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寫成文言文,有30字閱卷組長都不認識,卻被評為滿分作文

2021-01-04 青琯評史人

高考對於每一個人都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它是我們人生當中的第一個轉折點。高考的每一分都有可能拉開幾千個人的差距。在我們參加高考時,我們一定會拿出自己最擅長最穩妥的方式力求我們能夠得到足夠高的分數。

可是有一個人,他與我們不同。在高考中,他直接使用了一個新的作文形式——文言文。這個文體在以往的高考當中是完全沒有出現過的,也不屬於高考題目規定的文體。但是在靈感湧來時,他卻毅然而然地下筆寫出了一篇文言文。這個人就是王雲飛。

從小熟讀四書五經的王雲飛

王雲飛出生在江蘇如皋的一個書香世家,父母都比較有文化,看重對王雲飛的教育。王雲飛從小就接觸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大學》、《論語》和《孟子》等四書五經統統熟讀。因此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王雲飛是十分感興趣的。

在很小的時候,王雲飛就開始閱讀各種各樣的古文書籍。也許是因為母親從小的教導,古文就像他的第二種母語。這些晦澀的文字在他看來就和孔子讀《論語》一樣,簡單易懂。王雲飛喜歡看《史記》和《資治通鑑》,喜歡閱讀裡面的故事,有時他講話的時候還會蹦出一兩句文言文。

隨著日子的增長,王雲飛來到了江蘇省如皋中學就讀高中。當看到書本裡有著越來越多的文言文課文後,王雲飛感到十分開心,這似乎到了他的"主場"。但是在高考中,文言文佔的比例並不多,只有一些翻譯和默寫。這並沒有抹滅王雲飛對古文的熱愛,他仍舊喜歡閱讀那些課文。

但在老師們的眼裡,王雲飛的成績算不得出眾。王雲飛最擅長的是讀古文且創作古文,但是在高考中並沒有這一項目,僅有一些翻譯的題。實在要說,王雲飛也只有語文的成績算得上不錯。

老師們希望王雲飛將對古文的一點熱愛分到別的科目上,可是興趣這種東西又怎麼能夠培養出來呢?儘管王雲飛對於其他的科目也十分盡心,但是仍舊沒有像對文言文這樣熟透於心。甚至有時候,他還能指出老師在解讀文言文上的錯誤。

王雲飛高考時寫出文言文,毫無爭議獲得滿分

一轉眼,時間來到了高三,王雲飛馬上就要參加高考了。三年的寒窗苦讀就看這場考試了。高考對於高考生來說是人生的一大轉折點,哪怕是一個標點符號的錯誤,他們也會儘量要求自己不要犯。因為這一個標點符號丟掉的分數,就有可能讓你與心愛的學校失之交臂。

語文考試要開始了,王雲飛端坐在考場中。在奮筆疾書寫完第一面之後,他看到了作文的題目是有關於環保的。王雲飛對於寫普通的文體並沒有什麼靈感,但是寫文言文的靈感卻像海水般湧來。可高考作文中並沒有要求文言文的文體,如果他寫文言文,很有可能會得0分。

可是在當時的王雲飛看來,他必須要嘗試一下,將這噴湧的靈感寫下。他也相信以自己的文採,可以得到批卷老師的青睞。於是王雲飛定下標題《綠色生活》,而後下筆如飛,一下子就寫出了755字的文言文。

其實755字沒有達到作文800字的要求,文言文也不屬於高考作文的文體。但是當批卷老師看到這份試卷後,驚為天人,因為這篇文言文有大約30個連他都不認識的生僻字。批卷老師只能一邊查資料一邊做批註,等他看完這張試卷,竟然寫出了足足2000字的批註。

再認真通讀,發現這篇文言文寫的竟然十分通順,用詞遣句合情合理,且文章傳達的內容和思想都非常深刻有意義。批卷老師們不得不嘆服在王雲飛的才華之下,直接給他打了滿分。

對於別的高考滿分作文,可能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爭議。可是王雲飛的這一篇《綠色生活》,沒有人提出異議,因為他們不僅無法做出這樣的文章,甚至連看都看不太懂。

憑藉著這一篇作文加上不錯的高考總分成績,王雲飛收到了東南大學向他遞來的橄欖枝,在一番溝通過後直接被東南大學土木專業所錄取。據說北大也想把這個人才招回學校,無奈被東南大學搶了先。

同王雲飛一樣熟悉傳統文化的武亦姝

高考上的一個臨時決定,讓王雲飛直接進入了名牌高校,王雲飛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堅持使他走入了成功之門。武亦姝也是一個這樣的人,她從小就對中國傳統文化十分感興趣。

武亦姝出生於2001年,是人們口中的"00後"。可武亦姝並不是普通的00後,她戴著眼鏡,看起來十分斯文,那是長期浸泡在書海裡才能擁有的氣息。讀書寫作已經成為了她的日常生活,年紀輕輕的她擁有著比許多成年人還深厚的學識。在上海市初中生作文實踐活動中,她寫的一篇文章獲得了網絡投票的第一名。

在平時的生活中,武亦姝會閱讀許多古文書籍,比如《紅樓夢》、《莊子》和《浮生六記》等。文化給一個人帶來的提升不僅僅是紙面上的分數,更是一個人心靈上的提升。他們像溫水滌蕩了武亦姝的內心,使她變得落落大方優雅平靜,只有富有學識的人才會有這樣強大的氣場。

2017年,武亦姝參加了《中國詩詞大會》,豐富的學識使她毫無疑問地拿到了第一名。這也讓許多中國人民開始認識到這個上海小姑娘。在大眾的關注下, 2019年武亦姝以613分的成績考取清華大學。這歸功於她對學習的熱愛、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王雲飛和武亦姝是同齡人中的翹楚,他們憑藉著自己對文化的熱愛獲得了名牌大學的入場券,獲得了大眾的認可。只有對一個東西擁有著濃厚的興趣,才會自發自覺地去學習。因此興趣其實應該從小就培養,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是斥責他們。

若是王雲飛和武亦姝的父母在他們看書時斥責他們不好好學習高考要考的科目,卻浪費這些時間閱讀課外書,那他們還能獲得今日的成功嗎?我想也許是很難的。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熱愛的事,他們才更有可能獲得成功。

相關焦點

  • 755字的高考滿分作文,有30字閱卷組長看不懂,查了4頁注釋才明白
    今天,高考語文已經落下了帷幕。在高考語文當中,作文是佔分比非常高的一項,而且由於作文的出題千變萬化,根本無法預測到出題老師究竟會出什麼,所以語文往往是許多不擅長作文的同學最噁心的科目。比如2020年的語文高考作文全國卷寫了一段文言文,讓考生圍繞齊桓公、管仲、鮑叔牙來寫一篇文章,估計很多同學又頭大了吧?
  • 高考作文755字得滿分,30字老師都不認識,閱卷組長寫2000字註解
    高考對於中國教育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在這裡不管是家境拮据的寒門子弟,還是生活優渥的闊綽公子都被一視同仁,對於很多學生來說,高考就像是一道龍門,一旦躍上去就將一舉成名,往後的日子也會變得平坦很多。我身邊的人常說高考就是人生中最大的一個轉折點,它會決定你以後的人生是燦爛的還是平庸的。
  • 755字高考作文,有30字閱卷組長查了2000字注釋才看懂,給了滿分
    另外還有一點不得不提,高考作文的要求,相對來說真的不算高,只要在沒錯別字的情況下保持語句通順,中心思想明確,以及字數達標,達到這幾點高考作文的分數一般來說都不會太難看了,不過作文要想拿到滿分,那就沒那麼容易了,畢竟高考作文能夠拿到滿分的人,絕對算得上是有文字天賦之輩。
  • 最牛高考作文,30生僻字難倒閱卷組,組長親自出馬翻譯2000字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每年的高考都會發生很多奇葩事情,但是在2010年高考那次,有一位考生的作文非常奇葩,全程使用文言文書寫,不過只有755個字,其中還有30個生僻字,沒想到卻成為了當年的高考滿分作文。
  • 755字滿分作文,30字老師不認識,寫了近2000字注釋,此牛人是誰
    「我何不就直接用文言文寫文章呢?」王雲飛只是思考了瞬間,便做出了這個大膽的決定。 「呱呱小兒,但飲牛湩……」考試的時間很緊,王雲飛卻如行雲流水般寫出了一篇名為《綠色生活》的文章,絲毫沒有滯澀感。等高考結束,王雲飛也是充滿自信的微笑,走出了考場。不過,看到這份試卷的閱卷老師卻驚呆了,他還沒見過文言文作文。
  • 江蘇理科生高考作文滿分,寫了755個字,有30個字老師不認識
    雖說沒有什麼是絕對公平的,但在當今社會中,高考的選拔模式對於人才的選拔是具有很大的說服力的。高考也並不算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每一匹馬都有獨特的個人價值走向,而在這橋上曾經出現過這樣一匹馬,他在高考作文中,有著獨佔鰲頭的光彩。
  • 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舉報,這篇作文引起激烈討論!
    近日,浙江一篇題目為《生活在樹上》高考作文引發關注,雖然有閱卷老師判了39分,但作文閱卷組長陳建新力排非議,堅持給了60分滿分,引發網絡熱議。·8月2日,「教學月刊」微信公號,發布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滿分作文,指出這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面兩位老師給了55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60分滿分。
  • 嚆矢、振翮、濫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多的是你不認識的字
    嚆矢、振翮、濫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多的是你不認識的字 2020-08-03 1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考生寫下755字作文,閱卷組長對照4頁注釋才看懂,直接給了滿分
    高考滿分作文一直是每年高考結束之後的熱門話題,各省的高考狀元一年能有好幾十個(各市狀元),但一篇滿分作文卻有可能好幾年都難得一見。今年暑假,浙江省出現了一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的確,《生活在樹上》是一篇還算不錯的作文,但把它放在滿分這個位置上卻似乎有些難以服眾。那麼真正讓所有人都感到心悅誠服的滿分作文長什麼樣呢?2010年考生王雲飛與他的成名作《綠色生活》就是一片無可爭議的優秀作文。
  • 高考生寫下755字作文,閱卷組長參考4頁注釋才讀懂,直接打了滿分
    「十年寒窗苦讀,只為高考一展鋒芒」我們普通人只能通過知識改變命運,考試結束後,每年都會有很多人沉迷在考題中不能自拔,特別是高考作文成為大家熱議話題,高考結束後每年會有一大把狀元,但作文得滿分的卻寥寥無幾,但在今年浙江省卻出現一篇滿分作文題目為《生活在樹上》。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背後:閱卷組長頻繁到各地講座、出書
    審核組話語權較大,陳建新既是作文閱卷大組組長,也是審核組組長。李楠是在今年閱卷約進行一半時見到那篇《生活在樹上》的。當時,作文已經過三評,即有39分和兩個55分,陳建新在和審核組成員討論這篇作文的得分,並暫定為55分。而確定為滿分是在所有作文閱卷結束後,將接近滿分的試卷對比作出的決定,這一過程由審核組完成,中學老師基本不參與。
  • 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作文受質疑之後,閱卷組長也受到質疑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經媒體公布後,引起的強烈爭議至今沒有冷卻。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目前這種爭議已經從這篇滿分作文延伸到了為它「一錘定音」的閱卷組組長陳建新身上。據了解,《生活在樹上》這篇作文第一次閱卷被給予39分,第二次、第三次分別被給予55分。但是,經以陳建新為組長的審核組審核之後,最終被給予滿分60分。由此可見,作為作文閱卷大組組長和審核組組長的陳建新是促使這篇作文得滿分的關鍵。
  • 嚆矢、振翮、濫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多的是你不認識的字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文 | 朱軒 楊璐伊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澎湃新聞」(ID: thepapernews),原文首發於2020年8月3日,原標題為《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甲骨文作文?茴字的四種寫法?易懂的平安經?
    浙江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引起人們的關注並引發廣泛的討論。事件源於一個雜誌社在官微上刊登了一篇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題目是《生活在樹上》,在文章的最後附有閱卷組組長陳建新的點評,認為這篇文章是一篇佳作,「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高考作文閱卷組長出書教寫作受質疑,專家:考試院應作回應
    近期,今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網友熱議,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副教授陳建新隨之受到關注。有網友指出,陳建新曾主編高考作文教輔書,且曾多次進行高考作文教學講座,並質疑陳建新「以權謀私」。
  • 高考作文800字為及格線,他只寫了755字,卻獲得了滿分,為何?
    作文滿分的背後 "呱呱小兒,但飲牛湩,至於弱冠,不明犍狀。佌佌之豚,日食其羓,洎其成立,未識豜豭。"在2010年高考時,一名江蘇考生以《綠色生活》為命題,寫了一篇純文言文式的作文。高考標準作文一般800為及格線,而這篇作文只有短短755字,卻獲得了滿分。
  • 高考閱卷將結束!數學有滿分,滿分作文出現不說題很難嗎?
    試卷中,作文的分值最大,很多考生和家長非常關心作文的評卷標準。語文組閱卷組長高雲介紹了作文的評卷情況。他介紹,負責作文題目閱卷的閱卷老師全部有中級以上職稱,其中三分之二有十年以上教齡,多年高考作文閱卷經驗。閱卷時,作文組的閱卷時間非常從容,且不允許評分過快,所以作文的閱卷老師不會因為時間緊張而匆忙潦草打分。每份作文都實行雙評乃至三評。
  • 生僻字+外國名言+拗口翻譯體: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摩斯密碼?
    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浙大教授陳建新表示「在我幾十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生涯中,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但隨後又畫風一轉「文中的晦澀不建議模仿」。 看完這個評價,怎麼有種「又當又立」的感覺,把這篇文章拔高到滿分的高度,拉出來被審判的也是你,完了又說:不建議模仿?
  • 高考閱卷老師偏愛哪種字體?滿分高考作文曝光,老師:不忍扣分
    但對於學生來說寫字的好壞,直接能拉倒分數的分值,所以在高考滿分作文中,字跡根本不亞於印表機,相比較「印刷體」,最終才得到閱卷老師的喜愛!什麼樣的作文最對閱卷老師的胃口,能在高考中脫穎而出、拿到高分呢?老師閱卷的時候,首先看到的是作文的字體,當這樣的字體出現在閱卷老師面前時,會讓老師感到眼前一亮,也就更有興趣和耐心繼續看作文。當老師發現這篇作文的文採也相當不錯的,那麼高分就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最後,卷老師審批幾百份作文,早就疲勞了。如果此時出現兩份內容一模一樣的試卷,一份字好看的 一份字醜的。
  • 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晦澀難懂,為什麼可以得滿分?
    今年高考,浙江一名考生作文得滿分,題目為《生活在樹上》。很多學生和家長聞訊後都想一睹為快。可是,找到這篇作文後卻瞬間傻了眼:雖然可以確定這是一篇用漢語和漢字書寫的作文,但是為什麼讀起來這麼費勁呢?難道漢語的「文字遊戲」真的可以被操作得這麼高深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