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僅半年有餘,估值15億,要來A股交朋友的羅永浩,終究還是沒能如願。
12月3日晚間,尚緯股份發布公告稱,終止支付現金購買成都星空野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空野望」)40.27%股權,星空野望為羅永浩直播電商業務運營主體,此前11月9日尚緯股份公告擬以自有及自籌資金不超過5.89億元收購星空野望40.27%股權,溢價率高達2819.13%。
這意味著羅永浩直播平臺在A股曲線上市的計劃黃了。從時間上看,從披露具體交易方案到雙方終止合作,尚緯股份與羅永浩的「牽手」尚不滿一個月。
未必是直播監管新規導致交易告吹對於此次收購終止的原因,尚緯股份在公告中稱,在對標的公司評估過程中,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和國家網絡信息辦公室發布《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新規」),從依法備案、營銷目錄、未成年人保護等多方面對直播營銷行業做出規範,若新規正式施行,對標的公司所在直播行業發展具有較大影響。
因此,考慮上述因素,上市公司與標的公司股東對本次交易的估值定價、盈利預測與對賭等核心條款進行了重新研判。經過反覆、慎重討論後,最終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為保證公司的利益,合作雙方經慎重考慮和友好協商,一致決定終止本次現金收購事宜。
直播帶貨由於是新生行業還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整個行業在野蠻生長中,「流量造假」「產品售假」等問題曾經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而中國消費者協會在《「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中點名知名李佳琦、李雪琴等知名主播,「大數據殺熟」、「尾款不退」等不合理的做法也被作為典型案例。
再加上今年11月接連出臺的這些新規,將直播帶貨產業鏈從上到下規範了一番,各家平臺和主播也紛紛響應新規,做出表態。擁有羅永浩的星空野望自然也必須遵守這些新規,政策因素影響下,尚緯股份出於風險考慮終止收購似乎也沒錯。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收購最令人不解之處在於,尚緯股份目前的業務無法看出與羅永浩的直播存在何種協同性。
公開資料顯示,尚緯股份是一家以電線電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要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而星空野望則是一家基於新媒體平臺的電商營銷服務解決方案及代運營服務商,以直播電商服務為核心,旗下擁有籤約藝人羅永浩。
一家賣電纜的公司,為何要花5.89億元收購一家直播公司?事實上,尚緯股份曾多次尋求轉型。2015年,尚緯股份曾嘗試收購一家茶業種植供應基地;2018年,又擬購買一家境外氣動元件企業,但均以失敗告終。
據其財報顯示,截止2020年9月末,淨資產15.53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16.13億元,但淨利潤僅為0.45億元。
更加讓人疑惑的是交易細節。尚緯股份花5.89億元收購星空野望的同時,李鈞(小野電子菸聯合創始人)、羅永秀(羅永浩兄弟)、深圳小野(小野電子菸運營主體)和孔劍平在內的四方,需要以合計5.11億元為對價,買下尚緯股份二股東李廣元15%的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李廣元是尚緯股份創始人,2016年因涉嫌單位行賄罪、行賄罪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被判11年有期徒刑,如今尚在服刑中。如果此次收購真的達成,尚在監獄中的李廣元,將直接收到5.11億元股權受讓款。
上述的「神操作」,不僅令股民疑惑,上交所也火速出手。收購意見一經披露,上交所就火速下發問詢函,列明5個相關問題,並要求公司說明該項收購是否會對公司剛剛企穩的業務造成不利。
而面對監管部門細緻而尖銳的問詢,尚緯股份遲遲沒有做出回復。據悉,在此次宣布停止收購之前,公司已經三次公告延期答覆上交所相關問詢函,直到12月3日晚間,尚緯股份回復了問詢函中的部分問題。
據21世紀經濟報導,尚緯股份在回復函中,僅針對停牌事項和前期信披問題作出了回復,對於星空野望的關鍵問題並未作出回應。而在此當口下,取消收購的操作,公司似乎已經用行動回應了監管。
此外,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對於收購終止或早有預期。
在公告收購事項復牌後,尚緯股份收穫了三個漲停板,股價一度從7.27元一度衝至10.10元。而後,隨著尚緯股份多次推遲回復上交所問詢,再加上此次終止收購。截至12月4日早間收盤,股價暫報6.67元,累計下跌33.9%,已跌回10月23日停牌之前。
總的來說,這筆疑惑重重的收購似乎未必是直播監管新規導致交易告吹,倒是像一個「金蟬脫殼」和一個「拿錢收殼」,各達目的。不過,隨著交易的終止,羅永浩的「真還傳」,似乎需要一個新「劇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