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整好踏頻,獲得最佳能量輸出功率比.

2021-01-15 騎行自行車
點擊藍色字免費訂閱,學習騎行知識、欣賞騎行趣聞


踏頻就是1分鐘腳踏轉動一圈的次數。就是通過增加自己的頻率能力,節約肌肉中有限的能量和乳酸承受能力。無論你在公路還是山路,可以不用理會速度,把自己的踩踏次數保持在最優踏頻率上,將獲得最佳能量輸出功率比。用合理正確的踏頻也可以有效防止膝蓋損傷。通常情況下,業餘性質的長距離騎行,保持在85-95的踏頻相對耐久性較好,不太容易產生體能下降。

踏頻訓練是周期較長的意識性訓練過程,要注意在高踏頻下仍然保持身體的平穩,不至於由於踏頻的提高而產生身體的左右擺動和上下跳動。

平路90-100是較好的踏頻,爬長坡一般則70-80。

如果在沒有踏頻器的情況下,自己需牢記各種齒輪搭配下踏頻90時的速度和踏頻至100時的速度。然後觀察碼錶顯示出得即時速度,調整變速器,使踏頻始終都能保持在90 - 100之間。用前2後5.6,速度保持22到25公裡/小時,可以很好的練習踏頻。每次在這個轉速下騎行堅持5分鐘左右。

當自己學會控制踩踏的技術後,就要給自己進行長距離爬坡訓練的時候了,此時練習的訓練目是在長距離爬坡的過程中適應坐在座包上踩踏。這是自己大幅提高踩踏力量的方式,在特定的騎行情況下這種力量可以達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大牙盤是42,中盤是32,小盤是22;

飛輪齒數是11-13-15-17-20-23-26-30;

車輪周長是2.08M

時速=踏頻×60分鐘×齒數比×車輪周長/1000

當踏頻為90rpm時,各齒數比應該達到的時速為:

檔位 對應齒數比 對應速度(km/h)

1×1 (22/30) 8.26

1×2 (22/26) 9.6

1×3 (22/23) 10.8

1×4 (22/20) 12.36

1×5 (22/17) 14.58

1×6 (22/15) 16.47

1×7 (22/13) 19.1

1×8 (22/11) 22.43

2×1 (32/30) 11.95

2×2 (32/26) 13.86

2×3 (32/23) 15.60

2×4 (32/20) 17.98

2×5 (32/17) 21.13

2×6 (32/15) 23.95

2×7 (32/13) 27.64

2×8 (32/11) 32.67

3×1 (42/30) 15.71

3×2 (42/26) 18.14

3×3 (42/23) 20.15

3×4 (42/20) 23.58

3×5 (42/17) 27.74

3×6 (42/15) 31.45

3×7 (42/13) 36.28

3×8 (42/11) 42.89

當踏頻為100時參數(按前齒盤排):

檔位 對應齒數比 對應速度(km/h)

1×1 (22/30) 9.02

1×2 (22/26) 10.41

1×3 (22/23) 11.77

1×4 (22/20) 13.53

1×5 (22/17) 15.92

1×6 (22/15) 18.04

1×7 (22/13) 20.82

1×8 (22/11) 24.6

2×1 (32/30) 13.12

2×2 (32/26) 15.14

2×3 (32/23) 17.11

2×4 (32/20) 19.68

2×5 (32/17) 23.15

2×6 (32/15) 26.24

2×7 (32/13) 30.28

2×8 (32/11) 35.78

3×1 (42/30) 17.22

3×2 (42/26) 19.87

3×3 (42/23) 22.46

3×4 (42/20) 25.83

3×5 (42/17) 30.39

3×6 (42/15) 34.44

3×7 (42/13) 39.74

3×8 (42/11) 46.96


相關焦點

  • 如何提高踩踏的功率輸出
    今天著重說一下如何提高踩踏功率。王開元曾經分享了上海體育學院黎湧明老師發表於《體育科學》2014年第2期的論文——《人體運動的本質》,文中提到了一個關鍵點,即人體運動的外在本質——動作。由此,引出今天的論點:要在運動動作本身的基礎上,來進行功率訓練。而自行車運動,最主要的動作就是踩踏,就是要在踩踏動作基礎上,提高踩踏效率和踩踏力量,進而提高整體輸出的功率。
  • 騎行訓練和提高踏頻技巧
    當車手蹬踏得太快的時候,身體為了克服肌肉內部的阻力也會損失能量。因此在這兩者之間一定存在一個理想的踏頻。那麼,騎行時的踏頻的訓練我們該從何入手,如何提高我們的踏頻呢?騎行訓練和提高踏頻技巧早在1929年,Hartree和Hill就指出存在一個最優的踏頻。
  • 騎行不懂踏頻,就好比吃薯條不蘸番茄醬!
    一般來說,騎行者蹬踏頻率過低,不穩定的輸出功率和肌肉的鬆弛就會造成能量浪費,而如果蹬踏頻率太快,身體為了克服肌肉內部的阻力也會損失能量。因此,騎手需通過不斷練習找到一個理想踏頻,這樣不僅能提速,還能騎得更穩更安全!接下來,小迪(didong)就來講解一下何為騎行踏頻訓練,看看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踏頻,以及避開其中誤區科學騎行。騎行踏頻訓練是什麼?該如何進行?
  • 踏頻,踏頻,踏頻!
    3.觀察職業選手的踩踏觀察經驗豐富的職業車手的踩踏動作是一個好主意。你會對動作流暢性和正確的踩踏姿勢有一定的認知。4.360度全程踩踏對於踩踏,不僅下行程很重要,上行程同樣很關鍵。因此,理想的踩踏是360度全行程發力,而不僅僅是向下這一部分。為此,我們需要使用腳套或者更受歡迎的自鎖腳踏。
  • 踏頻真的越高越好嗎?
    這個現象造成了一個認知:踏頻越高越好。但是在實踐中如果刻意提高踏頻就會感覺騎的很累,感覺腿捯不過來,呼吸的節奏也感覺不對。踏頻真的是越高越好嗎?在這個視頻裡,GCN大神給了一個很好的解答:(沒有字幕)以下為視頻內容圖文解析:現在在騎車圈裡有一個很大的爭論:踏頻越高會讓我騎的更快,還是不用在意踏頻只要找到一個讓我騎得最舒服的檔位就好了。
  • 高踏頻 VS 低踏頻,到底你的經濟踏頻是多少?
    理解踏頻和生成功率的一個方式是將踩踏想像成舉重。假設給你1分鐘讓你深蹲舉起2000磅。你可以在一分鐘內隨意組合舉起的重量。如果你選擇了1000磅的槓鈴,那麼你需要在一分鐘內重複兩次。如果你選擇了20磅,也就是說你需要重複100次。你選擇的總量等同於你選擇的齒比,舉重的次數等同於你的踏頻。在20磅-1000磅之間,不同的人的選擇是不一樣的。如果你選擇重的重量(齒比),會導致過量的肌肉疲勞。
  • 通過3個方面,迅速找到合適自己的踏頻!
    如何讓你的每一次蹬踏效率更高?千萬不要認為只要用力踩就可以得到最佳的踩踏效果。今天車友們可以通過3個方面來簡要了解一下其中的關鍵,並最終找到合適自己的踏頻。很多人認為在騎車過程中要想加快踏頻,在前腳往下踩的過程中,後腳也要幫忙提拉。但其實這個做法非但沒有提高效率,反而讓你更加疲憊而降低速度。即使死飛騎行也無需後腳的提拉來增加功率。  那麼,放棄了上提動作之後,前腳在什麼時候發力最有效呢?10點鐘方向至1點鐘方向即開始用力下踩,直至3點鐘方向可獲得踩踏最大功率。另外,腳和小腿在下踩過程中儘量保持固定角度也是個維持高效率的踩踏習慣。
  • 騎行中最關鍵的數據,可能就是「踏頻」了
    騎行技術包括踏頻、坐姿、搖車、變速、過彎等。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踏頻。踏頻有什麼意義?踏頻是在自行車領域裡非常關鍵但卻極容易被忽略的詞語,指的是單側曲柄每分鐘轉動的圈數(新手需注意:指的是兩隻腳各踩踏一次所記為一圈,而不是兩隻腳加在一起踩踏的次數)。其單位是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也就是說單側腿每分鐘所往下踩的次數。
  • 關於踏頻那些事兒,練不好會傷到自己的!
    ,最佳的踏頻逐漸增加到 100rpm。發現消耗最低的踏頻介於 90rpm 和 100rpm之間。這與實際的自行車手選擇的踏頻吻合。此外,調查得出的最佳頻率介於 90rpm 與100rpm之間。很顯然,腿部肌肉的張力是騎行中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 關於騎行中的踏頻
    騎行久了,有時候會聽別人說到踏頻,那時總感覺好高深的樣子。那麼什麼叫踏頻呢?踏頻,就是一分鐘以內腳踏所轉動的圈數。對於騎友來說,騎行中保持一個有效踏頻,省力,而且速度快。而且,有效合理的高踏頻騎行,對膝蓋的壓力也是最小的,同時高踏頻騎行還能起到瘦腿的作用。
  • 不合理踏頻會導致膝蓋損傷 力量訓練尤為重要
    而這其中,最重要的是踏頻!不合理踏頻所導致的膝關節軟骨在長期高壓磨損情況下積累的運動傷害一旦發生將很難恢復。祭出神圖:早在1929年,運動學家就開始研究踏頻這個東西。 研究者將最少的氧氣消耗量和腿部各個關節的扭矩的和作為評判通過計算踏頻的函數。在1988 年 Hull 深入研究了蹬踏頻率,他綜合考慮了關節扭矩和肌肉的張力與踏頻的關係。
  • 自行車碼錶如何改成踏頻表--實踐篇
    ,但是不是每一種都有,其實普通碼錶是可以改裝為踏頻表的。本文就和大家一起來分析自行車碼錶設置、自行車碼錶功能,再教大家如何將普通碼錶巧妙改成踏頻表。    一、碼錶的主要功能有:    1、當前速度(KM/H—公裡/小時,M/H---英裡/小時),這是碼錶的最主要功能,顯示的數據永遠佔據碼錶的上方主要的位置字體也是最大的。
  • 可能你需要這三項踏頻訓練計劃
    ­  踏頻,就是單側曲柄每分鐘轉動的圈數,單位是RPM,和齒比一起,共同決定了功率數值。當踏頻一定時,你的齒比越大,你的功率就越高;當齒比一定時,你的踏頻越高,你的功率也越高。當你嘗試著增加踏頻時,相比增大齒比,你會獲得以下優勢:­  第一,由於踏頻快了,你腿部肌肉的壓力就減小了,你就能在力竭前維持更長的時間。
  • 超高頻RFID讀寫器如何達到最佳的功率
    超高頻RFID讀寫器如何達到最佳的功率 楊 鳳, 劉 迪 發表於 2019-12-25 15:09:11 在車輛安監預警類型的物聯網應用系統中,確保RFID讀寫器能可靠地識讀到安裝在車輛內部的電子標籤是系統正常運作的前提和基礎
  • 功率訓練入門首選:邁金P325單右定製功率計
    精準可靠的功率精度很多騎友對單邊功率計的功率精度會有所顧慮,其實單邊功率計是通過一條腿的功率×2來估算整體的功率,即使有誤差,也是來自兩條腿的輸出差異,而單邊和雙邊功率計在硬體配置上及功率算法上是一樣的。
  • 人體能量怎樣輸出
    通過能量的輸入再到能量的輸出,最終達到能量的守恆。著重講了精力管理的能量輸入,從呼吸,飲食,睡眠和鍛鍊幾個方面,給你說了精力的輸入過程。今天我們來講精力的輸出。大家都知道情緒對我們能量的影響很大。學會控制自己情緒釋放的節奏和力度非常重要。每一天我們都會積累大量的負面情緒,就會給我們帶來大量的壓力,你的壓力不及時排解,就會轉化為負面情緒。
  • 新人剛開始騎車不太舒服 請嘗試像這樣調整裝備
    5.不恰當的使用變速器  踏頻是腳踏踏板每分鐘轉動的次數。當踏頻過低時,不穩定的輸出功率和肌肉的鬆弛階段會浪費能量。但是當車手蹬踏得太快的時候,身體為了克服肌肉內部的阻力也會損失能量。一般認為最佳的踏頻是90。  使用自行車的變速器是調節踏頻的手段。不恰當的齒比產生不合適的踏頻。
  • 關於低頻功率放大器的介紹
    終端負載所獲得的音頻交流功率是哪裡來的呢?顯然是陽極直流電源供給的,因柵極只輸入一信號電壓而無輸入功率,而負載功率只能由電源提供。因此功率放大器可看作是把直流電能變為交流電能的能量轉換器。 (三)低頻功率放大器如何獲得不失真最大功率輸出 1.最佳負載阻抗的選擇 通過前面分析元件選擇我們知道,在柵極所加信號相同的情況下,若負載阻抗不同,則所得陽極電壓和電流的波形失真會不一樣
  • 變頻器的輸出功率該如何選擇?
    打開APP 變頻器的輸出功率該如何選擇? 變頻器與電動機的匹配主要還是電動機的額定電壓及額定電流,如果電動機額定電流小於同功率的變頻器的額定電流,一般來說用同等功率的就足夠了,但如果大了,只好用大一級的變頻器。另外,如果負載較重且啟動頻繁,要考慮變頻器容量放大一級;如用於高原或電動機接線太長,要考慮變頻器的輸出能力,可能也要放大一級。
  • 多虧有它,汽車發動機輸出功率才能大大提高
    汽車發動機是靠燃料在氣缸內燃燒作功來產生功率的,輸入的燃料量受到吸入氣缸內空氣量的限制,所產生的功率也會受到限制,如果發動機的運行性能已處於最佳狀態,再增加輸出功率只能通過壓縮更多的空氣進入氣缸來增加燃料量,提高燃燒作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