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11月17日電(李俊豪)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中國農業產業如何打造品牌名片,加強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效對接與統籌,推動優勢農產品出口?
深圳市壹伍玖叄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方遠明表示,以國際標準規範化全產業鏈、以數位化手段夯實產品品質、以工匠精神培育人才隊伍,精準挖掘國內外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並做好戰略調整,是鋪開國內業務、開拓國際市場的「金鑰匙」。
深圳市壹伍玖叄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方遠明。新華網發
深圳市壹伍玖叄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簡稱「1593」)是專注鮮薯全產業鏈的供應鏈管理公司,深耕種苗研發、訂單種植、鮮薯標準化工廠、品牌運營、渠道建設等方面,目前歐洲市場訂單每月600至1000噸,一年總訂單值超過1億元。
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背後離不開品牌建設,而品質是品牌建設的靈魂。方遠明表示,抓產品質量要從源頭開始。1593對照國際標準,打造了從育苗、種植採收到工廠處理,再到包裝出貨等12道核心工序,還從外觀標準、食品安全標準、甜度口感等制定規範,推動紅薯從非標準品向標準品方向轉化。通過與大型優質的渠道合作,將產品上架到渠道再延伸到消費端,強化消費者對產品品質和品牌的認可,形成良好的口碑。
在標準化的全產業鏈上,1593考慮更多的是如何融入高新科技的元素。除了運用智能溫棚進行脫毒種苗培育,採取數位化管理手段監控紅薯基地的溫度、溼度、PH值外,植保無人機噴灑、「水肥一體式」精準滴灌、包裝箱上印有可溯源的二維碼等數字農業技術能夠最大限度減少人工成本,有效提升產品附加值。
產品品質是基石,要想在出口國外漫長的運輸過程中保質保鮮,在國際市場中形成競爭優勢,需要直面挑戰、深入鑽研、逐步探索的過程。在方遠明看來,高溫癒合糖化儲存和標準冷鏈物流控制技術是1593紅薯搶佔市場先機的制勝之道。通過採用高溫癒合工藝修復紅薯表面傷口,經過糖化提升紅薯口感,同時延長保質期;在冷鏈物流上安裝監測儀實時向手機端反饋溫度、溼度等數據,穩定紅薯出口時的良好狀態。
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將於12月12日至13日在廣州舉行。方遠明表示,未來中國農業是一片藍海,在細分領域中做好每一款產品,需要更多專業人才、專業化團隊加入。他希望這次大會能建立起智庫,更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參與分享,滋養和培育更多數位化農業專業人才,服務中國農產品走出國門、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