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卡消費,這四樣東西務必留下,行政約談預防商家跑路

2021-01-08 市場之聲

預付卡消費會員維權難度大,當消費者權益受侵害時如何更好地維權呢?為此,青海省市場監管局東川分局依法對園區健身房經營者進行了行政約談。

首先,分局工作人員了解健身房經營情況及辦理預付卡數量、金額,重點對預付費卡消費合同格式條款約定、個人信息收集與保護等方面進行了規範指導;

其次,從法律法規層面講解辦理預付卡應該遵守的規定,同時從會員隱私保護、會員卡欺詐、退卡方面等問題向企業講解了在預付卡式服務中簽訂合同時需要注意和規避的問題,並要求企業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不得利用合同免除自己的責任、加重消費者的責任、限制消費者的權利,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及時有效處理會員投訴。

最後,對健身房提出具體要求和建議:

一是要與消費者籤訂書面合同、協議,按照約定內容提供服務;

二是合同、協議必須合法合規,並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

三是終止經營活動前30日告知消費者,消費者有權要求退還預付款餘額。

約談後,健身房負責人表示將進行自查整改,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東川分局提醒廣大消費者:不要貪便宜輕易辦卡,特別是儘量不要辦理長期卡或終身卡。辦卡時,儘量選擇大品牌或開辦年限較長的健身房。在預付款健身消費籤訂合同時一定做到以下四點:

1.保留投資者的詳細身份信息;

2.經營者的營業執照或信用代碼;

3.籤字蓋章的合同;

4.真實有效的發票等重要證據。

您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呢?

相關焦點

  • 辦理預付卡後 商家「跑路」怎麼辦?
    「不辦卡的單次消費價格遠高於辦卡後的價格,辦了卡每次去消費說綁卡時的手機號就可以了,比較方便。」江女士告訴山西晚報記者,商家將會員卡劃分為多個等級,一次性充值越多,商家承諾的優惠越多。這對消費者而言,很有吸引力。辦理預付卡,可以享受一定的價格優惠,用起來也較為便利,所以很受消費者青睞,但存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 謹防捲款「跑路」!濱州發布預付卡消費警示
    、虛假宣傳、霸王條款、個人信息洩露甚至捲款「跑路」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導致消費糾紛高發。對此,濱州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提高防範風險意識,多比較,謹慎消費:一要謹慎選擇商家。辦理預付卡前要注意選擇證照齊全、信譽度高、經營狀況好的商家。最好提前了解該業態該模式存在的漏洞和缺點,做到心中有數。
  • 商家攜預付卡餘額跑路 誰來監管?
    殊不知,這項本來應該成為商戶和消費者之間互相便利的交易,因為有些商戶在消費者辦完預付卡之後攜款跑路而讓消費者後悔不已,不僅難以享受服務或折扣,就連卡裡的餘額也很難追回。「店鋪關門」「商家跑路」,消費者手裡的卡片就成為廢紙一張,後續的追款之路更是漫漫。那麼,到底應該如何規範預付卡消費?
  • @濱州人,謹防捲款「跑路」!這份預付卡消費警示請收好
    教育培訓、餐飲、健身、美容美髮、零售購物等很多領域盛行,人們對生活便捷的追求以及經營者對預付卡優惠的承諾,使消費者容易忽視預付式消費存在的諸多風險,如經營者因經營不善導致無法依約履行合同、虛假宣傳、霸王條款、個人信息洩露甚至捲款「跑路」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導致消費糾紛高發。
  • 鹹寧市消委:預付卡消費存較大風險 勿輕信商家口頭承諾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今年上半年,鹹寧市12315綜合服務平臺受理預付式消費投訴顯著上升,達55起,佔服務類投訴比重16.72%,位居服務類投訴榜首。主要反映的問題集中在消費經營主體不合法、惡意欺詐、虛假宣傳、強制消費、霸王條款、突然關門藏匿、單方面終止服務、欺客宰客、侵佔資金、合同違約、捲款跑路等幾個方面,不少消費者落入「陷阱」。
  • 「風險提示」預付卡消費警示:謹防捲款「跑路」!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近年來,預付式消費模式在教育培訓、餐飲、健身、美容美髮、零售購物等很多領域盛行,人們對生活便捷的追求以及經營者對預付卡優惠的承諾,使消費者容易忽視預付式消費存在的諸多風險,如經營者因經營不善導致無法依約履行合同、虛假宣傳、霸王條款、個人信息洩露甚至捲款「跑路
  • 預付卡消費這個坑該怎麼填
    預付卡消費本是一種對商家和消費者都有利的消費模式,但個別不法商家動起歪腦筋,讓預付卡越來越成為一個消費「大坑」,監管之手應當儘快介入,讓消費者明白辦卡、放心花錢  如今,辦理預付卡消費,成為不少商家的營銷方式。但背後存在很大的消費風險。一旦商家跑路、倒閉,消費者將很難把錢追回。
  • 預付卡商家「跑路」如何維權?律師來支招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在餐飲、美容美髮、汽車、健身等服務行業興起,一部分消費者辦了預付卡後發現商家「跑路」,不知該如何維權。市民辦理預付卡,一般可以享受一定的價格優惠,用起來也較為便利,但存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如何降低預付式消費的風險,律師建議消費者謹慎辦理預付卡,如確定要辦卡應同時保留其他證據以便維權。
  • 商家倒閉跑路,不退款 如何破解預付卡老問題
    當消費者遇到商家倒閉跑路時,在實際維權中往往「為了一隻雞,搭上一頭牛」——如何破解預付卡老問題有去無回。 朱慧卿作 (新華社發)近年來,預付卡糾紛一直是大眾投訴的熱點,對各種倒閉、跑路投訴不斷,消費者往往只能自認倒黴。不過,最近江西省消保委支持消費者為493元打了一場官司,要回了餘款。
  • @青島人 謹防捲款「跑路」 這份預付卡消費警示請收好!
    但有關預付式消費的糾紛也不斷增多,經營者捲款「跑路」時有發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這樣的預付卡消費案件,案值雖小,但是涉及人數眾多,身邊的人不少都經歷過類似事情,因為案值小、不熟悉維權途徑,只好吃「啞巴虧」。針對預付卡投訴多、維權難度大這一情況,市消保委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預付消費時,應當謹慎理性,提高防範意識。
  • 預付卡消費糾紛成熱點,6家健身房被約談
    為了更好地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規範健身行業的經營行為,日前,東河區6家健身房負責人被東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了行政約談。約談期間,東河區市場監管局公平交易與消保股的負責人楊曉強首先通報了近期我市兩家健身房突然關店,造成大量會員難以退費,蒙受損失的情況。
  • 海南日報數字報-預付卡商家「跑路」如何維權?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在餐飲、美容美髮、汽車、健身等服務行業興起,一部分消費者辦了預付卡後發現商家「跑路」,不知該如何維權。市民辦理預付卡,一般可以享受一定的價格優惠,用起來也較為便利,但存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如何降低預付式消費的風險,律師建議消費者謹慎辦理預付卡,如確定要辦卡應同時保留其他證據以便維權。
  • 廣州日報:預付卡消費這個「坑」該怎麼填
    如今,辦理預付卡消費,成為不少商家的營銷方式。但背後存在很大的消費風險。一旦商家跑路、倒閉,消費者將很難把錢追回。此前全國連鎖餐飲企業金錢豹大規模閉店,涉及預付卡金額超千萬元。對此,商務部稱將開展聯合檢查,將儘快完善工作機制,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手段,來完善預付卡監管。
  • 調查:服務打折和商家跑路是預付卡消費的最大隱患
    調查顯示,約六成受訪者對當前消費環境表示放心,56.5%的受訪者表示對當前的消費行為比較放心或非常放心。58.1%的受訪者對當前商品服務不滿意的首要原因是品質不如意,選擇比例遠高於其它選項。受訪者對服裝鞋帽的不滿意率達到62.1%,居各類商品之首。保健品佔18.2%,醫療及醫療用品類商品佔13.3%。醫療服務佔6.3%。
  • 預付卡消費糾紛成熱點,東河區6家健身房被約談
    為了更好地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規範健身行業的經營行為,日前,東河區6家健身房負責人被東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了行政約談。約談期間,東河區市場監管局公平交易與消保股的負責人楊曉強首先通報了近期我市兩家健身房突然關店,造成大量會員難以退費,蒙受損失的情況。
  • 擔心商家「跑路」,預付卡餘額能退嗎?
    擔心商家「跑路」,預付卡餘額能退嗎?這時候,協商解決 「受疫情影響,這家商家一直不開門,萬一要是經營不下去,跑路了,我在這家店辦理的會員卡裡還有2000多元該怎麼辦呢?」商家不開門,電話打不通,看著手中的會員卡,這些天市民秦女士一直在擔心。
  • 違約不退款、關門跑路……預付卡消費亂象怎麼治?檢察院向商務部門...
    全國人大代表韓振東希望檢察機關督促行政機關履職,並可深入探索支持起訴、訴前檢察建議等辦案方式。圖:調研生鮮電商預付卡管理情況現狀:「關門跑路」高發近年來,預付式消費作為一種新型消費模式發展迅速。日常生活中,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通常表現為儲值會員卡、禮品卡、購物卡(券)等,涉及商品、服務等諸多消費領域。
  • 【老徐說法】預付卡消費法律提示
    兩會期間黑龍江團五位代表互動探討,預付卡消費領域檢察公益訴訟問題。代表們表示:「對於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有必要規範行政監管,強化司法保護,推動立法完善,促進社會治理。」
  • 預付卡的坑真心多!原美容門店關門,到其他店消費還要再充值千元?
    市消保委提醒消費者,在辦理預付卡時,務必慎重決定、合理充值。近期,消費者王小姐向上海市消保委反映,她於2年前在上海歐聞美容美髮有限公司位於建國西路的連鎖店辦理了一張美容卡,至去年10月,卡內餘額為400多元。當月,王小姐發現建國西路門店已關閉,遂前往歐聞美容美髮蒙自路連鎖店消費。王小姐持卡消費2次後,被蒙自路店告知,必須再充值1000元,否則不得用卡。
  • 預付卡消費遭遇圈錢跑路,談消費合同,及如何解除?
    筆者按近幾年來,預付消費成為不少商家籠絡消費者的模式,會員辦卡、充值金額少則幾百元,多則上萬元。然而,健身房老闆「跑路」、美容美髮店「關門」、連鎖超市「歇業」、教育機構「倒閉」等等,消費者協會發布相關投訴調查報告顯示,預付容易消費難、退卡難、退還餘額難等糾紛成為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