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日舉行的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司長宋樹立通報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暫命名、簡稱和英文簡稱。據宋樹立介紹,國家衛健委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暫命名事宜發布通知。通知指出,現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簡稱「NCP」。
世界衛生組織也正謹慎地重新命名2019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以避免汙名化疫情起源地湖北省武漢市或是中國人民。法新社報導,世衛組織已宣告將此次起源於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且給予這種疾病的官方暫時名稱是「2019新型冠狀病毒急性呼吸道疾病」「2019」意指這種病毒是在2019年12月31日首度獲得確認,至於nCoV則代表「新型冠狀病毒」(novel coronavirus),意味它屬於冠狀病毒家族。世衛新興疾病部門官員範科霍芙昨天向世衛執行委員會表示:「我們認為提供一個臨時過渡名稱相當重要,不讓任何地點與疾病名稱有關聯。」範科霍芙指出:「我確定您們全都看過,許多媒體報導仍使用武漢或中國稱呼這種疾病,我們希望確保不會造成汙名。」
世衛組織本身及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的冠狀病毒專家,預計在幾天內就會針對病毒名稱達成最後決定,但選定一個更具體的名稱充滿風險。世衛基於2015年發布的一套準則,建議不要使用伊波拉(Ebola)及茲卡(Zika)等地名作為命名,兩者都是疾病首次獲得確認之地,但在公眾的認知中,都不可避免地將它們做連結。此外,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及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等更廣泛的名稱也應避免使用,因為它們可能汙名化整個地區或族群。世衛組織全球傳染病風險預防部門負責人布裡安本周表示,使用地名來命名疾病造成「不必要負擔」。世衛公共衛生緊急計劃執行主任萊恩指出:「這是我們的全體責任,以確保沒有跟這項疾病關聯的汙名。」
除了地名,世衛也提到在命名疾病時使用動物種類會造成混亂,例如通常被稱為「豬流感」的H1N1病毒,對於豬肉業產生了巨大影響。布裡安說道,H1N1有時也被稱為墨西哥流感,「對於墨西哥人不是非常友善」。世衛指稱,人名也受到禁止,通常是發現疾病的科學家。「引發不恰當恐懼的措詞」也受到禁止,例如「未知」或「致命」等用語。世衛在準則中提及:「我們已看到某些疾病名稱,引發特定宗教或族裔群體的強烈反對,對旅遊、商業和貿易造成不合理的障礙,並且導致對食用動物的不必要宰殺。」
每天新鮮 包羅萬象 圖文並茂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