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尼爾森音樂年報的數據統計,2016年美國黑膠唱片總銷量超過1300萬張,與2015年1100萬張(2014年910萬張)的數字相比,實現了17%的持續增長,佔唱片總銷量的6.5%。同樣的趨勢還發生在英國,根據英國唱片業協會(BPI)的調查數據,2016年英國黑膠唱片銷量超過320萬張,相比去年增長了53%,銷售額已經超過了80年代的黑膠唱片。而根據德勤的數據,在未來七年之內,黑膠產業有可能成為一項價值十億美元的產業。
再說到國內市場,中國最後一條黑膠唱片產線在1998年就消失了,一直到2015年之間,這中間17年的時間國內所有黑膠唱片都是舶來品,一些在資深發燒友圈裡流通的二手黑膠唱片,經常能炒出過萬元的價格,例如張國榮此前一版發行量較大的黑膠唱片,在二手交易市場幾乎每盤都售價過數千元。
黑膠一直以來被看作小眾消費市場,一方面是由於受到數位音樂時代的衝擊,而另外一個尤為重要原因則是入坑門檻過高。簡單來說,黑膠唱片有一定的消費前提,一個完整的黑膠唱片系統所包含的部件按照先後順序有:唱機-前級放大器(唱放)-後級放大器(功放)-音箱(或耳機),儘管市面上已經出現不少組合型產品,但售價依舊在8000元左右,甚至數萬元。
「嘿喲音樂」是一個音樂文化品牌,主要分為黑膠唱片生產、黑膠唱片獨家發行、自有音樂播放硬體品牌-HYM和獨家代理專業唱機品牌等四部分主營業務。此前,嘿喲音樂和環球音樂合作,拿到對方包括張學友、王菲、邁克傑克遜、莫文蔚、beyond等多位音樂人IP其黑膠唱片在中國的獨家發行權。在黑膠唱片生產方面,嘿喲音樂和永通音像2016年成為獨家戰略夥伴,後者在2015年成為國內復甦的第一條黑膠唱片產線。嘿喲音樂創始人林桓民告訴36氪,目前全球黑膠唱片壓制廠商大概在40家左右,普遍生產排期在3-6個月,而嘿喲音樂可以做到40天內完成出貨,大幅降低壓制、時間、運輸成本。
在現階段,藉由粉絲經紀和唱片公司合作是一條傳統而切合當下市場發展的路數。不過林桓民認為,黑膠唱片可以優於C端先服務B端,比如肯德基此前曾發行「自己的唱片」黑膠 EP、YSL為唇釉壓制黑膠專輯等等事例都是很好的佐證,嘿喲音樂也希望能將黑膠唱片跳出音樂類範疇,變成「一種全新記錄聲音」的概念,「比如我們和跑車品牌合作,收錄不同跑車引擎聲的音頻壓製成黑膠唱片,之後還會和一些貴族幼兒園(為父母收錄孩子的聲音)、3C產品、家居等進行跨品牌合作」。
而黑膠音響則是直接面向C端用戶。嘿喲音樂目前推出了HYM黑膠音響品牌,第一款黑膠音響產品「Seed」歷時兩年打磨,在今年5月16日海外正式眾籌上線,林桓民介紹,Seed的優勢在於一體化全內置設計,在保證音效的同時,將唱機、功放、喇叭等一系列配置進行綜合。此外,Seed還專利研發了萬象式懸吊系統,在進行大功率的音質輸出時,唱頭不會因為喇叭重低音的震動而產生「跳針」,形成獨有的技術壁壘,並且Seed還兼容手機、平板和電腦無線遠程播放,可連接藍牙、WiFi等設備,操作更為便利。
林桓民告訴36氪,目前「Seed」相比同類產品在價格上有較大優勢,嘿喲音樂計劃在國內會通過線上電商平臺眾籌、預售,以及線下品牌聯合推廣等渠道進行產品銷售。
林桓民表示,嘿喲音樂可以對標BEATS,「在碎片虛擬化的時代,黑膠是一個有質感、溫度以及儀式感的音樂載體。我們希望更多年輕人將嘿喲定義為一種潮流,彰顯自己的個性,而不僅僅是一個音樂產品。
團隊方面,目前嘿喲音樂共有100人左右。創始人林桓民求學時曾於日本知名設計公司Metaphys設計研習,2011獲臺灣文建會肯定成為設計種子至法國參與Boisbuchet Design Workshop,隨後加入臺灣時尚工藝Yii團隊,2011年成立臺灣三點水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其作品「同心竹凳」獲頒2014年華人最大設計獎項金點設計獎、「漱流」獲得2014年臺灣工藝良品美器最佳造型設計、最佳機能設計,並由紐約MoMA當代設計博物館官方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