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因疫情難找工作?想創業資金不足?不妨試試這一招

2020-08-28 電商創業L君

2020年高校畢業生874萬 疫情影響就業形勢嚴峻

應屆畢業生因疫情難找工作?想創業資金不足?不妨試試這一招


在就業形勢嚴峻的當下,創業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道理大家都知道,想創業,沒錢怎麼創??接下來L君為大家介紹一種電商創業:拼多多無貨源開店

拼多多無貨源到底是什麼?

應屆畢業生因疫情難找工作?想創業資金不足?不妨試試這一招


我想這可能是大家一直疑惑的一個問題。首先拼多多無貨源它的全稱應該是拼多多無貨源店群模式,而無貨源就是沒有貨源,但是有進貨渠道,不需要囤貨只需要定期的篩選產品,上傳產品,優化產品,打造爆款,根據市場的需求來隨時調貨。

首先介紹一下它的優勢:

1. 你只需要一臺電腦,一根網線就能完成全部操作

2. 投資低,拼多多平臺對個人店鋪的保證金是2000,企業店鋪保證金是1000,保證金可在需要盈利時補交。(也就是前期0投入開店)

3. 起點快,盈利快。假如你一家店鋪日出十單,客單價20元,利潤十元,那麼你一天的流水就是200,利潤是100。以新店5-8家店為例,單店做到日出十單,每天80單,每單利潤十元,每日800,月收益輕鬆過萬。

4. 前景好,以社交電商為表率的拼多多,結合了微信龐大的流量,這也是有別於傳統電商的地方。

拼多多無貨源,開店具體步驟,請關注L君吧,繼續為您詳細講解!!!

相關焦點

  • 「春招」變「秋招」 還未找到工作的應屆畢業生怎麼辦
    疫情一定程度上阻隔了跨地域找工招工的渠道,招聘考試延期也影響了2020屆畢業生的求職選擇——  「春招」變「秋招」,等待中仍有希望  進入7月,各大高校畢業生已經通過線上答辯、郵寄畢業證書等方式在這個特殊時期順利畢業。  今年,受疫情影響,許多企事業單位原計劃的春招工作以及多個省份的公務員招錄考試,延期至下半年舉行。
  • 獵聘大數據研究院:2020應屆畢業生春招求職報告
    在「最希望獲得的什麼幫助」這一問題中,「政府能加大扶持力度」「企業能延長春招時間」和「學校能多給予應屆畢業生就業幫助」排名前三,其佔比分別為70.82%、66.31%和56.23%。同時應屆畢業生們也希望能有「專業的職業顧問給予就業指導」,並希望「招聘網站開闢應屆畢業生招聘專場」。
  • 874萬應屆畢業生疫情下的求職路
    劉思思告訴澎湃新聞,這已是第二家因她的湖北籍身份而婉拒她的公司。除了湖北籍應屆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形勢更為嚴峻外,疫情防控期間全國企業整體招聘規模縮減、部分企業招聘工作未恢復,讓人數再創歷史新高的874萬應屆畢業生遭遇「史上最難求職季」。
  • 李濤 等:新冠疫情衝擊下我國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現狀實證研究
    具體而言,未就業主要原因由高到低依次排序為:實踐經驗不足(30.1%);疫情影響暫無法外出實習(27.3%)、招聘信息獲取渠道較少(23.7%)、自身專業受限(22.3%)、知識儲備不足(20.5%)、一直準備升學而暫時擱置就職(16.5%)、招聘企業或崗位無自己感興趣的(15.1%)、父母擔心疫情外出求職存在風險(14.8%)、備考公招考試暫未被錄取(12.7%)、想再等等無強烈求職欲望(8.7%
  • 今年,近40%應屆畢業生傾向於考公務員
    受疫情影響,874萬應屆畢業生的求職狀況備受關注。獵聘大數據研究院發布《2020應屆畢業生春招求職報告》顯示,2020應屆畢業生在選擇工作最關鍵的因素中,「收入」和「穩定」分別排在前兩位,「考公務員」成了2020屆應屆畢業生熱門的選擇之一,佔比為38.73%。
  • 獵聘:京滬兩地應屆畢業生新增職位佔比最高,成都躋身第三位
    在「最希望獲得的什麼幫助」這一問題中,「政府能加大扶持力度」「企業能延長春招時間」和「學校能多給予應屆畢業生就業幫助」排名前三,其佔比分別為70.82%、66.31%和56.23%。同時應屆畢業生們也希望能有「專業的職業顧問給予就業指導」,並希望「招聘網站開闢應屆畢業生招聘專場」。
  • 應屆畢業生找工作關注啥?領英報告:首選僱主品牌,近半數認同適當...
    在受訪的應屆畢業生看來,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首先是缺乏面試技巧(41%),特別是遠程在線面試技巧。 找第一份工作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至關重要,公司品牌是畢業生找工作參考的一個重要維度,調研報告顯示,畢業生對僱主品牌形象和企業文化的重視程度近年來逐步提升,但對於薪資福利的重視度則逐年降低。
  • 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大考」
    遺憾未能上一線,希望看到醫療環境改善費聿東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一位應屆博士畢業生,按照往常計劃,6月末畢業後,他將踏上工作崗位,在新華醫院心內科開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和其他應屆畢業生一樣,在去年11月、12月,他經歷了一段集中應聘時期。
  • 「985、211」工作沒著落,2020應屆畢業生找工作到底有多難?
    疫情的不可抗力將今年畢業生的就業難度推向高峰。202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一個多達874萬人的巨大團隊,成為被推倒的一張骨牌。這個群體裡,211大學的學生佔總大學生比例約3.11%,985的學生只有1.66%。
  • 梯子科技強勢助力千萬應屆畢業生的2021求職路「面試有招」!
    因此,解決應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的意義十分重大,每年國家從中央到地方都會出臺很多相關的政策,做好保就業的相關工作。於是,在2020年,國家繼續從宏觀調控出發,對疫情之下的應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做出了包括擴大升學規模,引進基層就業等一系列應對措施。
  • 山南市全力推動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
    原標題:山南市全力推動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   近日,記者從山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去年山南市實現3141名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就業率達99.68%,與往年相比保持穩步增長。
  • 應屆畢業生選擇第一份工作,有哪些選擇標準?
    從學校畢業後走上社會,從一個靠父母生活費過日子的「寶寶」,突然一下變成了找工作自食其力的人,這樣的蛻變可謂是可喜可賀,然而第一份工作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找到的,這也就意味著自己人生路的開始。應屆畢業生選擇第一份工作,有哪些選擇標準?
  • 應屆畢業生網上咋求職?大學生創業補貼咋申請?
    2020年應屆畢業生想網上求職有啥途徑?符合條件的大學生一次性創業補貼該如何申請?往屆高校畢業生想就業有什麼途徑?市人社局近期針對高校畢業生相關就業創業經辦問題進行了權威解答。應聘求職小陳是2020屆本科畢業生,想通過網上招聘平臺找工作,有哪些途徑可以獲得就業求職崗位信息?途徑一:①手機關注「哈爾濱人才導航」微信小程序,首先點擊「用戶中心」—完成「註冊個人帳號」。②註冊成功後,點擊「網絡招聘會」,下拉選擇「進行中的招聘會」,根據個人情況選擇求職崗位,投遞簡歷即可。
  • 江西省氣象部門2021招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資格審查合格名單及考試...
    江西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江西華圖招聘信息:江西省氣象部門2021招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資格審查合格名單及考試公告,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 招聘公告:江西省氣象部門2021招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資格審查合格名單及考試公告 招聘人數:人
  • 關於對2019年(第一批)應屆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情況進行公示的通告
    根據《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湖南省教育廳 湖南省財政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應屆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發放工作的通知》(湘人社發〔2015〕60號)、《湖南省財政廳 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印發<湖南省就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湘財社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2021公開招應屆高校畢業生公告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2021公開招應屆高校畢業生公告由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1北京事業單位招聘公告,事業單位招聘公告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如有問題也可點擊聯繫各校區。
  • 202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儘量不要錯過校招,校招與社招有不小的區別
    校招選擇社招可能找不到好的工作這才開學,就要找工作,是不是太急了?這不還有春季招聘會呢,就算春季招聘會沒有合適自己的工作,還有社招在等著自己,完全不用慌,相信存在這樣心態的高校應屆畢業生不在少數,只是這種心態是不太可取的,我讀大四那年,也有不少的同學錯過秋招後,就想著在春招中找到令自己滿意的工作,結果發現不合自己的心意,最後選擇了社招,跟著不少有經驗的人競爭崗位,找到一份非常不滿意的工作,但也無可奈何,而一些同學在校招中拿到了不錯的崗位。
  • 普通二本應屆畢業生抱怨校招全是小企業?網友:重點院校都很難!
    眼下已經臨近年末,對於高校的應屆畢業生來說,已經開始為自己畢業後的出路而發愁了。其中的選擇無外乎只有那麼幾項,以工作和考研兩類最為主要。目前距離考研初試還有1個月左右的時間,已經報名的考生都在摩拳擦掌,期望在今年浩瀚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 明年高校畢業生將達到749萬 在校生可休學創業
    京華時報訊(記者 郭瑩)2015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總量將達到史無前例的749萬左右,畢業人數再創新高,就業創業工作任務十分艱巨。昨天,教育部發布通知,提出高校要建立彈性學制,允許在校學生休學創業。  通知提到,2015年宏觀就業形勢面臨多重壓力,高校畢業生規模進一步加大,就業創業工作任務十分艱巨。
  • 上海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八十二場)
    通過鼓勵用人單位吸納就業的各項補貼政策,解決部分勞動者就業競爭力偏弱的問題;通過優化創業帶動就業政策,解決創業者面臨的資金、場地、能力等問題;通過支持靈活就業和新業態的形態、加強託底安置就業、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等措施,解決阻礙靈活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等各類重點群體就業的突出問題;通過推進技能提升行動、加強職業培訓基礎能力建設,解決勞動者就業能力不足的問題;通過吸引優秀人才和保障勞動者有序來滬就業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