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寧市消委:預付卡消費存較大風險 勿輕信商家口頭承諾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當前,預付卡消費模式遍及教育培訓、美容美髮、健身、遊泳、洗浴、家政服務、洗車、餐飲、攝影、服裝洗滌、百貨等多個行業,成為新興消費模式。預付卡消費似乎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和價格優惠,但背後也存在較大的風險。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今年上半年,鹹寧市12315綜合服務平臺受理預付式消費投訴顯著上升,達55起,佔服務類投訴比重16.72%,位居服務類投訴榜首。主要反映的問題集中在消費經營主體不合法、惡意欺詐、虛假宣傳、強制消費、霸王條款、突然關門藏匿、單方面終止服務、欺客宰客、侵佔資金、合同違約、捲款跑路等幾個方面,不少消費者落入「陷阱」。對此,鹹寧市消委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謹慎辦理預付卡消費,並要注意以下幾點:

  要謹慎選擇商家。辦卡前要注意看清經營者營業執照,確認經營主體資格,看商家經營地址與營業執照的註冊地址是否一致。依據《湖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第十二條的規定,消費者應重點查看發卡商家的營業執照核准登記之日起到發卡時是否滿六個月,是否依法向其市場主體登記註冊地商務主管部門備案。辦卡後看出具發票是否與執照上的單位名稱一致。同時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相應市場主體基礎信息、行政許可信息、行政處罰信息、經營異常信息、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黑名單)信息等進行參考甄別,選擇證照齊全、市場信譽度高、經營狀況好的商家。

  要保持理性消費。消費者在預付式消費過程中要保持理性,不要為蠅頭小利所誘惑,選擇適合自己且信譽好的商家。辦理預付卡時按照自己實際需求充值。不要被商家宣傳優惠折扣而衝動消費,儘量不要一次充入過多金額,以免商家停業走人、攜款潛逃導致損失。

  要務必籤訂合同。辦理預付卡時,不要輕信一些商家口頭承諾,務必要籤訂書面合同,看清合同內容。事先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為日後可能產生的消費爭議提供解決的途徑和依據,對不合理的條款內容,要及時糾正。

  要保存發票證據。辦理預付卡後,一定要索要收據、發票等消費憑證,一旦發生問題便於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投訴。金額大的消費卡,要做好備份,每次消費後注意核對餘額動態,以防卡內餘額缺失。

  主動維權。辦理預付卡後,按照約定條款消費。一旦發生消費糾紛,消費者可根據相關證據追索相應賠償,主動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

  消費者在消費的過程中應妥善保管好相關憑證,當遇到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如果與經營者協商不成,應及時向當地商務部門、市場監管部門或到消費者組織投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預付卡消費存風險 消費者選擇請謹慎
    東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提示預付卡消費存風險,消費者選擇請謹慎
  • 工商部門提示預付卡消費存四大「陷阱」
    預付消費有風險 單方毀約可維權工商部門提示預付卡消費存四大「陷阱」洗車卡、遊泳卡、瑜珈卡、健身卡……每個人翻開錢包,都能找到一堆消費卡。但花錢辦了卡沒享受到應有的服務,想要退款可就難了。據順義工商分局統計,今年以來就接到了有關預付費的投訴42件,工商部門調解成功36件,為消費者挽回了經濟損失39925元。
  • 「風險提示」預付卡消費警示:謹防捲款「跑路」!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近年來,預付式消費模式在教育培訓、餐飲、健身、美容美髮、零售購物等很多領域盛行,人們對生活便捷的追求以及經營者對預付卡優惠的承諾,使消費者容易忽視預付式消費存在的諸多風險,如經營者因經營不善導致無法依約履行合同、虛假宣傳、霸王條款、個人信息洩露甚至捲款「跑路
  • 預付卡消費警示:謹防捲款「跑路」!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模式在教育培訓、餐飲、健身、美容美髮、零售購物等很多領域盛行,人們對生活便捷的追求以及經營者對預付卡優惠的承諾,
  • 預付式消費遭遇糾紛,消費者如何維權?
    湖南省消委出爐的報告顯示,受訪者辦理過預付卡的比例為43.6%,女性消費者佔比70.1%。從行業分布看,62.6%的消費者辦理過美容美髮行業預付卡,美容美髮是最受歡迎的預付消費種類。 預付消費,餐飲佔比47.3%;綜合零售(便利店、書店、鮮花、蛋糕等),佔比38.5%;健身佔比38.5%。
  • 辦理預付卡消費 這些地方一定要注意
    近年來,在商場超市、娛樂健身、美容美髮、KTV、餐飲住宿、教育培訓、修理服務、洗浴洗車等眾多日常消費領域,辦卡充值(購物卡、儲值卡等)的預付式消費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行業的標配。但由於部分發卡商家誠信缺失,許多消費者手上的預付卡一度變成了「糟心卡」,由此引發了大量的消費糾紛。
  • 濱州發布預付卡消費警示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0日訊 12月10日,記者從濱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近年來,預付式消費模式在教育培訓、餐飲、健身、美容美髮、零售購物等很多領域盛行,人們對生活便捷的追求以及經營者對預付卡優惠的承諾,使消費者容易忽視預付式消費存在的諸多風險,如經營者因經營不善導致無法依約履行合同
  • 預付卡消費坑人套路多 如何避免被坑風險?工商來支招
    不過,要在這些場所消費,帶上錢包也許還不夠,往往還需要辦理一張預付卡。有的消費者少則投入數百元,多則投入數萬元……預付卡消費存在哪些風險?今(6)日,渝北區工商分局發布《預付卡消費風險及防範規避指南》,幫你避開預付卡的各種陷阱。  記者獲悉,僅渝北區工商分局回興工商所,去年就接到預付卡類消費投訴98例,佔投訴總量的21.7%。
  • 河南駐馬店消費者協會:辦理預付卡消費時應當理性
    近年來,在商場超市、娛樂健身、美容美髮、KTV、餐飲住宿、教育培訓、修理服務、洗浴洗車等眾多日常消費領域,辦卡充值(購物卡、儲值卡等)的預付式消費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行業的標配。但由於部分發卡商家誠信缺失,許多消費者手上的預付卡一度變成了「糟心卡」,由此引發了大量的消費糾紛。
  • 預付卡消費退卡難維權難 安徽省消保委發布消費提示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預付式的消費形式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與之相關的消費投訴也越來越多。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提醒廣大消費者辦理預付卡要注意,不可輕信廣告和商家的口頭承諾和促銷條件的誘惑。
  • 這份預付卡消費警示請收好
    教育培訓、餐飲、健身、美容美髮、零售購物等很多領域盛行,人們對生活便捷的追求以及經營者對預付卡優惠的承諾,使消費者容易忽視預付式消費存在的諸多風險,如經營者因經營不善導致無法依約履行合同、虛假宣傳、霸王條款、個人信息洩露甚至捲款「跑路」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導致消費糾紛高發。
  • 南潯區消保委預付卡消費警示
    容美發卡卡500元打八折、800元打七折;健身卡一年1500元、兩年2000元……你是否被此類消費優惠吸引而辦理過預付卡?如今,很多商家為了爭取客戶,紛紛推出預付卡消費,遍布美容美髮、娛樂健身、餐飲住宿、教育培訓等服務行業。可是,五花八門的預付卡背後,卻隱藏著「預付卡退款難」「停業後追討難」等消費風險。根據《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個體工商戶不在備案範圍內,消費者預存資金不受第三方平臺監管,一旦發生商家跑路行為,預付資金追索難度大。
  • 預付卡消費遭遇圈錢跑路,談消費合同,及如何解除?
    一、預付卡消費合同預付卡消費合同,簡單來說,是指消費者將用款金額預先存入商家提供預存的卡中,在其獲得所需服務後,商家直接從預存的卡中扣除相應金額的行為或合同。在預付卡消費中,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受商家財務、經營狀況的影響,具有較大的風險。
  • 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預付卡消費「四注意」
    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預付式的消費形式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與之相關的消費投訴也越來越多。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時尚頻道了解,預付卡屬於先付款後消費,消費糾紛多消費風險大,特別是預付式消費領域法律法規還不健全,監管體系還未建立,商家誠信意識較差,消費侵權行為時有發生。
  • 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市場監管局發布消費提醒:辦理單用途預付卡需謹慎
    一、選擇商家要謹慎消費者在辦理單用途預付卡時,要提前了解商家的信用信息,對規模較小、經營和管理狀況不佳、開業時間較短或未能取得合法經營資質的商家,以及經營場所租賃期屆滿、存在停業歇業等風險的商家,要慎重選擇。建議消費者選擇證照齊全、經過主管部門備案、市場信譽度高、經營狀況好的商家。
  • 預付卡消費套路多 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導語:「預存費用享超值好禮」「充值越多,折扣力度越大」……節假日期間,消費者極易被商家低價促銷所吸引,預存大額服務費用。但在後續合同履行過程中,消費者與商家往往產生諸多爭議,甚至訴至法院。
  • 辦理預付卡後 商家「跑路」怎麼辦?
    原標題:辦理預付卡後 商家「跑路」怎麼辦?「這家水果店開業時搞活動,我辦了預付卡,存了500元,當時說終身有效,可現在剛過半年,卡上還有200多元沒花完,水果店就毫無徵兆地關門了。」「不辦卡的單次消費價格遠高於辦卡後的價格,辦了卡每次去消費說綁卡時的手機號就可以了,比較方便。」江女士告訴山西晚報記者,商家將會員卡劃分為多個等級,一次性充值越多,商家承諾的優惠越多。這對消費者而言,很有吸引力。辦理預付卡,可以享受一定的價格優惠,用起來也較為便利,所以很受消費者青睞,但存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 ...者委員會「中秋」「十一」消費警示:避免消費陷阱 謹慎辦理預付卡
    紅網時刻9月25日訊(通訊員 文杰 鄧君梅 彭健)中秋、國慶雙節來臨,節日消費再度升溫。而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禮券、儲值卡、預付卡、分期消費等消費形式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與之相關的消費投訴也越來越多,甚至引發群體事件。
  • 市消協發布消費警示 預付消費有風險 當心權益受損失
    但由於部分商家誠信缺失,消費者手中的預付卡變成「糟心卡」,由此引發大量消費糾紛,連續多年成為我市當年度消費投訴熱點之一。11月23日,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擇辦理預付費(購物卡、儲值卡等)業務時,首先要明白預付卡消費存在的風險。有的經營者發放預付卡的隨意性較大,誠信意識、擔當意識缺失,關門跑路後消費者維權難以保障。如果必須使用預付款消費,不要一次充太多錢,避免承擔較大風險。
  • 固鎮縣市場監管局成功調處一起預付卡消費糾紛_蚌埠市人民政府
    預付卡消費模式能夠使商家儘快回籠資金,給消費者帶來方便實惠,但其帶來的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遇有商家經營不善或改行轉業,悄然關門,而消費者持有的預付卡卡內尚有餘額,卻無法消費,由此引發消費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