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大夥奔跑在致富路上

2021-01-09 騰訊網

我叫徐基彪,今年36歲,是共青團農場四連黨支部書記。

我們連隊有18名低保人員和6名生活困難職工,如何讓他們脫貧致富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

去年四月,我們「兩委」成員和連隊幾個種植大戶一起入股成立了五家渠共青團農場眾信綠創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黨建+合作社+農戶+市場」的模式,通過支部引領,我們以合作社為抓手,帶領職工群眾抱團闖市場,目前已有216名社員。

合作社創立的第一件事兒,就是開闢「開心農場」。我們在連隊的一塊沙質地塊內,規劃了20畝地,按等比例劃成88塊,採用市民認養菜園的方式帶動農業旅遊業的發展。

去年「開心農場」認領了40塊地,今年達到60塊,認領的錢都用在合作社擴大規模上。

每到年底,職工們就發愁,不知道來年該種什麼?繼續種植棉花、葡萄能否取得好的經濟效益?由於去年棉花價格走低,他們調整產業結構的願望很強烈,我們就積極引導職工加入合作社,打造規模效益。

精準扶貧應該立體化、多元化,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然而產業發展、品質提升,關鍵還要靠科技。所以我和師農科所的工作人員探討過,決定今年在連隊實施「大動作」,實行規劃種植、產業引領、多邊發展。

我們打算在20畝菜園的東面,再開闢30畝地種植可供觀賞的油菜花,吸引遊客前來購買農產品,油菜花籽也可以產生利潤。

再開闢60畝地種植旱稻,旱稻的營養價值高,市場前景好。按照每畝700公斤的產量來算,再經過深加工和精包裝,每公斤賣10元不成問題,每畝稻米除去成本也可以收入3000元。

有的職工還想種棉花,我們就試種了50畝的棉花新品種,主打高產高質,預計每畝單產可增加50公斤。

今年我們用60畝地來試種花生,200畝地用來種植蘋果,400畝地種植葡萄……這樣一來,到了秋天農產品就會碩果纍纍、各有特色,就可以發展採摘休閒農業,將四連打造為宜居宜遊的文明新村。品牌打響後,還可以帶動路邊經濟,這樣團場的職工都會獲益。

我想,面對脫貧攻堅的艱巨任務,產業扶貧中的「急躁症」不可輕犯,簡單發錢發物「一發了之」、財富入股「一股了之」的現象,我們要儘量杜絕。

合作社掙了錢,就要考慮職工群眾的利益,承擔起合作社的社會責任。比如:農副產品一出來,我們就要建廠進行副食品的深加工和精細包裝,這樣就可以給更多的困難群眾提供就業崗。

現在合作社為連隊群眾提供了13個就業崗位。職工趙延生流轉了土地,又養了一些牲畜,同時兼著泵站的活,一年下來收入3萬元左右;職工王江一邊打工一邊種地,家裡還有個播種機,一年下來收入超過10萬元……

把格局做大,思路放遠,我們要引導職工群眾增收致富,帶領職工群眾奔跑在致富路上。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全媒體記者:張 樂

通 訊 員:張元新

編 輯:連成亮 史 濤 劉 娟

責任編輯:孔德華

副總監製:牛宏君

總 監 制:方 瑛

熱線電話:0994—5805522

相關焦點

  • 【決勝2020】 「繼續在致富路上奔跑」——湘鄂皖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湖北省秭歸縣大力發展柑橘優勢產業,積極探索智慧農業,做大做強產業鏈條,完善物流電商服務體系,走出了一條「政府支持、片區推進、企業領銜、合作社跟進、柑農受益」的柑橘銷售新路,30萬農民有了「致富樹」。
  • 蔡舒依:奔跑在小康路上
    宣講人:蔡舒依黨課題目:《小康路上的奔跑者》工作單位:桐鄉市鳳鳴高級中學選送單位(系統):教育系統我今天的黨課題目是《奔跑在小康路上》。習總書記曾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對於一個老師來說,「一個都不能少」意味著每一個孩子都有學上。可你知道嗎?有一群孩子是特殊中的特殊,他們因為重度殘疾、沒法上學。但為了讓他們也能享受到優質、公平的教育,有一群老師每周都會深入到桐鄉市的各個鄉鎮街道,顛簸在「送教」的鄉間小路上。
  • 身穿花襖帶著鄉親們奔跑——記63歲的農民跑者奚佔玉
    新華社長春8月8日電 題:身穿花襖帶著鄉親們奔跑——記63歲的農民跑者奚佔玉新華社記者張博宇8日,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莽卡鄉塔庫村村民奚佔玉早早地忙活開來,掛條幅、搬桌椅、擺放獎品、核對路線……當天是全民健身日,也是他在鄉裡自費舉辦農民馬拉松的日子。
  • 江津區白沙鎮田野追夢人劉西友致富不忘幫帶鄉鄰
    2017年,他被村民們推選為社長,帶領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 歲月流逝,多少人的夢想,在日復一日的現實生活中逐漸磨滅。劉西友在不惑之年依然心懷夢想,努力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帶領全村人奔跑在新時代的致富路上。
  • 七千餘名護林衛士奔跑在脫貧路上——平涼扶貧幫困與生態保護同步...
    因為姚成科自從去年成了生態護林員後,他家和全市7873名生態護林員一起,奔跑在了精準扶貧的路上。  抓政策機遇 貧困戶當上了生態護林員  平涼地處六盤山特困片區,全市270個貧困村20.8萬貧困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六盤山、關山林緣區,這裡山大溝深、土地瘠薄,乾旱少雨,山塬相間,溝壑縱橫。
  • 坪壩:致富路上「阿里巴人」
    這群阿里巴人在追逐夢想的路上發家致富,為了做好電商,讓產品走出坪壩、走出城口、走出重慶,他們一方面入駐淘寶開設網店,發動親戚朋友衝銷量,拉業績;另一方面積極申辦營業執照,為入駐重慶社會扶貧館帶動消費扶貧做準備。    這群阿里巴人為了保證貨源穩定持續,走村入戶,實地收購農特產品。
  • 【新春走基層】海邊村莊書記帶著示範戶種起番薯 三年走上致富道路
    【新春走基層】海邊村莊書記帶著示範戶種起番薯 三年走上致富道路金羊網  作者:許悅  2020-01-15 這位被村民親切喚為「番薯哥」
  • 【脫貧攻堅】東宋村:致富路上新身份,村集體變身「包租公」
    【脫貧攻堅】東宋村:致富路上新身份,村集體變身「包租公」 2020-12-25 1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工作體悟 | 奔跑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場親自參與的馬拉松,大家都在各自的道路上奔跑著。這一生很長,有無盡的山川和海洋;這一生也很短,每一步都近在腳下。江蘇銀行的員工們正在這跑道上奮力前行,他們生如夏花,卻不願花開半夏,他們努力在似火驕陽下絢麗綻放。 她是一位勤奮的二胎媽媽。
  • 帶著現任女友走在路上,碰到了前女友,好尷尬呀!
    我隨手把錢裝進口袋,對圍觀的人群說:大夥都散了吧,這是我媽,現在沒事了。接著我也走了。留下一臉茫然的大媽獨自站在街上。03朋友家被偷竊。他家是民房,就是5層樓那種,他們睡第4層。小偷不僅偷了東西,還吃了桌上的隔夜菜,更不可理解的事,還在便池上拉了一大坨粑粑,還沒衝。報警了,警察來了,朋友他媽媽說:同志,他還留了大便下來!還沒衝!
  • 海原縣稅務局幹部石富成:馬套村致富路上的神奇「石頭」
    他在心裡盤算,一定要為馬志海量身打造一條致富路。石富成先到縣扶貧辦深入了解政策,拿出馬志海的「一戶一策」,又帶著這塊「心病」來到稅務局,爭取到了10000元危房改造資金。根據馬志海善於養殖的特點,把他帶上養牛致富的道路,從2016年的2頭牛發展到2020年的11頭牛,從四十平米的舊房子到有自來水的敞亮新房,從年收入不到一萬元到現在的八萬元,馬志海家一點一滴的變化都在石富成的工作日誌上。
  • 翼龍貸致力讓農民在創業致富的路上沒有後顧之憂_商業_行業_中金在線
    翼龍貸自成立之初便深耕農村、貼近農民,將「三農」群體視為重點服務對象,促進農村金融環境完善,創新農村金融服務模式,為「三農」發展注入金融「血液」,十餘年來,翼龍貸在助推農業發展、農村振興、農民致富等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績。
  • 大夥的日子都好過了,我這心裡才踏實
    大夥的日子都好過了,我這心裡才踏實 2020-12-24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行勝於言,努力奔跑在太陽能的開拓路上
    2009年,30歲的袁錦錫帶著這些年打工辛苦掙下的存款和夢想來到惠州,開闢太陽能行業的新天地。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人脈和資金,是創業之初的兩大難題。對於時代,惠州是一個朝氣蓬勃快速發展的城市。對於袁錦錫,卻是一個陌生的地方。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致富路上喜「羊...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致富路上喜「羊羊」 2020-12-08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石崖村民致富路上的「掌舵手」
    剛到村裡,村民們就給他來了個「下馬威」:村內一些貧困戶開玩笑地說:「一個連公羊母羊都分不清的書記,怎麼幫助我們創業致富?估計也就是下來轉轉馬上要走了。」聽聞此話,秦海榛頭上就像被澆了一盆冷水,自己肩負著黨組織的重託和同事們的殷切期望而來,本想好好幹一番事業,帶領大家快點富起來,沒想到村民們卻這麼不信任自己。
  • 真正有智慧的人,學會了「奔跑」
    真正有智慧的人,學會了「奔跑」。01「堅持跑步」,擁有健康的身體。社會進步了,人們的腰包鼓起來了,小車滿大街跑,單車、摩託、電瓶車也不少,出行還可以坐公交,步行上下班的人少了。窮人拼命奔跑,用腳步畫了一個大圈,讓圈儘量變得更大,看到日落了,才急急忙忙往原點跑,結果在路上就累趴了,一寸土地都沒有得到。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果一個人只懂得拼命奔跑,而不懂得放慢腳步,就會越活越累,還會失去原本得到的東西。隨著年紀的增長,跑步的速度要慢下來,要懂得適可而止。
  • 載人賣貨兩不誤,奔小康致富路上五菱雙排小卡是個不錯的選擇
    地攤經濟在國民小康致富路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說這樣的攤位可能會很小,但是對於很多擺地攤的人又多了一份選擇。特別是疫情之後,地攤經濟迅速回到大眾視線裡,而且為經濟釋放出更多的活力。而五菱汽車一直是基層老百姓致富的工具,其五菱榮光小卡作為一輛可以載人載貨的微卡,有哪些用車場景呢?怎樣帶領國民致富呢?下面我介紹幾個實用的創業場景,也是來源於生活發現。五菱榮光小卡可以怎樣幫助國民致富呢?
  • 【我的脫貧故事】李興忠:黨的政策好 致富路上跑
    【我的脫貧故事】李興忠:黨的政策好 致富路上跑 2020-12-24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茉莉花都繪新景 致富路上譜新篇
    【原標題】茉莉花都繪新景 致富路上譜新篇——橫縣高質量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在實施精準扶貧工作中,以「好一朵橫縣茉莉花」產業為主導,帶動甜玉米、優質稻、食用菌、桑蠶等特色產業同時發展;以「黨支部+創業致富帶頭人+貧困戶+扶貧產業示範園」等多種產業化經營模式,在每個貧困村圍繞「3+1」特色產業打造1個發展前景良好、增收效益高且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產業,推進脫貧攻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