy
  • ——邊緣計算專欄徵稿
    為了更好地促進邊緣技術在各垂直行業實現數位化轉型,推動未來技術發展,匯聚行業技術創新力量,展示國內外邊緣計算技術相關研究成果以及最新進展,洞悉邊緣計算產業的未來趨勢,《電子技術應用》雜誌擬於2021年第4期推出「邊緣計算」主題專欄。歡迎相關領域研究者大力關注,踴躍投稿!
  • 南科大郭旭崗團隊在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材料系」)教授郭旭崗課題組在有機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先後在材料和化學領域高水平期刊連續發表6篇論文,包括《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2篇,
  • 南方科技大學真正實力相當於普通院校中的哪所大學?
    南方科技大學目前已經在報名中,最近也是有很多家長來找我諮詢,問這個學校的實力到底如何,跟普通院校相比她的實力與哪個院校差不多,這個對比我們就得看數據了。下面我就我了解到的一些情況與大家做一下分享。我們先來看一下不同版本的大學排名中南方科技大學都處於什麼樣的位次:可以看到,不同版本的排名中南方科技大學的排名差距特別大,但都有一個趨勢,那就是排名一直在上漲。
  • 邊緣計算研究熱點地圖
    目前,在「google scholar」上使用「edge computing」進行搜索可以找到 3,830,000 條記錄,可見邊緣計算發展之迅猛。本文主要結合近兩年來華為在邊緣計算的研究和探索過程中對學術界的調研,試圖從多個維度上展現學術界對邊緣計算研究的全貌。
  • 南方科技大學科研團隊在環境友好型中溫區熱電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首次在環境友好型SnTe基熱電材料中引入二維範德瓦爾斯(van der Waals)面缺陷以增大其平均熱電優值,為中溫區熱電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上海海洋大學在食品包裝領域研究取得系列研究進展
    食品包裝作為現代食品加工製造產業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該領域的發展將有助於滿足社會不斷變化的發展需求,減少食物浪費,提高產品質量,延長食品保質期,以及減少食品包裝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李立教授課題組從功能性食品包裝的角度出發,著眼於抗菌、抗氧化以及高阻隔/呼吸調控三個方面,結合綠色包裝發展需求,在食品保鮮領域進行了較為深入系統的探索。
  • 邊緣計算在物聯網領域的研究與分析
    因此,很有必要在物聯網架構的不同層次引入邊緣計算,以滿足海量異構設備快速接入,服務迅速響應,網絡效能提高等新需求。目前國內不少學者開展邊緣計算研究,文獻[1-4]介紹邊緣計算的網絡架構、關鍵技術、開源項目和應用展望等,文獻[5-6]介紹移動邊緣計算(MEC)的標準情況、網絡架構、關鍵技術和典型應用場景。
  • 南方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南方科技大學考研信息網-研究生...
    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2020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預報名通知  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2020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預報名通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簡稱「物理系」)計劃於2020年7月初舉辦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
  • 南方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南方科技大學考研信息網,南方科技...
    南方科技大學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2020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預報名通知 南方科技大學/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擬於2020年7月在深圳舉辦夏令營活動,提前選拔2021年推免碩士研究生、直博研究生和境外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 電子科技大學張曉升課題組在自驅動智能微系統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曉升教授課題組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Nano energy》上發表成果。該工作對新型微納能源採集器件的電極部分展開深入研究,基於寄生電容效應,提出一種電極小型化策略,實現其高透光性和高電能輸出的集成一體化,進而實現高靈敏透明軌跡追蹤自驅動智能微系統。
  • 南方科技大學
    南科大地空系優秀大學生夏令營 南方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以下簡稱「地空系」)計劃於2020年7月初舉辦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備註:受疫情影響,具體組織方式另行通知)。
  • 我國量子科技前沿研究有何新進展
    北京量子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教授謝心澄院士,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林海青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常凱院士等專家參加大講堂活動,圍繞量子物態調控、量子計算與模擬技術、量子網絡與量子信息系統技術等方面分享了量子科技前沿的新進展,研討了量子科技發展的新思路。
  • 南方科技大學劉召軍:Micro-LED和量子點顯示技術的進展
    在眾多推動Micro-LED技術產業化企業與機構中,南方科技大學是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機構之一。在2020Micro-LED產業技術峰會上,南方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廣東省Micro-LED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執行秘書長劉召軍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以「Micro-LED和量子點顯示技術的進展」為主題,分享了南方科技大學在Micro-LED技術領域的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