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更進一步!我國碳基半導體技術取得關鍵性突破,最新概念股梳理

2020-12-15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編輯:郭鑫

5月26日,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宣布,由該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帶領的團隊,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如材料的純度、密度與面積問題。他們的這項研究成果已經被收錄在今年5月22日的《科學》期刊「應用物理器件科技」欄目中。

碳基技術是發達國家一直研發預替代矽基的新技術

據中國電子報消息,目前,大到航空航天、金融保險、衛生醫療等領域,小到智慧型手機、家用電器等數碼家電所使用晶片絕大部分採用矽基材料的集成電路技術,該項技術被國外廠家長期壟斷,國內電子產品所需要的晶片則大多依賴進口。據統計,中國每年進口晶片的花費高達3000億美元,甚至超過了進口石油的花費。

「採用矽以外的材料做集成電路,包括鍺、砷化鉀、石墨烯和碳,一直是國外半導體前沿的技術。而碳基半導體則具有成本更低、功耗更小、效率更高的優勢,更適合在不同領域的應用而成為更好的半導體材料選項。我們的碳基半導體研究是代表世界領先水平的。」彭練矛院士說。

以企業應用為例:與國外矽基技術製造出來的晶片相比,我國碳基技術製造出來的晶片在處理大數據時不僅速度更快,而且至少節約30%的功耗。碳基技術在不久的將來可以應用於國防科技、衛星導航、氣象監測、人工智慧、醫療器械等多重領域。由於碳基材質的特殊性,它能讓電路做到像創可貼一樣柔軟,這樣的柔性器械,如果應用於醫療領域將使患者擁有更加舒適的檢查體驗;因碳基材質特點,在一些高輻射、高溫度的極端環境裡,採用碳基技術製造出的機器人將更好的代替人類執行危險係數更高的任務;談到個人應用:碳基技術若應用到智慧型手機上,因其擁有更低的功耗,將使待機時間更加延長。「現在我們用手機看電影3個小時的可能就沒電了。若將手機植入碳基技術的晶片,至少可以看上9個小時的電影都不會斷電,且手機開多少個程序都不會出現卡頓。」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研發部負責人許海濤說。

據了解,碳基技術也是發達國家一直研發預替代矽基的新技術。由於我國碳基技術起步較早,目前的技術是基於二十年前彭練矛院士提出的無摻雜碳基CMOS技術發展而來,近年來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進展,極大地提升了我國在世界半導體行業的話語權。

相關概念股值得關注

此前,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米爾沃基分校的科學家也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碳基材料――一氧化石墨烯,其由碳家族的神奇材料石墨烯合成,該半導體新材料有助於碳取代矽,應用於電子設備中。

據了解,石墨烯的導電、導熱性能極強,遠超矽和其他傳統的半導體材料,科學家認為石墨烯未來有望取代矽成為電子元件材料。我國「十三五」材料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指出重點發展領域,石墨烯碳材料技術方面,關注單層薄層石墨烯粉體、柔性電子器件大面積製備技術,石墨烯粉體高效分散與高催化活性納米碳基材料與應用技術。

華麗家族(600503)旗下寧波墨西科技投建了世界上第一條量產石墨烯生產線,子公司已形成年產 100 噸電子級石墨烯微片與年產400噸工業級石墨烯微片的生產能力。

德爾未來(002631)控股子公司廈門烯成已覆蓋石墨烯產業鏈上下遊,與諾貝爾獎獲得者組建合資公司,拓展石墨烯智能穿戴領域。

楚江新材(002171)公司產品涵蓋特種粉體材料,碳基、陶瓷基複合材料及其製造裝備粉末冶金、環境保護裝備,先進熱處理裝備等。公司目前研發了國內第一臺超高溫連續式石墨提純設備;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單晶項目已取得國家國防科工局立項。

聲明:文章內容或者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電子報、證券時報、券商研報等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我國碳基半導體製備材料取得關鍵性突破
    而碳基半導體則具有成本更低、功耗更小、效率更高的優勢,更適合在不同領域的應用而成為更好的半導體材料選項。我們的碳基半導體研究是代表世界領先水平的。」彭練矛院士說。以企業應用為例:與國外矽基技術製造出來的晶片相比,我國碳基技術製造出來的晶片在處理大數據時不僅速度更快,而且至少節約30%的功耗。碳基技術在不久的將來可以應用於國防科技、衛星導航、氣象監測、人工智慧、醫療器械等多重領域。
  • 半導體股票龍頭 碳基半導體概念股
    今天早盤A股三大指數全線收綠,半導體指數下挫0.83%,但受碳基半導體突破新聞的影響,相關概念股開盤大漲。丹邦科技和銀龍股份一字漲停開盤,分別封單17萬手和15萬手;中科電氣收盤漲停,封單6.5萬手;科創板公司金博股份上漲9.32%,楚江新材股價衝高后小幅回落,收漲6.31%。
  • 晶片領域半導體材料獲大突破 概念股全梳理(龍頭)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 範璐媛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取得突破,早盤多隻概念股漲停。碳基技術也是發達國家一直研發預替代矽基的新技術。由於我國碳基技術起步較早,目前的技術是基於二十年前彭練矛院士提出的無摻雜碳基CMOS技術發展而來,近年來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進展,極大地提升了我國在世界半導體行業的話語權。
  • 碳基技術取得新突破,我國將在晶片技術上「直道」超車
    但由於矽基技術已經被歐美壟斷,我國要想在矽基上面取得新的突破非常難。所以我國科學家將目標鎖定在碳上面,準備利用碳基技術實現晶片產業的「直道」超車。根據彭練矛介紹,相比傳統的矽基技術,新一代的碳基電子及其信息器件具有更優異的性能,在包括數字電路、射頻/模擬電路、傳感器件、光電器件等所有半導體應用領域都具備革命性的應用前景。很多人對碳基晶片的優越性不是很了解。
  • 國產晶片技術實現「全新突破」?碳基晶片或將引領晶片新革新
    引入晶片一直是核心技術的代表,理論上所有半導體都可以用作晶片的材料,但是只有矽是所有半導體材料中,最適合做晶片的。因為其性質比較穩定、提純簡單、儲存豐富等特質。所以晶片也成為矽基晶片。 碳基晶片近日,我們「中國芯」夢想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 碳基半導體概念股發展迅速 有哪些值得我們關注?
    隨著碳基半導體的相關技術發展,未來我國可能製造晶片可能就不需要光刻機等設備了,再也不用被美國等發達國家進行技術封鎖,所以投資者也認為這個行業大有可為。 德國納公司在動力電池關鍵正極材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磷酸鐵鋰納米正極材料的中試生產已提供給國內鋰電池廠家試用。德方納米公司發明並建立了一套新的液相合成技術和納米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工藝路線。該產品生產的動力電池已通過「國家863計劃電動車動力電池實驗室」的檢測。
  • 「碳基晶片」取得突破!性能提升10倍,碳基晶片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半導體晶片在我國一直備受矚目,由於華為海思半導體在晶片研發生產上受到很多禁令限制而無法使用,這也讓多數企業意識到國產晶片研發生產的重要性,如果晶片核心生產技術不能掌握住,那麼晶片的自研生產都將會被卡住脖子。
  • 「碳基晶片」取得突破!性能提升10倍,碳基晶片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半導體晶片在我國一直備受矚目,由於華為海思半導體在晶片研發生產上受到很多禁令限制而無法使用,這也讓多數企業意識到國產晶片研發生產的重要性,如果晶片核心生產技術不能掌握住,那麼晶片的自研生產都將會被卡住脖子。
  • 晶片領域半導體材料獲大突破,概念股全梳理,龍頭已出爐...
    本次彭練矛團隊在《科學》雜誌發表的成果,標誌著碳管電子學領域、以及碳基半導體工業化的共同難題被攻克。這將極大地提升了我國在世界半導體行業的話語權。「我們的碳基半導體研究是代表世界領先水平的。」彭練矛院士表示。
  • 碳基半導體概念股橫空出世
    據媒體報導,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26日舉辦媒體發布會,該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帶領的團隊,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如材料的純度、密度與面積問題。
  • 碳基晶片取得突破,由石墨烯碳納米管制成,或比矽基晶片提升10倍
    這讓人們意識到國產晶片研發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將晶片核心技術掌握在手中,很容易再次被卡脖子。於是有了碳基晶片這個概念,碳基晶片也叫石墨烯晶片,是由石墨烯碳納米管制成。換一種材料來製造晶片,而且是在別人沒有取得突破的情況下進行,這說明我們已經領先一步。
  • 碳基晶片取得突破,性能或比矽基晶片強?
    ,在被打壓的情況下,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超越國外技術。所以要想彎道超車,必須擺脫原有思路,尋找新的技術與材料,目前全球公認的下一代晶片製造替代材料之一就是碳基半導體材料而就在前一段時間,北京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宣布:中科院的張志勇教授以及彭練矛教授的基於碳基納米管晶體晶片的研發團取得了重大突破
  • 碳基半導體與碳化矽晶片有什麼區別
    我國近日在碳基半導體材料的研製方面有了非常重要突破,近日在碳化矽晶片量產方面也取得重大進展,相同的「碳」字,不同的材料,一個是晶片,一個是晶片。   二、國產碳基半導體研究躋身世界第一梯隊   更為關鍵的一點是,現在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在一切有關矽晶片製造的技術、設備、材料、公司、人才等等方面,所取得技術優勢,都是建立在矽晶體晶片之上的。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 碳基晶片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 碳基晶片概念股龍頭有哪些?最近華為被美國政府斷供的消息讓很多人氣憤不已,說到底還是我國在晶片行業的發展過於落後,沒有話語權,所以它們想斷供晶片就可以直接下令,這時候我國的晶片企業就需要爭氣了,下面看看石墨烯碳基晶片概念股。
  • 我國碳基晶片的突破需要EUV光刻機嗎?
    碳基晶片的製作工藝而碳基半導體晶片用到的是碳納米管或石墨烯,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的製備過程跟矽基電晶體的製備方法有著本質的差別,兩者的主要原料是石墨,目前生產工藝可以通過電弧放電法、雷射燒蝕法等多種方式製成。所以碳基晶片電路的加工一定不會用到光刻機。
  • 我國半導體崛起,中芯突破8nm,碳基晶片迎來未來「西瓜視頻」
    在半導體領域,國產晶片一直處於蓄勢待發的狀態,最近華為晶片受阻,重新引起國家對半導體事業的關注,更是制定了2025年晶片自給率達70%的計劃。部分集成電路設計生產廠家還能享受10年免稅的政策。各晶片廠商也是埋頭苦幹迎來了好消息,技術接連創新。
  • 華為晶片迎來轉機,中國碳基晶片取得新突破,能實現彎道超車嗎?
    眾所周知,經過這麼多年時間的快速發展,如今科技已經成為了推動我們社會往前發展的最重要力量之一;而在科技領域,半導體晶片又是我們不得不重視的一大領域;作為科技發展最頂級的人類智慧結晶,可以說晶片從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整個科技產業的發達程度;很可惜的是,我國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的發展一直都是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的
  • 晶片之爭迎來轉機,中國碳基晶片取得新突破,能實現彎道超車嗎?
    導讀:晶片之爭迎來轉機,中國碳基晶片取得新突破,能實現彎道超車嗎?;很可惜的是,我國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的發展一直都是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的,這就導致國產科技企業的發展很容易被人卡脖子!工藝,但隨著矽基晶片越來越靠近物理極限,摩爾定律也即將失效,所以現在整個科技領域也正在尋找矽基晶片的替代品;雖然說我國在矽基晶片領域的發展比較落後,而且華為還遭遇打壓,被人斷供晶片,但我們從未放棄過在晶片領域的發展,而現在晶片之爭也迎來了一定的轉機,中國在碳基晶片領域取得新突破,對此不少網友也產生疑問
  • 國產石墨烯晶片取得關鍵突破
    由於我國在晶片領域的起步較晚,使得我國晶片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即便在國家和各行各業的重視,我國也湧現出了長江存儲、華為海思等半導體巨頭,但晶片實現獨立生產依舊是最大短板。但由於光刻機屬於高精尖產品,入門要求高,製作過程複雜,研發難度大,使得當前我國半導體公司始終無法突破光刻機技術。那麼,既然無法在光刻機上實現突破,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繞開光刻機,實現晶片的量產?
  • 新一代「碳基晶片」誕生,碳納米管工藝迎來突破,性能或提升10倍
    的原因,在7nm晶片以下的生產工藝上一直無法突破,目前生產的晶片也只能達到24nm工藝,通過N+1工藝也只能勉強為14nm,和ASML目前最新的5nm工藝來說相差還是很遠的。我們都知道,目前手機和電腦中使用的這些晶片都是半導體矽基晶片,主要材料是矽晶體。而碳基晶片的材料採用的是碳納米管,兩者材質的不同,我們便有了兩種不同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