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的審理必須公開進行嗎,哪些案件的審理可以不公開進行?

2021-01-04 律視微言

35、哪些刑事案件的審理可以不公開進行,或者必須不公開進行?

04:29來自律視微言

根據我國法律,刑事案件的審理,原則上必須公開進行。這是為了保證司法公正不僅得到實現,而且是以透明、可見的形式得到實現。

然而,公開審理的原則並不是絕對的。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這個原則的例外,也就是法律允許、或者法律要求不公開審理刑事案件的情形。

根據我國法律,涉及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刑事案件,以及被告人在審理時不滿十八周歲的刑事案件,都是法律明文規定不允許公開審理的案件。

另外,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則屬於依法可以不公開審理的案件。

與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不同的是,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是否可以公開,是由當事人自主決定的,而不是法律強制規定的。

也就是說,在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中,如果當事人希望保密,並向法院申請,法院可以決定不公開審理;如果當事人不介意商業秘密被公開,那麼法院也完全可以採取公開的方式審理。

這種當事人的自主權,在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中是不存在的。一旦涉及這三類問題,法院就不得公開審理相應的刑事案件,不管當事人對此持何態度。

國家秘密、個人隱私不得公開,這個問題應該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對於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案件為何不得公開審理,可能有些人會心存疑問。未成年人的身心狀態與成年人不同。相比而言,未成年人的身心更加脆弱、敏感、和不穩定。不公開刑事案件的審理過程,是出於保護、挽救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的考慮。

另外,很多人可能對於什麼問題屬於個人隱私並不十分了解。那麼我們現在就簡單講一下什麼情況下可以以個人隱私為由要求法院不公開審理刑事案件。

「隱私」是個比較複雜的法律概念,但是我們可以嘗試簡單地從字面上剖析、理解它。隱私不外乎「隱」與「私」二字。所以,隱私其實上就是與個人的私人空間、私人事務相關的,個人有權利隱藏而且往往希望隱藏或者說希望不被打擾和窺探的空間、信息、事務。

說的具體一點,隱私可以是個人的身份住所信息,可以是個人的財產狀況,可以是個人的健康狀況,社會關係狀況,包括家庭關係、性關係,也可以是個人的通信、日記內容,個人的喜好、習慣,等等。

如果涉及到這些個人隱私問題,法院應當以不公開的方式審理相關案件,或者至少對於無法迴避個人隱私內容的部分採取不公開的方式審理。

對於符合不公開審理條件的案件,如果法院沒有自行決定不公開審理,那麼被害人、被告人等當事人可以本人直接提出,或者經由律師向法院提出不公開審理的意見。

參考法條: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八條 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噹噹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第二百八十五條 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案件,不公開審理。但是,經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學校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可以派代表到場。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四十五條 人民法院審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應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審判員或者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依法組成少年法庭進行。

對於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刑事案件,不公開審理。

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聞報導、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

最高法《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六十八條 公開審理案件時,公訴人、訴訟參與人提出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證據的,法庭應當制止。有關證據確與本案有關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將案件轉為不公開審理,或者對相關證據的法庭調查不公開進行。

第一百八十四條 召開庭前會議,審判人員可以就下列問題向控辯雙方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七)是否申請不公開審理;

《刑法》

第三百零八條之一 第一款 【洩露不應公開的案件信息罪】 司法工作人員、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洩露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中不應當公開的信息,造成信息公開傳播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相關焦點

  • 哪些案件人民法院必須公開審理?
    公開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對社會公開,允許群眾旁聽人民法院對刑事案件的審理。公開審判是我國刑事訴訟的一項基本原則。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原則上都應當公開進行。無論是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普通刑事案件、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危害國家安全的案件以及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外國人犯罪的刑事案件,還是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全省性的重大刑事案件和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全國性重大刑事案件,除法律另有規定以外,都應當公開進行。        在這些案件中,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
  • 自媒體時代不公開審理刑事案件的信息保護
    如: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噹噹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 什麼樣的案件法院不公開審理,我來告訴你
    下面我們來說一說一審法院不開庭審理的案件都有哪些,看看法律是怎麼規定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公開審判制度的若干規定》中規定:人民法院對於第一審案件,除下列案件外,應當依法一律公開審理:(一)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二)涉及個人隱私的案件;
  • 重慶刑事律師:刑事案件二審不開庭審理嗎?二審改判機率有多大?
    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刑事二審是對被告人權利的救濟,具有重要的價值。那麼,什麼是刑事二審程序?法院審理刑事案件二審的期限是多久?刑事案件二審改判的機率有多大?刑事案件二審可以不開庭審理嗎?重慶承業律師事務所刑事辯護律師羅致洪特就相關問題進行解答,以供參考。
  • 刑事案件二審法院不開庭審理,能拿它怎麼辦?
    作者:一名95後法律民工公開開庭是司法審判的基本要求,但現實中,刑事二審開庭審判的比例較低,除檢察院抗訴案件及死刑案件外,二審案件一般都為書面審理。二審不開庭審理意味著什麼?為什麼二審會不開庭審理?面對法院拒不開庭審理,律師應當採取什麼措施?二審不開庭審理,意味著什麼?
  • 祁陽法院:七人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一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祁陽法院:七人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一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2020-12-18 0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起訴離婚,涉及隱私的情況下,能不能不公開審理?
    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收入狀況、第三者插足、夫妻生活狀況等等,所以,經王某申請,法院是可以不公開審理她的案件的。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噹噹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第二百八十五條 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案件,不公開審理。但是,經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學校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可以派代表到場。
  • 【普法小課堂】刑事案件審理期限是多久
    不管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行政案件,案件審理都是有一個期限的,每個案件都必須在規定的期限之內審理完畢,否則就是違反程序規定。而在刑事訴訟當中,案件的審理期限一直都是比較重要的,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刑事案件審理期限的內容。
  • 不公開審理案件,一律師卻拍照發微信群
    不公開審理案件,一律師卻拍照發微信群 2020-07-10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祁陽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汙染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祁陽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汙染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2020-12-18 0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合作市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金勇等8人涉惡案件
    合作市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金勇等8人涉惡案件 2020-06-25 0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汝陽法院——公開審理首例汙染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公益訴訟7月29日下午,汝陽縣人民法院公開審理由汝陽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被告人常某等五人汙染環境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此案是汝陽縣人民法院首次審理關於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 黃雲律師團隊|刑事案件,二審不開庭審理的思考
    黃雲律師團隊|刑事案件,二審不開庭審理的思考文|黃雲律師 吳禮洋律師 雲辯護 雲辯護網站近日,筆者團隊收到所承辦某刑事案件(簡稱「案件」)二審結果——裁定維持原判,對於案件的具體情況不在此深究,本文主要以此探討背後刑事二審開庭審理的相關問題。
  • 論不公開審理與裁判文書上網
    但也有學者認為,不公開審理案件的裁判文書也可以公開,「不公開審理案件,僅只是審理過程不向社會公眾公開,並不意味著其所有活動及其結果不向社會公眾公開。」在對周翠麗律師將李某某等人輪姦案一審判決書上網公開的評論中,仍有一些人持在法律上並無不妥的觀點。周翠麗律師本人也認為:「不公開審理案件是審理過程不公開,但是宣判是公開的,判決書自然也是公開的。
  • 【惠州審判】刑事案件二審開庭審理的困境與對策
    被告人異地羈押從一定程度上阻卻了二審法官的開庭意願,在現行看守所管理體制之下,中院、高院審理的重大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並未集中關押。如果決定二審開庭,出於安全因素的考量,合議庭的全體成員就要全體到達被告人羈押地的基層法院進行開庭審理。路途的遙遠、時間安排的衝突、異地辦公的不便性,使得法官在對二審案件進行開庭審理時慎之又慎。
  • 定西中院:依法遠程公開審理減刑假釋案件
    定西中院:依法遠程公開審理減刑假釋案件 2020-09-21 1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丹寨法院首次遠程開庭審理複雜的普通程序刑事案件
    丹寨法院首次遠程開庭審理複雜的普通程序刑事案件 2020-07-19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鼓樓法院公開開庭審理福州首起智慧財產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10月17日上午,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及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該案由3名審判員與4名人民陪審員共同組成7人合議庭進行審理。
  • 不公開審理的案子,媒體能報嗎
    因為涉及個人隱私,法院對案件做了不公開審理。有媒體對案件做了報導。一個法院不公開審的案件,媒體能不能報導?做報導的媒體和記者是否有風險?就這些問題,筆者和多位朋友做了交流,看法不盡相同。   有朋友認為有風險。
  • 這起民事案件為什麼在刑事審判庭開庭審理?
    這起民事案件為什麼在刑事審判庭開庭審理?它見證了無數刑事大要案的審理最近它有一絲困惑為什麼有一起民事案件在這裡開庭?民事審判庭不夠用了嗎?確實對於刑事審判而言這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今年受疫情影響,被羈押在看守所的刑事案件被告人無法出所參與庭審。通過與看守所進行遠程視頻庭審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今年以來已有202起刑事案件通過該方式進行了開庭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