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恆:中國鐵路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惠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惠州市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人民鐵道》《中國鐵路文藝》《廣州鐵道》《惠州日報》和「惠州民間文化網」等。曾獲2017年、2018年度惠州市「優秀民間文藝家」。多篇散文、詩歌被選為朗誦作品,在省市徵文比賽中多次獲獎。
風採人物廣東晟泰環保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袁錦錫
近年來,我國眾多新型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好,新能源光伏產業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目前已經領先於世界上很多國家。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具有清潔、環保、可持續性強等眾多優點的新能源產業,在2017年已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廣東晟泰環保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於2009年在惠州成立,公司註冊資金5189萬元。公司專業從事太陽能光伏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及維護服務,通過了ISO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等管理體系認證,申請發明專利兩項,具備建築機電安裝、環保工程專業資質,是中國優秀節能減排綠色環保、廣東省3A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
創業,在春天出發濃墨重彩的金秋,這是一個浪漫又有收穫的季節。走進晟泰環保節能公司總經理袁錦錫的辦公室,他的年輕、陽光,跟太陽能行業一樣令筆者耳目一新,一直固守著企業家老成持重的印象,卻忘了八零後也邁入了不惑之年的門檻。
1999年,20歲的袁錦錫懷揣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湖南岳陽南下廣東打工,初出茅廬,生存為第一。機緣巧合,他進入到太陽能行業。
從1999年到2009年,從20歲到30歲,人生最寶貴的青春10年,也是事業的黃金10年,他在太陽能行業兢兢業業,從廣州到東莞、惠州、佛山等地,足跡遍布珠三角,鑽研業務,學習經驗,了解市場,把握國家政策,認準了太陽能行業的發展潛力。
十年磨一劍,他從初出茅廬的青澀小夥,經過十年摸爬滾打,性格變得成熟穩重,對太陽能行業的發展前景也瞭然於胸。國家在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之間,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那麼,新能源太陽能節能環保,低碳減排,就是未來發展趨勢。
未來的路要怎樣走呢?是繼續打工還是勇敢向前邁進一步?擺在袁錦錫面前有兩種選擇。一是繼續打工。二是自己創業。
袁錦錫有著堅定的性格。他認定,太陽能既是國家倡導的產業,也是綠色生態環保發展的必然趨勢。打工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願經營,掛靠公司存在資金往來的諸多隱患,那麼就只有自己註冊成立公司是最佳選擇。
2009年,30歲的袁錦錫帶著這些年打工辛苦掙下的存款和夢想來到惠州,開闢太陽能行業的新天地。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人脈和資金,是創業之初的兩大難題。
對於時代,惠州是一個朝氣蓬勃快速發展的城市。對於袁錦錫,卻是一個陌生的地方。當時的惠州,太陽能市場一片喧囂,大大小小經營太陽能的公司幾百家,對於一個無龐大資金支撐,無任何人脈資源可依靠的外地人來說,創業艱難可見一斑。
袁錦錫秉承了父輩吃苦耐勞、誠實守信的品格,他知道,任何事情急不來,不可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既然起步不高,就穩打穩做,憑著他對市場的了解和不屈不撓的韌勁,要客戶接受這個新興產業,就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憑著這股韌勁,他常常一個人奔走在惠州的大街小巷,去學校、工廠、酒店等,和客戶推心置腹、誠心誠意地談投資預算,談經濟回收,談綠色環保理念,籤下一個又一個合同。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的努力打拼,公司闖過了最艱難的第一關——「存活期」。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韌勁,在冬天起航命運總是垂青努力奔跑的人。2010年,公司迎來了第一縷曙光。
袁錦錫有著很好的人緣。曾經在東莞跑業務時認識了一個建築行業的朋友,聽說袁總現在自己開公司,立即介紹了惠州友威光電有限公司的業務。友威是惠州的知名企業,合作項目比較大。袁錦錫心存感激,從原材料組件到安裝,每個細節,都親自把關。一定要做成樣板工程,他在心裡默默承諾。
越是謹慎小心,越是出事。友威公司的工程竣工後,正常工作了大約10天,一天晚上11點左右,袁錦錫接到友威公司的電話,說太陽能出故障沒有熱水了,當時正是員工下班回宿舍用水的高峰。這可是大事故!他親自帶著工人趕到現場,對光伏系統一一排查,發現水位、水溫正常,水泵正常運轉,就是沒有熱水流出,從表面查不出任何原因,他感到十分蹊蹺。無奈之下,他只得把水泵拆開,當他看到水箱裡的東西時,頓時驚呆了!他發現出水口堵滿了襪子、內褲、衣服等,這些雜物是經過多天的水循環被吸進出水口裡,再把管道堵塞的。他把雜物清理出來後,立馬恢復正常使用。
這些東西是怎樣飛上屋頂,揭開水箱蓋子跑進去的呢?袁錦錫想起當初接這單業務時的幾家競爭對手,心裡有數了。他沒有埋怨,更加感恩友威對他的信任,暗暗發誓,將來一定要把質量擺在第一,才無愧客戶對他信任。
這起意外事件後,直到2015年友威公司搬離惠州,沒有再出過任何質量問題。公司負責人和他成了最好的朋友。
自打造了友威這個「精品」樣板工程後,公司發展迅速步入快車道,幾年之中先後與TCL羅格朗、TCL環境科技、雷曼光電、華陽多媒體、大金空調、中建四局、九聯科技、惠大高速、英利集團等許多知名企業合作,打造了一個又一個精品項目,迅速樹立起行業信譽。
在晟泰公司會議室裡,有一個整面牆的電子屏幕。袁錦錫介紹,這是公司客戶的太陽能遠程數據監控系統,凡公司做的太陽能光伏工程的運行情況,在電子屏幕上都有顯示,一旦有故障,公司能第一時間發現。在惠州他是第一家做光伏發電電子監控系統的。袁總笑著說:「有次一家公司發生系統故障,我們維修人員上門了,他們自己還沒發現。」良好的售後,才是企業的長久發展之道。
千好萬好,不如口碑好。這些年,在晟泰環保公司做的300多個太陽能工程裡,無一投訴,無一存在工程質量問題。晟泰公司的好口碑,在客戶中口口相傳,像滾雪球一樣,資源越來越廣,為公司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8年,太陽能光伏發電跌入了歷史的冬天。
打開時光的隧道,讓我們追溯一下太陽能光伏發電的閃亮啟程。
2013年8月,國家對光伏行業補貼出臺了補貼政策——《關於發揮價格槓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其中,規定了分布式發電的補貼政策,0.42/千瓦小時的價格補貼,執行期限原則上為20年。國家根據光伏發電規模、成本等變化,逐步調整電價和補貼標準。2018年年年終,國家發改委將補貼調整為0.37元/度,各省市又根據政策制定了不同的補貼標準。
正是因為有國家的政策支持,太陽能光伏發電才能迅速發展起來。許多農村個體戶和中小企業紛紛投資太陽能光伏發電,產生可觀經濟效益,由此催生許多經營太陽能工程的公司。也因此有自以為聰明的人鑽營政策空子,出現騙取國家補貼的現象。
2018年5月31,國家取消對太陽能發電的補貼,喧囂的太陽能「市場」戛然而止,投機取巧者自取滅亡,也牽連了一眾誠實經營者。太陽能光伏發電企業在一夜之間,倒掉三分之二,全國約有100萬人下崗,紛紛轉行。
對於剛剛有起色的晟泰環保公司,沒趕上春天的好勢頭,卻毅然選擇在冬天起航。
袁錦錫認為,不管有沒有國家補貼,節能環保,低碳減排,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怎能因為沒有國家補貼就放棄了呢?
在大事大非面前,袁錦錫頭腦清晰,一往無前。
智慧,在秋天收穫在晟泰公司辦公樓的頂樓上,是太陽能熱水和太陽能光伏發電是樣板工程,袁錦錫常帶客戶和合作商來此參觀。他介紹,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直流)的一種技術,再通過逆變器併入三相交流電網的新能源發電,主要特點是安全,無汙染,收益長,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做在房頂,還能起到隔熱、防水等效果。筆者站在光伏組件板下面,親身感受,確實很陰涼。
國家倡導太陽能光伏發點,有兩點理由。一是能產生經濟效益,促進農村和企業經濟發展。工商業發電投資一般3-5年即可回本,使用壽命長達25年以上,有10年的超長保質期。二是綠色環保,節能減排數字明顯可觀。
在晟泰公司那塊閃著藍色幽光的電子顯示屏上,一組組跳動的數據,除了監控所有客戶光伏發電項目的正常運轉外,還有節能減排和收益數據,節約了多少煤,減排了多少二氧化碳,少砍伐了多少棵樹等,一目了然。
正是這些數據和信念,支撐袁錦錫絕不放棄,在太陽能產業這條艱難的路上匍匐前行。
袁錦錫把「行勝於言」當作自己的座右銘。公司以「誠信務實,敬業創新」為服務理念,以「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為使命,專注於清潔能源技術發展和應用,一步一個腳印,做客戶永遠滿意的產品,打造一流的工程質量,一流的售後,踏實做事,誠實做人。採訪中,袁錦錫多次說道,絕不做偷工減料、偷梁換柱的昧心工程。目前公司分業務推廣、安裝設計、工程施工、文案管理等部門,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公司業務遍布珠三角及周邊城市,在北京、廣西、天津、湖南、湖北、山東等省市都有工程項目。
2019年8月,惠州市企業家聯合會,組織企業家及代表20多人來到公司參觀座談,袁錦錫親自介紹了公司的業務範圍及企業文化理念,受到各企業代表的一致好評,由此打開市場的新一頁。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公司影響巨大,一季度業績幾乎為零。在許多企業關門、放假時,袁錦錫頂住壓力,公司放假不減薪,不裁員,保障員工工資待遇,關愛員工,由公司統一發放防疫物資,攜手共度難關。二季度後,公司喜報頻傳,營業額同比去年增加52.8%。尤其是剛剛過去的8月,公司拿下1200萬訂單,創單月歷史新高。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企業,好品牌,也需要推廣和宣傳。袁錦錫努力奔跑在太陽能的開拓路上,把新能源太陽能產業向社會推廣。近年來,袁錦錫先後加入廣東省太陽能協會、惠州市企業聯合協會等,為行業和企業增添新生力量,他計劃在未來五年,藉助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快車,公司營業額力爭突破1億元。
供稿單位:惠州市企業聯合會,惠州市企業家協會
文章摘自:《惠州企業家》雜誌
編輯:陳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