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踩踏是騎行中的根本,所以踩踏動作的優化和完善顯得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在踩踏動作上的細心專研極為關鍵。
以下是一些提升踩踏技術的技巧:
1.確保車座高度合適
2.確保自己使用前腳掌進行踩踏
初學者經常犯這樣的錯誤:使用腳中部(腳掌弓形部位)或者腳後跟進行踩踏。這種方法效率較低。
3.觀察職業選手的踩踏
觀察經驗豐富的職業車手的踩踏動作是一個好主意。你會對動作流暢性和正確的踩踏姿勢有一定的認知。
4.360度全程踩踏
對於踩踏,不僅下行程很重要,上行程同樣很關鍵。因此,理想的踩踏是360度全行程發力,而不僅僅是向下這一部分。為此,我們需要使用腳套或者更受歡迎的自鎖腳踏。
5.尋求專業幫助
幾年前我花費了大概130英鎊購買專業自行車測量服務,不僅幫助我調整最佳騎行姿勢,而且還拍下了一段踩踏動作的視頻,並給出了一些細微調整的建議。
6.嘗試高踏頻
許多新手習慣於低踏頻,有時候甚至低於50rpm(轉/每分鐘)。嘗試一下100rpm的踏頻吧。一開始你還不適應時,可能會感覺維持高踏頻很艱難。但是,你可以逐漸延長高踏頻的時間。這樣,你就會強迫自己更多地關注踩踏動作,最終使你的動作更加平穩流暢。
7.嘗試單腳踩踏
培養360度全程踩踏的有效方法是單腳踩踏。該動作教你本能地學著在上行程發力。
8.騎死飛
騎死飛時你不能靠慣性滑行,相反,你必須保持腿部始終運動。這有助於培養順暢連續的踩踏動作。
9.滾筒練習
你可以通過滾筒騎行臺練習來改善踩踏動作。
10.確保腿部保持直線運動
關注你的踩踏動作。確保雙腿直上直下像活塞一樣運動,不要左右搖擺。有一段時間,我因為腿部外側量量不夠引起踩踏動作扭曲,最終導致膝蓋傷痛。我去看了運動理療師,他建議我進行適當訓練增強這部分肌肉。這使我擁有更加有力而且更加筆直的踩踏動作,膝傷也消失了。
11.雙腿長短不同?
有些車手通過楔形鞋使雙腿看上去一樣長,以此來彌補雙腿長短的差異。
最佳踏頻?
關於最佳踏頻在車手中仍然有很大的爭議。有些車手以蘭斯·阿姆斯特朗為據,認為大於100rpm的踏頻才是最高效的。其他車手則更偏向於80-90rpm的踏頻。在很大程度上,這取決於你的比賽類型。計時賽車手通常選擇低踏頻因為這樣可以保持穩定的速度和施力。公路賽車手更趨向於高踏頻以保證輕鬆應對速度上的改變。場地賽車手則需要具備將踏頻保持在150rpm甚至更高的能力。
一般而言,低踏頻更大程度地利用了腿部肌肉,而高踏頻則更大程度地發揮了心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