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陸續發布,為了讓大家比較好的備考,甘肅中公教育給考生們準備了教師招聘備考資料,請各位考生及時查詢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這部分知識點主要以理解為主,主要以多選題的出題。
自我效能感: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班杜拉對自我效能感的定義是指"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認為認為除了結果期望外,還有一種效能期望。結果期望指的是人對自己某種行為會導致某一結果的推測。如果人到某一特定行為將會導致特定的結果,那麼這一行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選擇。
這一概念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於20世紀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為的社會基礎》中提出的。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自我效能感理論得到了豐富和發展,也得到了大量實證研究的支持。但至今關於自我效能的概念界定並非十分明確,特別是在與其他相關概念的區分上,因此也給自我效能的測量及其應用研究帶來了困惑。
1.影響自我效能形成的主要因素
(1)個人自身行為的成敗經驗
它是影響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因素。一般來說,經驗會提能期望,反覆的失敗會降低效能期望。但需要指出的是,經驗對效能期望的影響還要受個體歸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個體把的經驗歸因於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運氣、難度等)就不會增強效能感,把失敗歸因於內部的可控的因素(如努力)就不一定會降低效能感。因此,歸因方式直接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轉言之,可以說是一種經驗,先做小事,積累後,再做大事。
(2)替代性經驗
他人的替代經驗也會影響自我效能。當個體看到與自己的能力水平相當的人(作為替代物)在活動中取得時,便相信當自己處於類似活動情境時,也能獲得同樣,從而自我效能。反之亦然。
(3)言語勸說
說理讓學生相信自己具有能力,相信自己勝任學習活動,完成學習任務,就會給學生增添學習活動的動力,增強克服困難的毅力。言語勸說因其簡便、有效而得到廣泛應用。
(4)情緒喚醒
高水平的喚醒使成績降低而影響自我效能,當人們不被討厭刺激所困擾時比較能期望。比如,緊張焦慮、精力不佳,容易降低人們對自我效能的判斷。
在該部分內容中,曾出現過這樣的辨析題;「個體過去的經驗越多,自我效能感就越高」。該說法是錯誤的,一般來說,經驗會提能期望,反覆的失敗會降低效能期望。但需要指出的是,經驗對效能期望的影響還要受個體歸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個體把的經驗歸因於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運氣、難度等)就不會增強效能感,把失敗歸因於內部的可控的因素(如努力)就不一定會降低效能感。因此,歸因方式直接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此並不是經驗一定會自我效能感。對於該部分的學習,主要理解這一知識點即可。
例題:自我效能感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 )
A.馬斯洛 B.班杜拉 C.加涅 D.阿特金森
【答案】B。自我效能感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班杜拉。
相關推薦>>>
2019教師招聘考試專業基礎知識匯總
2019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匯總
2019教師招聘考試面試匯總
2019教師招聘考試考試題庫匯總
2019教師招聘考試閱讀資料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zyoffcn)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