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學項曉東課題組在量子弛豫時間研究取得新進展

2020-12-24 中國教育在線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材料系」)講席教授項曉東課題組與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單位合作,在量子弛豫時間的研究方向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A Direct Measurement Method of Quantum Relaxation Time」為題發表在我國頂級英文科學期刊《國家科學評論》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導電電子的量子弛豫時間(τ)是決定金屬導電率和半導體遷移率,超導體的贗能隙和臨界溫度以及自旋量子計算關鍵材料的基本參數。準確表徵電子的量子弛豫時間及各種不同相互作用對其影響的機理,對於更好地理解凝聚態物理前沿問題,如強關聯相互作用、弱局域化效應,拓撲材料和自旋量子材料,以及設計和製備下一代電子學器件,都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量子弛豫時間τ的直接測量一直無法實現。傳統上只能利用電接觸法來首先確定載流子遷移率(μ),再利用極低溫磁振蕩實驗獲得有效質量(m*),進而通過公式τ=μm* / e間接確定靜態場下的τ。到目前為止,直接測量量子弛豫時間τ,一直是物理學家追求的目標。

  100多年前,由Paul Drude提出的自由電子與光場耦合振蕩模型(Drude model),為光學直接測量導電電子的量子弛豫時間提供了理論基礎。然而長期以來,該模型與實驗數據存在量級偏差,因而一直無法直接用來確定材料的量子弛豫時間。傳統凝聚態物理一般認為量子弛豫時間由電子-電子、電子-聲子、電子-雜質三種散射機制共同決定。項曉東團隊通過原始創新的理論模型和方法,發現了一種全新的電子散射機制-束縛電子的非彈性散射,從而解決了Drude模型無法確定量子弛豫時間的百年難題,成功地從等離子體共振峰寬度中提取出傳導電子的量子弛豫時間等輸運參數。

  20世紀90年代,項曉東發明的材料晶片技術(X.-D. Xiang, et al., Science, 268,1738:1995),開啟了以高通量製備、表徵和計算為基礎的材料基因工程的序幕。目前,雖然高通量製備技術已日臻成熟,然而無損、原位、微區的高通量電-熱-磁-力多參量光學表徵技術的缺失成為材料大數據匱乏的源頭。該研究不僅突破了基於遠場光學的高通量電學表徵瓶頸,也為材料的熱、電、磁、力多參數快速表徵奠定了基礎,將進一步推動材料科學邁入以大數據為基礎的科學第四範式。

  南方科技大學為論文第一通訊單位。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系研究助理教授張鵬、研究助理教授唐浩奇、南科大與中科大聯合培養博士後顧川川為論文的並列第一作者,項曉東和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汪洪為共同通訊作者。論文作者還包括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系助理教授羅光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陸亞林教授。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南方科技大學高水平專項等項目的支持,計算資源得到了南方科技大學計算科學與工程中心的支持。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93/nsr/nwaa242

相關焦點

  • 南方科技大學本科生在邊緣智能計算領域取得研究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深港微電子學院2017級本科生管子義、李凱在邊緣智能計算人工智慧領域的算法設計和晶片設計方向取得研究成果,分別以「A Video-based Fall Detection Network by Spatio-temporal Joint-point Model on Edge Devices」和「A Reconfigurable Multiple-Precision
  •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修發賢課題組在二維超導天線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修發賢在二維層狀超導體二硒化鈮的非互易天線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11月6日,相關研究成果以《基於二硒化鈮的超導非互易天線》(Nonreciprocal Superconducting NbSe2 Antenna)為題在線發表於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11,5634(2020))。
  • 物理系江萬軍課題組在拓撲量子磁性方面取得研究進展
    清華新聞網7月13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物理系江萬軍課題組在拓撲磁結構的旋性布朗運動方面取得進展,在2020年7月美國物理學會出版的國際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以「拓撲數相關的斯格明子旋性布朗運動」(Topology-Dependent Brownian Gyromotion
  • 南方科技大學盧海舟團隊在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理論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教授盧海舟團隊在三維霍爾效應理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Theory for the Charge-Density-Wave Mechanism of 3D Quantum Hall Effect」為題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發表。
  • 南方科技大學基礎科研實力超群
    在自然科學類的11個獲獎項目中,南方科技大學共有5個項目上榜,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其中「拓撲物質的電子輸運」項目獲得一等獎。自然科學類獎聚焦基礎研究創新,此次共有兩個項目獲得一等獎,南科大盧海舟、王春明、何洪濤、杜宗正的「拓撲物質的電子輸運」位居其一。
  • 量子真隨機數發生器研究取得進展
    超高速真隨機數發生器簡化設計方案(上)與後處理方法(下)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郭弘教授課題組與物理學院張建瑋副教授課題組開展合作,在用光學隨機源設計研製量子真隨機數發生器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郭弘課題組已在真隨機數發生器研究領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例如,通過對離散型和連續型量子隨機源的持續研究,在隨機源的建模分析、信號採集手段、數據後處理方法和隨機性統計檢測等方面均形成理論和技術的積累。
  • 誠聘| 南方科技大學張璧課題組招聘博士後、研究助理、機械工程師
    >:張璧現任南方科技大學工學院副院長、機械與能源工程系講席教授;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和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博士後,製造領域國際頂級協會-國際生產工程科學院(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Production Engineering -CIRP)和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 近1個月來,南方科技大學在《科學》、《自然》連續發表多篇論文!
    論文第一作者為劉瑋書課題組博士後韓成功,共同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錢鑫對於論文在協同效應的理論解釋上有重要貢獻。劉瑋書和陳剛為論文通訊作者,南方科技大學為論文第一通訊單位。南方科技大學為文章唯一通訊單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化學系講席教授楊學明團隊和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肖春雷、研究員孫志剛、院士張東輝團隊在最簡單化學反應氫原子加氫分子的同位素(H+HD→H2+D)反應中,發現了化學反應中新的量子幹涉效應,論文發表在《科學》(Science)上。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矽基光晶片領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因此,近20年,國際上包括來自於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美國因特爾(Intel)和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CSB)、日本電報電話公司(NTT)、香港科技大學(HKUST)在內的多個科研團隊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嘗試在矽上直接生長三五族材料,其目標是在矽基三五族上製成雷射器並最終與CMOS工藝對接,實現光電子與微電子的大規模單片集成,從而大大提升光通信器件的功能,同時減低成本。
  • 中科大量子測量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記者11月20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日前在量子測量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德國、義大利、瑞士理論物理學者合作,在光子系統中首次實驗使用糾纏集體測量,將量子比特熱力學系統中投影測量反作用降至最小。相關成果於11月16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 南科大郭旭崗團隊在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材料系」)教授郭旭崗課題組在有機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先後在材料和化學領域高水平期刊連續發表6篇論文,包括《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2篇,
  • 武漢大學方國家課題組在全無機鈣鈦礦光伏電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武漢大學物理學院方國家教授課題組與吳奕初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路新慧教授課題組合作,在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3)通過先進的掠入射廣角x射線散射(GIWAXS)分析,系統地研究了材料的分子堆積取向和結晶性等微觀結構,揭示了影響聚合物材料電荷輸運的隱藏機制。
  • 南方科技大學劉召軍:Micro-LED和量子點顯示技術的進展
    在眾多推動Micro-LED技術產業化企業與機構中,南方科技大學是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機構之一。在2020Micro-LED產業技術峰會上,南方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廣東省Micro-LED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執行秘書長劉召軍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以「Micro-LED和量子點顯示技術的進展」為主題,分享了南方科技大學在Micro-LED技術領域的研究進展。
  • 我國量子科技前沿研究有何新進展
    北京量子院院長、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教授謝心澄院士,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林海青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常凱院士等專家參加大講堂活動,圍繞量子物態調控、量子計算與模擬技術、量子網絡與量子信息系統技術等方面分享了量子科技前沿的新進展,研討了量子科技發展的新思路。
  • 南方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南方科技大學考研信息網,南方科技...
    南方科技大學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2020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預報名通知 南方科技大學/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擬於2020年7月在深圳舉辦夏令營活動,提前選拔2021年推免碩士研究生、直博研究生和境外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 二維層狀超導體二硒化鈮的非互易天線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打開APP 二維層狀超導體二硒化鈮的非互易天線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微波射頻網 發表於 2020-12-02 14:06:30
  • ...量子網絡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實現基於冷原子的多節點量子...
    打開APP 潘建偉在量子網絡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實現基於冷原子的多節點量子存儲網絡 發表於 2019-02-15 13:37:00
  • 南方科技大學商學院樊瀟帥老師課題組招收博士後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導師簡介 樊瀟帥於2020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學商學院
  • 南方科技大學:追求卓越,邁向世界一流大學
    她是給人驚喜的,正如2011年,13歲的王嘉樂順利考入南科大,成為首批教改實驗班的學生之一,僅用3年半時間就完成了本科階段所有學習研究任務,成為南科大歷史上第一名畢業生,17歲奔赴英倫攻讀牛津大學博士學位。
  • 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在黨參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生意社08月13日訊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中心在黨參結構特徵和生物活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其研究成果分別以題為《Prospects of Codonopsis pilosula polysaccharides: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bioactivities d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