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民可全國「漫遊」住院直接結算!

2021-01-04 中國日報網

原標題:天津市民可全國「漫遊」住院直接結算!天津市醫保局年末交出這樣的「成績單」

醫療保障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大家期盼報銷再多點兒、藥價再低點兒、辦事再方便點兒。天津市醫保局成立一年以來,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聚焦民生關切,狠抓工作落實,著力解決老百姓看病報銷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問題,減輕群眾負擔,提高保障水平,努力增強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12月10日,天津市醫保局局長李國田走進海河傳媒中心津雲中央廚房直播間,向群眾匯報2019年本市醫療保障工作取得的成果。他與現場的市民代表、媒體記者就這份年度成績單對話交流,回答現場提出的問題,聽取了現場點評。

減輕群眾負擔 提高保障水平

匯報人:市醫保局局長李國田

關鍵詞1:保障水平

2019年,我們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醫療保障水平,職工醫保門診最高支付限額由6500元提高至7500元,居民醫保門診最高支付限額由3500元提高至4000元;繼續提高住院報銷待遇,在職職工5.5萬至12萬元、退休人員5.5萬至18萬元,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由80%分別提高至85%、90%,最高支付限額由35萬元調整至45萬元,居民醫保三級醫院住院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同時,建立了職工大病保險制度,將580萬職工納入大病保障範圍。這些惠民舉措全年減輕群眾醫療費用負擔約15億元。

關鍵詞2:藥品價格

我們開展國家組織「4+7」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並組織全市358家公立醫療機構參加對25個中選藥品的採購,通過帶量採購實現以量換價,中選品種藥價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每年可為患者節約藥費5.3億元。同時,積極推進高值醫用耗材治理,並依託京津冀醫保協同發展合作協議,成立了全國第一家跨省帶量採購區域聯盟,必將進一步減輕群眾負擔。

關鍵詞3:基金安全

我們堅持「敢於橫刀立馬,絕不做老好人」,持續開展專項治理、飛行檢查、日常檢查和突擊檢查,加強門特管理,建立問詢制度,約談違規醫院,加強行刑銜接;承辦國家醫保局「打擊欺詐騙保 維護基金安全」集中宣傳月啟動儀式。截至目前,檢查定點機構1574家,發出問詢函1350餘件,處理439家,解除和暫停醫保服務協議42家,挽回基金損失9604.56萬元,行政罰款1077.26萬元。

關鍵詞4:高效服務

我們落實「一制三化」要求,取消了診療項目備案信息維護等5項辦理事項,取消6項業務辦理需提供的要件以及診斷證明等8項材料,壓縮醫療生育登記等3大類23項公共服務事項辦結時限為1個工作日。實現醫療、生育保險13項登記業務「全城通辦」,實現醫保住院登記、城居醫療門(急)診就醫登記等20項民生事項「網上辦」,擴展「金醫寶」app便民功能實現「掌上辦」,為老百姓提供更加高效的經辦服務。

關鍵詞5:異地就醫

我們全面擴大異地就醫住院直接結算人員範圍,實現有需求人員全覆蓋;全面擴大異地住院備案醫院範圍,總數已達448家,實現具備住院條件的醫院全覆蓋;協同推進京津冀醫保合作,進一步籤署醫院互認協議,取消互認醫院跨地區轉診增付,推進京津冀異地門診費用直接結算,預計年內可以在試點醫院上線運行。

李國田表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完善的醫療保障制度是實現全面健康的基礎。2019年,是天津市醫保局成立的第一年,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自知離群眾的期望還有很大差距。2020年,市醫保局將繼續全面推進中國特色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醫療保障權益,請廣大群眾監督。

天津市醫保局「四招」緩解年底買藥難、取藥難

每到年底,總會有一些市民反映買藥難、取藥難的問題。為此,天津市醫保局開展了四項工作,緩解群眾年底買藥難問題。

年底出現買藥、取藥難的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天津市醫保局局長李國田介紹,比如,冬季天氣寒冷乾燥,生病人群增加,醫療需求增加;年底節假日集中,群眾集中購藥有習慣性因素;還有一些社區醫院,因為規模小,備藥量可能相對也小一些,影響了藥品的「供求關係」。

為此,天津市醫保局首先做好醫保額度保障,對於年底醫保額度不足的社區醫療機構,醫保經辦機構會採取提前預撥等辦法,做好醫保基金支持。

市醫保局做好重點藥品保障。李國田說:「4+7的集中採購和使用的25種藥品、17種抗癌藥,以及以前國家組織的36種談判用藥等多是靶向藥,這些重點藥品,我們會重點監測,給予充足的醫保基金,要求醫療機構重點保障。」

市醫保局主動做好藥品招標採購管理工作,強化藥品的信息維護,密切關注藥品供需情況,及時向相關部門和單位進行通報。

此外,市醫保局重拳出擊,打擊欺詐騙保,堅決治理違法違規分子的非法倒藥行為,維護市民的正當權益。

異地就醫報銷不再跑斷腿 天津市民可全國「漫遊」住院直接結算

出門在外最怕生病,一些市民反映,在外地看病報銷還要兩地來回折騰,報銷周期長、墊資負擔重、往返奔波累,也就是市民常說的「異地就醫報銷跑斷腿」。對於外地看病報銷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天津市醫保局局長李國田向記者做出了相關解釋。

為了解決市民反映的當地醫院門急診在一起沒有急診章,而天津的醫保政策要求必須蓋急診章才能報銷的問題。2019年,天津市醫保局進一步簡化了報銷材料,取消了一批需要蓋章的手續。市民可以在醫保局官網上查閱相關的辦事指南,也可以在醫保分中心諮詢。

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問題,既是滿足群眾就醫需求的大事,也是促進人員流動、改善營商環境的大事。李國田表示,全國已經實現了異地住院直接結算,天津市民可以全國「漫遊」。門診方面,國家還沒有統一的政策安排。

今年6月22日,《京津冀醫療保障協同發展合作協議》在天津籤約。李國田說:「這項協議是三地政府之間的醫保合作協議框架,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實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將對京津冀定點機構互認、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藥品和耗材聯合採購、醫保協同監管等四大方面的工作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記者了解到,京津冀三地積極探索異地門診的直接結算,搭建了直接結算的平臺,計劃12月底先行在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和南開醫院試運行,京冀兩地也選了個別醫療機構先行試點,天津市醫保局將根據運行情況逐步擴大醫院範圍。

李國田表示,對於全國各地的參保人,只要在參保地辦理了異地就醫手續,也可以在津看病就醫,醫保按照參保地的待遇直接報銷。需要說明的是,全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執行「參保地報銷比例,就醫地目錄」。也就是說,外地患者來津就醫,報銷比例按照參保地計算,就醫服務和報銷目錄按照本市標準執行。

據統計,截至今年11月底,天津作為參保地,到外省市異地住院就醫直接結算備案24.69萬人次,已經結算了4.2萬人次,發生金額8.3億元,清算了5.17億元;作為就醫地,外省市來津備案33.58萬人次,已經結算了16.54萬人次,發生金額43.08億元,清算了18.1億元。

來源:津雲

相關焦點

  • 哪些人可申請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不可結算情況有哪些
    可進行直接結算人群: 異地安置退休人員:退休後在異地定居並且戶籍遷入定居地的人員 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在異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參保地規定的人員 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用人單位派駐異地工作且符合參保地規定的人員
  • 醫保「全國漫遊」還要等多久?
    醫保「全國漫遊」還要等多久?記者就此採訪了部分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以及會外的專家。    醫保沒有「一卡通」,群眾「跑腿」「墊資」煩    80多歲的郭大爺在海口過冬時突發心臟病,住院近一個月。要是在老家鄭州住院,只需自掏1萬多元,但因身處異地,兩省之間無法跨省即時結算,郭大爺的家人「墊資」了6萬多元,再辦理多重手續回參保地才得以報銷。
  • 人社部回應跨省異地就醫 是否意味著醫保全國漫遊
    中新網北京9月27日電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進展如何?將惠及哪些人群?具體要走什麼樣的程序?是否意味著醫保全國漫遊?人社部26日回應並解讀了有關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四大熱點問題。  「全國聯網和跨省異地就醫結算工作進展順利,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聯通各地。」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唐霽松表示,用一句比較形象的話說,就是高速公路已經修通,凡是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都可以藉助這一系統實現直接結算,不必先自己墊資再回參保地報銷了。
  • 「醫保+自費」實現混合一碼支付 全國住院結算醫保電子憑證混合...
    市民尹女士(右)出示「醫保碼」一次性完成了慢性病結算。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12月19日訊(記者 劉文思 通訊員 司繼濤 孫學輝) 「只刷一次,便捷高效!」今天上午,高青縣參保人尹女士切實感受到了醫保電子憑證混合支付帶來的便利。
  • 滄州人去京津醫院看門診直接刷卡結算!京津冀186家全名單來啦
    繼住院費用實現直接結算之後,京津冀異地就醫普通門診費用也可直接結算啦!河北省內參保群眾如有異地就醫需求,可持社保卡在北京、天津試點醫療機構進行個人帳戶、普通門診統籌直接結算。據悉,截至11月30日,河北省14個統籌區跨省(京津冀)異地就醫普通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試點工作全部上線運行。目前,河北省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試點醫療機構共開通101家,北京開通23家,天津開通62家。河北省內參保群眾如有異地就醫需求,可持社保卡在北京、天津試點醫療機構進行個人帳戶、普通門診統籌(根據參保地政策)直接結算。
  • 讓醫保卡有序「漫遊」
    很多人曾夢想在異地看門診、住院,跟在參保地一樣實時報銷。今年9月底,在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這一夢想變成了現實。長期以來,醫保不隨人走、報銷手續繁瑣等現象,給異地就醫的人們增添了很多麻煩。今天的中國是流動的中國,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全國流動人口規模超過2.4億人,跨省異地就醫報銷問題愈加凸顯。
  • 衡水參保人員去京津冀這些知名醫院可直接結算!看病報銷還有這些大...
    參保居民在市域內任一城鄉居民醫保定點住院就醫,將更加方便快捷,無需辦理任何手續,可直接進行結算。 城鄉居民兩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可繼續享受兩病報銷政策。同時,為做好醫保扶貧,鞏固脫貧成果,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和慢性病患者,繼續執行原三重保障政策的同時,門診就醫不設起付標準,報銷限額為400元,不會降低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待遇標準。 當下,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還處在繳費階段,沒有繳費的居民,可儘快繳費。
  • 雙城這一年丨川渝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市民不再跑腿,不再自墊錢
    這一次,陳宇並沒有像之前那樣自己墊付,而是感受到榮昌深入推進跨省住院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自己實實在在感受到了住院「不跑腿、不墊錢」的體驗。跨省住院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是一項惠及廣大參保群眾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優化醫療保障公共管理服務,進一步提升醫保公共服務能力的關鍵舉措。
  • 京津冀異地醫保直接結算服務落實咋樣了?患者:省時又省力!
    12月9日上午,來自河北省唐山市的邱女士站在京津冀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窗口,笑著告訴記者:異地醫保直接結算服務很便利,來北京看病,心裡放心了不少!「現在一家人正等在22號窗口這裡辦理異地社保卡關聯,按窗口工作人員提示錄入一些信息就可以。」
  • 去京津醫院看門診直接刷醫保卡 京津冀186個試點機構上線運行
    繼住院費用實現直接結算之後,京津冀異地就醫普通門診費用也可直接結算啦!目前,河北省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試點醫療機構共開通101家,北京開通23家,天津開通62家。河北省內參保群眾如有異地就醫需求,可持社保卡在北京、天津試點醫療機構進行個人帳戶、普通門診統籌直接結算。
  • 京津冀異地就醫普通門診費用可直接結算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霍相博)記者從河北省醫療保障局獲悉,截至11月30日,河北省14個統籌區跨省(京津冀)異地就醫普通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試點工作全部上線運行。目前,河北省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試點醫療機構共開通101家,北京開通23家,天津開通62家,京津冀參保群眾如有異地就醫需求,可持社保卡在試點醫療機構進行個人帳戶、普通門診統籌(根據參保地政策)直接結算。   去年6月,河北省人民政府與北京、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籤署了《京津冀醫療保障協同發展合作協議》,推動京津冀醫療保障協同發展。
  • 運營商取消語音漫遊費 流量何時能取消「漫遊」?
    「以前陌生人見面總要問一下對方的手機號,現在直接掏出手機打開微信掃一掃。接到的電話,除了公務上的事或者網約車司機打來的,準是推銷的。」對此,有網友調侃,經過微信這麼多年的洗禮,簡訊早已經淪為了驗證碼收件箱。
  • 京津冀醫保異地結算調查:醫保目錄差異待破除
    3月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副部長遊鈞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回復異地醫保結算發展步驟。其中,京冀率先實現了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此前,北京市市長蔡奇表示,今後北京50多家醫院與天津、河北的150餘家醫療機構合作,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 12省份先行試點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日訊(記者 吳佳佳)國家醫療保障局和財政部日前聯合發布《關於推進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安徽、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12個省(區、市)進行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
  • 醫保跨省就醫直接結算669萬人次 醫保更便利報銷更省力
    近年來,像張先生一樣享受到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便利的患者越來越多。截至6月底,共有669萬人次享受到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便利。其中,跨省住院費用累計直接結算535萬人次;京津冀、長三角和西南五省份3個地區試點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累計直接結算134萬人次。 ——讓信息跑起來,群眾不用跑腿墊資。
  • 天津哪些醫院住院前必須核酸檢測?
    )、天津市北辰醫院、天津市泰達醫院等醫院相繼發布相關通知,近期有住院治療安排的市民,務必提前查閱相關醫院具體要求: 也可選擇以下天津市衛健委指定機構進行檢測:天津市第二人民醫院、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天津華大醫學檢驗所、天津迪安執信醫學檢驗所、天津艾迪康醫學檢驗實驗室、天津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
  • 快評|要給「醫保碼」開通「全國漫遊」
    要給「醫保碼」開通「全國漫遊」告別實體醫保卡,「碼」上就醫買藥成現實。近日,由國家醫保信息平臺統一籤發的醫保電子憑證在支付寶全面上線,覆蓋13.5億參保人。參保人可上支付寶搜索「醫保碼」領取,群眾看病、買藥,通過手機刷碼就可以實現醫保支付。
  • 易覽天下 | 跨省異地門診,醫保能直接報銷嗎?
    目前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全國範圍內已開通,截至2020年7月底,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數量為35008家,具體醫療機構可下載國家醫保平臺服務app進行查詢。同時,為進一步擴大異地就醫結算保障範圍,國家醫保局也啟動了門診費用跨省結算試點工作,目前已在京津冀、長三角和西南五省區三個片區開展試點工作。《關於推進門診費跨省直接結算試點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安徽、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12個省(區、市)為跨省直接結算門診費用試點地區。
  • 「網連中國」京津冀186家醫院試點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
    異地患者在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的異地門診聯網掛號窗口排隊掛號。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供圖「我們來『泰心』醫院看病時,體驗了一把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確實很方便。」12月10日,河北唐山患者李蘭香因冠心病心絞痛到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門診就診。刷卡掛號、就診部分與在河北當地的醫院看病流程一樣;不一樣的是,家屬要拿著醫生開具的檢查單到異地聯網專用窗口刷卡交費。「看病總費用1095.95元,有了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我現場只需繳納505.71元。」
  • @鹿泉人 憑社保卡就醫,京津冀異地直接結算!
    @鹿泉人 憑社保卡就醫,京津冀異地直接結算!日前,經過省、市、縣三級醫保部門及有關定點醫療機構的共同努力,通過改造信息系統,與北京、天津醫保部門聯調測試,截至11月30日,我省14個統籌區跨省(京津冀)異地就醫普通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試點工作全部上線運行,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試點機構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