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檔案是辦理退休手續最重要的依據,但有的用人單位偏偏會把勞動者的人事檔案丟失,導致人社部門不給辦理退休手續。如果你碰到這是怎麼辦?別著急,本文告訴你怎麼處理。
人事檔案是辦理退休涉及出生日期(檔案記載最早出生日期)、視同繳費年限、特殊工種、部分曾涉核人員等認定的最重要最直觀的的依據,而這些都要以職工人事檔案為依據,如檔案丟失,無法證實這些內容,將大大影響退休養老金。檔案丟失,不僅難以如實核算養老金,而且關於你的履歷的真實性都是無法核對的。但是人事檔案的丟失不意味著你完全無法退休,還是有補救的希望,因為人事檔案是有機會補救的,補救後的檔案經人社部門認定後可以用來辦理退休手續。
企業職工檔案的主要內容
①履歷材料;
②自傳材料;
③鑑定、考核、考察材料;
④學歷材料和評定崗位技能材料;
⑤政審材料;
⑥入黨、入團材料;
⑦獎懲材料;
⑧招工、勞動合同、調動、聘用、退伍復員、轉業、工資福利待遇及退休、退職材料;
⑨其他材料;
一般而言,企業職工的檔案內容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一式兩份的,這部分內容很大程度上可以進行補救。我為單位職工辦理退休手續時也發現單位職工部分檔案內容是丟失的,最終也通過各種途徑進行了補救,而且補救的內容也通過了人社部門的認證,最終沒有絲毫影響的完成退休手續辦理和養老待遇核定手續。下面把我的經驗總結出來,希望對有此類情況的人有一些啟發或幫助。
企業職工檔案裡可以補救的材料有哪些?
①學歷材料。丟失檔案後的學歷材料可以畢業學校查找原始記錄,把記錄複印下來;
②黨、團材料。黨團材料的從申請、批准、轉正以及後續的流轉都可以找相關單位找記錄,但是入黨、團申請書原件是在原始檔案裡的;
③招工登記、勞動合同、入職介紹信、職工花名冊等有關勞動關係的記錄都是一式兩份的,可以去開具單位找原始記錄並複印;
④工資發放記錄和社保繳費記錄,工資發放表和社保繳費明細表都是需永久存檔的材料,這些在經歷過的所有用人單位都是可以找到記錄並複印的;
⑤有入伍、復原記錄的,也可以去原始單位找尋記錄並複印;
以上應入檔材料基本上都是能找到原始記錄,找到相關原始記錄拍照並且複印,複印機上要加蓋報關單位公章,最好能出具一份書面證明證明該材料的真實性。找齊以上材料經用人單位整理歸納後,就可以去人社部門認定審核,如人社部門對補救的檔案材料予以認可,便可以正常辦理退休手續了。若是沒有找到有關材料,人社部門很可能按照社保繳費系統裡面記錄的繳費年限為依據辦理退休,這可能導致退休養老金大幅度縮水;若是人社部門拒絕辦理退休手續,你只能辦理養老保險退保手續了,把歷年個人繳納的所有養老金退還予以(注意只退還個人部分)。
起訴用人單位,索取賠償
若是經過多種途徑努力後,人設部門仍不辦理退休手續,你完成上述退費手續後便可以跟企業協商索取賠償,若是用人單位拒絕賠償,便可以起訴用人單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事檔案被原單位丟失後當事人起訴原用人單位補辦人事檔案並賠償經濟損失是否受理的復函》中指出,保存檔案的企事業單位,違反關於妥善保存檔案的法律規定,丟失他人檔案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我是職場新觀察,希望以上內容能有所啟發和幫助。喜歡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