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書法-臨摹《蘭亭序》部分繁體字第三講

2021-01-08 硬筆書法之旅
神龍本《蘭亭序》局部

引子

《蘭亭序》,全稱為《蘭亭集序》。該《序》是「書聖」王羲之於永和九年所書。當時,王羲之和一眾才子臨溪賦詩,各抒懷抱,最後將大家的詩句整理成冊,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者王羲之為詩集做序,微醺之下,王羲之揮毫潑墨、恣意狂放,瀟瀟灑灑寫下了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

王羲之

《蘭亭序》是一篇有關人生「生、死」感悟的文章,同時書法清新優美,遒健飄逸,是王羲之的得意之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幾經波折,其真跡還是遺失於歷史的長河中。

一千多年以來,《蘭亭序》有多個版本在世間流傳,最受推崇的是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馮承素摹本《蘭亭序》,也叫神龍本《蘭亭序》。該版本為唐代內府栩書官馮承素摹寫,其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

神龍本《蘭亭序》局部

《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也是眾多行書愛好者喜歡臨摹的字帖。

本篇文章對於臨摹神龍本《蘭亭序》中的「賢」和「畢」字所需要注意的地方進行說明,供大家參考、討論。

"賢"字臨摹要點

該字是「賢」的繁體,其楷書書寫方法如下圖所示,在本圖中,「又」的「捺畫」採用的「反捺」的寫法,其實也可以採用正常的寫法。

「賢」的繁體

《蘭亭序》中的書寫方法,是在楷體的基礎上加快了書寫速度,使得筆畫間有了聯繫,如下圖所示。該字在《蘭亭序》中屬於臨摹難度比較高的一類,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該字臨摹要點。

《蘭亭序》中的「賢」字

該字由三個字組成:臣、又、貝,「臣」和「又」字在書寫時,有些地方要注意。

「臣」字

「臣」字

該字原本是由七筆寫成,但是在《蘭亭序》中可認為是由五筆寫成:首先是「豎畫」,然後是兩個「橫撇」,其次是「橫」,最後是「提畫」。在書寫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1.兩個「橫撇」的「橫畫」起筆都有向右下方輕頓筆的行為,且過程比較短,如下圖所示;

「臣」字注意事項

2.「提畫」的末尾基本不超過兩個「橫撇」的最右側。

「又」字

該字相對「臣」字還是比較容易書寫的,總體用筆較輕,如下圖所示。

「又」字

需要注意:

1.「橫撇」的「橫畫」起筆時,落筆就向右下行筆,落筆要輕,然後轉右上,如上圖所示;

2.「橫撇」和「反捺」之間不是接觸的,也就是「反捺」的起筆,在「橫畫」的下方。

整體結構

「賢」字

當「臣」、「又」和「貝」三字組成整體時,要注意:

1.該字是上分的結構,也就是上部有左右兩部分組成,書寫時,「臣」和「又」要離得近一點。

2.「貝」字要儘量往上方靠近,防止發生鬆散的現象。

3.「臣」的「豎畫」末尾基本和「貝」字的第二個「橫畫」齊平,如下圖所示。

「賢」字注意事項

「畢」字臨摹要點

「畢」是「畢」的繁體,其楷書書寫方法常見的有兩種,如下圖所示,《蘭亭序》中是按照第2種方法所寫。

「畢」字的楷體

該字整體臨摹難度不是太大,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即可。

筆畫順序

整個字,先寫「日」字,再寫「艹」字頭和「長橫」,最後再寫「豎筆」,如下圖所示。

部分筆畫順序

「艹」字頭書寫注意事項

1.「艹」字頭書寫時要注意,筆畫的書寫順序,需要先寫「兩橫」,如上圖。

2.「艹」字頭整體要有一種向右上方傾斜的趨勢,特別是「橫畫」書寫時傾斜更明顯,如下圖所示。

「艹」頭傾斜角度

整體注意事項

「畢」字

該字書寫時,只要注意一點即可:

中間的「艹」字頭不可寫的太高或者太寬。太高,則字體會顯得鬆散;太寬,若超出「日」字太多,則會顯得比較臃腫,無法體現瀟灑之意。

「畢」字錯誤的寫法

結束語

以上為神龍本《蘭亭序》中「賢」和「畢」字的臨摹要點,屬個人經驗,供大家參考、指正。

該版本的《蘭亭序》其風格瀟灑飄逸,臨其形相對比較容易,但想臨其神就非常難了,這和每個人的生活經歷、性格及當時的書寫狀態有關,所以想完全臨其神也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們可吸取其經驗,化己所用,為提高自己的書法修養提供一些捷徑。

以上書寫要點只是一些小技巧,還需要配合筆畫的熟練程度,所以,大家在臨摹任何帖子前,還是要多練習一些基本筆畫的書寫。

PS:非常感謝每一位閱讀者!

相關焦點

  • 硬筆書法-臨摹《蘭亭序》中部分繁體字
    學寫繁體字是書法的必備要素最近在準備硬筆書法等級考試,硬筆書法在8級(含8級)以上,需要有三副作品:一副楷書作品(繁體字)、一副其他書體作品(繁體字)、一副臨摹古帖作品。其中,「其他書體作品」可以選擇行書、草書、隸書等,本人選擇的是行書,簡體字的行書相對比較簡單,但是繁體字的行書就比較難了,之前對繁體字的行書書寫方法了解比較淺顯,所以最近一直在進行一些相關的練習。對於初學行書的愛好者,想學習行書,其實也是要從臨摹古帖開始,行書其實也有很多風格,也有很多古帖可以選擇,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董其昌的《琵琶行》、米芾的《蜀素帖》等等,如下圖所示。
  • 硬筆書法-臨摹《蘭亭序》部分繁體字第二講
    馮承素版《蘭亭序》引子《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文章清新優美,書法遒健飄逸,是王羲之的得意之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幾經周轉,其真跡還是遺失於歷史的長河中。馮承素版《蘭亭序》初學行書時,本人選的是馮承素版《蘭亭序》,整體風格「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筆畫飄逸,採用硬筆臨摹,是比較有難度的。
  • 乾隆皇帝臨摹《蘭亭序》,字體行雲流水!終得書聖書法精髓!
    說到王羲之的《蘭亭序》那在書法界非常的有名,而且還贏得了後世書法愛好者的喜歡。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夢寐以求的事情就是能親眼欣賞一下王羲之書法真跡,可見王羲之的《蘭亭序》是多麼的受歡迎,就連清朝的乾隆皇帝也非常的喜歡王羲之《蘭亭序》,而乾隆皇帝也是一名書法愛好者,不僅喜歡收藏古字畫,而且還經常臨摹古代名家的書法作品,要說乾隆皇帝最喜歡誰的書法作品,那應該就是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我也為大家找到了乾隆皇帝的臨摹王羲之
  • 趙雨龍書法《蘭亭集序》六尺條屏 比原版放大6.5倍
    《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蘭亭宴集序》、《臨河序》、《禊序》、《禊帖》,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蘭亭序》真跡陪葬了唐太宗李世民,我們現在看到的蘭亭有八個版本,號稱蘭亭八柱,其中以神龍本,也就是馮承素的鉤填本最接近原作。
  • 書法大家梁鼎光,鋼筆行書《蘭亭序》鑑賞,網友:硬筆界的王羲之
    表明他對歷代所有書法名家的字的研究都深下功夫,一位專業為解剖學家的教育工作者,在書法上特別是小楷下如此深的功夫,實在難得,他的鋼筆臨帖一書也影響很大。一般大眾感受書法就是看楷書行書是否周正唯美像否印刷體和鋼筆字帖,。書法進階審美者才會欣賞不同風格的古帖,但也是各有的愛。依我看,祭侄稿比蘭亭序無論從衝擊力個人情懷甚至用筆上都要高出一個檔次。
  • 人民教師寫書法,將《蘭亭序》改成《抗疫序》!網友:當代書聖!
    ,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引得了書法愛好者的喜歡,還有的書法愛好者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因為這種字體真的是太有個性了,在這些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書法高手也是非常的多,比如我們今天介紹的這位人民教師李勇剛,他從小就非常的喜歡中國的書法,對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更是痴迷,每天都會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為的就是能學到王羲之精妙的筆法,經過幾十年的苦練,終於領悟到了王羲之書法的精髓,如今疫情期間他為了宣傳抗疫, 竟然把王羲之的《蘭亭序》改成了《抗疫序》,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想目睹一下人民教師李勇剛的書法作品呢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真跡究竟在哪?郭沫若:挖開乾陵就能找到
    《蘭亭序》中國古代書法界的巔峰之作,即便不懂書法的人都會知道這幅驚世之作,它有著「天下第一行書」之稱。《蘭亭序》是王羲之創作,主要內容是描述和友人在蘭亭組織了一場活動,大家曲水流觴,飲酒作詩,好不快活。
  • 一個由曠世書法作品《蘭亭集序》帶活的景區,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
    蘭亭景區但要論其作品在各自領域的影響力來說,書聖王羲之還是略勝一籌。畢竟他書寫的《蘭亭集序》猶如書法界的「珠穆朗瑪峰」一樣存在。小蘭亭走過鵝池亭,前面還有一四方亭,人稱小蘭亭。亭中也立有一塊石碑,上刻有「蘭亭」兩字,是清朝皇帝康熙所寫,不過其中「亭」字的上半部分已經模糊。聽導遊講是由於文革時期紅衛兵破壞所致,實在可惜。
  • 王羲之《蘭亭序》真無人超越嗎?看看這幅書法作品,能超越嗎?
    他的《蘭亭序》那可是被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而且還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喜歡,而在我們的心目中也認為書法界最好的書法作品應該是王羲之的《蘭亭序》,那麼王羲之的《蘭亭序》到底有多美呢?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吧!當大家看到上面的這幅書法作品以後是不是被眼前的這幅書法作品所吸引呢?
  • 你真的看過《蘭亭序》麼?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於永和九年與友人在會稽山集會時的酒後即興之作,也就是說,是文章的草稿。後人評價《蘭亭序》為「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 王羲之對這幅作品十分滿意,據說酒醒後怎麼寫也寫不出這樣的作品。
  • 書法名家系列之王羲之:《蘭亭序》不過是我飲酒後肆意之作而已
    第一次知道《蘭亭序》是在小時候,見大人把《蘭亭序》複印品掛牆上做裝飾,於是看了一會,覺得這字也太難看了,還掛起來不覺得丟人嗎?但是長大後,接觸了毛筆字,知道了王羲之,更知道了這《蘭亭序》竟然被宋代書法大家米芾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再次細細品摹之下,才感覺到它的精妙!
  • 《蘭亭集序》為什麼是「天下第一行書」?
    機緣巧合得以再次邂逅馬老師的新書《國寶來了》,讓我對堪稱國寶級的書法作品也有了全新的認識,更是打破了我的一些固有印象。比如我知道中國的三大行書分別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蘇軾的《寒食帖》,但是為啥是這三個呢?並且這三個各有bug存在,也不完美啊,為啥就成了行書中公認的經典了呢?
  • 關於書法神品《蘭亭序》之美,請看這位高手的總結篇
    吾輩理當多臨摹,傳承國粹多弘揚。蘭亭序集全文如下: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 看看硬筆書法怎麼練
    嗨,大家好,這裡是習字雅性,今天和大家準時見面了,因為在現今生活工作中,我們更多使用的是硬筆書寫,所以,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練習硬筆書法。1、首先要有強烈的願望想把字寫好。》、柳公權的《玄秘塔》、顏真卿的《多浮屠碑》、文徵明的《離騷經》、王寵楷書、北碑《張猛龍碑》、《張玄墓誌》等;行書:如《蘭亭序》、《聖教序》、《祭侄文稿》、《黃州寒食詩帖》、《蜀素帖》、《苕溪詩》、《松風閣》、《李思訓碑》、文徵明的《滕王閣序》……總之,選擇職位的標準是:第一,初學者只能選擇一個;第二,儘量選擇接近自己的氣質;第三,臨摹。
  • 武漢13歲少年寫《蘭亭序》,行書終得書聖精髓!網友:當代王羲之
    ,這種字體也是非常的個性,所以贏得了網友們的喜歡,但是名氣最大的還是書聖王羲之,特別是他的《蘭亭序》更是被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如今很多書法愛好者都在臨摹,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是一位當今的書法神童,他的名字叫李昭華。
  • 淺析·學習硬筆書法如何突破瓶頸期
    鋼筆背臨小楷《靈飛經》眾所周知,今天的大部分硬筆書法愛好者學習書法都是從今人的字帖開始的,這其中不乏是沒有軟筆書法功底的朋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興起的硬筆書法浪潮,無數的愛好者用自己的筆書寫著漂亮的鋼筆書法。時至今日,隨著越來越多的硬筆書法家的湧現,這股浪潮更加波瀾壯闊!從個人的方面來講,在這股洶湧的學習浪潮之下,是我們一筆一划的練字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與困難。其中最讓人困惑的一點就是:為什麼我練了這麼久的字,跟手邊的字帖也有幾分相像,可水平看似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幾乎沒有長進呢?
  • 練了3年硬筆書法,仍是一手爛字,老師給出原因,練字本用錯了
    家長們也對練字這件事有著極大的痴迷,從幼兒園起,硬筆、毛筆書法練習班就給孩子報起來了。家長們的邏輯是,練字是磨練孩子意志力的,管他適不適合、喜不喜歡,先練了再說。有的書法班,把練字和智力開發、專注度、語文學習成績、高考加分、甚至談戀愛找工作都捆在一起,寫不好字,人生就沒有希望了。家長們易焦慮,花錢,讓孩子從小練起,為錦繡前程寫好字。
  • 9歲小女孩硬筆書法欣賞,字體堪比印刷體!網友:女版王羲之!
    各位書法愛好者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從古到今就非常的受重視,要問大家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家,肯定有很多網友會想到書聖王羲之,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痴迷
  • 《蘭亭序》裡簡體「於」和繁體「於」同時出現,這是穿越了嗎?
    黃庭堅書法裡簡體「東」和繁體「東」同時出現,這是穿越了嗎?今天小編帶大家聊一下漢字那些事。先從一件書法作品開始講起,就是大名鼎鼎的《蘭亭序》。《蘭亭序》不用過多介紹,一個「天下第一行書」的稱號就足以讓人對它產生敬畏之感。
  • 書聖王羲之的巔峰之作《蘭亭集序》,創作地就在浙江紹興
    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許多人雖然沒見過但也有所耳聞,這是一篇書法巨作,堪稱王羲之的巔峰之作。《蘭亭集序》在書法界的地位無人能及,連後人臨摹的版本都能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院內,歷代皇帝對其鍾愛更讓它身價倍增。《蘭亭集序》的創作地,就在浙江紹興一個叫蘭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