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還在識人看面相?識人看手相?out啦,網絡時代識人看小說,準確的應該說是"小說識人"。70後文藝青年喜歡山藥蛋派系農村背景描繪、80後憤青喜歡韓寒反思派小說、90後小蘿莉著迷奢華虛幻的郭敬明傷痕小說,更多還有玄幻、武俠、科幻等等,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風格,不同身份的讀者有不同的喜好,通過看小說的類型及下載方式的不同對其性格及身份就能窺探一二!
前幾天跟同事吃飯偶然聊到了"最近大家在看什麼小說"的話題,從而閒扯淡到"什麼人看什麼小說"。然後筆者我發現大家下載小說的方式也有N種,這不禁讓我想到了現在網絡信息獲取方式的多元化以及最近流行的"識人體";其中有個同事說到他在用搜狗手機瀏覽器發現一個有趣的功能叫"電子書嗅探器",筆者覺得頗有新意,並將我們閒扯淡的內容進行了整理,我們也來個"小說識人"娛樂娛樂。
1、40歲的有為青年--喜歡歷史、山藥蛋派莫言小說
正所謂男人四十一枝花,四十歲就讓人不難聯想到各種成功人士,什麼CEO啊、這O啊、那O啊、XXOO啊、總之愛誰誰吧。這些人的生活很規律,上班西裝革履,每個小時怎麼過都得有個EXCEL,開SUV、戴名牌手錶;業餘時間看書看的都是些歷史啊、經濟啊、還有莫言的小說等等。這些人雖說已經算是成功了,但晚上躺在床上看看小說的時候,沒事兒也YY一下,YY自己出生在某個年代,捲入歷史車輪子中的某一次戰爭,如何統領千兵百將化身指點江山的神,想到自己這一指定乾坤就高潮迭起……
作為成功人士,自然願意追求品質和時尚,蘋果都是他們的首選,成天操勞好幾十號人的生計,壓根兒也沒那閒工夫兒去琢磨用什麼下載小說,更不會去西單圖書大廈,這類人一般都會選擇在APPStore裡付費購買正版小說應用,看什麼買什麼,這樣才叫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
2、25歲徘徊在愛情十字路的文藝小白領--好看個劉愛玲還有瓊瑤
25歲對於女孩來說就到了談婚論嫁、生兒育女的年歲。不過現在看看要麼是在國企、外企有穩定工作已經結婚了;要麼就是幹廣告公關的、自由職業沒瘋夠沒玩夠還沒嫁的,嫁了也說自己單身的;還有一種就是成天抱著劉愛玲、瓊瑤的小白領,就好看個甄嬛和穿越劇,幻想著XXX駕著七彩祥雲來接自己,自命文藝女青年誰都看不上,憋得滿臉都是豆兒,到哪兒都一副林妹妹弱不禁風的苦逼樣兒。好吧,你站在愛情的十字路口,等的來等不來祥雲不知道,興許能等來一飛船過來給你丫收走,吃個士力架早點回頭吧寶貝兒。
這種小白領兒一般標配Note2要麼就是S3,必須配個能翻的套子。這種人一般很少跟閨蜜扯閒篇兒,關鍵是也沒人愛搭理她。她們更願意翻翻雜誌,而又能滿足自己玩兒角色扮演的需求、又能有書看、又能符合自己氣質抒發自命不凡的地方也就是豆瓣了。
3、20歲花痴腦殘小蘿莉--就愛郭敬明
各種臺灣偶像劇的忠實粉絲,成天晚上趟被窩兒裡滿腦袋都是灰姑娘、白馬王子的故事憧憬;芒果臺天天向上跟快樂大本營的腦殘粉兒,期期不落。恨不能自己就是偶像劇的女豬腳,想像著杰倫哥衝自己淫蕩地說:"你就似偶的優樂美昂~",出門兒各種波點兒蝴蝶結,把任性當萌,把犯2B當可愛,一張嘴就引仇恨。
這種呆萌小妞兒一般更傾向浪漫、愛情小說,獨愛郭敬明,嚮往奢華生活。這種人一般腦容量都比較小,喜歡給手機裝個自認為超可愛的彩殼,手機系統必須換主題,字體也必須得換成那種歪七扭八的樣式;她們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沒有腦子去琢磨下載APP和下載小說,一般就是裝個瀏覽器,直接去首頁的小說頻道裡找書看。
4、30歲而立之年的程序猿屌絲大男孩--喜歡武俠、科幻等類型的小說
信息革命的產物,人類在科技研究上的一種新興進化,擁有無與倫比的耐力、超越時代的智商還有從來不打理的苦逼相兒,戴個眼鏡兒,每天早上背個雙肩背舉個那種插管兒的豆漿擠地鐵,PS:管兒有時候還杵不進去,不知不覺就到了30歲,具有標誌性屌絲理科男特徵的碼字猴兒。
平時除了碼代碼還有碼代碼和碼代碼等事情做,業餘活動就是研究小程序翻牆看片兒和打電腦遊戲。外表老成內心幼稚,喜歡看武俠、科幻小說,他們的高潮點在於幻想練成那些天馬行空的絕招兒,就像三國殺裡的神將,因為他們一向認為自己是最牛逼的,就像那些大俠一樣孤獨求敗。
我這碼字猴兒朋友擁有聰明的頭腦,下載小說的辦法也是很有技術含量,透著科技範兒,他手機裡裝了個搜狗瀏覽器,用內置的小說嗅探器下載小說。
筆者畢恭畢敬地問了問技術哥,才知道這玩意兒挺好使:比如在搜尋引擎搜索欄直接搜索書名,或者當訪問某一本小說的介紹頁、章節列表頁時,系統便會自動提示"已探測到x個下載資源,點擊下載。",點擊後跳轉到一個"轉碼頁",此頁提供了所有x本的下載地址。
哈哈,手機的上網功能也越來越豐富,包括筆者現在回家都不開電腦,洗完澡就滾到床上用手機上上網、看看電影神馬的。現在網絡資源格外豐富,人們對信息的需要以及獲取方式也因人而異,我們不能去主觀的讓誰"負分滾粗",但誰能讓用戶以最快速度獲取自己想要而的東西誰就能俘獲更多用戶的芳心,這點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