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預付卡消費模式遍及教育培訓、美容美髮、健身、遊泳、洗浴、家政服務、洗車、餐飲、攝影、服裝洗滌、百貨等多個行業,成為新興消費模式。預付卡消費似乎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和價格優惠,但背後也存在較大的風險。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今年上半年,鹹寧市12315綜合服務平臺受理預付式消費投訴顯著上升,達55起,佔服務類投訴比重16.72%,位居服務類投訴榜首。主要反映的問題集中在消費經營主體不合法、惡意欺詐、虛假宣傳、強制消費、霸王條款、突然關門藏匿、單方面終止服務、欺客宰客、侵佔資金、合同違約、捲款跑路等幾個方面,不少消費者落入「陷阱」。對此,鹹寧市消委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謹慎辦理預付卡消費,並要注意以下幾點:
要謹慎選擇商家。辦卡前要注意看清經營者營業執照,確認經營主體資格,看商家經營地址與營業執照的註冊地址是否一致。依據《湖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第十二條的規定,消費者應重點查看發卡商家的營業執照核准登記之日起到發卡時是否滿六個月,是否依法向其市場主體登記註冊地商務主管部門備案。辦卡後看出具發票是否與執照上的單位名稱一致。同時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相應市場主體基礎信息、行政許可信息、行政處罰信息、經營異常信息、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黑名單)信息等進行參考甄別,選擇證照齊全、市場信譽度高、經營狀況好的商家。
要保持理性消費。消費者在預付式消費過程中要保持理性,不要為蠅頭小利所誘惑,選擇適合自己且信譽好的商家。辦理預付卡時按照自己實際需求充值。不要被商家宣傳優惠折扣而衝動消費,儘量不要一次充入過多金額,以免商家停業走人、攜款潛逃導致損失。
要務必籤訂合同。辦理預付卡時,不要輕信一些商家口頭承諾,務必要籤訂書面合同,看清合同內容。事先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為日後可能產生的消費爭議提供解決的途徑和依據,對不合理的條款內容,要及時糾正。
要保存發票證據。辦理預付卡後,一定要索要收據、發票等消費憑證,一旦發生問題便於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投訴。金額大的消費卡,要做好備份,每次消費後注意核對餘額動態,以防卡內餘額缺失。
主動維權。辦理預付卡後,按照約定條款消費。一旦發生消費糾紛,消費者可根據相關證據追索相應賠償,主動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
消費者在消費的過程中應妥善保管好相關憑證,當遇到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如果與經營者協商不成,應及時向當地商務部門、市場監管部門或到消費者組織投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