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高能物理所:高達10wt%的單原子催化劑通用合成方法

2021-01-14 清新電源


當金屬被縮小為亞納米級團簇甚至原子分散時,由於具有較高的原子利用率和獨特的電子性質,往往表現出較強的催化活性和選擇性。然而,在固體載體上負載高含量的原子分散的金屬以在實際催化中應用仍然是一個合成瓶頸。原子分散催化劑的合成挑戰在於固體載體上難以穩定無配體的單原子,因為隨著顆粒尺寸的減小,表面自由能急劇增加,金屬原子往往聚集成較大的粒子。提高金屬利用率的局限性在於金屬在多孔固體載體上的原子分散,這是近幾年來的研究熱點。

中科大梁海偉、林嶽和高能物理所儲勝啟合作,以「A sulfur-tethering synthesis strategy toward high-loading atomically dispersed noble metal catalysts」為題,發表在國際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作者通過硫束縛策略,合成了原子分散的Ru、Rh、Pd、Ir和Pt催化劑,其中金屬負載量高達10wt%。在甲酸氧化和催化喹啉加氫反應中,所合成的單原子催化劑活性遠遠高於商業的貴金屬催化劑。該項工作為發展高負載量原子級分散貴金屬催化劑的通用合成方法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圖1. 原子級分散貴金屬催化劑的製備示意圖

圖1給出了將五種原子級分散的貴金屬(Ru、Rh、Pd、Ir和Pt)催化劑在金屬負載量高達10wt%的Meso_S-C載體上製備的示意圖。

因為本文重點是介紹一種新的單原子級催化劑的合成方法,所以我們將合成方法重點介紹。

基底Meso_S-C的合成:在150 ml四氫呋喃中加入2 g二噻吩、2.0 g SiO2和1.0 g Co(NO3)2·6H2O,室溫攪拌6h形成均勻混合物。然後通過旋轉蒸發除去溶劑。將乾粉在瑪瑙研缽中磨碎,在800°C流動N2下炭化2h,加熱速率為5°C min−1,然後用2.0 M NaOH鹼刻蝕3天,在90°C下用0.5 M H2SO4酸蝕6h。產品在85℃乾燥一夜後,最終得到了介孔固形物。以1,10-菲咯啉和葡萄糖為前體,meso_N-C和meso_O-C載體。在900℃的N2下,經熱處理,得到了低含硫量的meso_S-C載體。

原子分散貴金屬催化劑的合成:對於5Pt/meso_S-C合成,在加入一定量的H2PtCl6水溶液(1.5mg ml-1 Pt)之前,首先將95mg的Meso_S-C分散在20ml去離子水中。超聲混合1小時後,劇烈攪拌懸浮液12小時,旋轉蒸發除水,最後,用5 vol% H2/Ar在250°C下處理2 h,升溫速率為5°C min−1。製備5Rh/meso­_S-C,5Pd/meso_S-C,3Ru/meso­_S-C與Pt/meso­_S-C的製備工藝相似。對於5Ir/meso­_S-C合成,在500°C處進行了最終還原,在相同條件下製備了Ir/RGO和Ir/XC-72R。

圖2. Pt/meso_S-C的形貌結構表徵

之後作者對合成的單原子催化劑進行了表徵,圖2A-D是5,10,20,30Pt/meso_S-C(數字代表質量分數%)的HAADF-STEM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原子級的粒子分布,並且隨著Pt含量的增加,分布越來越密集,在圖2C中已經出現輕微的團聚現象,在圖2D中的粒子團聚就非常明顯了。圖2E為對應的XRD結果,10wt%以下的材料沒有觀察到金屬的XRD峰。圖2F和G是歸一化的近邊吸收譜(XANES)和擴展邊吸收譜(EXAFS),同步輻射X射線吸收譜表徵結果表明,金屬主要以Pt-S(1.8-2.0 Å)配位形式存在,沒有Pt-Pt(2.5-2.8 Å)配位,表明金屬以原子分散的形式存在,證明了Pt-S的鍵合作用。

圖3. 金屬鋰在不同基底上的沉積形貌

作者進一步對其他幾種單原子催化劑進行表徵,也證明了金屬與硫的鍵合作用(圖3)。

圖4. 原子分散貴金屬催化劑的催化性能測試

此後,作者對合成的原子分散貴金屬催化劑進行了甲酸氧化(圖4A,B)和喹啉加氫(圖4C,D)的催化性能測試。在電催化甲酸氧化反應中,原子級分散Pt催化劑(10Pt/meso_S-C)活性是商業Pt/C催化劑的30多倍。在催化喹啉加氫反應中,原子級分散Ir催化劑(5Ir/meso_S-C)的TOF值達到1292 h-1,是商業Ir/C催化劑的20多倍。從下表中也可以看到催化劑的選擇性極高,喹啉類化合物的加氫反應具有近100%的區域選擇性。

本文論證了一種以meso_S-C為載體,可擴展合成高含量貴金屬負載原子分散型催化劑策略。具有高孔隙度和高硫含量的meso_S-C基底提供了許多可利用的硫位,可根據金屬-硫之間的強化學相互作用來固定貴金屬原子。與工業碳負載納米粒子催化劑相比,所製備的原子分散催化劑對甲酸氧化和喹啉加氫的催化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本工作為製備高負載原子分散金屬催化劑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為實際工業應用提供了一條簡單的放大生產方法。

文獻連結: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5/10/eaax6322

相關焦點

  • 科研人員提出電弧放電法一步合成高穩定性單原子催化劑的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先進材料與新能源應用研究團隊、北京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和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合作,提出一步法合成單原子催化劑的新策略,該單原子鉑催化劑顯示出高效的液相選擇加氫性能,高溫合成過程有利於單原子催化劑穩定性的提高,相關研究成果以One-Step High-Temperature-Synthesized
  • 南大:新方法大顯身手!一招製備多種單原子催化劑
    單原子金屬催化劑具有獨特的配位環境和100%的原子利用率,已經成為催化研究的前沿領域。熱力學上,單原子具有高表面能,容易導致原子團聚和催化劑不穩定。常規的單原子合成方法具有能量消耗高、條件苛刻、程序繁瑣、不可控和負載量低等問題,嚴重阻礙了單原子催化劑的發展。
  • Rev.最新綜述關於合成單原子催化劑
    在原子尺度下精準調控催化劑的活性中心可謂是化學合成催化劑的聖杯。單原子位點催化劑(Single atomic site catalysts,SASC)具有最大的原子利用效率和均一獨特的結構,為研究者在原子分子尺度設計催化劑的合成創造了機遇,成為未來催化劑重要的發展方向。
  • 單原子催化合成過氧化氫過程中金屬中心的本徵活性
    澳大利亞雪梨大學Yuan Chen團隊揭示了金屬—氮—碳(M-N-C)單原子催化合成過氧化氫過程中金屬中心的本徵活性。相關研究成果於12月17日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
  • 阿德萊德大學喬世璋教授Angew:單原子配位環境調控反應選擇性
    研究背景 單原子催化劑(SACs)是一類非常重要的電催化劑,其獨特的單分散結構集均相催化劑和多相催化劑的優點於一身,擁有最大的金屬利用率、優異的催化活性和穩定性。
  • 單原子催化劑、雙原子鐵催化劑、FeN4位點、中空層狀雙氫氧化物...
    01 單原子催化劑的結構調控和支撐偶聯效應 單原子催化劑(SACs)集成了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劑的優點,並在近些年獲得了廣泛的關注。
  • 鈣鈦礦材料的製備方法含溶膠-凝膠法、水熱合成法、高能球磨法
    鈣鈦礦結構類型化合物的製備方法主要有傳統的高溫固相法(陶瓷工藝方法) 、溶膠-凝膠法、水熱合成法、高能球磨法和沉澱法,此外還有氣相沉積法、超臨界乾燥法、微乳法及自蔓延高溫燃燒合成法等。利用水熱法可對材料的晶化度、粒度和形貌進行控制合成,以製備超細、無團聚或少團聚的材料,以及生長單晶球形核殼材料等鈣鈦礦材料,但不適用於對水敏感的初始材料的製備高能球磨法高能球磨法(HEM法)是利用球磨機的轉動或振動使介質對粉體進行強烈的撞擊、研磨和攪拌, 把粉體粉碎成納米級粒子,利用其高速旋轉時所產生的能量使固體物質粒子間發生化學反應。
  • 今日科技話題:「尖峰水玉杯」、單原子催化劑、植物、兒童新冠肺炎...
    ——《科技日報》 2 中國科大成功製備出34種單原子催化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化學物理系曾傑教授、周仕明副教授研究團隊,發展出了一套利用電化學沉積製備單原子催化劑的普適性方法,利用該方法研究人員成功製備出了
  • 研究發現單原子催化劑中經典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
    SMSI對催化劑的活性、選擇性和穩定性有顯著的影響,從而引發了廣泛關注和深入研究。前期研究中,喬波濤和張濤團隊與王軍虎團隊發現了金和鉑族金屬納米催化劑的多種SMSI效應(J. Am. Chem. Soc.,2016, 138, 56;Angew. Chem. Int. Ed.,2016, 55, 10606;Sci. Adv.,2017, 3, e1700231;Chem.
  • Wiley能源催化領域最新進展 | 單原子催化劑、雙殼層Ni-Fe LDH增強...
    「屋簷」式單原子催化劑實現高效ORR單原子催化劑是近年來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然而以往的研究多集中於提高金屬負載量以增強催化性能。通過改變催化劑的形貌以促進其層間傳質,增加活性位點的利用率,也被認為是一種有效方法。
  • ...氦舶科技」率先切入高性能電子印刷化學品、單原子催化劑市場
    Hyperion氦舶科技關注的另一個方向是單原子催化劑的研發和生產。在工業催化領域,單原子材料被譽為未來催化材料的發展方向。材料在催化過程中能夠擁有接近100%的原子利用率,且擁有極高的催化選擇性。但單原子催化材料的研究多處於學術階段,Hyperion氦舶科技是首家具備穩定規模化生產單原子催化材料能力的公司。
  • 單原子催化劑、超薄羥基氧化物納米片、異質結層狀納米棒、多殼二...
    01 非均相單原子催化劑用於電化學還原CO2 CO2RR可由可再生能源驅動,從而生產出珍貴的化學品和燃料,而此過程的實施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低成本和高效電催化劑的開發。最近,一系列含有非-貴金屬(與資源豐富的元素配位)的非均相、潛在具有低成本優勢的單原子催化劑(SACs)潛在地能夠進行CO2RR。不幸的是,真正的催化活性中心和控制這些SACs催化性能的關鍵因素仍不明確。
  • Nature Chemistry:史上最簡方法合成單位點催化劑,不服來戰!
    然而,從強氧化性溶液浸漬合成或pH控制沉積合成的催化劑往往金屬負載含量較低。而且,以往的合成步驟比較繁瑣,不利於大規模生產,簡單方法合成單原子催化劑是很多化學家夢寐以求的目標。 成果簡介 卡迪夫大學Graham J.
  • 浮動催化劑化學氣相沉積法直接合成碳納米管氣凝膠
    成果簡介 通過浮動催化劑化學氣相沉積法在二茂鐵和噻吩的混合物中甲苯催化分解而合成碳納米管氣凝膠(CNT aerogel)。描述了(Ar和H 2)載氣流速對CNT氣凝膠的質量和產率的影響。結果表明,氣體流速是重要的參數,有助於確定CNT的收率和質量。當H 2流速增加時,CNT壁直徑減小。
  • 氮化硼和石墨烯片夾心的單原子催化劑實現非強非弱極化電場用於...
    氮化硼和石墨烯片夾心的單原子催化劑實現非強非弱極化電場用於高效固氮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9 13:33:0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Jun Jiang小組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大連化物所等揭示Fe單原子活性中心的配位結構變化
    作為連結多相催化與均相催化的「橋梁」,單原子催化劑為從原子層面闡明催化劑的構-效關係、揭示催化反應機理提供了契機。然而,單原子催化劑在實際反應條件下活性位點的精準探測仍具有挑戰性。因此,單原子催化中心微環境(配位環境和電子結構)的精細調控和高分辨原位表徵裝置的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 Co單位點催化劑助力高靈敏葡萄糖檢測
    Co SSC顯著提高了溶液柵控石墨烯電晶體(SGGT)器件的靈敏度, 其對雙氧水和葡萄糖的檢測限分別為1 nmol/L和10 nmol/L, 比無催化劑修飾的SGGT器件的靈敏度提高了3個數量級。SGGT器件性能顯著提升主要歸因於Concave Co SSC良好的電催化特性, 以及凹面載體對目標的高度易接觸性。
  • .: 單原子Ni修飾, 大幅提高Pt質量比活性
    今天,小編再為您帶來他們公元2019年520節日的最新力作,在nature catalysis上報導了單原子Ni促進Pt電催化劑性能的最新研究進展。共同第一作者:Mufan Li, Kaining Duanmu, Chengzhang Wan, Tao Cheng.
  • 熱轉化及表面重構法製備高效電化學還原CO2的銀單原子催化劑
    熱轉化及表面重構法製備高效電化學還原CO2的銀單原子催化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1 14:28:37 近日,清華大學化學系王定勝團隊報導通過熱轉化及表面重構法製備高效電化學還原CO2的銀單原子催化劑。
  • 金屬-氮-碳單原子催化合成過氧化氫過程中金屬中心的本徵活性
    金屬-氮-碳單原子催化合成過氧化氫過程中金屬中心的本徵活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9 16:06:29 雪梨大學Yuan Chen團隊揭示了金屬-氮-碳單原子催化合成過氧化氫過程中金屬中心的本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