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銀行:業績增長的「美玉」,市場股價的「璞玉」|愉見財經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愉見財經

作者 | 夏心愉

如果有一家銀行,其ROE在A股全系36家銀行中能排上第6位,而PB卻只排在第18位,這樣的懸差很可能意味著——投資機會。

這家銀行就是被多家券商分析評價為「業績靚麗」的長沙銀行(601577.SH)。

ROE是淨資產收益率,說得通俗一點就是這家銀行為股東們創造價值的能力。就目前已發布2019年業績快報的20多家A股上市銀行來看,長沙銀行15.61%的年化加權平均ROE排在第5位,在9家已發布業績快報的城商行同業中排第4位。以各家發布齊全的2019年三季報數據來橫向對比,長沙銀行彼時12.88%的ROE,是36家銀行中的第6位,妥妥進入第一梯隊。

若再以營收同比增速、淨利潤同比增速兩大指標來探測一家銀行的「成長性」,長沙銀行同樣表現不俗。即便是放在本身就以成長性見長的城商行序列,在9家已發2019年業績快報的同業裡,長沙銀行的營收增速高居第2位,淨利潤增速亦居第3位。

但這第一梯隊的資產收益能力和成長性,卻沒能換回資本市場的「用腦投票」。長沙銀行的估值並不高,PB(市淨率)僅列一眾上市銀行的中位數,3月16日收盤價對應PB為0.82倍,只委屈地排在第18位。(註:對應2019年業績快報為0.79倍,對應2019年三季報為0.82倍,下圖PB為保持36家銀行一致性而取值2019年三季報。)

大股東、董監高

真金白銀增持護盤

Y

業績增長在相對的「高地」,市場股價在相對的「窪地」。這樣的「窪地」換個說法,說不定就是「黃金坑」。

在價值投資的道路上,從來都有兩種機會。

第一,機會從公司價值本身的增長裡來,上文中的ROE與業績增長等指標是其判斷參考;

第二,機會從市場情緒所帶動的股價相對於公司價值的偏離度裡來,PB偏低亦是參考。

長沙銀行可是把兩個「機會」都佔了。

市場的低點也觸發了長沙銀行的穩定股價方案。今年1月23日至2月27日,該行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跌破8.78元(除息後每股淨資產價格),達到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因此自2020年3月13日起的6個月內,該行將採取第一大股東以及現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增持股份的措施穩定股價。

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第一大股東長沙市財政局是超預期增持的;而該行監事長、紀委書記等還是主動自願加入到「團購」自家股票的隊伍中。

他們有的是信心,表示這是「基於對長沙銀行未來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的認可」。

具體而言,長沙市財政局增持股份數量不低於1000萬股;包括該行董事長朱玉國、行長趙小中、監事長吳四龍等在內的18名管理人員,增持股份金額合計不低於157.47萬元。

以上增持力挺斥資,預計合計近億元。

這一大手筆的護盤信心彰顯,不失為長沙銀行股價或已在「黃金坑」的又一腳註。

其實,不止是長沙銀行出現了股價偏離,銀行股是整體性地回落,估值甚至已經落到了與2014年匹敵的歷史低位,不少老牌銀行股甚至創出了新低,新晉上市銀行也接連實施穩定股價措施。

關於銀行全行業的低估值,「愉見財經」與數名券商銀行業分析師聊過,比較集中的觀點是,市場的擔憂雖非無由、但是過慮。「這也就是為什麼估值長期低位徘徊,直到最後一次次報表數據出來,證明了並不存在這些擔憂。」國信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表示。

王劍並稱,至少對部分盈利能力仍然較高的優質銀行個股而言,目前交易在0.8倍的估值水平,存在低估。

《上海證券報》援引機構觀點認為,隨著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2020年銀行板塊或迎來估值修復行情。此外隨著存款降息,銀行的此前最頭痛的負債成本和利差收窄問題會被緩解,對銀行估值修復亦是一種催化。

價值投資者相信,股價雖會像鐘擺一樣左右擺動,但其軸心總會落到公司實際的業績成長與價值創造。

時間會是一根精確的回歸線。

強零售、穩息差

優先股發行後勁足

Y

業績快報的表現強勁只代表過往,投資者投的畢竟是未來。那長沙銀行的未來是否可期?

先來說「勢頭」。銀行業界有句話,叫做「經濟低速周期靠零售」,行業的大勢所往是「零售轉型」。零售代表了未來,零售也是長沙銀行的一塊長板。

「深耕本土、零售轉型、數位化轉型」是長沙銀行戰略的三個支點,以此穩步提升其在區域市場內的差異化競爭優勢。頗能說明長沙銀行「本土+零售」能力的一個細節是,截至去年三季末,長沙銀行零售客戶數已經達到1245萬——相當於平均每5個湖南人擁有一張長沙銀行卡。

長沙銀行零售轉型的路徑也清晰,和「數位化轉型」打了個配合戰:通過機構和業務的「下沉」,以金融科技帶動更多場景,把零售業務快速做大。甜果子隨之而來,該行零售業務貢獻度持續提升,去年半年末零售業務在利潤總額中佔比已接近1/3,比2018年同期漲了一倍多。

單看一家銀行的零售成長性不夠直觀,那就放在城商行同業裡比一比。很能說明問題的一點是:A股13家上市城商行,以2019年中報數據來看(年報數據尚未公布),零售業務利潤有能力超過10億元者,其實也只有寧波銀行、江蘇銀行、上海銀行、長沙銀行這四家。對比數據是,長沙銀行的資產規模在13家城商行裡只排第7,上述零售利潤前三家的資產規模,是長沙銀行的2~4倍不等。

長沙銀行零售轉型的質量與效率,可見一斑。

接著來說「託底」。投資者這幾年裡對銀行股普遍的憂慮,無非一是銀行的資產質量,二是吸收存款能力。這兩點在長沙銀行這裡,2019年的勢頭已明顯向好。

資產質量方面,2019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報為1.22%,低於上市城商行平均值,亦較年初下降了7個bp;包括2019年三季度該行關注類貸款率2.51%,也比年初也大降了39個bp。

另一個維度是,長沙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安全墊」也厚實。2019年三季度撥備覆蓋率報274.55%,遠高於行業均值,較上年同期上升了22.41個百分點。

換一個角度思考,即便在加大撥備計提、築牢「安全墊」後,長沙銀行還能錄得業內領先的15.61%的ROE,可見其實力之遊刃有餘。

負債規模方面,2019年末長沙銀行吸收存款3871.78億元,較年初增加459.76億元,增幅13.47%,增速較第三季度再升3.13個百分點,較2018年已大幅回暖。此外貸款更是保持強勁勢頭,年末總額2603.23億元,較年初增加559.20億元,增幅27.36%。

再來說「後勁」。「愉見財經」提請投資人可注意銀行的兩個指標:資本充足情況是一家銀行規模能否全速前行的油量,息差則決定了效率和速度。以這兩點來看,長沙銀行「後勁」可圈可點。

長沙銀行於去年12月成功發行了60億優先股,這一招資本「補血」糧草先行,後面就是兵馬出徵,業績勢頭向上可期。

息差本身就是長沙銀行的強項,其息差也長期領跑上市城商行同業。該行2019年之所以能錄得雙雙高增長的營收和淨利潤,除了規模增長外,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其息差提升。據天風證券分析測算,長沙銀行2019年三季度的淨息差為2.39%,較一季度再升1個 bp;三季度生息資產收益率為 4.96%,較一季度上升3個bp。

傍大中型企業的銀行,息差頂不住;下沉做小微做零售的銀行,不良又控不好。長沙銀行「優於同業的息差」與「低於同業的不良率」疊加在一起,就很能說明問題:該行不僅客戶「下沉」,且把客戶做深、做精、做透的經營能力強。

傳統存貸之外,長沙銀行的非息收入也頗為亮眼。據2019年中報數據,去年上半年該行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8.84億元,同比增長24.17%。受新金融工具準則實施的影響,其中投資收益顯著增加。

2019年全年,長沙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70.17億元,同比增長22.0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0.80億元,同比增長13.43%;基本每股收益1.48元,同比增長4.23%;資產總額6019.98億元,較年初增加753.68億元,增幅14.31%。

相關焦點

  • 銀行給小微企業辦開戶:應該從簡從便,還是嚴查嚴審?|愉見財經...
    來源:愉見財經作者 | 夏心愉出品 | 愉見財經銀行給小微企業開戶,應該從簡,還是嚴審?對於這個問題,下文如實給大家記錄我們聽到的兩頭的觀點。兩頭觀點YA觀點,是要嚴審的。某銀行廣東一地支行相關業務人士告訴「愉見財經」,其實他們行今年以來恰恰是加強了對於對公帳戶開戶的審核力度、也增加了審核手續。(其中尤其要防範小微企業開戶風險,就怕他們是走走帳、沒實際業務的空殼子。)說到底,是因為怕萬一踩雷到詐騙帳戶或洗錢帳戶,他們是要被監管處罰的。
  • 服務小微企業花心思:寧波銀行30天免息「團購」貸款了解一下|愉見...
    來源:愉見財經作者 | 夏心愉出品 | 愉見財經服務小微企業的難點何在?第一,銀行要在這疫後的要緊關頭切實地支撐他們,這不是一句嘴把式,而是要拿出真金白銀讓企業們獲得低成本融資的,是要銀行有「行動」的;第二,風險管理還要把牢,是要銀行有「內功」的。我們觀察到多家銀行出臺了「團購」貸款,寧波銀行就是其中一例。今天的「愉見財經」就給大家說說這事。
  • 金融壹帳通:萌動「馬太效應」|愉見財經
    來源:愉見財經作者 | 夏心愉出品 | 愉見財經兩個月前,金融壹帳通(OCFT.US)在紐交所上市時,一名券商分析師與我有過一場討論,達成三個共同觀點:- 第一,to B的大年真的到了;客戶涵蓋中國所有主流銀行(6大國有銀行及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99%的城商行和46%的保險公司。此外,金融壹帳通近三年優質客戶數分別為40家、221家、473家,2019年錄得大幅增長114%。「這份財報證明了我們戰略的成功實施。」金融壹帳通董事長兼執行長葉望春表示。
  • 【猛獸財經】Netflix業績超預期,為什麼股價卻大跌?
    上星期,Netflix (NFLX)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無論是盈利、自由現金流,以及訂閱用戶數量,都大幅增長。這家流媒體鼻祖,受益於美國和全球各地的「居家令」和類似措施。在家百般無聊的消費者,紛紛轉到Netflix的懷抱,從中獲得娛樂。但Netflix的股價卻一反常態,業績公布後竟然離奇大跌,扭轉之前一個星期的漲勢。
  • 人口普查、網購補償:小心銀行卡詐騙的新花招 | 愉見周日
    供稿 | 交行信用卡  整理 | 愉見財經  年末了,隨著消費高峰的到來,居民消費高頻用卡,安全問題不容忽視。貼心的交行信用卡中心給「愉見財經」的讀者朋友們盤點了一些新型的信用卡詐騙手段,給大夥提個醒。歲末年初,我們要買買買得開心、也要安心。
  • 劉申義:琢磨璞玉,美玉出焉
    劉申義 劉申義始終相信琢磨璞玉,美玉出焉,所謂的「琢玉」,就是在天然玉石原料上進行雕琢,原石形體各異、色彩相間,需要因形就勢、由色施藝,才能有匠心獨具的俏色巧雕
  • 兌吧盈警後股價跌幅不足2%,市場預期下半年恢復增長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此前兌吧(01753)發布盈警公告稱,2020年上半年時,其收入同比下降38%至43%,經調整淨利潤同比下滑116%至121%。 對於業績下滑之原因,公告中給出了詳細解釋:由於疫情爆發導致廣告主對廣告預算的縮減以及平臺線下流量的階段性停滯,公司互動廣告業務發展受到明顯影響。
  • 長沙銀行2020年上半年業績突出,「長尾客戶」成為新的增長引擎
    近日,長沙銀行發布了半年報,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長沙銀行主要指標都在穩步增長,盈利超過28億元。從報告中可以看出,長沙銀行在對「長尾客戶」的拓展和經營上表現突出,包括對縣域市場的深度挖掘、對小微企業的扶持、以及積極轉型做零售三個方面。
  • 常熟銀行2019年業績兩位數增長 今年股價跌幅居江蘇上市農商行首位
    這也是常熟銀行連續三年實現業績兩位數增長。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常熟銀行營收分別為49.97億元、58.2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65%、16.55%;歸屬淨利潤分別為12.64億元、14.8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1.51%、17.53%。
  • 長沙銀行年內第二次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市淨率連續一年低於「1」
    長沙銀行將在達到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之日(2020年10月19日)起10個交易日內召開董事會,制定並公告穩定股價的具體方案。Choice數據顯示,自2019年7月至今,長沙銀行市淨率長期低於1倍。截至2020年10月19日,長沙銀行收盤價為9.40元,市淨率為0.88倍。公告發布後,股價未有較大波動,20日,長沙銀行最新收盤價為9.38元,市淨率保持不變。
  • 興業銀行打造「安愉人生」養老金融生態圈
    「安愉人生」養老金融服務一經推出即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可和好評,短短一年時間就吸納「安愉人生」俱樂部會員數十萬人,獲得了人民銀行、全國老齡辦等單位的認可,同時也為國內商業銀行推動養老金融服務的專業化經營提供了更廣闊的視角。
  • 上市銀行人力資源大PK:薪酬、增減員、員工結構變化
    來源:愉見財經A股36家上市銀行已有20家銀行披露了2019年年報,除了對銀行本身經營業績的關注,大家對銀行業薪酬的關注度也頗高。今晚的「愉見財經」就來看圖說話:2019年,哪些銀行薪酬高?具體來看,平安銀行、浙商銀行、招商銀行人均薪酬超過50萬,位列前三甲;六大行中,交通銀行人均薪酬高一些。此外,六大行中除農業銀行,2019年人均薪酬較2018年都有所增長。
  • 銀行「金飯碗」不保?也許更應該看到:工資決定機制在變、薪酬結構...
    來源:愉見財經作者 | 張穎馨、嚴沁雯來源 | 財經五月花導讀 | 愉見財經最近銀行業的熱門話題是:你降薪了嗎?所以比起降薪,「愉見財經」覺得更值得觀察的趨勢是,國有機構大鍋飯氣息更加被打破,工資決定機制更在發生改變,和效益增長、風險指標、乃至服務實體指標都更加掛鈎。薪酬的結構也在發生改變。《財經》雜誌有一篇報導,就是向著這個方向去採訪和分析的(尤其見下文後半部分解讀),今晚分享給大家閱讀。
  • 業績增長遠超預期 英偉達股價「井噴」
    原標題:業績增長遠超預期 英偉達股價「井噴」 摘要 【業績增長遠超預期 英偉達股價「井噴」】11日,美國晶片製造商英偉達公司(交易代碼:NVDA)發布了截至10
  • 又一家股份制銀行入局理財子,眾望之下,銀行們走到了哪裡?
    來源:愉見財經作者:夏心愉、康波「摩根大通銀行的資管業務板塊,每年可通過與其公司、投行、商行和社區銀行四大板塊協同合作,額外創造16%以上的協同收益。」這是我和某位銀行高管聊起理財子公司時,他轉而談及的一片資管「理想國」,談話間甚至用到了「夢寐以求」這個詞。
  • 業績大幅增長,股價卻橫盤5年不漲,萬科到底怎麼了?
    業績大幅增長,股價卻橫盤5年不漲,萬科到底怎麼了?說到萬科這個公司,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萬科是A股房地產歷史上的一顆璀璨明星,在2018年前,萬科股價是突飛猛進的,但是從2018年以後股價就開始了下跌和橫盤模式。
  • 長沙銀行綜合實力穩步提升估值有望迎新契機
    歸功於零售業務的多年沉澱,該行主營業務穩健增長,2019年全年營收同比增速創下近四年新高。該股近日表現較為強勢, 7月3日,長沙銀行股價高開8.48元/股,站上120日均線。截至7月3日收盤,該股報價8.57元/股,創近4個月以來新高。
  • 德意志銀行:Q3業績將延續增長勢頭 重申PayPal(PYPL.US)「買入」評級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電商和數字支付是今年的大勢所趨,PayPal(PYPL.US)也因此受益頗多。投資者可以清楚地從該公司第二季度的表現看出這一現象。顯然,市場也對此予以肯定。今年迄今,該公司股價漲幅近97%。
  • 滙豐銀行又曝醜聞!股價跌去60%,何時見大底?
    滙豐的股價何時才能見大底?01 滙豐業績持續「暴雷」滙豐的股價從2018年初開始下行,前面幾個月沒有什麼利空的因素,主要是港股經歷了2017年大牛市的正常回調;而後面,就是各種利空的持續出現。所以這三年港股市場一直處在下行區間中,對滙豐的股價自然就造成了一定的抑制。但是滙豐本身經營上的問題才是其股價大跌的罪魁禍首——從業績上來看,滙豐近三年雖然營收保持5.67%的年化正增長,但是歸母淨利潤從2019年開始大幅「暴雷」式下滑。
  • 長沙銀行股價再創年度新高,收於10.48元/股
    2020年12月3日訊,今日長沙銀行股價繼續拉升,盤中一度上漲至10.88元/股。按最新收盤價計算,長沙銀行總市值已達358.58億元。  2.2020年1-9月,長沙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31.11億元,同比增長5.7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48億元,同比增長2.42%;基本每股收益1.24元,同比增長2.48%;淨息差2.39%,較半年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