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頻,踏頻,踏頻!

2021-01-08 山地車吧

因為踩踏是騎行中的根本,所以踩踏動作的優化和完善顯得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在踩踏動作上的細心專研極為關鍵。

以下是一些提升踩踏技術的技巧:

1.確保車座高度合適

2.確保自己使用前腳掌進行踩踏

初學者經常犯這樣的錯誤:使用腳中部(腳掌弓形部位)或者腳後跟進行踩踏。這種方法效率較低。

3.觀察職業選手的踩踏

觀察經驗豐富的職業車手的踩踏動作是一個好主意。你會對動作流暢性和正確的踩踏姿勢有一定的認知。

4.360度全程踩踏

對於踩踏,不僅下行程很重要,上行程同樣很關鍵。因此,理想的踩踏是360度全行程發力,而不僅僅是向下這一部分。為此,我們需要使用腳套或者更受歡迎的自鎖腳踏。

5.尋求專業幫助

幾年前我花費了大概130英鎊購買專業自行車測量服務,不僅幫助我調整最佳騎行姿勢,而且還拍下了一段踩踏動作的視頻,並給出了一些細微調整的建議。

6.嘗試高踏頻

許多新手習慣於低踏頻,有時候甚至低於50rpm(轉/每分鐘)。嘗試一下100rpm的踏頻吧。一開始你還不適應時,可能會感覺維持高踏頻很艱難。但是,你可以逐漸延長高踏頻的時間。這樣,你就會強迫自己更多地關注踩踏動作,最終使你的動作更加平穩流暢。

7.嘗試單腳踩踏

培養360度全程踩踏的有效方法是單腳踩踏。該動作教你本能地學著在上行程發力。

8.騎死飛

騎死飛時你不能靠慣性滑行,相反,你必須保持腿部始終運動。這有助於培養順暢連續的踩踏動作。

9.滾筒練習

你可以通過滾筒騎行臺練習來改善踩踏動作。

10.確保腿部保持直線運動

關注你的踩踏動作。確保雙腿直上直下像活塞一樣運動,不要左右搖擺。有一段時間,我因為腿部外側量量不夠引起踩踏動作扭曲,最終導致膝蓋傷痛。我去看了運動理療師,他建議我進行適當訓練增強這部分肌肉。這使我擁有更加有力而且更加筆直的踩踏動作,膝傷也消失了。

11.雙腿長短不同?

有些車手通過楔形鞋使雙腿看上去一樣長,以此來彌補雙腿長短的差異。

最佳踏頻?

關於最佳踏頻在車手中仍然有很大的爭議。有些車手以蘭斯·阿姆斯特朗為據,認為大於100rpm的踏頻才是最高效的。其他車手則更偏向於80-90rpm的踏頻。在很大程度上,這取決於你的比賽類型。計時賽車手通常選擇低踏頻因為這樣可以保持穩定的速度和施力。公路賽車手更趨向於高踏頻以保證輕鬆應對速度上的改變。場地賽車手則需要具備將踏頻保持在150rpm甚至更高的能力。

一般而言,低踏頻更大程度地利用了腿部肌肉,而高踏頻則更大程度地發揮了心臟能力。

相關焦點

  • 高踏頻 VS 低踏頻,到底你的經濟踏頻是多少?
    哪一個踏頻使你騎得更快並且自我疲憊感等級更低,那就是你的經濟踏頻。例如,如果低踏頻使你的腿有焦灼感並且降低了你的均速、你在高踏頻的時候感覺更好並且均速更快,那麼毋庸置疑你應該使用高踏頻騎行。你可以多次做這個實驗以確保一個更好的樣本大小,但總的來說,你只是在比較不同的踏頻給你帶來的速度變化。
  • 關於騎行中的踏頻
    騎行久了,有時候會聽別人說到踏頻,那時總感覺好高深的樣子。那麼什麼叫踏頻呢?踏頻,就是一分鐘以內腳踏所轉動的圈數。對於騎友來說,騎行中保持一個有效踏頻,省力,而且速度快。而且,有效合理的高踏頻騎行,對膝蓋的壓力也是最小的,同時高踏頻騎行還能起到瘦腿的作用。
  • 踏頻真的越高越好嗎?
    這個現象造成了一個認知:踏頻越高越好。但是在實踐中如果刻意提高踏頻就會感覺騎的很累,感覺腿捯不過來,呼吸的節奏也感覺不對。踏頻真的是越高越好嗎?在這個視頻裡,GCN大神給了一個很好的解答:(沒有字幕)以下為視頻內容圖文解析:現在在騎車圈裡有一個很大的爭論:踏頻越高會讓我騎的更快,還是不用在意踏頻只要找到一個讓我騎得最舒服的檔位就好了。
  • 騎行訓練和提高踏頻技巧
    因此在這兩者之間一定存在一個理想的踏頻。那麼,騎行時的踏頻的訓練我們該從何入手,如何提高我們的踏頻呢?騎行訓練和提高踏頻技巧早在1929年,Hartree和Hill就指出存在一個最優的踏頻。當一個車手蹬踏頻率過低時,不穩定的輸出功率和肌肉的鬆弛會浪費能量。
  • 騎行不懂踏頻,就好比吃薯條不蘸番茄醬!
    因此,騎手需通過不斷練習找到一個理想踏頻,這樣不僅能提速,還能騎得更穩更安全!接下來,小迪(didong)就來講解一下何為騎行踏頻訓練,看看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踏頻,以及避開其中誤區科學騎行。騎行踏頻訓練是什麼?該如何進行?踏頻就是1分鐘腳踏轉動一圈的次數。騎行踏頻訓練就是通過增加自己的頻率能力,節約肌肉中有限的能量和乳酸承受能力。
  • 【小編開箱室】Bryton速度踏頻傳感器
    前些時日推出Rider 10智慧碼錶的Bryton,針對GPS碼錶的周邊配件推出智能傳感器,包括有速度傳感器、踏頻傳感器和心率傳感器
  • 騎行中最關鍵的數據,可能就是「踏頻」了
    騎行技術包括踏頻、坐姿、搖車、變速、過彎等。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踏頻。踏頻有什麼意義?踏頻是在自行車領域裡非常關鍵但卻極容易被忽略的詞語,指的是單側曲柄每分鐘轉動的圈數(新手需注意:指的是兩隻腳各踩踏一次所記為一圈,而不是兩隻腳加在一起踩踏的次數)。其單位是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也就是說單側腿每分鐘所往下踩的次數。
  • 關於踏頻那些事兒,練不好會傷到自己的!
    ,最佳的踏頻逐漸增加到 100rpm。發現消耗最低的踏頻介於 90rpm 和 100rpm之間。這與實際的自行車手選擇的踏頻吻合。此外,調查得出的最佳頻率介於 90rpm 與100rpm之間。很顯然,腿部肌肉的張力是騎行中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 不合理踏頻會導致膝蓋損傷 力量訓練尤為重要
    不合理踏頻會導致膝蓋損傷 力量訓練尤為重要 作為自行車腳殘粉,每天不蹬車出門跟朋友擼一圈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喜歡騎車!
  • 如何調整好踏頻,獲得最佳能量輸出功率比.
    點擊藍色字免費訂閱,學習騎行知識、欣賞騎行趣聞踏頻就是用合理正確的踏頻也可以有效防止膝蓋損傷。通常情況下,業餘性質的長距離騎行,保持在85-95的踏頻相對耐久性較好,不太容易產生體能下降。踏頻訓練是周期較長的意識性訓練過程,要注意在高踏頻下仍然保持身體的平穩,不至於由於踏頻的提高而產生身體的左右擺動和上下跳動。平路90-100是較好的踏頻,爬長坡一般則70-80。
  • 自行車碼錶如何改成踏頻表--實踐篇
    點擊藍色字免費訂閱,學習騎行知識、欣賞騎行趣聞雖然有些自行車碼錶也有踏頻表的功能,但是不是每一種都有,其實普通碼錶是可以改裝為踏頻表的。本文就和大家一起來分析自行車碼錶設置、自行車碼錶功能,再教大家如何將普通碼錶巧妙改成踏頻表。    一、碼錶的主要功能有:    1、當前速度(KM/H—公裡/小時,M/H---英裡/小時),這是碼錶的最主要功能,顯示的數據永遠佔據碼錶的上方主要的位置字體也是最大的。
  • 可能你需要這三項踏頻訓練計劃
    ­  踏頻,就是單側曲柄每分鐘轉動的圈數,單位是RPM,和齒比一起,共同決定了功率數值。當踏頻一定時,你的齒比越大,你的功率就越高;當齒比一定時,你的踏頻越高,你的功率也越高。當你嘗試著增加踏頻時,相比增大齒比,你會獲得以下優勢:­  第一,由於踏頻快了,你腿部肌肉的壓力就減小了,你就能在力竭前維持更長的時間。
  • 通過3個方面,迅速找到合適自己的踏頻!
    今天車友們可以通過3個方面來簡要了解一下其中的關鍵,並最終找到合適自己的踏頻。很多人認為在騎車過程中要想加快踏頻,在前腳往下踩的過程中,後腳也要幫忙提拉。但其實這個做法非但沒有提高效率,反而讓你更加疲憊而降低速度。即使死飛騎行也無需後腳的提拉來增加功率。  那麼,放棄了上提動作之後,前腳在什麼時候發力最有效呢?10點鐘方向至1點鐘方向即開始用力下踩,直至3點鐘方向可獲得踩踏最大功率。另外,腳和小腿在下踩過程中儘量保持固定角度也是個維持高效率的踩踏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