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日促銷別盲目下單,慎辦大額儲值預付卡
節日促銷勿衝動,慎辦大額預付卡白雲區消委會指出,春節是商家集中進行打折促銷的黃金時段,消費者在購買相關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應注意按需購買相關產品或服務,不因打折優惠的吸引而盲目下單。
-
預付卡「消費陷阱」亟待監管填平
日前,市民徐女士等4名身陷預付卡陷阱的消費者,終於在寧波市海曙區法院的一紙判決下如數收回了預付卡內的餘額,挽回了損失。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寧波市海曙區首起在消保委支持下勝訴的預付卡群體起訴案件。(6月24日《寧波日報》)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廣大消費者的消費水平也隨之開始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方式開始「包圍」在廣大消費者的周圍,而「預付卡」消費方式便是其中之一。其實,「預付卡」消費是一種新型的消費趨勢。
-
...者委員會「中秋」「十一」消費警示:避免消費陷阱 謹慎辦理預付卡
而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禮券、儲值卡、預付卡、分期消費等消費形式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與之相關的消費投訴也越來越多,甚至引發群體事件。在中秋、國慶雙節期間,預付卡等預付費式消費將進入一個高峰,為避免消費陷阱,冷水灘區消費者委員會提醒消費者:謹慎辦理預付卡、儲值卡。消費者要確認自己是否真的長期需要此類服務,不要貪圖一時的高折扣或者輕信商家的銷售話術。
-
省消保委提醒:預付卡消費謹防「陷阱」
8月17日,省消保委發布消費提醒,預付卡消費要理性,謹防消費「陷阱」。 根據商務部公布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預付卡由從事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業的企業法人發行,僅限於在本企業或本企業所屬集團或同一品牌特許經營體系內兌付貨物或服務的預付憑證,包括以磁條卡、晶片卡、紙券等為載體的實體卡和以密碼、串碼、圖形、生物特徵信息等為載體的虛擬卡。
-
工商部門提示預付卡消費存四大「陷阱」
預付消費有風險 單方毀約可維權工商部門提示預付卡消費存四大「陷阱」洗車卡、遊泳卡、瑜珈卡、健身卡……每個人翻開錢包,都能找到一堆消費卡。但花錢辦了卡沒享受到應有的服務,想要退款可就難了。據順義工商分局統計,今年以來就接到了有關預付費的投訴42件,工商部門調解成功36件,為消費者挽回了經濟損失39925元。
-
預付卡:「餡餅」還是「陷阱」
預付卡:「餡餅」還是「陷阱」——預付式消費管理之我見□ 黃厚林 樊文華 王 樂近年來,預付式消費已成為我國以美容、美體、美發、健身、餐飲、汽車養護、教育培訓等為代表的服務行業通用的消費模式。商務部在2012年出臺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第5條規定:「商務部負責全國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單用途卡監督管理工作。」《辦法》調整的範圍,僅限於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業的企業法人所發行的預付卡,對非法人企業或者其他行業的法人企業發行的預付卡,沒有任何表述。
-
充錢容易退錢難,預付卡消費是「餡餅」還是「陷阱」?
充錢容易退錢難,預付卡消費是「餡餅」還是「陷阱」?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都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少女性時常會到美容院做一些護理保養,在商家花式營銷宣傳的誘惑下,有人也會為了享受優惠而辦理預付卡進行充值消費。今天的案例主角周女士正是這樣一位愛美之人,但她最近卻因為預付卡的事而苦惱......
-
晉商銀行預付卡暗藏陷阱 到期後餘額被扣光
2012年陳先生購買了10張面值1000元的晉商銀行萬德商旅卡,卡正面標有19位卡號以及晉商銀行字樣,並印有銀聯標誌,外形與一般儲蓄卡無異,屬於銀行磁條預付卡。 陳先生認為,萬德商旅卡卡面沒有標明有效期,持卡人無從知曉,是消費陷阱;到期後晉商銀行扣除卡內餘額的10%作為管理費,直至卡內餘額被扣光,扣款標準顯然高於同業。
-
預付卡消費「陷阱」要小心~
打開你的錢包各類儲值預付卡是不是滿滿當當?現代生活中有了預付卡的確帶來了不少便利但問題也隨之而來據統計,2019年我區共接到預付卡類信訪投訴2200餘件。其中,美容美髮行業佔比約60%,健身行業佔比約30%。
-
預付卡陷阱投訴多 應給商家戴「緊箍咒」
預付卡成第三大投訴類型 西安市消費者協會近日發布了2016年受理的全市消費投訴情況,其中商業預付卡類的投訴就達到58起。預付卡維權已成為中老年保健品類,房屋購買、裝修類之後第三大投訴類型。 「目前預付式消費已遍及眾多行業,如:美容美髮、吃飯就餐、健身、遊泳、洗車、兒童遊樂場等。
-
充錢容易退卡難 如何提防預付卡消費陷阱
退卡難、商家跑路、誘導消費、服務縮水......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預付卡消費的陷阱很多,「掉坑」的消費者也不在少數。但與此同時,許多消費者也只能自認倒黴。在遭遇預付卡」危機」時如何利用法律手段維權,在維權過程中又是否面臨困難呢?中國商報記者進行了探訪。
-
2019年我市處理消費者投訴舉報諮詢10萬餘件 預付卡消費仍是投訴...
2019年我市處理消費者投訴舉報諮詢10萬餘件 預付卡消費仍是投訴舉報熱點 2020-01-18 11:26:07 來源: 南通網 2019年,全市共處理涉及市場監管的各類投訴舉報諮詢共計101341件,同比增長38.27%,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
-
充錢容易花錢難、退卡反被薅羊毛 留神預付卡陷阱
「明年提價,最後半個月原價續費……」 接近年底,商家們又開始了新一輪銷售攻勢,不少人沒能捂住自己的錢包,但是購買這類預付卡,風險著實不少。避免預付卡陷阱,還得咱們自個兒多留心。 正是因為發現預付卡各種限制,杜女士滿心希望將卡內餘額消費完之後就不再辦卡,但結果發現,想「清空帳戶」幾乎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任務。 上周末,她去理髮店做了一次燙染髮套餐,費用合計2888元,貴賓卡客戶可以打六折。杜女士心裡核算了一下,琢磨自己的貴賓卡內餘額是1500多元,不夠的部分她再交點現金。
-
立法遏制預付卡亂象,效果值得期待
人見人煩的預付卡亂象,將有望得到遏制。11月16日,江蘇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上線政風熱線時提及,《江蘇省預付卡管理辦法(草案)》目前在徵集意見階段。其中明確,預付卡不得設有效期,企業發預付卡要提供擔保,消費者付款後有15天「冷靜期」,若企業未及時上傳預付卡信息最高或被罰5萬。
-
預付卡消費不能「卡」
美容卡、洗車卡、蛋糕卡、健身卡……不少消費者發現,自己的錢包裡總有幾張預付卡。辦卡前店家優惠多、辦卡後消費者維權難,看起來應該給消費者帶來便捷和實惠的預付卡,有時也會變成「糟心卡」。特別是由於監管不到位和企業經營者道德觀念的缺乏,企業不誠信行為屢見不鮮,廣大消費者常被不誠信的「冷箭」所傷。
-
省消協發布春節消費「七項注意」 辦理預付卡儲值卡小心陷阱!
同時,節日消費要有計劃性,避免盲目消費、衝動消費、從眾消費,防止「集中式」消費,根據消費需求,做好節日消費物品清單,列好採購計劃,不過度花費,精打細算過好節。 打折購物要理性。春節期間,是消費旺季,許多商家會推出降價、返利、打折、內購會等各種優惠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
-
預付卡消費 「餡餅」緣何成「陷阱」
3月6日,記者獲悉,去年省城各級消費者協會受理消費投訴14409件,其中僅「水果營行」的預付卡消費投訴就達1037件。南昌消協相關負責人坦言,預付卡消費投訴已成為目前消費投訴的焦點。 「隨著美容美髮、水果銷售、娛樂健身、教育培訓等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商家以較低折扣吸引消費者購買預付卡。
-
小心單用途預付卡裡的陷阱
近年來,預付卡消費日漸盛行,在促進消費的同時也存在一些隱患。今(6)日,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會在重慶市商委召開,華龍網記者獲悉,2015年一季度,市商委通過12312接到針對商業預付卡的投訴為52件,其中絕大多數在美容美髮行業。
-
預付卡消費坑人套路多 如何避免被坑風險?工商來支招
不過,要在這些場所消費,帶上錢包也許還不夠,往往還需要辦理一張預付卡。有的消費者少則投入數百元,多則投入數萬元……預付卡消費存在哪些風險?今(6)日,渝北區工商分局發布《預付卡消費風險及防範規避指南》,幫你避開預付卡的各種陷阱。 記者獲悉,僅渝北區工商分局回興工商所,去年就接到預付卡類消費投訴98例,佔投訴總量的21.7%。
-
雨花區發布消費警示:謹慎辦理預付卡!
「年前辦的健身卡,幾個月不到,健身房已人去樓空,支付的幾千元預付卡怎麼辦?」4月17日,家住侯家塘的王軒來到以前常來的健身房,卻發現門口已掛上轉租公告。與此同時,雨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期也接到不少市民投訴,稱遭遇預付卡消費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