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實用的射頻晶片基礎介紹、功能及應用分享

2020-12-24 電子發燒友

超實用的射頻晶片基礎介紹、功能及應用分享

SZDST國際 發表於 2020-12-22 15:49:08

RF即Radio Frequency——射頻。指的是什麼呢?廣泛定義,應是指300KHZ到300GHZ範圍之間的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射頻技術在無線通信領域中被廣泛使用,它的定義範圍隨著時代和科技應用逐漸演化和發展。RFIC——射頻晶片,我們也稱之為MMIC。指的是將無線電信號通信轉換成一定的無線電信號波形,並通過天線諧振發送出去的一個元器件(模塊),它包括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和天線開關。

今天的文章,將從RFIC的晶片架構,展開說到RFIC的應用。

射頻晶片結構詳解

射頻晶片架構包括接收通道和發射通道兩部分。(如圖1)

發射電路由發射調製器、發射鑑相器、發射壓控振蕩器(TX-VCO)、功率放大器(功放)、功率控制器(功控)、發射互感器等電路組成。發射時,邏輯電路處理過的發射基帶信息送入發射調製器,與本振信號調製後用TX-VCO把信號頻率上升為基站能接收的頻率信號。

當TX-VCO工作後,產生頻率信號分兩路走:

A、路取樣送回發射調製器,與本振信號混頻產生一個發射鑑頻信號,送入鑑相器中與發射中頻進行較;若與工作信道不符合,則鑑相器會產生一個跳變電壓去控制TX-VCO內部變容二極體的電容量,達到調整頻率目的。

B、路送入功放經放大後由天線轉化為電磁波輻射出去。

接收電路由天線、天線開關、濾波器、高放管(低噪聲放大器)、接收解調器等電路組成。接收時,天線把基站發送來電磁波轉為微弱交流電流信號經濾波,經過天線開關接收通路,送高頻濾波器濾除其它無用雜波,高頻放大後,送入接收解調器與本振信號進行解調,得到接收基帶信息送到邏輯音頻電路進一步處理。以上所有的器件和信號處理,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射頻晶片(或射頻模塊)。

射頻晶片應用

射頻晶片其實應用廣泛。很多介紹是以手機為例,因此對於射頻,消費者可能以為,除了藍牙(2.4G),就是3G、4G、5G之類。實際上,涉及無線通信,滿目RF。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RFIC涉及生活方面的應用(如表1和圖2)。

圖片

在表1中,涉及消費電子比如手機的,一般是4G/5G通信的RFIC應用;筆記本、無線滑鼠等一般是2.4G應用;wifi一般是2.4G/5G的RF應用。涉及汽車電子的可能是77G倒車雷達、24G距離監測等雷達模塊;涉及智能家居多是2.4G 的RFIC應用,便宜便捷常見;涉及工業無線環境和環境測試,可能是sub1GHZ,也會用2.4GHZ;涉及無線抄表,電錶一般與消費電子統一起來並晚於消費電子的發展一個臺階,如今進入5G的開發應用,而無線抄表逐漸從3G時代換到4G模塊通信;而家用的氣表和水錶則一般使用sub1GHZ。

智慧樓宇應該是應用RFIC最廣泛且五花八門的場合了,比如監控攝像頭使用4G通信,保證實時性和流暢性;煙霧報警使用sub 1GHZ或者2.4GHZ,保證能和網關及時聯通,組網通信即可;智能家居也是如此,不過,為了便民和統一標準,一般使用2.4GHZ的RFIC;玩具過去更多更常見的是使用1GHZ的RFIC,如今也逐漸出現了很多2.4GHZ的RFIC,便於與手機等連接。

圖片

3G、4G、5G隨著手機的更新換代,大家都比較熟悉了,無非是不同國家不同標準,不同運營商不同頻段的使用。而除了手機以外,由上文知道,我們生活中應用最多的是2.4G,悄摸摸出現而不為人知的是1G(有的廠家指的是315/433/470/868/ 915MHZ這些1GHZ以內的頻段),我們今天主要來談一談這兩個頻段的RFIC。

Sub-1GHZ與2.4GHZ的區別

Sub-1GHZ與2.4GHZ一般應用於物聯網場景以及之智能家居、玩具、環境監測當中,在免許可頻段的無線通信應用中,Sub-1GHZ 和 2.4GHZ 兩個無線頻段是主要的選擇。Sub-1GHZ 無線頻段適合於組建低數據速率低功耗的無線通信網絡,2.4GHZ 比較適合於小範圍內的高數據速率通信。所以,應用時,一般會考慮距離、功耗、幹擾、組網便捷程度等幾個方面因素。這就需要對Sub-1GHZ與2.4GHZ的RFIC的特性進行比較。

圖片

表格 2 Sub-1GHZ與2.4GHZ的RFIC的特性比較

由表格可以得出應用選擇時應以如下結論為標準:

1、Sub-1GHZ 相對而言覆蓋範圍大,是規模化連接組網比較好的選擇(如圖3的MESH組網,各節點間通信,可做到忙時互相通信,閒時上傳網關)。

2、Sub-1GHZ在以少數據量而非視頻等高流量的應用中,僅需要較窄的帶寬進行無線數據傳輸,對射頻收發的功耗要求也低,適合於電池供電或能量收集供電的物聯網設備應用。

3、較低帶寬導致較低的熱噪聲,接收靈敏度有較好的表現。使用 Sub-1GHZ 頻段系統可以降低無線網絡部署的基礎設施成本。

此外,相對而言,2.4GHZ 設備近距離部署密集會對射頻有一定幹擾,Sub-1GHZ 幹擾情況會比 2.4GHZ 好些。因此,雖然我們可以經常聽說、接觸到的時2.4GHZ,但是Sub-1GHZ也具有廣泛的應用天地。

圖片

Sub-1GHZ 頻段為不同無線電發射設備分配使用,呈現行業化應用特點,不同無線電發射設備規定的頻段不同,基本形成專用頻段和公用頻段兩部分,專用頻段主要面向國防、鐵路、公安、政府、電力等系統應用。公用頻段可以分為許可頻段和免許可頻段,許可頻段如NB-IoT、LoRa 等,免許可頻段主要是公眾對講機、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設備等。

Sub-1GHZ RFIC應用主要是以遙控、語音和數據通信為主。遙控是如門禁、遙控器和開關等應用;語音則以對講機為主;數據通信一般是Lora或NB-IOT無線組網、規模化應用部署是數據通信應用的主要特點,主要的典型應用是無線抄表。工業物聯網對 Sub-1GHZ RFIC有著更為廣泛的需求。目前,低功耗物聯網的傳感器或設備供電方式電池是主流的搭配。隨著對電池長壽命的要求以及其他能量採集(如太陽能、無線能量傳輸等)供電方式的應用發展,應用對 Sub- 1GHZ RFIC發射功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笙科的Sub- 1GHZ RFIC有較多的型號滿足目前低功耗的需求。

笙科是一家專業的 RF 晶片設計公司,一直專注研發 CMOS 製程的 RF 半導體晶片。產品應用廣泛,主要應用於智能電網中的無線智能電錶、無線智能水錶以及熱表、無線智能插座、車用防盜器、無線安全密碼鎖、加密型遙控捲簾門、智能建築節能系統、無線餐飲管理、無線影音傳輸、ETC、AMR 無線自動讀表 (如無線熱表,燃氣表等等)、家庭自動化等。除了我以上提及的2.4GHZ、Sub- 1GHZ以外,還有5.8GHZ/5.2GHZ RFIC產品(用於高品質無線音頻流媒體、 ISM系統、無線玩具和遊戲控制器),以及衛星通信產品、無線音頻產品(加連結)、Bluetooth® LE/Zigbee產品。

其中Sub- 1GHZ產品多到20多個,根據頻段、傳輸速率、功耗區分,適合各類應用。尤其適合ISM頻帶數據通信、無線遙控器、樓宇自動化、無線傳感器網絡(戶外網絡注重低功耗,定時上傳數據)、能源控制和管理、自動計量閱讀等場合。部分RFIC支持窄帶應用的高效能射頻晶片,提供低接收電流模式,內部設計的各種功能可以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有效地降低開發複雜度與開發成本。

由於無線應用市場越來越要求低成本化、降低開發難度、縮短開發周期,笙科採用高整合概念設計 RFIC,晶片內置 VCO、PLL、LNA、PA、FIFO、RSSI、Auto Calibration 等功能,使用者可自行選擇熟悉的 MCU 通過 SPI 接口控制 RFIC, ,RFIC與 MCU 之間均為數字接口,易於開發與除錯,很大程度上能讓客戶在使用時感受到方便快捷可靠。

fq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射頻晶片基礎知識科普
    無線通信系統中,一般包含有天線、射頻前端、射頻收發模塊以及基帶信號處理器四個部分。隨著5G時代的,天線以及射頻前端的需求量及價值均快速上升,射頻前端是將數位訊號向無線射頻信號轉化的基礎部件,也是無線通信系統的核心組件。
  • 電巢:射頻晶片超詳細原理講解
    一部可支持打電話、發簡訊、網絡服務、APP應用的手機,通常包含五個部分:射頻、基帶、電源管理、外設、軟體。那麼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是什麼關係?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的關係射頻(Radio Frenquency)和基帶(Base Band)皆來自英文直譯。
  • 矽典微創始人徐鴻濤:晶片性能的提升讓射頻技術真正普及
    會上,矽典微創始人、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徐鴻濤博士分享以射頻技術的起源、發展以及在萬物智聯新時代下新興應用的技術演講。最常見的手機中,射頻集成電路的前面是天線,天線收到物理世界的信號後,要經過放大、濾波等處理,把接收到的信號轉變為虛擬世界的信號,再進行數位訊號的處理。「隨著無線技術包括無線頻段的增加,與射頻相關的晶片數量以及在主板上佔的面積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徐鴻濤坦言,「晶片集成度的不斷提高,也讓數位訊號處理的部分逐漸變成晶片尺寸的主導。
  • 矽典微創始人徐鴻濤:晶片性能的提升讓射頻技術真正普及
    會上,矽典微創始人、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徐鴻濤博士分享以射頻技術的起源、發展以及在萬物智聯新時代下新興應用的技術演講。無線技術在如今的生活中已是無處不在,從行動支付的無線數據傳輸,到共享單車的配對解鎖,射頻技術所賦能的點滴改變和技術創新的驅動息息相關。
  • IoT晶片合輯重磅上線!三位技術大牛直播講解MCU、BLE晶片、射頻...
    其中,晶片作為物聯網終端設備的大腦,是物聯網設備實現控制、計算、互聯的重要基礎。由於物聯網應用場景、設備、功能的多樣性,使得物聯網晶片很難像PC、手機晶片市場一樣相對標準化。因此我們不可能通過一款晶片來滿足物聯網的所有的需求,所以物聯網晶片既包含集成在模組中的MCU、基帶晶片、射頻晶片、通信晶片、安全晶片,也包括嵌入在各種終端設備中的系統級晶片。
  • 射頻晶片器件國內替代國外
    其中,Decawave專注於開發一種提供超寬帶(UWB)無線技術的低功耗晶片,可以識別任何室內物體的具體位置。UWB晶片應用於其iPhone11、iPhone11Pro和iPhone11ProMax中。此外,還有消息稱華為計劃在其手機中使用UWB晶片。種種跡象表明,未來圍繞UWB晶片將為手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 學修手機要了解維修基礎知識場射頻晶片:指南舟手機維修培訓學校
    前面我介紹了集成電路,那麼集成電路在今天應用有多大的變化嗎。那麼手機的集成電路又會應用到那些我們所熟知的晶片上呢 在我們現在的手機中,集成電路的發展主要應用應用場景,一是向高度集成化方向發展,手機發展變得越來越輕薄、更多功能,所以對集成電路外圍的元件要求也是越來越少;二是向更高的通訊方向發展,目前國內從3G網絡開始幾乎所有的手機都支持3G功能你可以想想現在都5G時代了集成電路的需求變化有多大;三是主頻越來越高
  • 卓勝微,射頻前端細分領域國產晶片的領先企業
    卓勝微電子是江蘇省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專注於射頻集成電路領域的研究、開發與銷售,主要向市場提供射頻開關、射頻低噪聲放大器、射頻濾波器等射頻前端分立器件及各類模組的應用解決方案,同時它還對外提供低功耗藍牙微控制器晶片。它的產品當前主要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電子產品。
  • 智芯文庫 | 解析:射頻晶片工作原理、射頻電路分析
    一部可支持打電話、發簡訊、網絡服務、APP應用的手機,通常包含五個部分:射頻、基帶、電源管理、外設、軟體。一般包括系統、驅動、中間件、應用。在手機終端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射頻晶片負責射頻收發、頻率合成、功率放大;基帶晶片負責信號處理和協議處理。那麼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是什麼關係?
  • 揭秘射頻晶片,5G時代的晶片之王
    在4G以及5G頻段的逐步實現, MIMO和載波聚合的應用支持, Wi-Fi、 藍牙、 GPS等無線技術的普及等, 導致射頻濾波器的需求增長迅速。▲ PA晶片引腳功能框圖 ▲2018-2025年射頻前端晶片分立式和模組的市場規模對比(百萬美元) 接收模組(FEM)。接收模組主要指承擔下載功能的射頻模組, 不含PA。
  • 首推射頻器件即裝即用(P&P) 上海康希提供射頻前端集成電路晶片...
    文 | 謝美雲編輯 | 戀迦(bjjh@36kr.com)圖 | pexels在5G助力物聯網時代到來的同時,作為無線網絡的另一大技術WiFi 6也在成為產業廠商競逐的焦點,而WiFi 6射頻前端高端晶片市場也開始迅速發展。
  • 國產射頻晶片燃起星星之火
    業界認為,卓勝微上市後股價一路走高,主要是由於正值5G時代來臨之際射頻器件市場需求劇增,而其在國內上市公司射頻晶片領域中具有稀缺性。今年以來,多家射頻晶片領域相關的企業完成融資。前文提及的卓勝微,其射頻開關及LNA等產品已應用於三星、華為、小米、vivo等廠商的產品中,推出了適用於5G通信制式中sub-6GHz頻段射頻前端晶片和射頻模組產品,目前正擬募投高端射頻濾波器晶片及模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從射頻低噪聲放大器(LNA)、射頻開關(Switch)逐步向聲表面波濾波器(SAW)拓展。
  • 5g射頻晶片概念股名單有哪些 5g射頻晶片概念股一覽
    隨著資訊時代的進步,網絡已經進入5G時代,再加上5G網絡這次在疫情的投入和使用,相信不久的未來會全面覆蓋,那我們可以布局的5g射頻晶片概念股有哪些呢?下面我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下。
  • 工業RFID應用之基礎篇(四):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工作原理及其分類
    打開APP 工業RFID應用之基礎篇(四):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工作原理及其分類 gzchenkong2018 發表於 2020-05-13 10:16:57
  • 射頻識別技術怎麼用於門禁系統應用?
    基於射頻識別技術的特點,提出了射頻識別技術在門禁系統中的應用模型,並重點介紹了軟體和硬體兩方面的實現。該系統具有識別準確率高、抗幹擾能力強、通信可靠等優點。射頻識別(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術是自動識別技術在無線電技術方面的具體應用與發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通信,以達到識別與數據交換的目的?.因此它可實現多目標識別、運動目標識別和遠程實時監控及管理。
  • 銳成芯微|低功耗射頻IP平臺助力物聯網晶片發展
    【硬核回顧】2020年9月9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ELEXCON 電子展的「硬核中國芯」展區,成都銳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毅先生為展會現場的聽眾帶來了主題為《物聯網晶片發展趨勢及ACTT低功耗射頻IP平臺》的演講,演講內容從物聯網發展趨勢及對晶片廠商的要求展開,介紹了ACTT超低功耗射頻IP技術平臺,以下內容根據本次演講整理。
  • 射頻晶片千億市場,如何分得一杯羹?(附PPT)
    2011年及之前智慧型手機支持的頻段數不超過10個,4G時代智慧型手機支持的頻段數接近40個,5G應用支持的頻段數量將新增50個以上,全球2G/3G/4G/5G網絡合計支持的頻段將超過91個。因此,移動智能終端中需要不斷增加射頻開關的數量以滿足對不同頻段信號接收、發射的需求。
  • 芯百特微電子發布UWB超寬帶射頻解決方案
    集微網消息,近日,初創射頻集成電路企業芯百特微電子發布了可用於UWB超寬帶應用的射頻解決方案,包括覆蓋UWB全波段的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和射頻開關,為精確定位的物聯網應用助力。產品覆蓋了UWB標準的全頻段,以及射頻的全部功能模塊,提供了turnkey解決方案。
  • 關於射頻晶片,沒有比這一篇更全了!
    可以說,2019年是5G商業應用元年。進入5G時代,射頻晶片成了行業熱議焦點。 傳統來說,一部可支持打電話、發簡訊、網絡服務、APP應用的手機,一般包含五個部分部分:射頻部分、基帶部分、電源管理、外設、軟體。
  • 淺談射頻卡的分類及應用
    由於存在著磁卡和接觸式IC卡不可比擬的優點,使之一經問世,便立即引起廣泛的關注,並以驚人的速度得到推廣應用。 按照不同的方式,射頻卡有以下幾種分類: 1.按供電方式分為有源卡和無源卡。低頻系統主要用於短距離、低成本的應用中,如多數的門禁控制、校園卡、動物監管、貨物跟蹤等。中頻系統用於門禁控制和需傳送大量數據的應用系統;高頻系統應用於需要較長的讀寫距離和高讀寫速度的場合,其天線波束方向較窄且價格較高,在火車監控、高速公路收費等系統中應用。 3.按調製方式的不同可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