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法庭批准這一和解協議,Facebook官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專注於解決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符合我們社區和股東的最佳利益。」
騰訊科技訊 在過去幾年中,人臉識別功能日益在各行各業採用,但是與此同時也引發了侵犯大眾隱私權的爭議和擔憂,一些網際網路公司未經用戶同意、擅自採集人臉特徵數據的做法遭到了輿論炮轟。據媒體最新消息,之前,美國社交網絡服務商Facebook因為未經同意採集數百萬用戶的人臉識別信息遭到了集體訴訟,而在日前,美國一家聯邦地方法院批准了Facebook提出的訴訟和解協議,Facebook將一共賠償6.5億美元。該公司所支付的代價,遠遠小於最初猜測的350億美元經濟索賠。
據報導,今年7月,這家社交媒體公司將其和解消費者集體訴訟的出價提高了1億美元,至6.5億美元。在該訴訟中,美國伊利諾州的Facebook用戶指控該公司違反了該州的《生物特徵信息隱私法》。
詹姆斯·多納託法官在向美國加州北區地方法院提交的一份命令中寫道,Facebook修訂後的和解協議解決了法院擔心的問題,導致集體訴訟和解獲得初步批准。「初步批准集體訴訟和解的修訂內容已經被批准,最終批准聽證會定於2021年1月7日舉行。」
這一訴訟開始於2015年,用戶指控稱,Facebook涉嫌通過其「標籤建議」功能違反了伊利諾州的法律。眾所周知的是,Facebook平臺上的用戶過去上傳了海量的私人照片,而Facebook這一新功能就是要對這些海量照片中的人臉進行逐一識別,並且添加標記,這樣平臺可以根據照片中出現的某個人對照片進行整理歸類,方便搜索。
對於法庭批准這一和解協議,Facebook官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專注於解決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符合我們社區和股東的最佳利益。」
據悉,最初提出訴訟的是三名伊利諾州居民,後來這一訴訟被定性為集體訴訟,這意味著更多的用戶可以參加進來,向Facebook索賠。
在過去幾年時間裡,Facebook爆出了不計其數的侵犯個人隱私醜聞,尤其典型的是「英國劍橋分析公司」事件。隨後,網絡上掀起了卸載Facebook的運動,外界要求扎克伯格和營運長桑德博格辭職。在劍橋分析公司醜聞發生後,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於Facebook開出了50億美元的創紀錄罰單。
人臉識別技術基於人工智慧技術,近些年得到快速的採用,但是這種技術也正在引發更大的爭議。不久前,美國發生了反對白人警察暴力的抗議活動,之後、亞馬遜、微軟、IBM等科技公司紛紛宣布暫停向執法部門提供人臉識別服務。根據過去的測評,目前的人臉識別技術對於有色人種用戶識別精度不高,引發了爭議。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一家名為Clearview的新創公司,採集了網際網路上的30億張公開照片,並對人物身份進行了識別,這引發了輿論震驚,被認為是人類隱私權有史以來所遭遇的最大規模侵犯,該公司已經遭到了多宗集體訴訟。
另外,此次達成和解協議對於Facebook也是一個相對理想的結局。據悉,這一訴訟一共涉及到了在伊利諾州的700萬用戶,按照相關法律,Facebook需要為侵犯生物特徵權益的每一位用戶賠償1000到5000美元。在訴訟最初被報導時,媒體稱如果法庭支持原告方的要求,Facebook最高可能面臨350億美元的經濟賠償。(騰訊科技審校/承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