疹子仍反反覆覆總不見好轉。皮炎怎麼會這麼嚴重?你可能不知道,原因竟然是夏日的陽光。
夏季溼熱的天氣,人們身上很容易起各種疹子。但隨著天氣變涼爽,疹子卻沒有消退的跡象。在抹了藥膏、口服了藥物之後,疹子仍反反覆覆總不見好轉。皮炎怎麼會這麼嚴重?你可能不知道,原因竟然是夏日的陽光。
據《每日商報》報導,杭州的老楊今年70歲,從15年前開始,他經常莫名其妙滿身紅疹子,醫生診斷這是光敏性皮炎,但反反覆覆治療總是不見好。為此,他身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破潰,尤其是腿上,傷口還出現了滲液。為了防止滲液汙染衣物,出現感染,他不得不買紗布包著腿。直到兩個月前,他才知道自己的降壓藥是「罪魁禍首」。降壓藥中有一些成分,存在光敏性,而服藥期間自己又沒注意防曬,所以加重了藥源性光敏反應。
問題1:怎麼會有人對陽光過敏呢?生活中哪些常見物質會加重光敏性皮炎?
就跟有的人對蟎蟲過敏,而有的人對雞蛋過敏一樣,光敏性皮炎是由於患者對紫外線過敏所致,皮炎發作時,可出現皮膚癢感、紅斑、水腫,嚴重者可起水泡,潰破後形成糜爛或潰瘍。在光照刺激下,引起人體過敏的這類藥物被稱為光敏藥物,例如四環素類、喹諾酮類、磺胺類等抗生素類藥物;氫氯噻嗪、呋塞米等含有利尿劑的降壓藥;還有抗心律失常藥物、抗腫瘤藥物、抗炎止痛藥、抗真菌藥、抗過敏藥等;甚至一些中藥如連翹、白芷、白鮮皮等,也會引起藥源性光敏反應。此外,生活中一些你意想不到物質也會成為光敏反應的「導火索」。比如常吃的食物:芹菜、油菜、莧菜等等,這些食物中含有光敏物質,會導致皮膚對紫外線的敏感性增加,從而提高了光敏性皮炎發作的風險。
愛美的姑娘們更要注意,化妝品中的香料、螢光增白劑、香豆素等也可能含有光敏成分,在這裡小編提醒各位,一定不要使用劣質化妝品!
問題2:如何區分光敏性皮炎和其他皮炎?對過敏沒什麼經驗的人,可能很難想到自己的皮炎是由陽光照射引起的。如何區分光敏性皮炎和普通的皮炎呢?
其實僅僅通過觀察患處,是無法判斷是否為光敏性皮炎的。但是一般來講光敏性皮炎發作範圍多局限於面部、頸後部等被日光照射的部位。如果有皮炎的症狀發生,患者可回憶近期是否有服藥史,通常藥源性光敏反應會在服藥的五天內發生,且受到藥量、光照強度、體質等因素影響,最快可能在幾個小時內就發作。舉個例子:一個人之前沒有服用過任何藥物,近期吃了某種藥,剛好在這期間有室外活動,那麼如果他感到皮膚瘙癢等症狀,極有可能就是藥源性光敏反應。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光敏性皮炎,其影響因素包括:
1、服用藥物的劑量;
2、接受陽光照射的強度與時間;
3、個人體質,尤其是兒童、婦女、老人,以及有免疫缺陷的人群容易發生光敏性皮炎。
問題3:皮炎的危害大嗎?
有的小夥伴認為皮炎並沒有多麼嚴重,過段時間就會好了。但是,像新聞中的老楊這樣放任皮炎發作了15年之久,若是不接受治療,後果也是很嚴重的。光敏性皮炎如果長期不被治癒,會引發慢性皮炎溼疹,嚴重時會導致局部皮膚的創傷,如脫皮、化膿、持續滲液等症狀,使創口感染。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會導致色素沉積,對愛美的人來說後果可是慘痛的。因此,如果出現光敏性皮炎,應當儘快找出原因,加以治療。首先需要停藥,或是停用某種化妝品。根據皮膚損害的程度給予相應治療。若是輕微反應,可以通過避免日光照射、局部冰敷等方式讓其恢復。若是症狀嚴重,需要到醫院就診,局部以糖皮質激素或抗過敏類藥物進行治療。
如果患者需要長期服用一些藥物(比如降壓藥),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避免藥源性光敏反應的發生:
1、就診時與大夫說明曾有光敏性皮炎的病史,可要求更換其它藥物;
2、根據醫師的指導,將所服藥物改為晚上服用。體內的藥物經過夜間的代謝,白天在體內的含量會有所減少;
3、避免幾種光敏藥物同時服用。
問題4:如何避免光敏性皮炎?
防曬很重要!光敏藥物十分普遍,涵蓋了人們常用的很多種類的藥物。患者在服用光敏性藥物期間或停藥五天之內,應儘量避免過度暴露於日光中,減少室外活動。外出打傘、戴帽子、抹防曬霜,必要時可穿長衣長袖。易感人群一定要在服用任何藥物之前閱讀說明書,看看此種藥物是否為光敏藥物,說明書通常會註明。如果近期突然發生皮膚瘙癢、紅疹等症狀,應該考慮是否有光敏性皮炎的可能,及時就醫。光敏性皮炎如果沒有及時進行幹預治療,形成病源,即使在春秋季節也會發作,影響人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