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6選3的模式,對生物不感興趣,選擇歷政地怎麼樣?

2021-01-07 學霸教育前沿

新高考:6選3的模式,對生物不感興趣,選擇歷政地怎麼樣?

新高考的模式已經普遍和很多省份,但是在6選3的模式中,往往有很多同學會陷入困境,首先我說一下我的意見:不感興趣不要選;喜歡的學科也要慎選!一般來說,政史地組合是最不推薦的組合,但是如果這三科是優勢學科,同樣值得選擇。

新高考的選科,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情,而且關鍵的問題是,無論是學生、家長甚至是老師,對於新高考都不清楚,或者是模模糊糊,在這種背景下進行的選課,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為什麼不推薦「政史地」組合? 專業嚴重受限,是這個組合不被推薦的最主要原因!在教育部下發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政史地三科,只被3-5個專業類提及,僅佔3.2%-5.4%。

但是,在實際的選課中,學生考慮專業的因素並不是最主要的,畢竟對於高一的學生來說,對於未來是很迷茫的,當務之急,是選擇自己最擅長的學科,考上大學要緊,所以,在實際的選課中,出現了下面這種現象:

上述是山東省某市2017級的選課,可以看出,政史地組合排名第2位!而山東省總體上看,政史地的組合是佔16.7%,排名第一!由此可見,相比以後的專業限制,學生更加注重現實的情況,因為在自己還沒有能力進行選擇的專業的時候,先考上一所好大學,才是當務之急!

而實際情況確實也是如此,雖然有些組合,學生可選擇的專業面很寬,甚至達到99%,但是,對於學生來說,能夠上的專業只有一個,與其在這方面糾結,不如考出更多分分數更加實際!

我打開省招生考試院,查看了一些大學對專業的要求,以北京大學為例,你會發現很多專業,對於科目並沒有要求,這就意味著,分數最重要!

在這裡,還有說明一點,學生感興趣的,未必就要進行選擇,選擇自己的優勢學科,才是最明智的!加入你喜歡地理,不喜歡政治,但是政治的成績,通過換算,明顯比地理要高,那麼選擇帶政治的組合,也許更有利於你的發展。學習,需要興趣,但是,單純依靠興趣,也不一定能學好,更不能單純依靠興趣進行選課。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模式下,物化地組合怎麼樣?組合好學,專業選擇面也大
    近期第三批高考試點改革省份都官宣了新的高考試點方案,第三批試點省份均採用「3+1+2」模式。新的高考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文理分科模式,能更加促進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同時也有利於讓一些孩子避開最為弱勢的科目。新的「3+1+2」高考模式,是一個全新的組合模式。
  • 新高考改革:「3+3」模式 VS 「3+1+2」模式
    自2014年高考改革實施意見發布以來,已經過去了6年。全國各省市分批次進行了新高考改革的試點,各地在新高考改革過程中進行了很多的嘗試和探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在考試招生過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問題。目標,新高考改革已經形成兩種主要的選科模式,即「3+3」模式和「3+1+2」模式。
  • 北京新高考6選3「試水」落地 1/3考生選擇理科「老三樣」組合
    新國人教育創始人許建琦認為,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學生選科、選考將與未來的大學專業和職業規劃聯繫越發密切,提早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將成為必要。   【新高考·新變化】   「6選3」共有20種報考選擇   今天,首批新高考學生「應考」。考試時間從過去的三天變為四天,考試科目打破文、理界限。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上期我們說了2021年湖南新高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今天我們來了解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3+1+2」各科選考數據 以下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實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屆學生(高二)的各科選考數據,從整體來看各省選科佔比相對比較均衡,最受歡迎的科目是生物。
  • 新高考3+1+2模式下學生怎樣選科
    新高考「3+1+2」模式,其中數字「3」代表 「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必考科目,三科分值均為150分,以卷面分計入高考總分;「1」為必選科目,學生只能在物理和歷史2個科目中選擇一個科目,且只能選擇1個科目,分值為100分,卷面分計入高考總分;「2」為任選科目,學生可在剩下的4個科目
  • 湖南新高考人數公布,選物理超六成,選生物第一,高考改革平穩!
    引言:湖南公布2021新高考人數56.84萬,一半的考生選考了生物,選考生物位居第一。2021年開始高三的同學們已告別了傳統的文理科,文(理)小綜合逐步退出歷史,各省考生都走在了選科模式上。新高考採用3+1+2模式,全新模式,打破文理分科桎梏。
  • 物理歷史二選一!新高考模式中哪科成「贏家」、哪科被「犧牲」?
    學習成績尤為拔尖的優秀學生基本上不受學科選擇限制,可以大膽、放心選擇自己佔優勢的興趣學科,並且還可以在物理等難度較高的科目上增加自己的拉分優勢;然而對於成績中等、學科優勢不大的學生而言,如何選科將分數最大化,就成了一道「高難度」問題。
  • 新高考政策下,「物化生」就是高考選科的「王炸」組合?
    一提起高考選科,很多家長和學生都會選擇「物理+化學+生物」,原因很簡單:可選擇的專業超過97%,受到的限制少,未來就業面廣……然而,新高考改革後,無論是「3+1+2」模式還是「6選3」模式,不能再以片面的因素去選取科目,否則,將會對學生造成無法挽回的困惑和影響
  • 新高考模式下,「最差選科組合」誕生,新高一學生儘量避免
    新高考並不是學生們選科就完事了,而且將要在選科開啟學生們的生涯,目前為止,高考的模式是文科與理科,填報高考志願就只是根據文科理科來做一個專業的限制,而學生們的生涯規劃是到了大學以後的事情,新高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前學生們的生涯規劃。
  • 1分鐘解讀新高考,什麼是3+3和3+1+2模式
    新高考改革中一個主要變化是高考不再分文理科,語、數、外統一考試,自由選擇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科目考試,不再像以往一樣固定理科學理化生、文科學政史地,這樣就給了考生更多選擇的權利。各省份的規則不一樣,有的是3+3如(山東),有的3+3模式,第一個3即語、數、外3門必考科目,第二個3則是從物理、生物、化學、政治、地理、歷史等科目中任選3門進行考試,2020年現有省市有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實行賦分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賦分制的規則點讚或者留言,我做一期詳細的文章講解一下。
  • 新高考模式下,選物理還是選歷史,哪個更好呢?
    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的新高考"3+1+2"模式,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權,使文理交融變得更合理,提高了小學科在高考中的分量,讓學生可以學其所好,考其所長,更符合人才的成長規律。 在選考學科中,物理、歷史作為必選科目,學生必須至少選擇其中一門報考,這等於給偏文、偏理的考生一個選擇的自由。
  • 高考新改革!3+3模式和3+1+2模式有什麼區別?農村孩子何去何從?
    高考改革是教育體制改革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目前已經有多省陸續開始了高考新改革。不再傳統的劃分文理科,而是自由選擇科目。但具體改革也分為兩種。一種是3+3模式,一種是3+1+2模式。北京、河北、江蘇、江西、山東、廣東、海南、甘肅、青海、廣西、寧夏、湖南、貴州和西藏目前先後選擇施行的是「3+3」高考模式。即,語數英三門為必選科目,然後在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政治中可以任選3門。而開始實施「3+1+2」高考模式的則為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
  • 680分上不了北大,全是新高考模式惹得禍,「政史地」不建議選?
    文/跳跳媽媽談教育「1977年10月份我國舉行了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次考試,至今已經有43年的歷史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高考也在不斷完善,比如文理分科後的學業水平測試、比如文理不分科分為ABC等級選考等等,不斷暴露問題不斷改進,近年施行新高考模式3+1+2組合形式。」什麼是「3+1+2」高考形式?
  • 新高考模式下,選擇「物化地」還是「物生政」,哪種更加有優勢?
    文/大樹說教育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高考也迎來了改革,也就是大家俗稱的「新高考模式」。根據數據統計,在2021年經採用新高考模式的省份有遼寧、江蘇、河北、湖南等8個省份,並且採用的是3+1+2的模式。其實,早在今年的高考中,就已經有省市採用新高考模式進行考試了,並且效果也是比較好的。而2021這8個省市,也將是第3批採用新高考模式進行考試的省市,並且明年過後,也將會有省市陸續採用這個模式。
  • 高考3+1+2模式,選擇物化生,還是選擇物理、化學、地理?
    2017年以後,各省對原先的文理分科方案都陸續做了改革,有3+3模式,也有3+1+2模式。3+1+2模式是指語數外三門必考,物理或者歷史必選一門,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信息技術等裡再選2門考。新高考方案出來後,我的一個教授群裡的教授們極為不滿,都在那裡討論。我嘲笑他們,幾乎每件事都會有不同意見,難道他們不覺得有什麼不錯的方案嗎?有位教授說,有啊,就是文科考政史地、理科考物化生。他的發言得到了好幾人的同意。
  • 新高考「3+1+2」模式,即將推行!這一學科幾乎成了必選!
    湖南高考制度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實施,那麼,將在2021年起,普通高校將按新的高考制度錄取學生!內容如圖:什麼是「3+1+2」高考模式呢?這裡再解釋一下:就是高考考試的科目,不再是文理分科(理科:語數外+理綜,文科:語數外+文綜)。而是:3門統考科目(語數外)+一門首選科目(物理、歷史二選一)+兩門再選科目(生物、化學、政治、地理四選二)。
  • 山東新高考:"6選3"等級考分數是怎麼換算出來的
    7月26日,山東省夏季高考和等級考成績公布。新高考模式中,出現了不少新名詞,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就是之一。等級考試成績如何賦分?在等級考試「6選3」的規則下,考生如何「同臺競爭」?考生選考科目不同,在選報高校專業時有何限制?本報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予以解答。  「6選3」等級考分數是咋換算出來的?
  • 新高考「3+3」和「3+1+2」有什麼區別,如何選科更合理?
    對於實行新高考省份的學生來說,升入高中後,將要面臨的第一個大問題就是選科,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新高考3+3和3+1+2有什麼區別,我們應該如何合理地進行選科?3+3模式什麼是"3+3"模式?就是指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科不變,考生再從物理、生物、化學、政治、歷史、地理,這6個科目中任選3門作為自己的高考科目,這種模式下一共有20種組合方式。
  • 選錯科目後悔一生,新高考如何選科指導
    02新高考選科模式傳統的文理分科:理化生和政史地,高中生只需要二選一。與以往傳統的文理分科不同,新高考取消文理科,實行「6選3「(浙江「7選3」)或「2選1+4選2」等模式。「6選3「(浙江「7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浙江多一門「技術」)。這意味著,將有20種不同的組合供學生選擇。
  • 新高考選科你選的哪幾科?物理+化學+地理這個組合怎麼樣?
    新高考選科你選的哪幾科?物理+化學+地理這個組合怎麼樣?可以報考哪些專業?一起來看詳細內容! 「物化地」選科組合 專業覆蓋率:95.84% (數據測算來源於部分第三批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考生選考數據,供參考) 科目關聯度:地理又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物化地的組合方式背誦內容較少,符合理科學習「少背誦、多理解」的特點,該組合的學習科目之間關聯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