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貴」高考狀元,她的獎學金竟有100萬,從此改變家庭命運

2021-01-04 騰訊網

文/石老師聊教育

古人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就是在告訴人們,想要高官厚祿,就要勤奮讀書,而這也成為了人們,想要改變命運的一種捷徑,在現代,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每年的高考狀元,都或多或少會有獎學金。

這種現金獎勵還隨年增加,在眾多高考狀元中,誰獲得的獎學金最多呢?或許只有她了,中國「最貴」的高考女狀元,她竟然有100萬的現金獎勵,這是父母不吃不喝十年才能存下的,也因此改變了家庭的命運,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她是誰,怎麼獲得這麼多獎學金。

她叫黃亦陳,來自福建省晉江市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看她的名字,就不難看出父母之間有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爸爸姓黃,媽媽姓陳,作為家裡唯一的女兒,給她取了這樣的名字,看她的外表,臉上有一個可愛的酒窩,笑起來甜甜的,渾身散發著一種書香氣,是一個實打實的「高分才女」,一般人都不是她的對手。

黃亦陳是2018年福建省文科狀元,高考總成績是687分,其中語文134分,數學148分,英語是滿分150分,文綜合255分,她最吸引人關注的不僅是滿分的英語,還因為她獲得的現金獎學金。

按理說高考狀元獲得獎學金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最近幾年,金額是日益增大,黃亦陳獲得的獎勵中有母校晉江養正中學的30萬人民幣,畢竟是為學校爭光了,還有村裡的30萬人民幣,在農村能出現一個省高考狀元,那可是全村人的驕傲,除此之外,恆安集團也獎勵了30萬人民幣、安海商會獎勵了10萬人民幣。

高考狀元可是眾多高校必搶的人才,北大的招生老師直接找到了家裡,還對她承諾,如果選擇來北大,獎學金也不會少,她的理想大學原本就是北大,一拍即合最後選擇去了北大,這麼算下來,獲得的獎學金超百萬了。

按照黃亦陳父母的收入來算,這超100萬的獎勵,就是不吃不喝,也要存十年,再按照成績算,真是一分值千金,一分就1400多元,這可是再純不過的「含金量」,網友還開玩笑說:「高中畢業,嫁妝就有了。」

還沒工作就已經身價百萬,可是讓人羨慕不已,多少成年人努力工作一輩子,也沒能掙到100萬,讀書真的改變了命運,不過也有不一樣的聲音,有的人說一個高考狀元,就給了這麼多現金獎勵,會形成不好的風氣。

其實黃亦陳獲得的獎金,並沒有政府的行為,都是商會、企業、村裡、學校等的獎勵,其實這和福建省的特殊性有關,因為福建人在國外工作的人很有,所以被人稱為僑鄉,在這種人文背景下,當地人對家族門第和讀書非常看重。

福建省每年考上名校的學生都會得到這樣的獎勵,只不過是金額上有差距,黃亦陳畢竟是當地幾十年才有的省狀元,獲得這麼多的現金獎勵,也不足為奇,她也是實至名歸,這樣的獎勵還是有積極性的意義。

雖然越來越多的家庭,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但一些偏僻地方的人們,還是覺得讀書沒有什麼用,以後未必能找到高薪的工作,不能改變家庭的命運,而有了這樣的獎勵,能讓他們知道,讀書是敲開未來大門非常重要的一塊磚。

這樣的獎勵也能讓一些家庭貧困的學生,不會因為金錢而放棄大好機會,也能鼓勵更多的學生努力讀書,無論孩子是否叛逆,父母都要耐心教導,不要讓孩子輟學,讀書才是最好的出路,努力就會有回報。

今日話題:對於給學霸現金獎勵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她是陝西高考狀元,中了狀元還以為弄錯了,最終選擇北大元培學院
    李寧寧,陝西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李寧寧出生在一個單親家庭,從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有母親一個人單獨帶大,非常不容易,李寧寧的母親的收入來源主要靠在漢中等地打小工,一天只能掙70塊錢,李寧寧的學費以及一家人的生活費都是靠母親微薄的收入維持的。
  • 高考狀元拒港大72萬獎學金,退學復讀考北大,彪悍的人生無需解釋
    古往今來,無數考生奔赴於名為「考場」的戰場上,十年寒窗雖無人問,但一舉成名便可天下知,考生的命運,也會因此而改變,若你能成為狀元,那麼更是前途無量。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便是當年遼寧省的高考狀元,一時之間,無數人把目光集中在她的身上,無數名校朝她拋來橄欖枝,其中最讓人驚訝的,便是香港大學,他們直接表示,只要入學,就提供給她72萬的全額獎學金,助她無憂學習。
  • 高考史上最貴女狀元,687分奪文科第一名,獎學金高達100萬
    高考會相對來說是最公平的一次競爭,雖然不同階級的學生所能接受到的教育條件不同、高考地域也有所差別,但它的確是寒門出貴子的一條筆直的道路。 每年到了臨近高考時,全國各地都能感受到一股緊張的氛圍。在高考期間的那兩天,更是一切以考生為重,考場周圍禁止鳴笛,還有專門接送考生的愛心專車。每次到了公布成績時,各省的高考狀元也成了最熱的話題之一,大家都想看看是什麼樣的學生才能夠成為狀元。
  • 2020最「糊」高考狀元,若不能順利入學,1000000獎學金有何用?
    2020年最「糊」高考狀元,看似人生贏家,獲得4年100萬獎學金,可能否順利入學都未可知,她的前途未卜!01無緣清北第一「糊」在我們的印象裡,任何一個省的高考狀元。都會被清華北大爭搶。所以有人說白湘菱是最「慘」高考狀元,但是在我看來,這是最「糊」高考狀元,竟然真有狀元上不了清華北大,此為第一「糊」。02拒絕眾多高校第二「糊」雖然無緣清北以及大部分985高校,但也有眾多高校向白湘菱拋出了橄欖枝。
  • 「高考狀元」家庭情況調查,多來自這4類家庭,你家符合條件嗎?
    文/跳跳媽媽談教育眾人都說高考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而需要改變命運的只有貧苦人家的孩子,所以高考對於中下等家庭更重要,但你會發現考上好大學的農村貧困學生越來越少,反而是那些家庭經濟條件不錯的,佔據著重點高校的校園。
  • 她是寧夏高考狀元,獎狀有幾十釐米高,父母建議她去香港被拒絕
    李煦文,寧夏人,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李煦文從小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來沒讓家長操心過自己的學業,從幼兒園開始,李煦文就十分自覺學習,上學期間所 獲得的獎狀堆起來足足有幾十釐米高。中考時李煦文就以679分的高分考入銀川二中,此後李煦文在班裡就一直名列前茅,曾多次包攬年級前三的名次,據李煦文的班主任講:李煦文學習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穩,她一直都是一個讓人放心和踏實的孩子,李煦文能高效地利用課堂時間,而有效把握課堂時間,也真是她自己最認可自己的學習方法。
  • 72萬獎學金卻選擇退學,復讀再獲高考狀元考入北大,如今怎樣
    每年高考都會誕生一批高分考生,學霸成群,競爭激烈。而優異成績的取得一部分是依靠紮實的理論功底,另一部分也離不開較好的臨場發揮以及一定的運氣成分。所以,如果讓這些高分學子再參加一次高考,還真不一定能保證維持上次的優異成績。不過7年前就有一位女學霸,連續兩次參加高考,兩次均獲得省高考文科狀元,如此驚人的實力讓人震驚不已。她就是劉丁寧。
  • 書中自有「黃金屋」:高考狀元的獎金,父母不吃不喝十年才能賺到
    據悉,如今我國的文盲率依舊在4.08%,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這就意味我國的教育不均衡,唯有全面平衡教育水平,才能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從而為祖國的未來建設貢獻一份力。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其實只要努力進取那就一定會有回報,畢業後能夠找一個不錯的工作,過上更幸福的日子。
  • 媒體揭高考狀元緣何復讀:多為考取清華北大
    遼寧高考狀元劉丁寧為了進入北大中文系「追尋更純粹的國學」,放棄香港大學學籍和72萬全額獎學金,回母校復讀,如今再以666分成功「衛冕」文科狀元。高考狀元緣何選擇復讀2013年高考,劉丁寧以668分考入香港大學,並獲得全額獎學金,但開學僅一個月,劉丁寧就辭別香港大學,重回高中復讀。她的低調退學卻引來轟動效果,關於退學原因的各種猜測紛至沓來。劉丁寧復讀所在班級的班主任徐楠告訴記者,「一開始我們也不希望她回來,希望她能適應那邊的環境,但這孩子挺有主見和主意。」
  • 高考狀元因72萬獎學金選擇港大,卻在1個月後復讀,港大:不適合
    但是高考結束之後的填報志願同樣也非常重要,很多人雖然有個好成績,但是卻因為志願沒有填好,三年的努力最終成為一場泡影,這樣的事時有發生。高考狀元為72萬獎學金進入香港大學劉丁寧從小學習成績都非常優異,爸媽眼中「別人家的孩子」,同學眼中的學霸。高考對於很多來來說壓力巨大,但是對劉丁寧來說,這也就是一場普通的考試。
  • 媒體解析高考狀元緣何復讀:多為考取北大清華—資訊—科學網
    劉丁寧 資料圖   遼寧高考狀元劉丁寧為了進入北大中文系「追尋更純粹的國學」,放棄香港大學學籍和72萬全額獎學金,回母校復讀,如今再以666分成功「衛冕」文科狀元。   高考狀元緣何選擇復讀   2013年高考,劉丁寧以668分考入香港大學,並獲得全額獎學金,但開學僅一個月,劉丁寧就辭別香港大學,重回高中復讀。她的低調退學卻引來轟動效果,關於退學原因的各種猜測紛至沓來。
  • 「命運的轉折」:那些被高考改變的人生
    僅有4頁1200字的《科教工作座談會簡報》,記載了查全性向鄧小平大膽諫言、改變中國萬千高考學子命運的這次發言。2改革浪潮翻湧,一路護航1977年10月,國務院批轉了教育部根據鄧小平指示制定的《關於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
  • 考英語睡大覺,考語文忘寫名,她卻成高考狀元被北大錄取
    大家都知道,在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需要經歷的難關。而目前,決定人命運的第一關便是高考。雖然高考對人的影響不像之前那麼大,但仍是同學間拉開差距的最主要途徑。因此,考生們在考場上爭分奪秒是很正常的事。而在廣西2007年的高考中,有位學生卻睡起了大覺。
  • 我國高考狀元父母「職業」排名,農民排名超醫生,榜首實至名歸
    每個孩子上學的時間是相同的,老師的教學水平也不相上下,有的孩子成績好,有的孩子成績墊底,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主要原因,就在父母對孩子的成績影響,一位網友調查了我國高考狀元父母的職業佔比情況表,有些職業排名在意料之中,也有讓人很意外。
  • 2020最慘高考狀元!總分第一卻無緣清華北大,網友:可惜了
    就像是2020山東理科高考狀元孟令昊一樣。每個考生都想通過努力考入重點院校,想要獲得更多的機會,而清華北大又是我國的最高學府,通常來講,只要你成績在省內排名前20,你就有很大的可能。我國有多個高考大省,今年河北高考理科狀元總分721分;河南高考理科狀元總分724分;山東省今年不分文理,山東高考最高分711分,就這樣的人,他們直接可以報考清華北大了,屬實是羨慕。但有人歡喜有人憂,在別人開心的時候總會有人傷心。2020最慘高考狀元!總分第一卻無緣清華北大,網友:可惜了!
  • 77年恢復高考第一位女狀元,語文差1分滿分,後來怎麼樣了?
    自古以來,在科舉制推行之後就改變了無數寒門子弟的命運,於是就出現了「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金榜題名」的現象,這也是可以改變他們此時生活的最公平的機會,演變至今也就有了如今對於眾人來說最公平的高考。高考喚醒讀書夢自從讀書以後就流傳著一句話:高考是決定命運的關鍵時刻。也就是高考成為了一個人人生最重要的分水嶺,無數的高考考生都在這種壓力之中拼命學習,為的也只是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 高考狀元被謠傳北大退學 引發素質教育反思
    一時間高考狀元因為被知名高校退學,而成為「負面教材「,引發人們對高考制度的質疑與批駁,及對素質教育的再次反思。「她改寫了勉縣無高考狀元的歷史!」去年6月25日中午,隨著陝西省高考分數線的發布,陝南漢中市一所縣級中學——勉縣一中,一位名叫李寧寧的女孩將最有分量的理科狀元收入囊中。709分的分數足足比理工類一本線高出169分。
  • 高考第一女狀元,獲獎學金金額公開,網友驚嘆:考出來了一套房
    當今社會也是如此,高考就是我國一項比較完善的人才選拔制度。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莘莘學子參加到高考的大軍中。他們挑燈夜戰,埋頭苦讀。為的就是在高考這場「大戰」中取得更優異的成績,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而這僅僅是大家看得見的成果,其實教育對人的影響遠遠不止是考上大學這麼簡單!
  • 他是上海高考狀元,高中3年幾乎沒掉過前三,上港大獲70萬獎學金
    吳矅辰,上海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吳矅辰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他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他的學業。2014年高考,吳矅辰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558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4年上海市高考理科狀元,其中吳矅辰的語文考了127分、數學考了147分、英語考了139分、物理考了145分。對於如何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吳矅辰在跟學弟學妹們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時說道:也沒有經驗要分享,就是認真、好問加踏實。
  • 她是陝西高考狀元,模擬考試排到年級50名開外,結果高考中了狀元
    霍柳蓉,陝西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霍柳蓉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她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她的學業。儘管霍柳蓉的成績一直十分優異,但老馬也有失蹄的時候,就在臨近高考參加模擬考試的時候,原本一直都排名在年級前五的霍柳蓉突然一下子掉到年級50名開外,這讓她的家長以及班主任都心急如焚,而霍柳蓉更是因為心理壓力過大而痛哭,不過在哭過之後,她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是積極找出自己可能出現的錯誤,並及時修正過來,最終她中了理科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