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之心」藝術裝置今亮相 四條線路帶你遇見上海十大航運文化地標

2020-12-15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迎接7月11日「中國航海日」,今天,一座名為「航運之心」藝術裝置在人民廣場地鐵站中央展臺亮相,拉開上海航運文化地標巡禮的序幕。

圖說:「航運之心」藝術裝置像一滴巨型水滴 採訪對象供圖

「航運之心」藝術裝置像一滴巨型水滴,四周10條鋼鑄緞帶象徵10個上海航運文化地標,分別為青龍鎮遺址、商船會館、吳淞口燈塔、吳淞水位鍾、海關大樓、江南造船、洋山深水港、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上海海事大學、中國航海博物館。

7月9日起,市民在南京東路站、馬當路站、徐家匯站等10個地鐵站出入口,可以看到10個航運文化地標的宣傳海報,手機掃碼參與打卡活動,通過視頻、圖文多方面了解地標背後故事,更有機會贏取匯集各家地標文創產品的錦鯉大獎。據悉,本次活動設置10個地標打卡點(10個地鐵站出入口)與1個C位打卡點(人民廣場藝術裝置處)。7月21日前,市民每完成一次打卡,就能獲得一枚勳章,集齊11個勳章,可以自動獲得第12個勳章,可以參與抽取錦鯉大獎。

2020年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建成之年,也是中國航海博物館開館十周年。中國航海博物館通過線上線下結合、館內館外聯動、整合創新並舉,向市民乘客展示上海因水而生、因港而興的發展軌跡和文化印跡,及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成果成效。

【延伸閱讀】四條定製線路

暴走路線:交通大學→上海體育館→西藏南路→馬當路→嘉善路→徐家匯→常熟路→新閘路→人民廣場→南京東路→國際客運中心;

都市漫步線路:常熟路→徐家匯→交通大學→上海體育館;

小資風情線路:西藏南路→馬當路→嘉善路;

外灘瓊影線路:新閘路→人民廣場→南京東路→國際客運中心。

相關焦點

  • 2019年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十大事件揭曉
    近期,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2019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十大事件」,展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一年來的足跡和進展。三、上海繼續位列全球國際航運中心第四,上海港貨櫃吞吐量4330萬標準箱,連續10年世界第一2019年7月,2019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在滬發布,新加坡、中國香港、倫敦位列全球國際航運中心三甲,上海憑藉快速發展的現代航運集疏運體系,不斷提升的航運服務能力,自貿試驗區的驅動效應和持續改善的營商環境,航運發展水平緊追倫敦,繼續位列第四。
  • 上海,有關你我的航運故事
    當今全球十大港口,中國已據其八,我們與「國際航運中心」的距離,正在一步步接近。  真正走近那群航運人,聽聽他們的故事,其實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與你我的生活息息相關。  「明太魚」怎樣走上餐桌  清淡鮮美的日本料理刺身是許多上海人的最愛。  刺身最重要的是新鮮。那你可知,正宗的新鮮刺身從日本運來,到上海交貨需要幾天?  經營中日航線30年的中遠集運上海泛亞航運公司,給出的答案是,除少數昂貴海貨經航空運輸,其它海產從貨主「提出發貨請求」到「在上海港收貨」,共需9天。
  • 從一縷烽煙到航運文化地標!吳淞百年的發展歷程,它都看到了……
    從一縷烽煙到航運文化地標!,是中外船舶進出黃浦江的重要助航標誌,也是上海港門戶的一個標誌性建築和觀景點。 請一起聽國務院津貼獲得者、交通部勞模、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首批「上海工匠」吳志華老師,講述這座燈塔的滄桑變遷,還有他和這座燈塔的故事。視頻簡介 鄭和率船隊下西洋時,自太倉港出發就是經過吳淞口出海的。
  • 2019年中國航運十大新聞
    在2020年辭舊迎新之際,為全面總結回顧2019年我國航運業發展,盤點2019航運業發生在各領域的重大事件,中港網根據讀者閱讀點擊量和新聞內容影響力,綜合評選出「2019年中國航運十大新聞」。現按新聞發生時間順序發布如下,以饗讀者。
  • 北外灘的三條路線、八大地標,顏值與實力並存,開啟上海新玩法
    大家好,這裡是王足各的旅行日記,帶您領略世間美好,體會人間溫暖,這裡溫暖有趣,貼心好玩,讓你隨時隨地,說走就走!如今的上海擁有著自信的底氣,帶著驚人的潛力矗立在那裡,不斷發揮著它的魅力,上海推出了八大最美地標、三條微旅行線路,讓對上海充滿嚮往的人們全方位了解魔都的魅力,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再次驚豔。三條微旅行路線分別是奇遇·北外灘海上方舟、奇遇·北外灘摩登之心和奇遇·北外灘濱江秘境。
  • 航運指數介紹
    ,按照各自在航運市場上的重要程度和所佔比重構成的綜合性指數。第二,根據典型性、地區分布性、相關性三大基本原則,篩選出14條航線作為樣本航線,分別為香港、韓國、日本、東南亞、澳新、地中海、歐洲、東西非、美西、美東、南非、南美、波紅、臺灣航線,其國內出發港口包括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南京、寧波、廈門、福州、深圳、廣州等十大港口。第三,有包括中遠集運在內的18家商譽卓著、航線市場份額大的中外船公司,按照自願原則,組成運價指數編制委員會,提供運價信息。
  • 助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上海海事大學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開工
    助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上海海事大學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開工 2020-12-23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武漢航運軟環境升級 長江航運指數和內河水運標準合同發布
    長江日報訊(記者汪文漢 通訊員董園園)「太倉—武漢20.52元/噸、太倉—九江12.50元/噸、江陰—鄂州15.48元/噸,第一期武漢航運中心鐵礦石運輸綜合運價指數(WOSFI)為709.48點,較基期下降29.05%。」
  • 中遠航運首船「COSCO SHIPPING」新標亮相
    中國遠洋(601919,股吧)海運集團成立後,永盛輪成為集團旗下中遠航運(600428,股吧)股份有限公司首艘印上「COSCO SHIPPING」標誌的船舶。新標誌在船舶上的使用,是貫徹落實集團「一個團隊、一個文化、一個目標、一個夢想」理念的具體舉措,彰顯了集團「四個一」系統工程正在基層船舶一線落地生根。    永盛輪曾於2013年成功開啟中國商船首航北極的「破冰之旅」,是我國第一艘成功經由北極東北航道到達歐洲的商船,為我國探索北極航道作出了積極而重要的貢獻。
  •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中國航運業已全面復甦
    本網訊 記者周軒千報導 10月9日,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航運景氣報告。報告顯示,三季度中國航運景氣指數為118.40點,較上季度增長29.03點,上升至相對景氣區間;中國航運信心指數為115.63點,較上季度上漲50.84點,進入相對景氣區間,所有類型企業信心指數均大幅上漲,中國航運業已從疫情中全面復甦。
  • 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上海舉辦
    12月11日,第三屆「新時代·大航海·強國夢——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在上海臨港舉辦。來自港航、製造、通信、網際網路等產業的知名企業,以及行業主管部門、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組織的共200餘名嘉賓代表,圍繞「海上自主航行」等主題,展開深入交流。
  • 航運概念股有哪些?航運概念股票龍頭一覽
    11月17日航運板塊走強,海運指數上漲6.84%,位居市場第一,中遠海特、中遠海控、中遠海發等多家公司漲停。業內人士指出,全球集運市場再現「一船難求、一箱難求」的情況,主流船公司訂艙已至12月下旬,預測高運價將持續到春節前後。高運價與高運量將驅動航運公司四季度業績爆發式增長。
  • 洋浦內外貿航運:從「近海」邁入「深藍」
    這標誌著中聯航運有限公司(下稱中聯航運)海南洋浦國際班輪航線——中越SHX航線(S代表上海,H代表海防,X表示快線)正式開通。據悉,這是海南建設自貿港以來,首家海南本地國際航運企業開通的首條東協航線,也是繼中遠海運之後第二家在海南開闢國際班輪航線的企業。洋浦內外貿航線由此增加至33條。
  • 打造全新航運商業模式?這家船東智能航運平臺建設全面提速
    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與突破,航運業已從信息化時代走向智能化時代。智能航運是一個發展過程,雖然剛剛開啟,但上海鼎衡船務已處在這個過程之中。
  • 可雲端漫遊「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成果展」
    中國航海博物館說,「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成果展」正在虹口區東大名路501號白玉蘭廣場L層展出中,7月31日截止。無法親臨現場的觀眾可進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成果展」虛擬展廳,全方位還原現場的觀展體驗。點擊本條微信左下角的「閱讀原文」即可進入虛擬展廳。
  • 圖說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丨以上海為基地的三大航空公司
    2020年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建成之年,為展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所取得的輝煌成果,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在全社會的顯示度,由上海市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領導小組主辦,上海市交通委、中國航海博物館承辦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成果展」,於2020年7月11日-7月31日,在上海市虹口區東大名路501號白玉蘭廣場L層展出。
  • 九江市全力推進現代化區域性航運中心建設
    航運中心不是港口的代名詞,而是一個特定港口城市所具有的功能。它依託於城市而發展,體現一個城市在航運、貿易、金融、法律、文化等領域的軟實力。九江位於長江中下遊與京九鐵路十字交匯處,九江港是長江沿線5個國家主樞紐港之一,也是江西省唯一的一類水運口岸。
  • 上海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你知道嗎?
    上海是中國國家的中心城市,也是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的創新中心。那麼在這個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中,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呢?下面小編來帶大家了解一下。第一名:外灘說到上海外灘可能大家並不陌生。外灘是上海的地標。如果不來上海外灘一定會非常遺憾的。白天沿著江畔欣賞東方明珠,夜晚也可以欣賞到美麗的風景。當城市兩旁亮起路燈,可以找一處安靜的地方拍照,一切都顯得寧靜而繁華。但它的不足之處就是人流量比較多。
  • 《長三角智能航運發展報告》發布 聚焦智能航運五大領域
    來源:央視原標題:《長三角智能航運發展報告》發布 聚焦智能航運五大領域 2020年12月11日,在第三屆「新時代·大航海·強國夢——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上,《長三角智能航運發展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由上海組合港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編,上海海事大學、上海市虹口區投資促進辦公室(航運辦)參編,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等支持編寫。據悉,《報告》以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為報告期,梳理了智能船舶、智能航保、智能港口、智能航運服務、智能航運監管等五大基本要素在長三角區域的分布情況,客觀地分析了長三角智能航運當前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定位。
  • 航運保險的專業化之路如何走
    近日,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布2017年第四季度中國航運景氣報告。報告顯示,中國航運企業景氣度創下7年來新高,中國航運企業家經營信心處於歷史較高水平,中國航運業強勢復甦態勢明顯。  航運業的回暖,對於「同氣連枝」的航運保險業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