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權衡射頻電路中電感器性能規格

2021-01-09 電子發燒友
如何權衡射頻電路中電感器性能規格

電子技術設計 發表於 2021-01-07 13:39:45

射頻電感的用途多樣,可用在各種結構類型,來滿足特定應用的性能需求。匹配、諧振器和扼流圈是射頻電路中電感器的常見用途。匹配包括消除阻抗不匹配和最小化電路塊(如天線和射頻塊或中頻(IF)塊)之間線路的反射和損耗。諧振用於合成器和振蕩電路,以調整電路並設置所需的頻率。

當用作扼流圈時,電感器可以放置在功能元件的電源線路中,如射頻塊或中頻塊,目的是為了衰減高頻交流電流。偏置三通允許直流電流偏置有源器件,如二極體。直流偏置電流和AC/RF信號疊加在一起,從AC+DC輸出埠輸出。

偏見三通示意圖

射頻電感規格

電感是導電體的特性,它能抵抗流過導體電流的變化。它是感應電壓與產生感應電壓的電流變化率的比值,用亨利(H)來測量。射頻電感器的電感額定值通常在0.5納亨利(nH)或更少,到數百納亨利之間。電感取決於結構、鐵芯尺寸、鐵芯材料和線圈匝數。電感器有固定或可變電感值可供選擇。

直流額定電流(DCR)與直流電阻有關,以安培為單位。DCR確定電感在不過熱或飽和的情況下能夠處理的電流量。當考慮電感的熱性能時,這是一個重要指標。功率損耗隨電流和直流電阻增大而增大,這會導致電感溫度升高。電感器的額定溫度通常是特定的環境溫度,溫度的上升是由於電流通過電感器。例如,額定環境溫度為125°C,由於全額定電流(Irms或Idc)而上升15°C的部件,其最高溫度大約為140°C。

飽和電流是直流電,它使電感降低到一定的值。電感下降是因為磁芯只能包含一定數量的磁通密度。飽和電流與電感的磁性能有關。DCR描述了電感器可以通過的最大直流電流,它與物理特性有關。

自諧振頻率(SRF)是指超過這個頻率,感應器就停止工作了。通常來講,由於寄生電容的影響,電感值(inductance)越大,自諧振頻率(SRF)越低,反之亦然。電感器在兩端電極之間或繞線導體匝之間的分布電容較低,並且器件的電感與SRF處的分布電容共振。在SRF中,電感充當一個帶阻抗的電阻。在較高頻率時,分布電容佔主導地位。

在高頻電路和模塊中選擇電感時,僅僅考慮所需的電感是不夠的;SRF應至少比工作頻率高10倍。對於扼流圈應用,SRF是阻抗達到最大值的頻率,這提供了更好的信號阻塞。

Q因子是描述振蕩器或諧振器欠阻尼情況的無量綱參數。它近似定義為諧振腔中儲存的初始能量與振蕩周期一弧度內損失的能量之比。Q因子也可以定義為受振蕩驅動時諧振腔中心頻率與其帶寬的比值。

高Q值導致窄帶帶寬,這對電感器作為LC池(振蕩器)電路一部分或在窄帶通應用中非常重要。高Q還能降低插入損耗,使功耗最小化。所有頻率相關的實損耗和虛損耗都包含在Q的測量中,包括電感、電容、導體的集膚效應[1]和磁性材料的鐵芯損耗。

規格如何權衡

物理射頻電感是一個非理想器件,包括寄生電阻、電感和電容,它們是非線性的,會影響性能,因此需要在各種性能規格之間進行權衡。例如:

更高的電流需要更大的導線,這是為了保持最低的損耗和溫升。雖然更大的導線降低了DCR,增加了Q,但以更大的零件尺寸和可能更低的SRF為代價。在額定電流方面,線繞電感器優於同等尺寸電感值的多層電感器。而同尺寸和電感相同的多層電感,線繞電感的Q值要高得多。

使用較低匝數的鐵氧體鐵芯電感可以獲得較高的電流容量和較低的DCR。然而,鐵氧體可能會產生新的限制,如電感隨溫度的變化,更寬鬆的容差,更低的Q,以及降低飽和電流額定值。具有開放磁性結構的鐵氧體電感即使在滿額定電流下也不會飽和。

RF電感結構的選擇

現如今已經有幾種製造方法可以減輕各種寄生的影響,並優化射頻電感特性,以滿足特定應用的需要。

陶瓷核心晶片電感用於射頻和微波頻率通信設備的窄帶濾波。他們提供非常高的Q值以及可以將電感容差降到1%。

鐵氧體或鐵芯晶片電感器是線繞射頻扼流圈,用來提供隔離和寬頻帶濾波,而不需要鐵芯飽和。在給定的環評尺寸上,他們提供最高的電感和最低的DCR。

多層晶片電感可提供低DCR、高Q和高溫工作。陶瓷材料結構可在高頻下實現高性能,多層工藝可提供廣泛的電感值範圍。多層器件可以提供比薄膜或空芯更廣泛的電感範圍,但不能與線繞的電感範圍或額定電流相匹配。

空心電感器是線繞的射頻扼流圈,提供隔離和寬頻帶濾波,而不需要鐵芯飽和。他們提供最高的電感和最低的DCR在給定的環評尺寸。

錐形和寬頻帶電感器在寬帶寬上具有高阻抗。錐形電感適用於高達100GHz的超寬帶偏置三通。在寬頻帶偏置應用中,單個錐形電感可以代替多個級聯的窄帶電感。

寬帶錐形射頻電感適合應用範圍從測試儀器到微波電路設計。這些寬頻電感在偏壓三通管中工作良好,可用於通信平臺和100 GHz的射頻測試設置

RFID和NFC轉發器感應器是在轉發器標籤和NFC/RFID天線中提供高靈敏度和長讀取距離的專用設備。它們可以優化應用,如在嚴酷的機械環境和高溫操作環境中要求高性能的輪胎壓力監測。

電感器是射頻/微波信號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它們進行分類可能很難,需要理解各種性能。一旦制定了一個規範,在為特定的應用達到最佳組件之前,必須對大量的構造選項進行分類。

[1] 集膚效應一般指趨膚效應。當導體中有交流電或者交變電磁場時,導體內部的電流分布不均勻,電流集中在導體的「皮膚」部分,也就是說電流集中在導體外表的薄層,越靠近導體表面,電流密度越大,導體內部實際上電流較小。

編輯:hfy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射頻電感器之阻抗匹配的那些事兒~
    對高頻電路而言,電路之間的電感匹配很重要。電感匹配是指在信號的傳輸線路上,讓發送端電路的輸出阻抗與接收端電路的輸入阻抗一致,匹配後,可以最大限度地把發送端的電力傳送到接收端。  匹配電路使用電容器和電感器,但是實際的電容器和電感器與理想的元件不同,有損耗。表示該損耗的有Q值。Q值越大,表示電容器和電感器的損耗就越小。
  • 電巢學堂:詳解射頻電路中的電阻,電容和電感
    電阻,電容和電感是電子線路中最常用的元器件,在低頻電子線路或者直流電路中,這些元器件的特性很一致。但是在射頻電路中又會是什麼情況呢?今天我們就雷振亞老師的《微波工程導論》一書的介紹,繼續學習射頻電路基礎中的基礎。
  • 電巢:射頻電路PCB設計有哪些難點?如何改善?
    如果模擬電路(射頻)和數字電路單獨工作,可能各自工作良好。因此數位訊號與射頻信號之間的差別會達到 120 dB。顯然,如果不能使數位訊號與射頻信號很好地分離, 微弱的射頻信號可能遭到破壞,這樣一來,無線設備工作性能就會惡化,甚至完全不能工作。
  • 三星電機超微型電感器 採用自主原料及微工序
    【大比特導讀】三星電機近日推出號稱「世界上最小的電感器」,可廣泛應用於消費類電子設備。 9月14日,記者從三星電機官網獲悉,三星電機新開發了一款超微型功率電感器,應對當前終端設備大電流、高功率、小型化的需求,三星電機稱該款產品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電感器。」
  • 射頻工程師入門必學:如何設計定向耦合器電路
    (如天線)的特性;在發射器處於廣播狀態時如何監測負載變化和駐波比,以防止大反射功率和放大器損壞等。此方法可精確監測線路中的射頻能量流,同時將功率水平降低已知的固定量。在採樣過程中,定向耦合器對主線信號的幹擾極小。此外,還能分離正向和反射功率,允許監測回波損耗或駐波比,從而在廣播時提供負載變化反饋。
  • 三星成功研發全球最小功率電感器 稱其有望成為「第二個MLCC」
    三星電子表示,將向跨國行動裝置製造商供應這種功率電感器。據了解,功率電感器的性能通常取決於磁性材料和銅線圈的數量。為了具有更好的性能,需要改善磁性材料的特性,並且需要在有限的空間中纏繞更多的線圈。同時,三星電子強調,公司已開發出一種應用納米級超細粉末原材料,並通過應用光敏方法(使用光的雕刻電路方法)成功地將線圈精細地隔開。
  • RF射頻電路設計規範,必看!
    但是RF電路的設計就跟電磁幹擾一樣,一直是工程師們最難解決的問題。想要成功設計出一塊好的RF電路,就必須要仔細將整個設計過程中每個步驟和細節都要仔細規劃,穩中求勝。 射頻電路的設計和普通pcb的設計,在理論上有很多的不一樣。首先,射頻電路存在不確定性,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可以設計出一塊好的射頻電路,其實是射頻電路的設計當中,還是有很多的規則技巧可以使用的。
  • 「射頻電路電子設計自動化的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助力我國射頻...
    人民網上海9月18日電 射頻電路是廣泛應用於無線通信中的集成電路,上至衛星通信,下至手機、WiFi、共享單車,處處都有射頻電路的身影。設計是射頻產業鏈的源頭,射頻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是射頻電路設計的使能端,也是射頻產業的重要基石。 但是射頻EDA具有技術門檻高、難度大、成果積累時間長、用戶慣性大、見效周期慢的特點。
  • 射頻電路中的共軛阻抗匹配介紹
    從前面的章節中的討論可以看出,電壓或功率反射對數字或射頻電路的性能非常有害。電壓和功率反射都是由於源或負載中存在不匹配的阻抗條件所造成的。阻抗匹配因此成為包括射頻、數字和模擬電路在內的所有電路設計中的一個關鍵課題。
  • "射頻電路電子設計自動化的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助力射頻領域自主...
    上海熱線報導 射頻電路是廣泛應用於無線通信中的集成電路,上至衛星通信,下至手機、WiFi、共享單車,處處都有射頻電路的身影。我國射頻電路行業起步比較晚,與國外存在較大的差距,想要彌補差距,需要在設計、製造、測試和應用多方面共同發力。
  • 射頻電路中無源器件特性
    1.高頻電阻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5668.htm低頻電子學中最普通的電路元件就是電阻,它的作用是通過將一些電能裝化成熱能來達到電壓降低的目的。
  • 智芯文庫 | 解析:射頻晶片工作原理、射頻電路分析
    在手機終端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射頻晶片負責射頻收發、頻率合成、功率放大;基帶晶片負責信號處理和協議處理。那麼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是什麼關係?高頻(大於10K);射頻(300K-300G)是高頻的較高頻段;微波頻段(300M-300G)又是射頻的較高頻段。射頻技術在無線通信領域中被廣泛使用,有線電視系統就是採用射頻傳輸方式。
  • 三、電感器的識別與檢測——3.1 電感器的種類及主要參數
    小值電感也可用以製造電晶體同樣的工藝製造在集成電路中。電感器的電路符號如下圖所示。(1)小型固定電感器小型固定電感器通常是用漆包線在磁芯上直接繞制而成的,主要用在濾波、振蕩、陷波、延遲等電路中,它有密封式和非密封式兩種封裝形式,兩種形式又都有立式和臥式兩種外形結構。
  • 基於Ansoft Designer的射頻功放電路阻抗匹配優化
    針對工作頻率為433MHz的射頻功率放大電路中的阻抗匹配問題,提出了基於EDA軟體——Ansoft designer的阻抗匹配優化設計方法。運用Ansoft designer對射頻功放電路進行了阻抗匹配優化設計,並對電路進行了仿真分析。
  • 射頻電子電路設計圖集錦TOP8 —電路圖天天讀(135)
    TOP2 汽車收音機射頻電路設計  汽車收音機應用環境的特殊性對電路性能具有更高的要求,而射頻電路的設計是實現高性能的關鍵。本文介紹了TDA7513的射頻電路設計方法,根據實際設計經驗提出了提高射頻電路EMC特性和噪聲特性的設計方法和措施,並指出了射頻電路性能測試的注意要點。
  • 新型射頻開關轉換電路的設計與應用
    在本設計中,設計了一種新型的應用pin diodes的射頻開關轉換電路,實現的功能是4路RF輸入信號選擇其中任意2路RF信號輸出。 總體結構設計 開關將應用於此共振的測試系統,它基於LabView軟體平臺,由計算機提供給電壓控制信號。該控制信號是數位訊號,只能提供高低電平,高電壓為5V,低電壓為0V,因此需要進行電壓轉換才能提供給開關電路。
  • 如何設計射頻識別系統中電子標籤天線
    在由被動型標籤天線組成的射頻識別系統中,標籤需要從瀆寫器產生的電磁場或者電磁波中獲取能量激活標籤晶片。所以在電子標籤中有一部分電路專門用於檢測標籤天線上的感生電動勢或者感應電壓,並通過二極體電路進行整流並經過其他電路進行電壓放大等等。這些電路被集成存標籤晶片內部。當晶片進行封裝時通常還會引入一部分分布式電容。
  • 射頻低噪聲放大器電路的結構設計
    LNA設計中使用比較多的結構之一,因為這種結構能夠增加LNA的增益,降低噪聲係數,同時增加輸入級和輸出級之間的隔離度,提高穩定性。Inductive-degenerate cascode結構在輸入級MOS管的柵極和源極分別引入兩個電感Lg和Ls,通過選擇適當的電感值,使得輸入迴路在電路的工作頻率附近產生諧振,從而抵消掉輸入阻抗的虛部。在圖1中LNA的輸入阻抗為:
  • 射頻電路阻抗匹配原理
    打開APP 射頻電路阻抗匹配原理 發表於 2017-11-13 09:00:18   射頻電路
  • 一文讀懂電感器的原理、結構、作用及分類
    電感器是能夠把電能轉化為磁能而存儲起來的元件。電感器的結構類似於變壓器,但只有一個繞組。電感器具有一定的電感,它只阻礙電流的變化。 如果電感器在沒有電流通過的狀態下,電路接通時它將試圖阻礙電流流過它;如果電感器在有電流通過的狀態下,電路斷開時它將試圖維持電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