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近98%卻遭問詢!萬興科技大股東無視業績高增長忙減持丨問詢...

2020-12-14 和訊股票

  近一年時間內,萬興科技(300624,股吧)發布減持公告20餘次,其大股東之一還因違反規定減持金額比預披露超過1000萬元,收到監管部門警示函

  《投資時報》研究員 餘飛

  在公司營業收入高速增長、業務高毛利的情況下,大股東卻在持續減持。這種相悖的做法,是否有什麼未披露的原因?近日,萬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興科技,300624.SZ)就因業績暴增,收到深交所問詢函。

  根據萬興科技日前披露的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5億元,同比增長39.9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934.73萬元,同比增長58.3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8286.6萬元,同比增長91.4%,其毛利率也達到驚人的97.68%。

  據萬興科技介紹,該公司主要通過自建電子商務平臺將自主研發的軟體產品銷售給終端用戶,並與PayPal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籤署代收款協議,平臺為公司銷售軟體提供網際網路支付服務。

  聽起來這並不是很新的商業模式,為何萬興科技能夠取得如此高的毛利?對此,深交所在向萬興科技下發的問詢函中,要求上市公司補充披露平臺、訂單、客戶銀行卡數量等一系列數據,說明公司收入增長較快、毛利率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

  對此,萬興科技回復問詢函時表示,「客戶付款銀行信息等無法通過公司電子商務平臺獲取,銀行卡數量需由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公司未獲得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的用戶銀行卡信息,公司正與主要第三方支付平臺溝通,並預計在9月18日前完成此問題的回覆」。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伴隨著萬興科技業績的增長,其大股東卻頻頻減持。近一年中,萬興科技發布減持公告20餘次。其中,更有大股東之一因違反規定減持金額比預披露超過1000萬元,收到監管部門警示函。

  主業賣軟體 上半年業績暴增

  萬興科技是一家主要從事消費類軟體研發、銷售及提供相應技術支持服務的企業,該公司2018年1月剛剛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據介紹,萬興科技消費類軟體產品以「數字創意」為核心,通過網際網路線上交易方式為全球用戶提供的數字創意、辦公效率、實用工具等三大類消費類軟體產品及服務。

  從半年報中看,該公司旗下的產品主要有Filmora、Uniconverter、PDFelement、Recoverit等幾種,所對應中國市場上產品名稱分別為萬興喵影、萬興優轉、萬興PDF專家和萬興恢復專家。

  從功能來看,其實這幾款軟體並不稀缺。根據公司介紹,Filmora是一款面向大眾用戶的進階級視頻編輯軟體;Uniconverter是一款音視頻格式轉換器;PDFelement為用戶提供完整的多設備PDF解決方案;Recoverit是一款為用戶提供電腦及存儲設備數據恢復解決方案的軟體產品。

  市場當中,擁有前述功能的軟體不在少數,而且很多還屬於免費軟體。且這些軟體並不是萬興科技在上半年推出的,為何該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長較快、毛利率較高?對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原因及合理性。

  在回復問詢函中,萬興科技表示,收入增長主要來源於消費類軟體,各主要產品線收入均有所增長。就說明原因時,公司稱「憑藉公司對軟體產品實施的差異化定位,通過增強產品差異化功能和個性化設計,提升用戶使用體驗,滿足其個性化需求,進而與知名企業的產品形成差異化競爭,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時,萬興科技在回覆中也根據要求披露了公司自建電子商務平臺產品下載量和訪問量數據,以及終端用戶訂單數量、郵箱數量、IP數量。

  但在第三方支付平臺數據提供方面,萬興科技表示,客戶付款銀行信息等無法通過公司電子商務平臺獲取,銀行卡數量需由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目前公司還未獲得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的用戶銀行卡信息」。

  上市以來萬興科技淨利潤增長率表現

  大股東及高管不斷減持

  一般來說,公司高管大股東比較了解企業自身,往往會在業績增長並看好前景的基礎上增持,但萬興科技的大股東和高管卻在不斷減持公司股票。

  僅今年以來萬興科技的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和二級市場的減持就達到二十多次。其中,作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的浙江華睿盛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從去年以來由持有830萬股一路減持至649.1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由17.11%降至8.15%。

  7月16日,萬興科技發布原持股5%以上股東股份減持計劃實施完畢的公告稱,收到股東張愚出具的《關於股份減持計劃實施完畢的告知函》。2020年5月29日至7月15日期間,張愚通過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方式減持260萬股,佔其當前總股本的2%,其股份減持計劃已實施完畢。張愚本次減持價格區間為56.73元/股—72.33元/股,減持套現約1.8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張愚曾因減持萬興科技違規遭到過證監會處罰。

  7月2日,證監會網站發布了中國證監會西藏監管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決定書顯示,截至2019年8月30日,張愚持有萬興科技股份比例為8.32%。8月30日,公司披露減持計劃的預披露公告,稱張愚計劃自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萬興科技股份不超過244.28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份的3%。

  但是,2019年9月24日至2020年1月15日期間,張愚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萬興科技257.44萬股,超過預披露的減持數量13.16萬股,涉及金額總計1004.31萬元。

  張愚的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相關規定,因此西藏證監局對張愚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除了大股東之外,萬興科技高管減持也頗為頻繁。今年以來,該公司董事、證券事務代表、公司獨立董事配偶等,均通過競價交易紛紛減持。

  一般情況下,在公司業績節節升高、預期向好之時,作為公司高管和大股東應該進行增持才合理,即使是出於個人原因減持,也不會是集體行為。萬興科技在營收和淨利潤均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卻持續遭到高管和大股東減持,這難免會引發市場疑問。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投資時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10倍股」誠邁科技遭問詢:是否為配合股東減持而炒作股價、授意...
    4月8日早間,「10倍股」誠邁科技(300598.SZ)遭監管問詢。深交所質問公司是否存在為配合股東減持而炒作股價以及是否存在委託、授意或指使券商發布相關研報等情形。公告顯示,從最新披露的減持進展來看,控股股東南京德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 「南京德博」)、第二大股東Scentshill Capital I及其一致行動人、股東上海國和現代服務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上海國和」)自2019年10月以來累計減持公司股份91.40萬股、162.98萬股和5萬股,分別佔公司總股本的1.14%、2.04%和0.06%。
  • 37人公司估值達到2.3億元 萬興科技高溢價併購案引來問詢
    公告發布當日,深交所向萬興科技下發問詢函,主要就此次交易估值是否合理提出疑問。問詢函要求該公司補充披露億圖軟體業務模式、核心競爭力、內部人員結構。並要求萬興科技說明收購後雙方能否產生明顯的協同效應,以及結合公司支付對價和交易對手方做出的業績承諾說明交易是否損害上市公司利益。
  • 誠邁科技就Q1業績差異致歉,公司財報疑點繁多4月以來兩收問詢函
    誠邁科技一季度虧損2364.88萬,同比下降319.23%4月29日,誠邁科技發布2020年一季報,公告顯示,公司2020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1.34億元,同比增長8.2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64.88萬元,同比下降319.2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2678.98
  • 貴州百靈業績遭反噬成被問詢「專業戶」 一年減持近40次
    截至2020年10月22日,姜偉為第一大股東,持股59215.42萬股,持股比例41.96%;姜勇為第二大股東,持股15230.12萬股,持股比例10.79%。3頻繁「跨界」業績遭反噬貴州百靈是一家集苗藥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醫藥上市公司,2010年該公司掛牌深交所中小板,其實控人和董事長姜偉在貴州百靈的發展上起著決定性作用。上市之初,貴州百靈大批量地投放廣告,以此來提升公司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同時也使其銷量飆升。
  • 直指業績疑點、關聯交易 問詢函背後隱現沃森生物大股東「退位」之謎
    摘要 【直指業績疑點、關聯交易 問詢函背後隱現沃森生物大股東「退位」之謎】3月31日,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公告,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籤發的《生物製品批籤發證明》。
  • 捷佳偉創蹭HJT電池風口定增25億 連遭「問詢」股東高位已減持10億
    原標題:捷佳偉創蹭HJT電池風口定增25億 連遭「問詢」股東高位已減持10億 摘要 【捷佳偉創蹭HJT電池風口定增25億 連遭「問詢」股東高位已減持10億
  • 深交所問詢年報後又關注股東減持 愛迪爾七連板按下「暫停鍵」
    對此,7月8日晚間,愛迪爾公告稱,公司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是否涉及網際網路金融及抖音相關業務等;還要求說明股東永盛發展擬減持公司股份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而在7月6日晚間,愛迪爾就發出利空消息,公司收到深交所2019年年報問詢函,問詢函中多達23問,涉及年報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去年業績巨虧3億元、存貨增逾八成等方面問題。
  • 「10轉11」刷新年內高送轉紀錄 新諾威遭閃電問詢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10轉11」刷新年內高送轉紀錄,新諾威遭深交所閃電問詢「高送轉」再起風雲?繼拉卡拉、中信特鋼之後,又一家上市公司新諾威實行「高送轉」遭問詢。「高送轉」再起風雲?新諾威表示,該方案在保證公司正常運營和長遠發展的前提下,兼顧了股東的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體現了公司積極回報股東的原則。上市一年就「壕」送轉引來深交所火速問詢,深交所要求新諾威結合所處行業情況、公司發展現狀及規劃、未來發展戰略等詳細說明此次高比例轉增股本的主要考慮及其合理性、必要性,送轉比例是否與公司業績增長幅度相匹配。
  • 晚間公告:共進股份高送轉遭問詢 長江證券遭減持5680萬股
    星網銳捷(002396,股吧):遭股東減持逾1500萬股  星網銳捷3月27日晚間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FINET 3月23日、24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1533.6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8447%,減持均價19.21元/股。減持後,FINET持有公司4.9999%股份。
  • 前三季度淨利近乎腰斬,控股股東等拋大額減持計劃,年內被關注問詢8...
    屢遭監管,年內被關注問詢8次;業績下滑,前三季度淨利近乎腰斬;股價或承壓,控股股東等拋大額減持計劃,愛迪爾珠寶或正經歷著多事之秋。 控股股東等拋大額減持計劃業績下滑的局面下,控股股東等卻拋出了大額的減持計劃。
  • 華大基因去年淨利下滑 近一月市值暴增百億 遭問詢是否存內幕交易
    報告期內,華大基因實現營業收入28.00億元,同比增長10.4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6億元,同比下降28.53%。連續第二年淨利出現下滑公開資料顯示,華大基因主營業務為通過基因檢測、質譜檢測、生物信息分析等多組學大數據技術手段,為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醫療機 構、社會衛生組織等提供研究服務和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
  • 淨利900萬市值200億 誠邁科技遭問詢:是否炒作股價 指使券商發研報?
    淨利900萬市值200億 誠邁科技遭問詢:是否炒作股價 指使券商發研報? 中華網財經訊 4月8日,誠邁科技收到創業板公司管理部的問詢函,被問詢是否存在為配合股東減持而炒作股價以及是否存在委託、授意或指使券商發布相關研報等情形。
  • 得潤電子年報虧損收問詢函 前兩大股東相繼減持
    而在業績黯淡的同時,大股東還在近期頻頻減持。Wind資訊數據顯示,6月底以來,得潤電子前兩大股東相繼減持734萬股和959萬股公司股票,分別套現約9696萬元和1.43億元。這也引發部分投資者關切。在深交所互動平臺上,有投資者詢問大股東的後續減持計劃。
  • 【醫藥周報】哈藥股份去年業績下降近五成 塞力斯因高送轉遭二次問詢
    在公司層面,本周有13家醫藥上市公司披露去年業績情況,其中哈藥股份(6000664.SH)淨利潤下降近五成;有4家上市公司發布了高送轉預案,塞力斯(603716.SH)因此受到監管部門多次問詢。另外,本周二級市場持續調整,股票質押平倉風險爆發,多家公司增持或停牌自救。
  • 年內6次遭問詢重組屢夭折 星星科技再推定增底氣何來?
    原標題:年內6次遭問詢重組屢夭折 星星科技再推定增底氣何來? 摘要 【年內6次遭問詢重組屢夭折 星星科技再推定增底氣何來?】
  • 無資質停產仍付預付款8億多 博雅生物謎一般的關聯交易遭問詢
    這不是博雅生物第一次遭問詢,上一次因為併購案被問詢,這一次則主要針對關聯交易。在關聯公司沒有生產資質的前提下,依然籤定採購合同。在沒有供貨情況下,依然如期打款,博雅生物如此操作不得不令市場生疑。「三年未收到一滴血,卻陸續支付8億元貨款,這種『損己利人』之事,明顯是違背小股東利益,讓大股東受益。
  • 桃李麵包股東頻頻減持背後:業績增速放緩 毛利率下降銷售費用上升
    作者:沙拉醬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5月27日,桃李麵包(603866.SH)發布關於股東減持的公告稱,吳志剛及其一致行動人盛龍分別於2020年5月25日、5月26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1140萬股,佔總股本的1.73%。
  • 亞光股份今年來股價翻倍正值大股東擬減持 收問詢函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14日訊 深交所昨日對亞光科技(300123.SZ)今年來股價翻倍、百餘家投資機構調研,同時2大股東擬減持事項下發問詢函。亞光科技分別於2020年1月3日、1月17日披露大股東減持計劃,稱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湖南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資產」)、江蘇華泰瑞聯併購基金(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華泰瑞聯」)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所持有亞光科技股份,減持數量分別佔亞光科技總股本的2%、2.6591%。
  • 精密科技創業板IPO闖關成功 部分產品毛利率較低遭問詢
    原標題:精密科技創業板IPO闖關成功 部分產品毛利率較低遭問詢   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54次審議
  • 業績預披露後股價10天縮水30% 安車檢測定增遭問詢為何捲土重來?
    按照安車檢測的設想,順利定增募資後,公司將乘行業利好之風業績進一步上升,現實卻阻礙重重。隨著深交所下發問詢函,公司頻頻修改定增預案無果,業績也開始「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