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租公寓瘋狂自救:先對租客下手
疫情還沒結束,租住自如的房子卻要漲租金?
這一段時間,不少自如租戶集中反映:疫情當前,部分即將到期的自如租戶沒法搬家,而續租租金普遍增長10%—30%,最高竟達到了38.3%。
針對愈演愈烈的漲租風波,自如CEO熊林解釋,這是「長租換短續」引發的極個例租金波動,或「房租價格顯著低於同地段類似房源」。隨後,自如官方也稱目前已經採取了福利措施,並與租客達成共識。
引發「眾怒」的不只自如。春節期間,蛋殼公寓遭遇了業主的在線吐槽,稱其以疫情為由單方面要求業主免租一個月並延期30天交付租金,卻並未減免租客的租金。蛋殼回應稱「不存在賺差價」,並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安撫租客。
一家給租戶漲租,一家找業主免租,春節期間,長租公寓兩大巨頭的吃相併不優雅。
漲租風波始末:
疫情下被迫續租,而續租就漲租
簡單來說,這是一場由於續租而引發的漲租風波。
眾所周知,這一場疫情打亂了絕大多數人的生活節奏,出於控制疫情的需要,不少人的返程和復工都被迫延遲,進而引發了一個問題:馬上到租期的房子不得不續租。
「不管他漲多少你都得續啊,不然不續了你搬哪?這會兒你去哪找房子?」北京程式設計師林聰無奈地表示。
在微博上,來自北京的自如客「紀錄片小晨」稱:「在自如租的大興西紅門鎮的房子合同2020年3月3日到期,今天(2020年2月14日)自如管家通知想續租的話由每月2190元漲價到每月2690元,而且只能續租一個月,管家表示公司規定只能執行。自如逼迫在疫情期間搬家。投訴無門!冠狀病毒傳播嚴重,在老家封村沒有回京。而且北京各小區看守嚴格根本無法找房子搬家。於是想續租,但自如坐地起價,直接在原價基礎上漲百分之二十五。」
投資界梳理黑貓投訴平臺的投訴信息發現,在近日關於自如漲租的投訴背後,「抱歉,您的房子已無法續約」是管家們慣用的說辭,隨之而來的,就是「如果您意向強烈的話,就得按市場價來。」
據了解,漲租是長租公寓續租時普遍都會發生的正常現象。按照自如早期規定,續租漲幅往往在3%-5%之間,但自2018年自如將其改為「保持合理漲幅」後,續租漲幅就變成了不高於10%。而所謂「按市場價來」,就更不明確了,甚至有租客要在續約時要多掏超15%的房租。
事實上,自如的續約漲租情況由來已久,疫情不過是矛盾的催化劑。
租住在北京朝陽區某自如公寓的李霖早在年前就從管家處獲悉,年後若想續約下一年,房租要從2340元漲到2740元,漲幅超17%。這還是不包含服務費的情況,一旦加上隨房租上漲的服務費,整體漲幅或許更大。
各地網友先後貼出了自己的漲租情況,除武漢外,其他省市的自如租客們無論是改為短續還是繼續長租,幾乎都要面臨著超10%的續租漲幅,而不同意的結果只有一個——在疫情下搬家。
自如CEO回應:漲價屬於極個例的情況
免除租戶2月的服務費
在網上,租客的不滿如潮水般湧來。
隨後,自如CEO熊林迅速回應,房租漲價屬於極個例的情況,續租租金的突然上漲源於「長租換短續」或「房租價格顯著低於同地段類似房源」。而自如方面也對投資界表示:「長租換短租正常會上浮15%。」
事實上,除了續租漲租受到詬病外,租客們還覺得自如的服務費不合理。疫情之下,由於停工避疫,自如的保潔與維修服務紛紛暫停;而另一方面,許多租客因諸多不便無法返回工作地,房屋空置。不少用戶反映,這期間自如的服務費不應該收。
對此,自如品牌公關向投資界表示,自如保潔已免費增加消毒服務,除武漢外並不存在無法上門保潔的情況,而武漢已經減免2月全部服務費,並會按照政策通知2月14日起開始全面保潔消毒,「而且據我了解,並沒有一個多月沒有上門這種情況。」
對方還補充稱,「自如短租續約2月份已經(在全國範圍內)調整為不漲價了,在2月8日上線的,續約客戶需要聯繫管家申請,因為系統上顯示短租還是會上浮。」
公開信息顯示,2月12日,自如推出了系列舉措,重點為因疫情無法返回租住城市或社區的自如客提供了便利續租、無責退租、臨時安置房源、「0押金」租房等相關政策,並免除了租戶最在意的2月服務費。
但仍有租客覺得其中「套路滿滿」。所謂「無責退租」,要求租戶親自去搬家才予以辦理,然而疫情之下,根本無法實現搬家;所謂「臨時安置房源」,管家的回應則是沒有獨立房源提供,請租客不要返回;而所謂「退服務費」,則要求租戶必須在2月一整個月內都不在,才允許退款。
長租公寓兩大巨頭的吃相
一個給租戶漲租,一個找業主免租
前有蛋殼,後有自如,兩大長租公寓巨頭先後引發「眾怒」。
春節期間,蛋殼公寓遭遇了業主的在線吐槽,稱其以疫情為由單方面要求業主免租一個月並延期30天交付租金,與此同時卻並未減免租客的租金。「一魚兩吃」不僅引發了租戶的不滿,也讓房東們紛紛開啟法律維權。
蛋殼最新回應稱「不存在賺差價」,並隨後針對疫情期無法正常居住的租客推出了一系列租金返還措施。返還租金可用於抵扣,但卻無法提現,這在已經繳納了全年房租的租客看來,意義不大。
無論是自如的漲租風波,還是蛋殼單方面要求業主免租,這種操作歸根究底,源於其所面臨的經營與盈利的壓力,說白了,就是「缺錢」。
事實上,國內的長租公寓迄今仍以租金收益差額、服務費、金融服務費等為主要贏利點。自如CEO熊林曾直言,如果行業只有一個管理指標,那就是出租率,300萬間存量的情況下,出租率降低一個點,月收入減少1500萬。
這意味著長租公寓的抗風險能力很弱,尤其在疫情衝擊下,人口流動減少導致房源空置率上升,長租公寓的收入更是急轉直下,但其背後的成本壓力卻絲毫不會減少。
為擴大自身規模不惜高價搶房,這樣燒錢搶市場的情況普遍存在於長租公寓頭部企業中。無論是自如還是蛋殼,都在以高負債、負淨資產的模式艱難運營。剛剛上市不久的蛋殼,已經在過去的三年的時間裡巨虧了42億。
起初還有VC/PE為長租公寓的燒錢搶房買單,但隨著盈利能力與回報率的曝短,投資機構也逐漸退場。數據顯示,整個2019年,長租公寓領域投融資事件共16起,同比2018年減少了15起,行業融資難基本已是不爭的事實。
此時一旦營收滑坡,長租公寓勢必要面臨資金鍊斷裂的風險。而在業主與租客兩頭薅羊毛、賺差額就成了長租公寓的「續命大法」,燒出去的錢最終還是要在業主與租客身上找補回來。
但租客與業主們又何其委屈——我們憑什麼為長租公寓的經營風險買單?
無奈的是,無數的租客與業主們早已共擔起了長租公寓的經營風險。從2019年曝雷倒閉的幾家長租公寓案例中不難發現,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在本質與「租金貸」無異的繳租形式下,最終房東與租戶都逃不脫遭受巨大損失的命運。
租戶們也不是不知道,只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就像2019年自如先後被曝甲醛超標、隱藏攝像頭,也曾引發瘋狂的輿論討伐,其狀不亞於如今對於漲租的集體聲討。但最終,租戶們還是回到了自己吐槽過的公寓之中,關上門繼續過日子,妥協的,總是我們。
(責任編輯:DF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